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轻薄型防透视防羽布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6178207发布日期:2021-08-06 18:24阅读:275来源:国知局
一种轻薄型防透视防羽布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纺织品织造领域,涉及一种防羽布,尤其是涉及一种轻薄型防透视防羽布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视觉遮蔽效果是人眼的一种视知觉,它是由环境光波照射到被观察者的窗帘和房间里的人们活动组成的系统后,光线经反射、吸收等衰减后入射到窗帘里面的人体活动上,再反射出来,经过该面料的再次或二次反射、吸收等衰减后,入射到观察者的视网膜细胞上产生电信号,并经神经传导到大脑,使观察者感受到的一种视知觉。

目前,视觉遮蔽纺织品功能开发领域较狭窄,主要应用于窗帘产品及夏季海军制服,在酒店纺织品领域的应用尚属空白,尤其可遮蔽异色绒的羽绒被芯。“异色绒”,通俗点说就是黑色和灰色的绒朵,在鸭、鹅身上是不可能都是白绒的,要想得到完全的白绒,只有通过人工挑选。由于羽绒制品有不少选择轻薄型的浅色面料,所以异色绒就会透过面料看出来,不少消费者会认为是质量问题。国家异色绒标准不高于1%,为了减少视觉的冲击,一般要提高到不高于0.3%的优等品标准,甚至更高的标准,但要为此付出更高的采购成本。

常用的视觉遮蔽效果主要有以下方式:首先,织物的覆盖系数越大,纱线之间的缝隙孔洞越小、孔洞越不直通,则越有利于实现好的视觉遮蔽效果;其次,织物的厚度越厚,其间的结构越复杂(比如增加反射层次,使光线增加反射和散射)也有利于防透;再次,织物的颜色越深,则入射和出射光线在途中的吸收比例越高,防透效果也越好;此外,纱线间缝隙孔洞的尺寸和重复结构导致光波衍射,破坏成像,也可改善织物的视觉遮蔽效果。部分羽绒厂选择双层防绒面料增加羽绒被芯的厚度与覆盖系数从而达到防异色绒效果,但是双层防绒面料成本较高,同时透气性与舒适度也大幅下降,不利于酒店用户使用。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防透视材料与防透明整理剂与现有防绒面料技术融合,开发一种轻薄防透视防羽布。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轻薄型防透视防羽布及其制备方法,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解决羽绒厂选择双层防绒面料增加羽绒被芯的厚度与覆盖系数从而达到防异色绒效果,双层防绒面料成本较高,同时透气性与舒适度大幅度下降,不利于酒店用户使用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轻薄型防透视防羽布,其由经纱和纬纱交织而成,所述经纱采用防透视涤纶dty长丝,纬纱采用棉纤维与防透明涤纶短纤维混纺纱,且两者通过1/1平纹组织结构进行高密交织。

进一步地,所述防透视涤纶dty长丝细度为50d~100d,纤维截面复丝数不高于72根。

进一步地,所述防透视涤纶dty长丝采用二氧化钛母粒与聚酯切片纺丝而成,所述二氧化钛粒径为200nm~600nm。

进一步地,所述纬纱纱支为40s~60s,防透明涤纶重量占比不低于65%。

进一步地,所述高密织造的织造紧度不低于95%,且克重为100g/m²~120g/m²。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方案为:

一种轻薄型防透视防羽布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防透视面料织制:经纱采用防透视涤纶dty长丝,纬纱采用棉纤维与防透明涤纶短纤维混纺纱,以1/1平纹组织进行高密交织;

s2:制备防透明防钻绒复合整理液:在去离子水中,先后加入织物用防透光整理剂、交联剂、非离子防风剂,并调节整理液ph=5.0~6.0,搅拌均匀,得到防透明防钻绒复合整理液;

s3:轧烘、定型整理:将步骤s1所得的防透视面料通过装有步骤s2所得的防透明防钻绒复合整理液的浸轧装置,以“二浸二轧”整理工艺进行整理;

s4:压光处理:将步骤s3整理后的面料进行重压光处理,即得防透视防羽布。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2所述防透明防钻绒整理液中,防透光助剂的浓度为50g/l~100g/l,交联剂浓度20g/l~30g/l,非离子防风剂的浓度为15g/l~20g/l。

进一步地,步骤s3所述“二浸二轧”整理工艺时的浴比为1∶10~15,且“二浸二轧”整理工艺的条件为:控制轧余率55%~60%,预烘温度100℃~120℃,时间3min~5min,定型温度160℃~180℃,定型速度20m/min~25m/min。

进一步地,步骤s4所述压光处理时,压辊压力不低于120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一、本发明经纬纱采用防透视涤纶纱线高密织造,相较于全棉防羽布厚度更轻薄,手感更柔软,纤维间滑移效应更强,使用过程有一定的静音功能。

二、本发明在后整理工艺阶段采用非离子防钻绒整理剂与压光处理,避免防钻绒助剂与防透明整理剂产生反应,既可充分发挥防透视效果,同时借助重压光工艺贴服织物表面毛羽,也可极大地改善面料防钻绒能力。

三、本发明改变传统“双层防绒面料”防异色绒方式,采用更加轻薄的防透视面料,防异色绒效果大大增强,同时最终的产品--防透视防羽布,其透气性与舒适度大幅度提高,极其适合酒店用户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防透评级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明本发明,应理解下述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在阅读了本发明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发明的各种等价形式的修改均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

实施例1:

s1:防透视面料织制:经纱采用防透视涤纶dty长丝(65d,纤维截面复丝数72根),纬纱采用40s防透视涤棉纱,防透视涤纶含量65%,以1/1平纹组织进行上机高密织造,织造紧度不低于95%,克重105g/m²;

s2:制备防透明防钻绒整理液:在去离子水中,先后加入80g/l织物用防透光整理剂(上海望界贸易有限公司kamasetdp-40织物用防透光整理剂)、25g/l交联剂(上海望界贸易有限公司kamasetac-55交联剂)、15g/l非离子防风剂,调节整理液ph=6.0,搅拌均匀,得到防透明防钻绒复合整理液。

s3:轧烘、定型整理:将步骤s1所得的防透视面料通过装有步骤s2所得的防透明防钻绒整理液的浸轧装置,以“二浸二轧”整理工艺进行整理;“二浸二轧”整理工艺时的浴比为1∶10,“二浸二轧”整理工艺的条件为:控制轧余率60%;预烘温度120℃,时间3min,定型温度160℃,定型速度20m/min。

s4:压光处理:将步骤s3整理后的面料进行压光处理,压辊压力为120吨,即得防透视防羽布。

实施例2:

s1:防透视面料织制:经纱采用防透视涤纶dty长丝(75d,纤维截面复丝数72根),纬纱采用40s防透视涤棉纱,防透视涤纶含量70%,以1/1平纹组织进行上机高密织造,织造紧度不低于95%,克重110g/m²;

s2:制备防透明防钻绒整理液:在去离子水中,先后加入80g/l织物用防透光整理剂(上海望界贸易有限公司kamasetdp-40织物用防透光整理剂)、25g/l交联剂(上海望界贸易有限公司kamasetac-55交联剂)、15g/l非离子防风剂,调节整理液ph=6.0,搅拌均匀,得到防透明防钻绒复合整理液。

s3:轧烘、定型整理:将步骤s1所得的防透视面料通过装有步骤s2所得的防透明防钻绒整理液的浸轧装置,以“二浸二轧”整理工艺进行整理;“二浸二轧”整理工艺时的浴比为1∶10,“二浸二轧”整理工艺的条件为:控制轧余率60%,预烘温度120℃,时间3min,定型温度160℃,定型速度20m/min。

s4:压光处理:将步骤s3整理后的面料进行压光处理,压辊压力为120吨,即得防透视防羽布。

实施例3:

s1:防透视面料织制:经纱采用防透视涤纶dty长丝(100d,纤维截面复丝数72根),纬纱采用40s防透视涤棉纱,防透视涤纶含量75%,以1/1平纹组织进行上机高密织造,织造紧度不低于95%,克重120g/m²;

s2:制备防透明防钻绒整理液:在去离子水中,先后加入80g/l织物用防透光整理剂(上海望界贸易有限公司kamasetdp-40织物用防透光整理剂)、25g/l交联剂(上海望界贸易有限公司kamasetac-55交联剂)、15g/l非离子防风剂,调节整理液ph=6.0,搅拌均匀,得到防透明防钻绒复合整理液。

s3:轧烘、定型整理:将步骤s1所得的防透视面料通过装有步骤s2所得的防透明防钻绒整理液的浸轧装置,以“二浸二轧”整理工艺进行整理;“二浸二轧”整理工艺时的浴比为1∶10,“二浸二轧”整理工艺的条件为:控制轧余率60%,预烘温度120℃,时间3min,定型温度160℃,定型速度20m/min。

s4:压光处理:将步骤s3整理后的面料进行压光处理,压辊压力为120吨,即得防透视防羽布。

(一)视觉屏蔽性能测试:

本发明借助防透评级卡对面料进行防透效果评估,如图1所示的防透评级卡,该评级样卡根据字体大小及颜色深浅不同,分为1-5级,首级字最小,颜色最浅;末级字最大,颜色最深。

将20cm*20cm试样平铺于评级样卡上,观察者在背向自然光条件下,眼睛与试样距离50-80cm,视线垂直于试样,以便清晰判断评级样卡上字向的最低级数为起点,通过目测判读相应等级全部字的方向来确定面料的防透等级,级数越小,表明织物的视觉遮蔽效果越差,反之越好。

试验通过随机邀请视力良好的10人目测读取等级上字方向实现。但凡一字读错或难以判断,就上移一个等级,直到能够准确判读所有字的方向时确定面料防透等级并记录。再更换观察者重新评级,重复上述步骤,对10人判读结果取平均值作为最终等级。

下表为实施例1~3的视觉屏蔽性能测试等级数据(x表示等级):

综上分析可知,实施例1的视觉屏蔽性能平均等级为3.5级,实施例2的视觉屏蔽性能平均等级为4.0级,实施例3的视觉屏蔽性能平均等级为4.5级,因此,采用防透视涤纶dty长丝规格为100d,纤维截面复丝数72根,40s防透视涤棉纱,防透视涤纶含量75%,克重120g/m²的面料制成的防羽布,具有更优的视觉屏蔽性能。

(二)防钻绒测试:

防钻绒测试按gb/t12705.2-2009《纺织品织物防钻绒性试验方法第2部分:转箱法》,符合国标羽绒制品防钻绒要求(羽绒和羽毛根数<5根,具有良好的防钻绒性;羽绒和羽毛根数6~15根,具有防钻绒性;羽绒和羽毛根数>15根,防钻绒性较差)。

具体原理为:将试样(防羽布)制成具有一定尺寸的试样袋,内装一定质量的羽绒羽毛填充料,将其放在装有硬质橡胶球的试验仪器回转箱内,通过回转箱的定速转动,将橡胶球带至一定高度,冲击箱内的试样袋,达到模拟羽绒制品在服用中所受的各种挤压、揉搓、碰撞等作用,通过计数从试样袋内部所钻出的羽绒和羽毛根数来评价织物的防钻绒性能。下表为实施例1~3作出的防羽布试样袋防钻绒性能测试表,每个实施例测试10组(y表示羽绒和羽毛根数):

经过多组测试,实施例1试样袋钻出的羽绒和羽毛根数范围在7~9根,实施例2试样袋钻出的羽绒和羽毛根数范围在9~10根,实施例3试样袋钻出的羽绒和羽毛根数范围在13~14根,由此可见,实施例1作出的防羽布防钻绒性能更优。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