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静电防护服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129365发布日期:2022-03-05 01:00阅读:103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静电防护服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防静电防护服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透气良好、有效防尘的防静电防护服。


背景技术:

2.防静电无尘工作服防护的对象是静电与微尘,静电与微尘对电子行业有很大危害。线路板的组装过程中,静电放电会破坏电路板上的集成电路,从而破坏整块电路板的功能;在晶片的制造过程中,如果静电集聚微尘,使得微尘污染了晶片,就会隔断晶片上的幼细电路;在硬盘磁头工业,静电放电会破坏磁极,阻碍磁头工作;在液晶片工业,静电放电会破坏细小的晶体,造成整个液晶片的失效;在微电机工业,静电放电的电磁干扰会使得微电机操作失效。同时由于静电原因而造成的软破坏,将会影响电子产品的质量,使得产品无故失效。因此在上述工厂中工作人员多需要穿防静电无尘工作服。
3.防静电无尘工作服最常用的面料是以涤纶长丝为基材,嵌入导电丝织成的。涤纶防静电洁净面料的优点是价格低、容易净洗、洁净度高;缺点是透气透湿性差,空气过滤效率偏低。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静电防护服,该实用新型在有效防静电和防尘的同时,有效提高透气效果。
5.为解决此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静电防护服,经纱和纬纱由多个纤维单元组成;
6.每个纤维单元包括凉感纤维、涤纶长丝和导电长丝;
7.凉感纤维的横截面为十字型;
8.横截面为十字型凉感纤维支撑分隔至少一根的导电长丝和涤纶长丝形成一纤维单元。
9.进一步改进,所述凉感纤维包括聚酰胺6主体,以及分散在聚酰胺6主体中的竹纤维颗粒以及凉感功能粉体。本实用新型可靠的强度;本实用新型通过竹纤维颗粒的空间占据将凉感功能粉体更加密集的分布于纤维表面处,同时竹纤维也能提高纤维的吸水性和抗菌性;本发明制得的纤维制成纺织品后,q-max可以达到0.23,接触凉感明显,同时具有显著的抗菌效果。
10.本实用新型中凉感功能粉体使用等量的二氧化钛和玉石粉。
11.进一步改进所述导电长丝包括涤纶基皮芯,涤纶基皮芯外部包覆有炭黑。本实用新型利用炭黑的导电性协同涤纶基皮芯的结构强度和柔性,本实用新型具有良好耐洗性和结构强度。
12.优选所述凉感纤维中竹纤维颗粒粒径为100μm至300μm;凉感功能粉体的颗粒粒径为100nm至300nm。利用通过熔融混纺的方式利用挤压将凉感功能粉体和竹纤维颗粒均匀分
散在纤维中;本实用新型通过控制竹纤维颗粒和凉感功能粉体颗粒大小的配合有效保证防护服竹纤维颗粒孔道的分布均匀,竹纤维中自然的孔道作为传递热量和水汽的通道;提高穿着舒适度,同时对人体产生灰尘的有效过滤。
13.进一步改进,所述凉感功能粉体围绕所述竹纤维颗粒分布。本实用新型中竹纤维颗粒通过其自身的体积将凉感功能粉体挤压至纤维本体浅表处,有效提升纤维浅表凉感功能粉体的分布,提高凉感功能粉体与人体的接触面积,有效提高q-max,尤其是夏天,本实用新型具有接触凉感,舒适性显著提升。
14.进一步改进,经纱密度范围为400~440根/10cm,纬纱密度范围为210~230根/10cm;导电长丝在织物的经向和纬向相互交叉。本实用新型通过经线和纬纱的配合有效形成导电网络,表面电阻率可低至1.01
×
106ω,有效加快电子的逸散,防静电效果显著提升。
15.优选所述防护服为一上二下左斜纹组织。本实用新型的撕裂强度有效提升,耐洗耐穿。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7.本实用新型通过横截面为十字型的凉感纤维作为骨架支撑涤纶长丝和导电长丝作为一个基本纤维单元,多个纤维单元相互配合时,本实用新型纤维单元之间的配合结构紧密,防尘效果好;
18.本实用新型在经纱和纬纱中均含有导电长丝,本实用新型表面电阻率高,利于电子的逸散,防静电可靠;
19.本实用新型使用涤纶长丝与导电长丝和凉感纤维共混,一方面有效保证了结构强度,同时也显著改善了穿着的舒适性。
20.从而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
附图说明
21.图1是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一种防静电防护服面料的纬向剖视图;
22.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使用纤维单元的剖面图。
23.图中:
24.经纱1;纬纱2;纤维单元3;凉感纤维31;聚酰胺6主体311;竹纤维颗粒312;
25.凉感功能粉体313;涤纶长丝32;导电长丝33;涤纶基皮芯331;炭黑332。
具体实施方式
26.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
27.本实施例公开一种防静电防护服,如图1和图2所示,经纱1和纬纱2由多个纤维单元3组成;每个纤维单元3包括凉感纤维31、涤纶长丝32和导电长丝33;凉感纤维31的横截面为十字型;横截面为十字型凉感纤维31支撑分隔至少一根的导电长丝33和涤纶长丝32形成一纤维单元3。
28.本实施例通过横截面为十字型的凉感纤维31作为骨架支撑涤纶长丝32和导电长丝33作为一个基本纤维单元3,多个纤维单元3相互配合时,本实施例纤维单元3之间结构紧密,防尘效果好;本实施例在经纱1和纬纱2中均含有导电长丝33,本实施例表面电阻率高,
利于电子的逸散,防静电可靠;本实施例使用涤纶长丝32与导电长丝33和凉感纤维31共混,一方面有效保证了结构强度,同时也显著改善了穿着的舒适性。
29.本实施例中所述凉感纤维31包括聚酰胺6主体311,以及分散在聚酰胺6主体311中的竹纤维颗粒312以及凉感功能粉体313。本实施例可靠的强度;本实施例通过竹纤维颗粒312的空间占据将凉感功能粉体313更加密集的分布于纤维表面处,同时竹纤维也能提高纤维的吸水性和抗菌性;本实施例制得的纤维制成纺织品后,q-max可以达到0.23,接触凉感明显,同时具有显著的抗菌效果。
30.本实施例中凉感功能粉体313使用等量的二氧化钛和玉石粉。在降低成本的前提下由于二氧化钛的存在还提高了本实施例的抗菌性。
31.本实施例中所述导电长丝33包括涤纶基皮芯331,涤纶基皮芯331外部包覆有炭黑332。本实施例利用炭黑332的导电性协同涤纶基皮芯331的结构强度和柔性,本实施例具有良好耐洗性和结构强度。
32.本实施例中所述凉感纤维31中竹纤维颗粒312粒径为100μm至300μm;凉感功能粉体313的颗粒粒径为100nm至300nm。利用通过熔融混纺的方式利用挤压将凉感功能粉体313和竹纤维颗粒312均匀分散在纤维中;本实施例通过控制竹纤维颗粒312和凉感功能粉体313颗粒大小的配合有效保证防护服竹纤维颗粒312孔道的分布均匀,竹纤维中自然的孔道作为传递热量和水汽的通道;提高穿着舒适度,同时对人体产生灰尘的有效过滤。
33.本实施例中所述凉感功能粉体313围绕所述竹纤维颗粒312分布。本实施例中竹纤维颗粒312通过其自身的体积将凉感功能粉体313挤压至纤维本体浅表处,有效提升纤维浅表凉感功能粉体313的分布,提高凉感功能粉体313与人体的接触面积,有效提高q-max,尤其是夏天,本实施例具有接触凉感,舒适性显著提升。
34.本实施例中经纱1密度范围为400~440根/10cm,纬纱2密度范围为210~230根/10cm;导电长丝33在织物的经向和纬向相互交叉。本实施例通过经线和纬纱2的配合有效形成导电网络,表面电阻率可低至1.01
×
106ω,有效加快电子的逸散,防静电效果显著提升。
35.本实施例中所述防护服为一上二下左斜纹组织。本实施例的撕裂强度有效提升,耐洗耐穿。
36.上述实施例和图式并非限定本实施例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实施例的专利范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