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吸活动上刀和切布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383278发布日期:2021-08-24 12:36阅读:60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吸活动上刀和切布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缝纫领域,并且特别涉及一种防吸活动上刀和切布机构。



背景技术:

缝纫机是用一根或多根缝纫线,在缝料上形成一种或多种线迹,使一层或多层缝料交织或缝合起来的机器。缝纫机一般由机头、机座、传动和附件四部分组成。机头是缝纫机的主要部分,它由刺料、钩线、挑线、送料四个机构和绕线、压料、落牙等辅助机构组成,各机构的运动合理地配合,循环工作,把缝料缝合起来。缝纫机能缝制棉、麻、丝、毛、人造纤维等织物和皮革、塑料、纸张等制品,缝出的线迹整齐美观、平整牢固,缝纫速度快、使用简便。

先进的缝纫机在机台座上加装有修刀及吸风弯管,使在执行车缝滚边时,修刀可自动进行裁边修整布边增进美观,并会将废料收集经由吸风弯管吸入从另一边排出,不致散落堆积于车台座上。在实际生产中,其结构虽然好用,但当待缝纫物为质量较为轻薄的丝和纱等材质时,在应用上仍存有操作不便之处,主要是因为轻质量待缝纫物整体较为轻薄,易被吹风装置吹跑位,或被吸风弯管吸跑位,此外,布料末端容易产生卷曲使边缘不易持平,此外,加上机台本身设置的多个角度辅助吹平的设计,故一般熟练的作业员车缝时,尚得费神调整,导致生产速度明显下降,不熟的操作员更容易将成卷的边缘交迭车接在一起,造成车缝不良品质。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轻质量待缝纫物容易被吸风弯管吸跑位,且布料末端容易产生卷曲使边缘不易持平,加上机台本身设置的多个角度辅助吹平的设计,使得成卷的边缘交迭车接在一起,造成车缝不良品质,导致频繁返工,对生产者造成极大的困扰等技术问题。

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防吸活动上刀,包括呈吊钩状的上刀本体,上刀本体的一侧边部被设置为呈钩型的弯钩刃部,上刀本体靠近弯钩刃部的一端部上表面设置有扩展板,且扩展板沿弯钩刃部的活动方向向下弯曲。凭借在弯钩刃部的一端部上表面设置有扩展板,且扩展板沿弯钩刃部的活动方向向下弯曲的设置,解决了轻质量待缝纫物易被吸风弯管吸跑位,且卷边不易持平,使得成卷的边缘交迭车接在一起,造成车缝不良品质,导致频繁返工等技术的问题。

优选的,扩展板设置为弧形结构,且扩展板延伸的底端与弯钩刃部处于同一平面。凭借对扩展板弧度的底端的设置,避免由于扩展板弧度太大,如何实现防止被吸风弯管吸跑位的效果。

优选的,扩展板延伸的长度设置为弯钩刃部长度的0.2-0.3倍。扩展板延伸的长度的设置避免动刀组件与定刀组件的配合切布操作。

优选的,扩展板的一侧边和弯钩刃部保持在同一个水平面。凭借同一平面的限定,防止对定刀刀刃形成剪切限制。

优选的,上刀本体还包括设置在远离弯钩刃部另一端部的连接孔。连接孔用于与驱动件连接,实现防吸活动上刀的往返运动。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切布机构,包括定刀组件和动刀组件,动刀组件包括上述的防吸活动上刀,防吸活动上刀垂直于动刀组件中的固定底刀往返摆动,且与固定底刀可滑动接触连接。通过防吸活动上刀的设置,解决了轻质量待缝纫物易被吸风弯管吸跑位,且卷边底部可顺畅规整被剪切的操作,提高缝纫效率。

优选的,动刀组件包括驱动件和防吸活动上刀,驱动件驱动防吸活动上刀进行往复转动。驱动件为防吸活动上刀提供往复转动的驱动力。

进一步优选的,驱动件包括驱动轴,驱动轴与防吸活动上刀上的连接孔轴向连接。凭借连接孔与驱动轴的配合连接,实现防吸活动上刀提供往复转动。

优选的,定刀组件包括固定座、安装件和固定底刀,固定底刀通过安装件固定于固定座上。通过安装件的设置,便于方便更换固定底刀,延长切布机构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优选的,固定底刀为长条结构,且上端部设置有定刀刃部。定刀刃部的设置与弯钩刃部相互配合,实现对卷边底部的剪刀式的切布操作。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防吸活动上刀,通过在弯钩刃部的一端部上表面设置有扩展板,且扩展板沿弯钩刃部的活动方向向下弯曲的设置,通过在待缝纫物与吸风弯管之间设置扩展屏障,解决了轻质量待缝纫物易被吸风弯管吸跑位。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切布机构,通过设置防吸活动上刀与固定底刀配合,解决了轻质量待缝纫物易被吸风弯管吸跑位,且卷边底部可顺畅规整被剪切的操作,提高缝纫效率。避免由于卷边不易被持平,使得成卷的边缘交迭车接在一起,造成车缝不良品质,导致频繁返工,对生产者造成极大的困扰等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包括附图以提供对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附图被并入本说明书中并且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附图图示了实施例并且与描述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将容易认识到其它实施例和实施例的很多预期优点,因为通过引用以下详细描述,它们变得被更好地理解。附图的元件不一定是相互按照比例的。同样的附图标记指代对应的类似部件。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切布机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切布机构的工作原理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待缝纫物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防吸活动上刀的剖面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定刀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关于附图标记的描述:1.动刀组件,2.定刀组件,3.针板,4.吸布弯管,5.待缝纫物,11.防吸活动上刀,12.扩展板,13.驱动件,21.固定座,22.安装件,23.固定底刀,51.卷边上部,52.卷边底部,111.弯钩刃部,112.连接孔,113.限位槽,131.驱动轴,231.定刀刃部,a.缝纫机的缝纫方向,b.动刀组件向上运动,c.动刀组件向下运动,d.吹气方向,f.吸气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在以下详细描述中,参考附图,该附图形成详细描述的一部分,并且通过其中可实践本实用新型的说明性具体实施例来示出。对此,参考描述的图的取向来使用方向术语,例如“顶”、“底”、“左”、“右”、“上”、“下”等。因为实施例的部件可被定位于若干不同取向中,为了图示的目的使用方向术语并且方向术语绝非限制。应当理解的是,可以利用其他实施例或可以做出逻辑改变,而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因此以下详细描述不应当在限制的意义上被采用,并且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来限定。

参考图1~3,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切布机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切布机构的工作原理图,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待缝纫物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3所示,切布机构被设置在缝纫机机座的针板3的附近,动刀组件1和定刀组件2的切布位置被设置在与针板3处于同一水平高度上,定刀组件2的左侧设置有用于吸走布屑的吸布弯管4。动刀组件1包括防吸活动上刀11,扩展板12和驱动件13,扩展板12固定设置在防吸活动上刀11的上刀本体靠近针板3的上表面,用于防止吹气装置吹出的d方向的风,使得置于防吸活动上刀11上表面的质量较轻的待缝纫物5的卷边上部51被吹进间隙,影响剪切效果或缝纫效果,驱动件13与缝纫机马达连接,并获得马达分力以形成与机针的同步的上下运动,同时也使得动刀组件1与针机运动在相同频率上,且通过驱动轴131进行相对针板3的前后往返运动(如图2中的b和c标示方向)。缝纫机上设置有吹气装置,且吹气的方向从动刀组件1的右侧从不同方向将待缝纫物5卷边上部51固定在扩展板12上表面进行待缝纫,同时将卷边底部52吹向定刀组件2与动刀组件1之间,使卷边底部52的布料被吹进动刀组件1与定刀组件2的裁剪缺口处,吸布弯管4的吸气口设置在定刀组件2的左侧,且吸布弯管4内设置有沿弯管弯曲的吸气方向(如图2中的f标示方向),吸布弯道4的末端安装有用于收集布屑的回收装置。定刀组件2包括固定座21、安装件22和固定底刀23,固定底刀23通过安装件22安装于固定座21上,固定座21固定在缝纫机的机座上,通过吹气装置分别将卷边底部52固定于防吸活动上刀11和固定底刀23之间,同时将卷边上部51固定于扩展板12上,利用驱动件13驱动动刀组件1上的防吸活动上刀11垂直于固定底刀23方向沿b和c方向摆动,并与固定底刀23相互滑动接触,将由送布装置输送的待缝纫物5的卷边底部52切断,并沿缝纫方向(如图2中的a标示方向)输送至针板进行缝纫,且切断后的布屑被吸布弯管4吸走回收。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参考图4,图4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防吸活动上刀的剖面图,如图4所示,防吸活动上刀11包括呈吊钩状的上刀本体,上刀本体的一端部被设置为呈钩型的弯钩刃部111,上刀本体靠近弯钩刃部111的上表面设置有扩展板12,且扩展板12设置为弧形结构,沿弯钩刃部111的b运动方向向下弯曲一定的弧度,且扩展板12的底端与弯钩刃部111处于同一平面,凭借该设置,不仅便于将待缝纫物5的卷边底部52向下压,而且可以防止卷边上部51被吸布弯管4吸入,影响动刀组件1和定刀组件2的剪切操作。优选的,扩展板12沿上刀本体上表面延伸出来的长度设置为弯钩刃部111长度的0.2-0.3倍,且扩展板12的一侧边和弯钩刃部111保持在同一个水平面上,通过扩展板12延伸长度和宽度的设置,使得扩展板12的焊接不影响动刀组件1和定刀组件2的正常的裁剪操作。上刀本体还包括设置在远离弯钩刃部111另一端部的连接孔112和限位槽113,连接孔112与驱动轴131连接,在驱动件13的作用下带动防吸活动上刀11进行往返方向的摆动,利用限位槽113进一步在固定某个运动方向进行限位卡接操作。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继续参考图5,图5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定刀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定刀组件2包括固定座21、安装件22和固定底刀23,固定座21固定设置在缝纫机机座上,固定底刀23可拆卸地通过安装件22固定在固定座21上,固定底刀23设置为长条形结构,且上端部设置有与防吸活动上刀11中的弯钩刃部111相配合的定刀刃部231。

切布机构的操作步骤及原理如下:

1、在切断布边之前,可防吸活动上刀11的弯钩刃部111处于凸出于缝纫机机座上方的状态,并被配置为能与固定底刀23的定刀刃部231滑动接触,且该位置是可防吸活动上刀11被驱动件13往复转动动作的上死点。

2、在切布时,弯钩刃部111一边与定刀刃部231进行滑动接触,一边向缝纫机机座的下方侧移动,由此达到往复转动动作的下死点。在可防吸活动上刀11位于上死点位置时,被该可防吸活动上刀11的弯钩刃部111和固定底刀23的定刀刃部231所夹持的布料,在可防吸活动上刀11的下降时被切断。可防吸活动上刀11在驱动件13的驱动下从上死点到下死点的范围内摆动旋转时,依次切断被固定底刀23和可防吸活动上刀11所夹持的布料。

3、在固定底刀23及可防吸活动上刀11重合的位置(即,切断布料的位置)附近随着切布而产生布屑。由未图示的吸引机构通过吸布弯管4即时吸附清除。同时,由于扩展板12的设置,吸布弯管4的工作并不影响置于扩展板12上质量较为轻薄的待缝纫物的卷边上部被吸入,同时也可避免质量较为轻薄的待缝纫物的卷边上部被吹风装置吹入吸布弯管4,而导致缝纫质量不佳或切边不平整的情况发生。

显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作出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各种修改和改变。以该方式,如果这些修改和改变处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形式的范围内,则本实用新型还旨在涵盖这些修改和改变。词语“包括”不排除未在权利要求中列出的其它元件或步骤的存在。某些措施记载在相互不同的从属权利要求中的简单事实不表明这些措施的组合不能被用于获利。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不应当被认为限制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