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纺织布用湿润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271384发布日期:2021-11-06 02:49阅读:112来源:国知局
一种纺织布用湿润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布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了一种纺织布用湿润装置。


背景技术:

2.纺织布是将纺织纤维经过加工织造而制成的一种布匹,主要分为针织布和梭织布两大类,纺织布制造时的环境条件决定着纺织布成品的物理特性和机械特性,不同湿度条件下所加工出来的纺织布的质量也会有所不同,因此为了保障纺织布质量的合格率,在纺织布加工的过程中,常利用湿润装置对纺织布进行人工加湿,但加湿后的纺织布容易出现褶皱,从而影响美观,而且加湿装置内壁容易沾染灰尘,使得在对纺织布进行加湿过程时,灰尘落入纺织布上对纺织布造成污染。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纺织布用湿润装置,具备防止纺织布加湿过程中出现褶皱,避免灰尘落入纺织部上造成污染等优点,解决了加湿过程中纺织布容易出现褶皱,加湿装置内壁灰尘会对纺织布造成污染的问题。
4.本实用新型的纺织布用湿润装置,包括外箱,所述外箱内部靠近底部的位置处固定连接有过滤板,所述过滤板的中央上下贯穿固定连接有第一水管,所述第一水管表面靠近底部的位置处固定连接有水泵,所述第一水管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喷头,所述外箱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板,所述滑板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毛刷,所述外箱内壁顶部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滑轮组,所述外箱内壁顶部中央靠近左右两侧的位置处均固定连接有导轮,所述外箱内壁顶部的中央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喷头,所述外箱内壁顶部靠近右侧的位置处固定连接有两个滑轨,两个所述滑轨中央靠近底部的位置处固定连接有固定板,两个所述滑轨的中央滑动连接有夹板,所述夹板的顶部转动连接有螺纹杆,所述外箱顶部的中央固定连接有水箱,所述水箱的顶部开设有注水口,所述外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水管,所述第二水管表面靠近顶部的位置处固定连接有增压阀。
5.本实用新型的纺织布用湿润装置,其中外箱的左侧开设有入料口,所述外箱的右侧开设有出料口,所述外箱的内部设置有纺织布,所述纺织布左右两侧分别贯穿入料口和出料口,该结构设置,使得纺织布能够顺利通过外箱。
6.本实用新型的纺织布用湿润装置,其中滑板左右两侧的中央与第一喷头相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水管中央靠近过滤板的位置处固定连接有伸缩软管,该结构设置,使第一喷头能够向毛刷和外箱内壁喷水,提高该装置的清洁能力,同时避免第一水管对滑板的移动造成阻碍。
7.本实用新型的纺织布用湿润装置,其中外箱正面的左右两侧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板正面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把手,所述把手滑动连接于滑槽的内部,该结构设置,使得工作人员能够通过移动把手,来带动滑板在外箱内部的移动,所述毛刷与外箱的内壁相贴
合。
8.本实用新型的纺织布用湿润装置,其中滑轮组由两个定滑轮所组成,所述滑轮组底部定滑轮的背面固定连接有电机,该结构设置,使得滑轮组能够带动纺织布在外箱内部移动。
9.本实用新型的纺织布用湿润装置,其中第二水管的底部贯穿连接于连接板的内部,所述第二水管的底部与第二喷头相连通,所述螺纹杆的顶部通过螺纹连接于外箱的顶部,该结构设置,使得水箱内的水能够通过第二水管,从第二喷头内喷出。
10.本实用新型的纺织布用湿润装置,其中外箱正面固定连接有透明玻璃,所述外箱的背面铰接有单开门,该结构设置,便于工作人员观察该装置的内部,同时能够打开单开门对该装置的内部进行操作。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2.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滑轮组和导轮,配合第二水管和第二喷头,使得该装置能够利用滑轮组移动纺织布,并通过第二喷头向纺织布表面喷水,通过设置的滑轨和固定板,配合夹板,使得该装置能够利用固定板和夹板之间的夹持作用,将纺织布表面的褶皱压平,避免湿润后的纺织布出现褶皱影响美观,通过设置的滑板和毛刷,配合第一水管和第一喷头,使得该装置能够利用毛刷对外箱的表面进行清洁,同时利用第一水管和第一喷头向毛刷和外箱内壁喷水,提高毛刷的清洁能力。
13.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第一水管,配合伸缩软管,使得滑板在外箱内部上下移动时,不会受到第一水管的限制,通过设置的滑轨,配合螺纹杆,使得工作人员能够通过螺纹杆调整夹板的位置,避免夹板和固定板对纺织布夹持的力度过大阻碍纺织布的移动。
附图说明
14.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正视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滑板俯视结构示意图;
18.图4为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19.图中:1、外箱;11、入料口;12、出料口;13、滑槽;14、纺织布;15、透明玻璃;2、过滤板;3、第一水管;31、水泵;32、伸缩软管;33、第一喷头;4、滑板;41、毛刷;42、把手;5、滑轮组;51、导轮;6、连接板; 61、第二喷头;7、滑轨;71、固定板;72、夹板;73、螺纹杆;8、水箱;81、注水口;9、第二水管;91、增压阀。
具体实施方式
20.以下将以图式揭露本实用新型的多个实施方式,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物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这些实务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就是说,在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方式中,这些实务上的细节是非必要的。此外,为简化图式起见,一些习知惯用的结构与组件在图式中将以简单的示意的方式绘示之。
21.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并非特别
指称次序或顺位的意思,亦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其仅仅是为了区别以相同技术用语描述的组件或操作而已,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22.请参阅图1

4,本实用新型的纺织布用湿润装置,包括外箱1,外箱1内部靠近底部的位置处固定连接有过滤板2,过滤板2的中央上下贯穿固定连接有第一水管3,第一水管3表面靠近底部的位置处固定连接有水泵31,第一水管3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喷头33,外箱1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板 4,滑板4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毛刷41,外箱1内壁顶部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滑轮组5,外箱1内壁顶部中央靠近左右两侧的位置处均固定连接有导轮51,外箱1内壁顶部的中央固定连接有连接板6,连接板6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喷头61,外箱1内壁顶部靠近右侧的位置处固定连接有两个滑轨 7,两个滑轨7中央靠近底部的位置处固定连接有固定板71,两个滑轨7的中央滑动连接有夹板72,夹板72的顶部转动连接有螺纹杆73,外箱1顶部的中央固定连接有水箱8,水箱8的顶部开设有注水口81,外箱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水管9,第二水管9表面靠近顶部的位置处固定连接有增压阀91。
23.外箱1的左侧开设有入料口11,外箱1的右侧开设有出料口12,外箱1 的内部设置有纺织布14,纺织布14左右两侧分别贯穿入料口11和出料口12,该结构设置,使得纺织布14能够顺利通过外箱1。
24.滑板4左右两侧的中央与第一喷头33相固定连接,第一水管3中央靠近过滤板2的位置处固定连接有伸缩软管32,该结构设置,使第一喷头33能够向毛刷41和外箱1内壁喷水,提高该装置的清洁能力,同时避免第一水管3 对滑板4的移动造成阻碍。
25.外箱1正面的左右两侧开设有滑槽13,滑板4正面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把手42,把手42滑动连接于滑槽13的内部,该结构设置,使得工作人员能够通过移动把手42,来带动滑板4在外箱1内部的移动,毛刷41与外箱 1的内壁相贴合。
26.滑轮组5由两个定滑轮所组成,滑轮组5底部定滑轮的背面固定连接有电机,该结构设置,使得滑轮组5能够带动纺织布14在外箱1内部移动。
27.第二水管9的底部贯穿连接于连接板6的内部,第二水管9的底部与第二喷头61相连通,螺纹杆73的顶部通过螺纹连接于外箱1的顶部,该结构设置,使得水箱8内的水能够通过第二水管9,从第二喷头61内喷出。
28.外箱1正面固定连接有透明玻璃15,外箱1的背面铰接有单开门,该结构设置,便于工作人员观察该装置的内部,同时能够打开单开门对该装置的内部进行操作。
29.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时,首先通过电机的带动,滑轮组5底部的定滑轮开始转动,此时位于滑轮组5和导轮51上的纺织布14在滑轮组5底部定滑轮的转动带动下,从入料口11向出料口12移动,此时便可打开增压阀91,利用第二水管9和第二喷头61向纺织布14表面喷洒水,对纺织布14进行湿润,此时工作人员便可通过转动螺纹杆73,将夹板72向固定板71顶部表面移动,利用夹板72和固定板71将纺织布14轻轻夹住,同时避免夹板72与固定板 71之间的距离过小对纺织布14的移动造成阻碍,此时从出料口12出来的纺织布14表面褶皱则被夹板72和固定板71整平,当工作人员需要对外箱1内壁进行清理时,只需要打开水泵31,利用
第一水管3和喷头将外箱1底部的水从第一喷头33喷洒到外箱1内壁和毛刷41上,接着便可握住把手42,使把手42在滑槽13内部上下移动,利用把手42带动滑板4在外箱1内壁上移动,对外箱1内壁进行清洁,避免外箱1内壁沾有灰尘对纺织布14表面造成污染。
30.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理的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