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菌载药纱布的制备方法及糖尿病足患者用足套与流程

文档序号:22507155发布日期:2020-10-13 09:46阅读:14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纱布制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抗菌载药纱布的制备方法及采用该纱布的糖尿病足患者用足套。



背景技术:

糖尿病是一种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或胰岛素作用障碍所致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持续高血糖与长期代谢紊乱等可导致全身组织器官,特别是眼、肾、心血管及神经系统的损害及其功能障碍和衰竭;严重者可引起失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失调等急性并发症酮症酸中毒和高渗昏迷。糖尿病相关的足溃疡是严重的糖尿病并发症,也是导致下肢截肢明确的危险因素,引起糖尿病足的原因有多种,目前有研究说明,不合适的鞋袜造成了三分之一以上的糖尿病患者足溃疡,而85%的糖尿病患者的截肢起因于足溃疡。随着糖尿病发病率的日益增高和人口的老龄化,糖尿病足的发病率亦日益增多,而糖尿病病人足部创面迁延不愈,虽行清创换药,仍渗液较多,容易污染衣被,为了应对该问题,糖尿病足患者用足套应运而生,糖尿病足患者用足套具有抗菌消炎的作用,多用纱布制备得到,然而目前的抗菌纱布通常采用浸渍抗菌剂的方法,浸渍过抗菌剂的纱布在储藏使用过程中抗菌剂容易析出,影响后期的使用功能。

例如,一种在中国专利文献上公开的“医用抗菌棉纱布的制备方法”,其公告号cn105671942a,其公开了一种医用抗菌棉纱布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对棉纱布进行膨化预处理;对预处理后的棉纱布进行羧甲基化改性处理;水洗:用水洗涤数次;抗菌处理:将水洗后的棉纱布放入浴比1:25的水中,加入棉纱布重量的5~8%的复配抗菌剂,然后升高温度至约40~48℃,处理时间2.5~3h,所述的复配抗菌剂包括纳米二氧化钛、改性壳聚糖、艾蒿油和茶叶提取物;挤水:对抗菌处理后的棉纱布的进行挤水,使棉纱布的含水量为其重量的10~20%;烘干:将挤水后的棉纱布放入真空干燥箱中进行烘干。该发明虽然赋予了棉纱布抗菌性能,但是在储藏使用过程中抗菌剂容易析出,影响后期的使用功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是为了克服目前现有技术中的抗菌纱布通常采用浸渍抗菌剂的方法,浸渍过抗菌剂的纱布在储藏使用过程中抗菌剂容易析出,影响后期的使用功能等问题,提出了一种抗菌载药纱布的制备方法及采用该纱布的糖尿病足患者用足套。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抗菌载药纱布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制备步骤:

(1)将原料乙烯气体、共聚单体α-烯烃、氢气、催化剂和异丁烷置于反应釜中,进行一段聚合反应;

(2)在一段聚合产物中加入双键改性熊果酸,进行二段聚合,分离干燥后制备得到聚合物粉料;

(3)将聚合物粉料进行挤出造粒,制备得到改性聚乙烯母粒;

(4)将改性聚乙烯母粒加热熔融,得到纺丝液a;将常规聚乙烯母粒熔融,得到纺丝液b;

(5)以纺丝液a为皮层,纺丝液b为芯层,通过皮芯喷丝组件进行纺丝,随后萃取、烘干、热牵引后制备得到皮芯结构聚乙烯纤维;

(6)将皮芯结构聚乙烯纤维分散于水中,经过梳理、铺网、牵引后进行二段水刺,随后高温烘干并杀菌、分切、收卷得到改性聚乙烯纱布;

(7)将改性聚乙烯纱布浸泡至药物溶液中,真空下震荡吸附,制备得到抗菌载药纱布。

本发明在纱布的制备过程中,采用聚乙烯纤维作为原料制备纱布,本发明通过两段串联聚合法的方式得到了改性聚乙烯,首先,通过一段聚合的方式,制备得到了一定分子量聚乙烯,随后,加入双键改性熊果酸继续进行二段聚合,将双键改性熊果酸直接聚合接枝入聚乙烯中,形成聚乙烯分子链中的小嵌段。熊果酸作为天然具有抗菌作用的有机酸,与聚乙烯聚乙烯进行嵌段聚合后,赋予了改性聚乙烯优异的抗菌性能,并且,由于熊果酸作为聚乙烯分子链中一个小嵌段的形式存在,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出现溶出的问题,抗菌作用长效持久,同时熊果酸作为天然物质,应用于人体时安全无副作用。并且,本发明在聚合时采用二段聚合的方式,先制备得到一定分子量聚乙烯,再加入双键改性熊果酸进行聚合,能够有效控制改性聚乙烯的分子结构,不影响聚乙烯本身的性能。随后,在制备纤维时,以改性聚乙烯为皮层,常规聚乙烯为芯层,制备得到了皮芯结构聚乙烯纤维,这是由于改性后聚乙烯可纺性不可避免的较常规聚乙烯差,因此作成皮芯结构聚乙烯纤维,能够避免改性后聚乙烯可纺性差带来的聚乙烯纤维性能上的问题,而改性聚乙烯位于皮层能够发挥其良好的抗菌效果,且降低了成本。最后制备得到的纱布通过药物溶液浸泡,制备得到了抗菌载药纱布。

作为优选,步骤(1)中所述α-烯烃包括丙烯、1-丁烯或1-己烯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α-烯烃用量为聚合总产量的0.5-1mol%。

作为优选,步骤(1)中所述乙烯气体和氢气的摩尔比为1:2.5-3。

作为优选,步骤(2)中所述双键改性熊果酸添加量为乙烯气体的0.1-0.5wt%,制备方法为:将熊果酸置于乙醇溶液中制备得到混合溶液,随后加入四氯化锡,在65-75℃下滴加烯丙醇缩水甘油醚,持续搅拌反应后,减压蒸馏,制备得到双键改性熊果酸。

本发明中,采用烯丙醇缩水甘油醚对熊果酸进行双键改性,这是由于烯丙醇缩水甘油醚上的环氧基团在催化剂的作用下会与熊果酸上的羟基进行开环反应,从而成功将双键接枝于熊果酸上,完成熊果酸的双键改性。

作为优选,步骤(1)中所述一段聚合反应为在80-90℃、压力为1-2mpa聚合1-2h;步骤(2)中所述二段聚合反应为在80-90℃、压力为1-1.5mpa聚合1.5-2h。

作为优选,步骤(5)中所述纺丝液a和纺丝液b的质量比为1-2:5。

作为优选,步骤(5)中所述皮芯结构聚乙烯纤维的长度为10-15mm;细度为0.8-1.5dtex。

作为优选,步骤(6)中二段水刺中,一段压力为50-100bar,一段压力为100-150bar。

作为优选,步骤(7)中所述药物为双氯芬酸钾、莫匹罗星。

一种采用抗菌载药纱布的糖尿病足患者用足套。

因此,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发明制备得到的抗菌载药纱布具有长效抗菌性能,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出现溶出的问题,抗菌作用长效持久,同时熊果酸作为天然物质,应用于人体时安全无副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1:一种抗菌载药纱布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制备步骤:

(1)将熊果酸置于乙醇溶液中制备得到混合溶液,随后加入1wt%四氯化锡,在70℃下滴加烯丙醇缩水甘油醚,持续搅拌反应后,减压蒸馏,制备得到双键改性熊果酸;

(2)将原料乙烯气体、聚合总产量0.8mol%的1-丁烯、氢气、催化剂bce和异丁烷置于反应釜中,其中乙烯气体和氢气的摩尔比为1:2.8,在85℃、1.5mpa下进行一段聚合1.5h;

(3)在一段聚合产物中加入乙烯气体0.3wt%双键改性熊果酸,在85℃、1.2mpa下进行二段聚合反应1.8h,分离干燥后制备得到聚合物粉料;

(4)将聚合物粉料进行挤出造粒,制备得到改性聚乙烯母粒;

(5)将改性聚乙烯母粒加热熔融,得到纺丝液a;将常规聚乙烯母粒熔融,得到纺丝液b;

(6)以纺丝液a为皮层,纺丝液b为芯层,纺丝液a和纺丝液b以质量比为1.5:5通过皮芯喷丝组件进行纺丝,随后萃取、烘干、热牵引后制备得到长度为12mm,细度为1dtex的皮芯结构聚乙烯纤维;

(7)将皮芯结构聚乙烯纤维分散于水中,经过梳理、铺网、牵引后进行二段水刺,其中一段压力为80bar,一段压力为120bar,随后高温烘干并杀菌、分切、收卷得到改性聚乙烯纱布;

(8)将改性聚乙烯纱布浸泡至双氯芬酸钾溶液中,真空下震荡吸附,制备得到抗菌载药纱布。

实施例2:一种抗菌载药纱布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制备步骤:

(1)将熊果酸置于乙醇溶液中制备得到混合溶液,随后加入1wt%四氯化锡,在65℃下滴加烯丙醇缩水甘油醚,持续搅拌反应后,减压蒸馏,制备得到双键改性熊果酸;

(2)将原料乙烯气体、聚合总产量0.5mol%的1-丁烯、氢气、催化剂bce和异丁烷置于反应釜中,其中乙烯气体和氢气的摩尔比为1:2.5,在80℃、1mpa下进行一段聚合2h;

(3)在一段聚合产物中加入乙烯气体0.1wt%的双键改性熊果酸,在80℃、1mpa下进行二段聚合反应1.5h,分离干燥后制备得到聚合物粉料;

(4)将聚合物粉料进行挤出造粒,制备得到改性聚乙烯母粒;

(5)将改性聚乙烯母粒加热熔融,得到纺丝液a;将常规聚乙烯母粒熔融,得到纺丝液b;

(6)以纺丝液a为皮层,纺丝液b为芯层,纺丝液a和纺丝液b以质量比为1:5通过皮芯喷丝组件进行纺丝,随后萃取、烘干、热牵引后制备得到长度为10mm,细度为1.5dtex的皮芯结构聚乙烯纤维;

(7)将皮芯结构聚乙烯纤维分散于水中,经过梳理、铺网、牵引后进行二段水刺,其中一段压力为50bar,一段压力为100bar,随后高温烘干并杀菌、分切、收卷得到改性聚乙烯纱布;

(8)将改性聚乙烯纱布浸泡至双氯芬酸钾溶液中,真空下震荡吸附,制备得到抗菌载药纱布。

实施例3:一种抗菌载药纱布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制备步骤:

(1)将熊果酸置于乙醇溶液中制备得到混合溶液,随后加入1wt%四氯化锡,在75℃下滴加烯丙醇缩水甘油醚,持续搅拌反应后,减压蒸馏,制备得到双键改性熊果酸;

(2)将原料乙烯气体、聚合总产量1mol%的1-丁烯、氢气、催化剂bce和异丁烷置于反应釜中,其中乙烯气体和氢气的摩尔比为1:3,在90℃、2mpa下进行一段聚合1h;

(3)在一段聚合产物中加入乙烯气体0.5wt%的双键改性熊果酸,在90℃、1.5mpa下进行二段聚合反应1.5h,分离干燥后制备得到聚合物粉料;

(4)将聚合物粉料进行挤出造粒,制备得到改性聚乙烯母粒;

(5)将改性聚乙烯母粒加热熔融,得到纺丝液a;将常规聚乙烯母粒熔融,得到纺丝液b;

(6)以纺丝液a为皮层,纺丝液b为芯层,纺丝液a和纺丝液b以质量比为2:5通过皮芯喷丝组件进行纺丝,随后萃取、烘干、热牵引后制备得到长度为15mm,细度为0.8dtex的皮芯结构聚乙烯纤维;

(7)将皮芯结构聚乙烯纤维分散于水中,经过梳理、铺网、牵引后进行二段水刺,其中一段压力为100bar,一段压力为150bar,随后高温烘干并杀菌、分切、收卷得到改性聚乙烯纱布;

(8)将改性聚乙烯纱布浸泡至莫匹罗星溶液中,真空下震荡吸附,制备得到抗菌载药纱布。

将实施例1制备得到的改性聚乙烯纱布和常规聚乙烯纱布剪成6mm的圆片置于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培养琼脂平板上,在37℃下保温24h,观察抑菌区,抑菌区平均宽度如下表所示。

通过上述数据可知,将实施例1制备得到的改性聚乙烯纱布具有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圈,说明其具备优异的抗菌性能。

对比例1:一种抗菌载药纱布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制备步骤:

(1)将常规聚乙烯加热熔融,制备得到纺丝液,在纺丝液中加入5wt%熊果酸,随后进行纺丝,萃取、烘干、热牵引后制备得到长度为12mm,细度为1dtex的物理共混聚乙烯纤维;

(2)将聚乙烯纤维分散于水中,经过梳理、铺网、牵引后进行二段水刺,其中一段压力为80bar,一段压力为120bar,随后高温烘干并杀菌、分切、收卷得到改性聚乙烯纱布;

(3)将改性聚乙烯纱布浸泡至双氯芬酸钾溶液中,真空下震荡吸附,制备得到抗菌载药纱布。

对比例2:一种抗菌载药纱布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制备步骤:

(1)将熊果酸置于乙醇溶液中制备得到混合溶液,随后加入1wt%四氯化锡,在70℃下滴加烯丙醇缩水甘油醚,持续搅拌反应后,减压蒸馏,制备得到双键改性熊果酸;

(2)将原料乙烯气体、聚合总产量0.8mol%的1-丁烯、氢气、催化剂bce、双键改性熊果酸和异丁烷置于反应釜中,其中乙烯气体和氢气的摩尔比为1:2.8,双键改性熊果酸添加量为乙烯气体的0.3wt%,在85℃、1.5mpa下进行一段聚合3.3h,分离干燥后制备得到聚合物粉料;

(3)将聚合物粉料进行挤出造粒,制备得到改性聚乙烯母粒;

(4)将改性聚乙烯母粒加热熔融,得到纺丝液a;将常规聚乙烯母粒熔融,得到纺丝液b;

(5)以纺丝液a为皮层,纺丝液b为芯层,纺丝液a和纺丝液b以质量比为1.5:5通过皮芯喷丝组件进行纺丝,随后萃取、烘干、热牵引后制备得到长度为12mm,细度为1dtex的皮芯结构聚乙烯纤维;

(6)将皮芯结构聚乙烯纤维分散于水中,经过梳理、铺网、牵引后进行二段水刺,其中一段压力为80bar,一段压力为120bar,随后高温烘干并杀菌、分切、收卷得到改性聚乙烯纱布;

(7)将改性聚乙烯纱布浸泡至双氯芬酸钾溶液中,真空下震荡吸附,制备得到抗菌载药纱布。

将实施例1制备得到的皮芯结构聚乙烯纤维与对比例1和对比例2制备得到的聚乙烯纤维按照gb/t14337-2008进行强度测试,并在90℃下人工热老化1个月后再次进行强度测试,数据如下表所示。

由上述数据可知,实施例1制备得到的聚乙烯纤维强度较高,老化后强度损失较少;对比例1制备得到的聚乙烯纤维由于采用物理共混的方式,在老化过程中熊果酸逐渐溶出,强度下降幅度较大;对比例3中由于采用一步聚合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聚乙烯纤维,因此初始强度较低。

上述实施例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