一种带纹理感的闪光布料及其织造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1772385发布日期:2020-08-07 19:18阅读:41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纺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带纹理感的闪光布料及其织造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的闪光布料基本为整面闪光的布料,闪光感较强,给人刺眼的感觉,不符合现代人的审美需求,也渐渐被市场淘汰。同时,很多闪光布料采用含有闪光粒子的复合纱线进行闪光布料的织造,在织造过程中,由于闪光纱线的柔性不足,d值较高,粒子粗糙度大,在织造过程中,反光纱线容易发生断裂,同时织物也比较僵硬,柔性不足,一般用于舞台表演、特殊工作服,不适合日常服饰的制备。



技术实现要素:

为此,需要提供一种皮肤具有柔软触感的,带纹理感的闪光布料及其生产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第一方面:发明人提供了一种带纹理感的闪光布料,所述闪光布料为双面网布结构,布料上表面由间隔的闪光条带与暗条带构成的明暗条纹结构,所述闪光条带采用横截面为三角形的白色纱线织造,所述暗条带采用暗色纱线织造,暗色纱线的d值大于白色纱线。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发明人提供了本发明第一方面所述闪光布料的织造方法,所述闪光布料采用纬编双面机进织造。

区别于现有技术,上述技术方案为双层网布结构布料,布料上表面有间隔设置的闪光带和暗色带,闪光带和暗色带在上表面呈凹凸的触觉效果,使得闪光布料具有纹理感,有高级感,适合现代人的审美需求。另外,下表面采用亲肤的柔性纱线进行织造,可作为运动衣物的布料使用。同时布料采用纬编双面机直接织造而成,工艺简单易推广。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技术方案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详予说明。

首先说明本发明的第一方面,一种带纹理感的闪光布料,所述闪光布料为双面网布结构,布料上表面由间隔的闪光条带与暗条带构成的明暗条纹结构,其中闪光条带采用横截面为三角形的白色纱线织造,暗条带采用暗色纱线织造,暗色纱线的d值大于亮色纱线。

暗色纱线的d值大于白色纱线,使得闪光带和暗色带在上表面呈凹凸的触觉效果。

优选的,所述白色纱线的横截面为三角形。目前常用的织造纱线为横截面为圆形的纱线。发明人在研究中发现,横截面为三角形的纱线反光效果优于同材质横截面为圆形的纱线。

优选的,所述白色纱线采用锦纶。采用锦纶使得布料上表面具一定的硬性质感,也具有耐磨性,同时锦纶纱线具有较好的反光性。

优选的,所述暗条带采用暗色涤纶纱线进行织造,织造过程中混入1条30d以下氨纶丝。氨纶丝可以增加暗条带的弹性,使暗条带有收缩感,进一步增强布料的纹理感。

优选的,布料的下表面采用涤纶dty进行织造。布料下表面和皮肤进行接触,采用涤纶dty具有柔性和蓬松的触感,更舒适。

优选的,所述闪光布料用于运动服装的生产。

其次说明本发明的第二方面,发明人提供了本发明第一方面所述闪光布料的织造方法,所述闪光布料采用纬编双面机进织造。

实施例1:一种带纹理感的闪光布料的生产方法,

采用纬编双面机12针路循环织造得到,所述纬编双面机的针盘针采用12的排针方式,针筒针采用1234的排针方式,三角配置如下:

∨───∨─∨───∨─

─∨─∨───∨─∨──

∧────∧──∧──∧

──∧∧────∧──∧

──∧──∧∧────∧

──∧──∧──∧∧──。

第1、4、7、10路织造布料上表面的暗色条带接入1股的黑色75d涤纶dty和1股白色20d氨纶丝。

第3、6、9、12路织造布料上表面的闪光条带,接入1股白色横截面为三角形的30d锦纶单丝。

第2、5、8、11路路织造布料的下表面,接入1股的150d涤纶dty。采用涤纶低弹丝dty具有保暖性和柔软的触感,亲肤性较好。

实施例1所织造的布料为双层网布结构布料,布料上表面有间隔设置的闪光带和暗色带,所述闪光带和暗色带在上表面呈凹凸的触觉效果,使得闪光布料具有纹理感,有高级感,适合现代人的审美需求。另外,下表面采用亲肤的柔性纱线进行织造,可作为运动衣物的布料使用。同时布料采用纬编双面机直接织造而成,工艺简单易推广。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或“包含……”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要素。此外,在本文中,“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

需要说明的是,尽管在本文中已经对上述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因此,基于本发明的创新理念,对本文所述实施例进行的变更和修改,或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直接或间接地将以上技术方案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带纹理感的闪光布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闪光布料为双面网布结构,布料的上表面由间隔的闪光条带与暗条带构成明暗条纹结构,所述闪光条带用白色纱线织造,所述暗条带用暗色纱线织造,暗色纱线的d值大于白色纱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闪光布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白色纱线的横截面为三角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闪光布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白色纱线采用锦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闪光布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暗条带采用暗色涤纶纱线进行织造,织造过程中混入1条30d以下的氨纶丝。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闪光布料,其特征在于,布料的下表面采用涤纶dty进行织造。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闪光布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闪光布料用于运动服装的生产。

7.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闪光布料的织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闪光布料采用纬编双面机进织造。


技术总结
发明人提供了一种带纹理感的闪光布料,所述闪光布料为双面网布结构,布料上表面由间隔的闪光条带和暗条带构成的明暗条纹结构,其中闪光条带采用亮色纱线织造,暗条带采用暗色纱线织造,暗色纱线的D值大于亮色纱线。闪光带和暗色带在上表面呈凹凸的触觉效果,使得闪光布料具有纹理感,有高级感,适合现代人的审美需求。另外,下表面采用亲肤的柔性纱线进行织造,可作为运动衣物的布料使用。同时布料采用纬编双面机直接织造而成,工艺简单易推广。

技术研发人员:赖逸书;卡梅伦·达内希瓦尔;吴树龙;吴建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福建华峰新材料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4.28
技术公布日:2020.08.0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