桶组件以及衣物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209396发布日期:2020-12-08 13:44阅读:58来源:国知局
桶组件以及衣物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衣物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桶组件以及衣物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洗衣机的外桶一般采用塑料材质制成,这种结构的外桶长期使用后,外桶内表面容易滋生细菌,污染外桶内的卫生环境,造成对衣物的二次污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桶组件,所述桶组件的结构强度高、抗变形能力强,可以避免二次污染。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桶组件的衣物处理装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桶组件,包括:桶本体;内衬桶,所述内衬桶设于所述桶本体内,所述内衬桶与所述桶本体固定连接,其中,所述桶本体的内壁面具有第一配合部,所述内衬桶的外壁面具有第二配合部,所述第一配合部和所述第二配合部中的一个为凸部且另一个为与所述凸部配合的凹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桶组件,通过在桶本体上设置第一配合部,在内衬桶上设置第二配合部,利用凸部和凹部的配合可以增加桶本体和内衬桶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加桶本体和内衬桶的结合能力,并且凸部和/或凹部可以增加桶本体和内衬桶的结构强度,提高桶本体和内衬桶的抗变形能力。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凸部和所述凹部的表面均为连续且光滑的曲面,且所述凸部的表面与所述凹部的表面紧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配合部为所述凹部且所述第二配合部为所述凸部,其中,所述内衬桶的壁的一部分向所述内衬桶的外侧凹入以在所述内衬桶的内壁面上形成凹槽,并在所述内衬桶的外壁面上形成所述凸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配合部为所述凸部且所述第二配合部为所述凹部,其中,所述内衬桶的壁的一部分向所述内衬桶的内腔凹入以在所述内衬桶的外壁面上形成所述凹部,并在所述内衬桶的内壁面上形成凸起。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内衬桶包括:衬套,所述衬套与所述桶本体的桶身固定连接;衬盘,所述衬盘与所述桶本体的桶底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配合部位于所述衬套和所述衬盘中的至少一个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衬盘的中部具有通口,多个所述第二配合部中的至少一部分呈多圈布置且环绕在所述通口的外侧。

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所述第二配合部中的至少一部分呈多排多列布置在所述衬套上,每排中的多个所述第二配合部沿所述衬套的周向间隔布置,每列中的多个所述第二配合部沿所述衬套的轴向间隔布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衬套和所述衬盘分别单独成型以使所述内衬桶形成分体式结构。

在一些示例中,所述衬盘的内周沿和/或所述衬盘的外周沿具有衬盘翻边,所述衬盘翻边嵌设于所述桶本体的桶底。

在一些示例中,所述衬套的靠近所述衬盘的一端外周沿具有朝外或朝内弯折的第一衬套翻边,所述第一衬套翻边嵌设于所述桶本体的桶身。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衬套的远离所述衬盘的一端外周沿具有朝外弯折的第二衬套翻边,所述第二衬套翻边嵌设于所述桶本体的桶身。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衬套和所述衬盘一体成型。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桶本体通过注塑成型工艺与所述内衬桶形成一体式结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桶本体为塑料件,所述内衬桶为金属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衣物处理装置,包括根据上述实施例所述的桶组件。通过在桶本体内设置内衬桶,使其洗涤效果更好,可以避免引发健康、卫生等问题,并且由于桶组件的结构强度好、抗变形能力强,有利于延长衣物处理装置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桶组件的侧视图;

图2是图1中所示的桶组件的主视图;

图3是沿图2中a-a线的剖视图;

图4是图3中所示的a1部的放大图;

图5是图3中所示的a2部的放大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桶组件的主视图;

图7是沿图6中b-b线的剖视图;

图8是图7中所示的b部的放大图;

图9是图6中沿c-c线的剖视图;

图10是图9中所示的c1部的放大图;

图11是沿图6中d-d线的剖视图;

图12是图11中所示的d部的放大图;

图1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桶组件的衬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沿图13中e-e线的剖视图;

图15是图14中所示的e部的放大图;

图16是图13中所示的f部的放大图;

图1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桶组件的衬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18是沿图17中g-g线的剖视图;

图19是图18中所示的g1部的放大图;

图20是图18中所示的g2部的放大图。

附图标记:

桶组件100,

桶本体10,支撑凸台11,安装口111,

内衬桶20,

衬套21,第一衬套翻边211,第二通孔2111,第二衬套翻边212,第三通孔2121,

衬盘22,通口220,衬盘翻边221,第一衬盘翻边222,平直段2221,倾斜段2222,第一通孔2223,第二衬盘翻边223,第一缺口2231,

凸部31,凹槽32,凹部33,

凹陷部40,第一过料口411,第二过料口412,弯折部4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参考图1-图20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桶组件100。

如图1-图4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桶组件100包括桶本体10和内衬桶20,内衬桶20设于桶本体10内,内衬桶20与桶本体10固定连接,内衬桶20可以对桶本体10的内壁面进行保护,避免桶本体10的内壁面长期接触洗涤水滋生细菌,有效提升洗涤效果,避免引发健康、卫生等问题。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所提及的桶本体10的内壁面可以理解为桶本体10的朝向内衬桶20的一侧表面,其包括桶本体10的桶身的内壁面以及桶本体10的桶底的内壁面。

进一步地,桶本体10的内壁面具有第一配合部,内衬桶20的外壁面具有第二配合部,第一配合部与第二配合部相配合。其中,第一配合部和第二配合部中的一个为凸部31,第一配合部和第二配合部中的另一个为与凸部31配合的凹部33。

举例而言,桶本体10的内壁面具有凸部31,内衬桶20的外壁面具有凹部33,即第一配合部为凸部31且第二配合部为凹部33;再如,桶本体10的内壁面具有凹部33,内衬桶20的外壁面具有凸部31,即第一配合部为凹部33且第二配合部为凸部31;当然,桶本体10的内壁面也可以设置凸部31和凹部33,对应地,内衬桶20的外壁面设置凹部33和凸部31。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桶组件100,通过在桶本体10上设置第一配合部,在内衬桶20上设置第二配合部,利用凸部31和凹部33的配合可以增加桶本体10和内衬桶20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加桶本体10和内衬桶20的结合能力,并且凸部31和/或凹部33可以增加桶本体10和内衬桶20的结构强度,提高桶本体10和内衬桶20的抗变形能力。

在一些实施例中,凸部31和凹部33的表面均为连续且光滑的曲面,即凸部31的表面与凹部33的表面紧贴,保证桶本体10和内衬桶20的连接可靠性。例如,凸部31可以形成凸球面的一部分,凹部33可以形成凹球面的一部分。当然,凸部31的表面和凹部33的表面也可以为其他形状。

如图3和图4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配合部为凹部33,第二配合部为凸部31。具体地,内衬桶20的壁的一部分向内衬桶20的外侧凹入,从而在内衬桶20的内壁面上形成凹槽32,并在内衬桶20的外壁面上形成凸部31。

在一些示例中,内衬桶20的外表面上的凸部31可以通过冲压工艺形成,加工工序简单、易于实现。对应地,桶本体10在成型时形成有与凸部31配合的凹部33,从而提高桶本体10与内衬桶20的结合能力。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配合部为凸部31,第二配合部为凹部33。具体地,内衬桶20的壁的一部分向内衬桶20的内腔凹入,从而在内衬桶20的外壁面上形成凹部33,并在内衬桶20的内壁面上形成凸起。对应地,桶本体10在成型时形成有与凹部33配合的凸部31,从而提高桶本体10与内衬桶20的结合能力。

在一些实施例中,内衬桶20包括衬套21和衬盘22,衬套21与桶本体10的桶身固定连接,衬盘22与桶本体10的桶底固定连接,第二配合部位于衬套21和衬盘22中的至少一个上。

举例而言,衬套21的外壁面具有凸部31,对应地,桶本体10的桶身的内壁面形成有与该凸部31配合的凹部33;再如,衬盘22的外壁面具有凸部31,对应地,桶本体10的桶底的内壁面形成有凹部33;又如,衬套21的外壁面和衬盘22的外壁面上均具有凸部31,对应地,桶本体10的桶身和桶底均形成有凹部33。

当然,衬套21和衬盘22上也可以分别具有凹部33和/或凸部31,对应地,桶本体10的桶身和桶底形成有凸部31和/或凹部33。

在一些实施例中,衬盘22的中部具有通口220,多个第二配合部中的至少一部分呈多圈布置且环绕在通口220的外侧。通过在衬盘22的外壁面设置多个第二配合部,可以大幅增加桶本体10的桶底和衬盘22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进一步增加桶本体10和衬盘22的结合能力,并且多个第一配合部和多个第二配合部可以分别增加桶本体10和衬盘22的结构强度,进一步提高桶本体10和衬盘22的抗变形能力。

具体地,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衬盘22的外壁面设有多个凸部31,多个凸部31呈多圈布置,每圈中的多个凸部31沿通口220的周向间隔布置,对应地,桶本体10的桶底的内壁面形成有多个凹部33。

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第二配合部中的至少一部分呈多排多列布置在衬套21上,每排中的多个第二配合部沿衬套21的周向间隔布置,每列中的多个第二配合部沿衬套21的轴向间隔布置。通过在衬套21的外周壁设置多个第二配合部,可以大幅增加桶本体10的桶身和衬套21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进一步增加桶本体10和衬套21的结合能力,并且多个第一配合部和多个第二配合部可以分别增加桶本体10和衬套21的结构强度,进一步提高桶本体10和衬套21的抗变形能力。

具体地,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衬套21的外周壁设有多个凸部31,多个凸部31呈多排多列布置在衬套21上,每排中的多个凸部31沿衬套21的周向间隔布置,每列中的多个凸部31沿衬套21的轴向间隔布置。对应地,桶本体10的桶身的内壁面设有多个凹部32。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衬套21和衬盘22分别单独成型,从而使内衬桶20形成分体式结构。通过将衬套21和衬盘22分别单独成型,简化了内衬桶20的成型工艺,有利于提高桶组件100的生产效率。

如图3所示,在一些示例中,衬盘22的内周沿和/或衬盘22的外周沿具有衬盘翻边221(如下述的第一衬盘翻边222和第二衬盘翻边223),衬盘翻边221嵌设于桶本体10的桶底。通过设置衬盘翻边221,将衬盘翻边221嵌入桶本体10的桶底,从而利用衬盘翻边221增加衬盘22与桶本体10的桶底的结合力,保证衬盘22在冷热冲击下与桶本体10的桶底结合的紧密性。

如图5所示,在一些示例中,衬套21的靠近衬盘22的一端外周沿具有第一衬套翻边211,第一衬套翻边211朝桶本体10的外侧或者内侧弯折,例如,第一衬套翻边211沿桶本体10的径向朝外延伸,或第一衬套翻边211沿桶本体10的径向朝内延伸,第一衬套翻边211嵌设于桶本体10的桶身。通过设置第一衬套翻边211,将第一衬套翻边211嵌入桶本体10的桶身,从而利用第一衬套翻边211增加衬盘22与桶本体10的桶身的结合力,保证衬套21在冷热冲击下与桶本体10的桶身结合的紧密性。

如图7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衬套21的远离衬盘22的一端外周沿具有第二衬套翻边212,第二衬套翻边212朝桶本体10的外侧弯折,第二衬套翻边212嵌设于桶本体10的桶身。通过设置第二衬套翻边212,将第二衬套翻边212嵌入桶本体10的桶身,从而利用第二衬套翻边212增加衬盘22与桶本体10的桶身的结合力,保证衬套21在冷热冲击下与桶本体10的桶身结合的紧密性。

在另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衬套21和衬盘22一体成型,通过将衬套21和衬盘22一体成型,减少了部件数量,简化了桶组件100的结构。

如图6-图1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些实施例的桶组件100包括桶本体10和内衬桶20,内衬桶20设于桶本体10,内衬桶20为分体式结构,内衬桶20包括分别单独成型的衬套21和衬盘22,衬套21与桶本体10的桶身固定连接,衬盘22与桶本体10的桶底固定连接,衬套21和衬盘22中的至少一个的边沿嵌设于桶本体10。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桶组件100,通过将衬套21和衬盘22分别单独成型,简化了内衬桶20的成型工艺,并且衬套21可以对桶本体10的桶身的内壁面进行保护,衬盘22可以对桶本体10的桶底的内壁面进行保护,避免桶本体10的内壁面长期接触洗涤水滋生细菌,有效提升洗涤效果,避免引发健康、卫生等问题;通过将衬套21和衬盘22中的至少一个的边沿嵌设于桶本体10,从而利用衬套21和衬盘22的边沿增加内衬桶20与桶本体10的结合力,保证衬套21和衬盘22在冷热冲击下与桶本体10结合的紧密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衬套21和衬盘22中的至少一个的边沿设有通孔、缺口、压型中的一种或者多种组合。通过在衬套21和衬盘22的边沿设置通孔、缺口,采用注塑成型工艺成型桶本体10时,不仅可以使熔融的塑料胶料流动更顺畅,确保内衬桶20不会因受到高压的塑料胶料冲击而变形,而且可以增加内衬桶20与桶本体10的结合力,确保桶本体10和内衬桶20之间的可靠连接性能,制备工艺简单易行。

举例而言,衬套21和衬盘22中的至少一个的边沿可以沿各自的延伸方向直接嵌入桶本体10;或者,衬套21和衬盘22中的至少一个的边沿形成有朝外或者朝内弯折的翻边。

在一些具体示例中,衬盘22的外周沿设有翻边,该翻边上设有多个通孔,多个通孔沿其延伸方向间隔布置,或者,该翻边上设有多个缺口,多个缺口沿其延伸方向间隔布置,或者,该翻边上设有多个通孔和多个缺口,多个通孔给和多个缺口沿其延伸方向交错且间隔布置;或者,该翻边上设有通孔、缺口、压型。

如图6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衬盘22的中部具有通口220,通口220的边沿具有沿其周向延伸的第一衬盘翻边222,第一衬盘翻边222嵌设于桶本体10的桶底。通过设置第一衬盘翻边222,将第一衬盘翻边222嵌入桶本体10的桶底,从而利用第一衬盘翻边222增加衬盘22与桶本体10的桶底的结合力,保证衬盘22在冷热冲击下与桶本体10的桶底结合的紧密性。

如图11和图12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衬盘翻边222包括平直段2221和倾斜段2222,平直段2221和倾斜段2222沿衬盘22的径向从外至内依次布置,平直段2221沿衬盘22的径向水平延伸,倾斜段2222沿衬盘22的径向从外至内逐渐朝远离桶本体10的桶口的方向倾斜延伸。

如图11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桶本体10的桶底的内表面具有支撑凸台11,衬盘22与支撑凸台11的外型适配且紧贴,支撑凸台11具有安装口111,安装口111与通口220位置对应,第一衬盘翻边222嵌设于支撑凸台11的周壁。由于支撑凸台11的结构强度更高,通过将第一衬盘翻边222嵌设于支撑凸台11的周壁,可以进一步提高衬盘22与桶本体10的桶底的连接可靠性。

如图12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衬盘翻边222可以形成沿通口220的周向延伸的闭环形,也可以形成沿通口220的周向延伸的开环形。其中,第一衬盘翻边222设有多个第一通孔2223,多个第一通孔2223沿第一衬盘翻边222在通口220周向上的延伸方向间隔布置。

例如,第一通孔2223可以为圆孔,多个圆孔沿第一衬盘翻边222在通口220周向上的延伸方向间隔布置。再如,如图13和图16所示,第一通孔2223可以为椭圆腰型孔,多个椭圆腰型孔沿第一衬盘翻边222在通口220周向上的延伸方向间隔布置。

当然,第一衬盘翻边222上的多个第一通孔2223还可以为其他形状,并且第一衬盘翻边222上的多个第一通孔2223的形状也可以不相同,例如,多个第一通孔2223中的一部分的形状为圆孔且另一部分的形状为椭圆腰型孔,多个圆孔和多个椭圆腰型孔沿第一衬盘翻边222在通口220周向上的延伸方向交错且间隔布置。

由此,通过在第一衬盘翻边222上设置多个第一通孔2223,不仅可以使熔融的塑料胶料流动更顺畅,确保衬盘22不会因受到高压的塑料胶料冲击而变形,而且可以增加衬盘22与桶本体10的桶底的结合力,进而保证衬盘22在冷热冲击下与桶本体10的桶底结合的紧密性。

如图7-图10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衬盘22的外周沿具有朝远离桶本体10的桶口的方向延伸的第二衬盘翻边223,第二衬盘翻边223嵌设于桶本体10的桶底。通过设置第二衬盘翻边223,将第二衬盘翻边223嵌入桶本体10的桶底,从而利用第二衬盘翻边223增加衬盘22与桶本体10的桶底的结合力,进一步保证衬盘22在冷热冲击下与桶本体10的桶底结合的紧密性。

如图13-图16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衬盘翻边223可以形成沿衬盘22的周向延伸的闭环形,也可以形成沿衬盘22的周向延伸的开环形。其中,第二衬盘翻边223设有多个第一缺口2231,多个第一缺口2231沿第二衬盘翻边223在衬盘22的周向上的延伸方向间隔布置,每个第一缺口2231的开口方向背离桶本体10的桶口。

由此,通过在第二衬盘翻边223上设置多个第一缺口2231,不仅可以使熔融的塑料胶料流动更顺畅,确保衬盘22不会因受到高压的塑料胶料冲击而变形,而且可以增加衬盘22与桶本体10的桶底的结合力,进而保证衬盘22在冷热冲击下与桶本体10的桶底结合的紧密性。

如图17-图20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衬套21的靠近衬盘22的一端具有第一衬套翻边211,第一衬套翻边211朝靠近衬盘22的中心的方向延伸(即朝内延伸),或者,第一衬套翻边211朝远离衬盘22的中心的方向延伸(即朝外延伸),第一衬套翻边211嵌设于桶本体10的桶底。通过设置第一衬套翻边211,将第一衬套翻边211嵌入桶本体10的桶底,从而利用第一衬套翻边211增加衬套21与桶本体10的桶底的结合力,保证衬套21在冷热冲击下与桶本体10的桶底结合的紧密性。

如图19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衬套21的靠近第一衬套翻边211的位置设有多个第二通孔2111,多个第二通孔2111沿衬套21的周向间隔布置。

由此,通过设置多个第二通孔2111,不仅可以使熔融的塑料胶料流动更顺畅,确保衬套21不会因受到高压的塑料胶料冲击而变形,而且可以增加衬套21与桶本体10的桶底的结合力,进而保证衬套21在冷热冲击下与桶本体10的桶底结合的紧密性。

如图17-图20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衬套21的远离衬盘22的一端具有第二衬套翻边212,第二衬套翻边212朝远离衬套21的中心线的方向延伸,第二衬套翻边212嵌设于桶本体10的桶身。其中,第二衬套翻边212的断面形状可以形成沿衬套21的径向向外水平延伸的直线型,也可以沿衬套的径向向外倾斜延伸的直线型,还可以形成曲线型、折线型等其他形状。通过设置第二衬套翻边212,将第二衬套翻边212嵌入桶本体10的桶身,从而利用第二衬套翻边212增加衬套21与桶本体10的桶身的结合力,保证衬套21在冷热冲击下与桶本体10的桶身结合的紧密性。

如图20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衬套翻边212可以形成沿衬套21的周向延伸的闭环形,也可以形成沿衬套21的周向延伸的开环形。其中,第二衬套翻边212上设有多个第三通孔2121,多个第三通孔2121沿第二衬套翻边212在衬套21周向上的延伸方向间隔布置。

由此,通过在第二衬套翻边212上设置多个第三通孔2121,不仅可以使熔融的塑料胶料流动更顺畅,确保衬套21不会因受到高压的塑料胶料冲击而变形,而且可以增加衬套21与桶本体10的桶底的结合力,进而保证衬套21在冷热冲击下与桶本体10的桶底结合的紧密性。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桶本体10和内衬桶20之间设有粘合剂,从而使内衬桶20粘结于桶本体10的内壁上。举例而言,桶本体10可以为塑料件,内衬桶20可以为不锈钢等金属件,粘合剂可以将塑料材质和不锈钢材质进行粘结,由于粘合剂具有耐高温、耐低温、耐洗涤剂、耐水洗、耐菌等性能,因此可以保证桶组件100的使用性能。

其中,粘合剂可以为发泡胶或其他软体胶水。进一步地,可以将粘合剂注入桶本体10的底部,将内衬桶20装入桶本体10后,使得内衬桶20压紧在桶本体10内,进而使得粘合剂将桶本体10和内衬桶20可靠连接。进一步地,粘合剂也可以设置在桶本体10的内侧壁上。

在另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桶本体10通过注塑成型工艺与内衬桶20形成一体式结构,从而确保桶本体10和内衬桶20之间的可靠连接性能,且制备工艺简单易行。具体地,将内衬桶20套设在模具上,然后通过塑料胶料开始注塑形成桶本体10,桶本体10与内衬桶20的接触面积增加,进而有效提升二者之间的连接强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桶本体10为塑料件,内衬桶20为金属件。内衬桶20为不锈钢桶,不锈钢材质可以有效避免洗涤水内污渍的附着。进一步地,内衬桶20的厚度小于桶本体10的厚度,可以降低桶组件100的生产成本,此外这样设置可以有效确保内衬桶20和桶本体10的连接可靠性,避免内衬桶20过重而影响桶本体10的使用寿命。

如图18和图20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内衬桶20的至少一部分向背离内衬桶20的内部凹陷,从而形成凹陷部40,凹陷部40上设有第一过料口411,第一过料口411位于凹陷部40的底壁的中部,凹陷部40上的第一过料口411的数量为一个。

其中,凹陷部40可以只形成在内衬桶20的衬套21上,也可以只形成在内衬桶20的衬盘22上,还可以同时形成在内衬桶20的衬套21和衬盘22上。

由此,通过在内衬桶20上设置凹陷部40,可以增加桶本体10与内衬桶20的接触面积,从而有效提升二者之间的连接强度;通过在凹陷部40上设置过料口,可以防止内衬桶20的衬套21和/或衬盘22从桶本体10上脱落。

在一些示例中,第一过料口411的边沿设有朝外延伸的弯折部42,从而进一步提高桶本体10和内衬桶20的结合能力。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凹陷部40上还设有多个第二过料口412,多个第二过料口412沿第一过料口411的周向间隔布置,第二过料口412位于凹陷部40的底壁和/或凹陷部40的侧壁。其中,第二过料口412为圆孔、椭圆腰型孔中的至少一种。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衣物处理装置包括根据上述实施例所述的桶组件100。这里的衣物处理装置可以为洗衣机,也可以为洗干一体机。

由于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桶组件100具有上述技术效果,因此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衣物处理装置也具有上述技术效果,即本申请的衣物处理装置的洗涤效果更好,可以避免引发健康、卫生等问题,并且由于桶组件100的结构强度好、抗变形能力强,有利于延长衣物处理装置的使用寿命。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衣物处理装置的其他构成以及操作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已知的,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