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机一体式旋梭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436340发布日期:2022-03-30 08:51阅读:16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机一体式旋梭的制作方法

1.本申请提出一种电机一体式旋梭,本方案的勾线悬浮旋梭应用于家用缝纫机、工业平缝机、厚料机、绣花机、罗拉车等各种使用旋梭的缝纫设备,具体涉及缝纫机制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缝纫机作为布料的缝制机器已有两百年多年发展历史,为人类社会服装业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推动了人类社会文明发展。一直以来,缝纫机旋梭的运转都是间接由缝纫机的主轴带动的,主轴电机通过同步带带动旋梭运转轴来执行工作,复杂的机械传动设置提高了缝纫机的造价,制约了缝纫机业的发展,另外,现有缝纫机的旋梭需要添加润滑脂造成了对布料的污损,特别是随着自动化驱动控制技术的发展,此种连接方式限制了缝纫机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发展。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现有缝纫设备的旋梭存在的上述技术不足,本申请打破常规缝纫机设计理念,推出并生产出一种无接触性无磨擦、不需油润滑的电机一体式旋梭,具有应用方便,使用高寿命的优点,包括有旋梭,其特征在于,还包含电机和定位杆,所述电机的电机轴连接旋梭,所述定位杆用于旋梭运转时对梭芯的固定,上述电机直接设置在旋梭的后端打破缝纫机原有的设置,使得动力传递更加直接,传递效率得以提高,便于电机自动化控制。
4.进一步地,所述电机固定在缝纫机头基板上,替代了原有的转动杆,有利于对电机执行程序控制。
5.进一步地,电机轴与旋梭同轴设置,致使两者运转保持一致,提高了两者之间的机械精度。
6.进一步地,所述定位杆固定在本申请具有的缝纫机头基板上,定位杆的设置有力保证了梭芯在缝制时位置的稳定,提高了本申请使用电机的程序化控制。
7.本申请电机一体式旋梭的电机直接与旋梭联接的缝纫运作方式,通过缝纫机的控制系统与电机的转向系统执行缝纫的智能化,达到了自动化旋梭与电机配合应用的目的,本申请的一种电机一体式旋梭还具有无需通过主轴电机与齿轮组或者同步带的联接带动,达到对缝纫设备应用的优化和控制电机自动化应用范围的拓展,具有颠覆传统缝纫机设计与制造思维,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8.图1是本申请一种电机一体式旋梭的结构示意图;
9.图2是本申请一种电机一体式旋梭的侧向视图;
10.附图标记:缝纫机头基板1,电机2,电机轴21,旋梭3,梭芯31,定位杆6。
具体实施方式
1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申请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这些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并非对本发明的限制。
12.图1图2是本申请的一种电机一体式旋梭,具有缝纫机头基板1、电机2、旋梭3和定位杆6。电机2固定在缝纫机头基板1上,电机2具有电机轴21,所述的电机轴21连接旋梭3,电机轴21连接旋梭3的后端,电机轴21与旋梭3同轴设置,在电机2的转动下电机轴21带动旋梭3运转。
13.旋梭3内部设置有梭芯31,本申请的定位杆6匹配于梭芯31,用于在旋梭3运转时对梭芯31的固定,定位杆6定位梭芯31,使得梭芯31内的底线随旋梭3的运转而出线,实现缝制。上述定位杆6固定在缝纫机头基板1上。
14.本申请的电机2运转下带动旋梭3的勾针不断地勾取上线,并带走下线使上下线形成套接,形成对布料的缝制。
15.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电机一体式旋梭,具有旋梭(3),其特征在于,包含有电机(2)和定位杆(6),所述电机(2)的电机轴(21)连接旋梭(3),所述定位杆(6)用于旋梭(3)运转时对梭芯(31)的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机一体式旋梭,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2)固定在缝纫机头基板(1)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机一体式旋梭,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轴(21)与旋梭(3)同轴设置,所述电机轴(21)连接旋梭(3)的后端。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机一体式旋梭,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杆(6)固定在本申请具有的缝纫机头基板(1)上。

技术总结
本申请提出一种电机一体式旋梭,具体涉及缝纫机制造技术领域。包括有旋梭,其特征在于,还包含电机和定位杆,所述电机的电机轴连接旋梭,所述定位杆用于旋梭运转时对梭芯的固定,上述电机直接设置在旋梭的后端打破缝纫机原有的设置,使得动力传递更加直接,传递效率得以提高,便于电机自动化控制。本申请的一种电机一体式旋梭具有无需通过主轴电机与齿轮组或者同步带的联接带动,达到对缝纫设备应用的优化和控制电机自动化应用范围的拓展,具有颠覆传统缝纫机设计与制造思维,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价值。价值。


技术研发人员:林子春 潘林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琦星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9.20
技术公布日:2022/3/2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