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布匹清洗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479253发布日期:2021-08-31 17:36阅读:96来源:国知局
一种布匹清洗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纺织机械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布匹清洗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印染行业中,水洗设备中的水洗槽为了使面料的杂质和油污清洗干净,一般采用上下导布辊和喷淋清洗两种方式。上下导布辊水洗的方式,使面料增加在水槽内的浸湿时间,这种方式造成面料在水洗过程中张力过大、损伤布面,同时仅在水槽内浸湿并不能起到水洗的效果,面料杂质依然很难清洗干净。喷淋清洗的方式,在导布辊的基础上增加多条喷淋管道,喷淋直接喷到没有依附的面料上,达到清洗的目的,但在实际操作中,会对敏感类型的面料造成损伤,同时由于面料悬空被水面冲击导致张力不稳,清洗不彻底。

例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号为cn205062443u公开了一种布料清洗装置,包括上滚轮、下滚轮、支撑架、清洗槽,所述上滚轮和下滚轮均转动连接于支撑架,所述下滚轮位于清洗槽内腔,还包括用于限制布料位置与保持布料紧绷的限位装置,所述限位装置位于上滚轮和下滚轮之间,所述限位装置至少设有两个,所述限位装置沿上滚轮和下滚轮轴向分布。该布料清洗装置使布料清洗高效有序的进行、减小磨损、清洗效果好,但该实用新型存在清洗效率低、清洗时水资源过渡浪费的缺点。

再例如,中国发明专利公开号为cn110205761a公开了一种布料清洗装置,包括开设有进料口和出料口的装置本体、设置在装置本体内部的清洁辊、喷嘴和设置在装置本体底部用于收集清洁废水的回收槽,清洁辊包括至少两组传动辊,每组传动辊包括至少一个上传动辊和一个下传动辊,所述上传动辊和下传动辊形成的传动轨道为倾斜设置,但该发明存在耗时较长,清洗水无法循环利用的缺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布匹清洗装置。

一种布匹清洗装置,用于对布匹进行染色、印花工序前后的水洗,所述布匹清洗装置包括:

清洗箱,内部具有安装空间,所述清洗箱的底端设置有蓄水槽,所述蓄水槽的上方设置有喷洒室,底部设置有排渣口,所述清洗箱的左右两侧分别开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清洗箱的顶端开设有两扇排气窗,所述清洗箱的底部设置有排泄口,所述排泄口与所述排渣口通过套管连接;

张力调节模块,包括入口张力辊、出口张力辊和制动器,所述入口张力辊和所述出口张力辊分别设置于所述喷洒室的两侧,且位于所述进水口和所述出水口的上方,所述入口张力辊包括第一张力辊和第二张力辊,所述第一张力辊与所述第二张力辊相对设置,所述出口张力辊包括第三张力辊和第四张力辊,所述第三张力辊与所述第四张力辊相对设置,制动器的一端分别与入口张力辊和出口张力辊连接,另一端与驱动模块连接;

传动模块,位于所述清洗箱内,所述传动模块包括主传动辊组和从传动辊组,所述主传动辊组设置于所述蓄水槽内,由多个表面具有多棱结构的传动辊组成,所述从传动辊组设置于所述喷洒室内,由多个不锈钢导布辊组成;

顶部喷淋管,设置于所述从传动辊组的下方,多个所述顶部喷淋管沿所述从传动辊组的设置方向等间距排列,所述顶部喷淋管的进水口通过管道与所述热交换器连通;

金属隔板,位于所述蓄水槽内,设置于相邻的所述传动辊之间,所述金属隔板的底端与所述蓄水槽底板的内侧进行单侧连接;

底部蒸汽盘管,位于所述蓄水槽的底部,所述底部蒸汽盘管每两个为一组等间距设置于所述金属隔板的两侧,一组所述底部蒸汽盘管固定于盘管架上,所述盘管架位于所述蓄水槽的底部的表面,所述底部蒸汽盘管的进气口与外部蒸汽发生装置连通,出气口朝盘管架上方设置;

热交换器,设置于所述清洗箱的外部,所述热交换器的输入端与所述清洗箱的所述排泄口通过所述耐热管连通,所述热交换器的输出端通过所述管道与所述顶部喷淋管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布匹清洗装置还包括:驱动模块;

所述驱动模块包括第一驱动电机、第二驱动电机和第三驱动电机,所述第一驱动电机设置于所述清洗箱的外部,通过传动轴分别输出驱动力至所述入口张力辊和所述出口张力辊,所述第二驱动电机位于所述清洗箱的底部,所述第二驱动电机通过链条输出驱动力至所述传动辊,所述第三驱动电机设置于所述清洗箱的后端,通过链条输出驱动力至所述导布辊。

进一步的,所述布匹清洗装置还包括:自动清洁过滤器;

所述自动清洁过滤器位于所述热交换器和所述排泄口之间的管路上,所述自动清洁过滤器的进液口和出液口通过所述耐热管分别与所述清洗箱和所述热交换器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清洗箱的左侧与右侧分别开设有布料入口和布料出口,所述布料入口和所述布料出口分别位于所述入口张力辊和所述出口张力辊的上方。

进一步的,所述布匹清洗装置还包括:循环水泵;

所述循环水泵设置于所述自动清洁过滤器与所述热交换器之间的所述管路上,将通过所述自动清洁过滤器过滤后的清洗水经过热交换处理后回灌至所述清洗箱内。

进一步的,所述排气窗之间还开设有圆孔,连接所述热交换器的输出端与所述顶部喷淋管的进水口之间的所述管道穿过所述圆孔进入所述清洗箱内部。

进一步的,所述传动辊的直径为205~325mm。

进一步的,所述清洗箱左侧底部的水平高度低于所述清洗箱右侧底部的水平高度。

进一步的,所述顶部喷淋管的喷嘴呈伞形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显著的优越效果:

1,本发明所述布匹清洗装置,通过设置张力调节模块和驱动模块,调节张力辊与电机之间张力的同步,实现对布匹张紧度的自动调节以及布匹成卷后具有良好的致密度。

2,本发明所述布匹清洗装置,通过在清洗箱内设置顶部喷淋管,对布匹进行交叉喷射,喷淋管的喷嘴为伞形结构,喷射压力可调到1.5巴或以上,实现去除布匹表面棉纤维中的棉籽壳、印花后的粘胶、浆料或浮色以及提升对色织布或者退浆效果。

3,本发明所述布匹清洗装置中,通过在清洗箱底部设置底部蒸汽盘管以及阀门,相比传统的采用蒸汽管直接插入水槽内水中对水槽的加热方式,实现对水槽内水温的控制,使得加热水温保持在95~98℃范围内。

4,本发明所述布匹清洗装置中,通过设置张力调节模块,调节布匹在水洗过程中张力过大,损伤布面效果,提升布匹悬空被水喷淋时张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述布匹清洗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a部分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的清洗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b部分局部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清洗箱,1.1-蓄水槽,1.1.1-排渣口,1.2-喷洒室,1.3-进水口,1.4-出水口,1.5-排气窗,1.6-排泄口,1.7-管套,1.8-圆孔;2-张力调节模块,2.1-入口张力辊,2.1.1-第一张力辊,2.1.2-第二张力辊,2.2-出口张力辊,2.2.1-第三张力辊,2.2.2-第四张力辊;3-传动模块,3.1-主传动辊组,3.1.1-传动辊,3.2-从传动辊组,3.2.1-导布辊;4-顶部喷淋管;5-底部蒸汽盘管,5.1-出气口,5.2-盘管架;6-热交换器;7-驱动模块;8-自动清洁过滤器;9-循环水泵;10-管道;11-耐热管;12-金属隔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本发明提供一种布匹清洗装置,如图1、图2和图4所示,所述布匹清洗装置包括:清洗箱1、张力调节模块2、传动模块3、顶部喷淋管4、底部蒸汽盘管5、热交换器6、驱动模块7、自动清洁过滤器8、循环水泵9、管道10、耐热11和金属隔板12,其中,清洗箱1空间内的底端设置有蓄水槽1.1,蓄水槽1.1的上方设置有喷洒室1.2,蓄水槽1.1的底部设置有排渣口1.1.1,清洗箱1的右侧与左侧分别开设有进水口1.3和出水口1.4,清洗箱1的顶端开设有两扇排气窗1.5,清洗箱1的底部设置有排泄口1.6,排泄口1.6与排渣口1.1.1通过套管1.7连接;如图3所示,张力调节模块2由入口张力辊2.1、出口张力辊2.2和制动器(图中未示出)组成,入口张力辊2.1和出口张力辊2.2分别设置于喷洒室1.2的左侧与右侧,且位于出水口1.4和进水口1.3的上方,入口张力辊2.1包括第一张力辊2.1.1和第二张力辊2.1.2,第一张力辊2.1.1与第二张力辊2.1.2相对设置,出口张力辊2.2由第三张力辊2.2.1和第四张力辊2.2.2构成,第三张力辊2.2.1与第四张力辊2.2.2相对设置,制动器的一端分别与入口张力辊2.1和出口张力辊2.2连接,制动器的另一端与驱动模块7连接;如图1和图3所示,传动模块3位于清洗箱1内,传动模块3包括主传动辊组3.1和从传动辊组3.2,主传动辊组3.1设置于蓄水槽1.1内,主传动辊组3.1由表面具有多棱结构的多个传动辊3.1.1构成,从传动辊组3.2设置于喷洒室1.2内,从传动辊组3.2由多个导布辊3.2.1构成;如图1所示,多个顶部喷淋管4设置于从传动辊组3.2的下方并沿从传动辊组3.2的设置方向等间距排列,顶部喷淋管4的进水口(图中未示出)通过管道10与热交换器6连通;如图3所示,位于蓄水槽1.1内的金属隔板12设置于相邻的传动辊3.1.1之间,金属隔板12的底端与蓄水槽1.1底板的内侧连接;底部蒸汽盘管5位于蓄水槽1.1的底部,底部蒸汽盘管5每两个为一组等间距设置于金属隔板12的两侧,如图3所示,一组底部蒸汽盘管5固定于盘管架5.2上,盘管架5.2位于蓄水槽1.1的底部的表面,底部蒸汽盘管5的进气口(图中未示出)与外部蒸汽发生装置(图中未示出)连通,出气口5.1朝向盘管架5.2上方设置,底部蒸汽盘管5在主传动辊组3.1带动布匹向从传动辊组3.2移动过程中释放高温蒸汽,以控制清洗水温在设定范围内;如图1所示,热交换器6设置于清洗箱1的外部,热交换器6的输入端(图中未示出)与清洗箱1的排泄口1.6通过耐热管11连通,热交换器6的输出端(图中未示出)通过管道10输出加热后的水至顶部喷淋管4实现蓄水槽1.1内水资源循环;如图3所示,设置的驱动模块7包括第一驱动电机、第二驱动电机和第三驱动电机(图中未示出),第一驱动电机设置于清洗箱1的外部,第一驱动电机通过传动轴(图中未示出)分别输出驱动力至入口张力辊2.1和出口张力辊2.2,第二驱动电机位于清洗箱1的底部,第二驱动电机通过设置的链条驱动传动辊3.1.1,第三驱动电机设置于清洗箱1的后端,通过设置的链条输出驱动力至所述导布辊3.2.1。

进一步的,如图1所示,所述热交换器6和所述排泄口1.6之间的管路上设置自动清洁过滤器8,所述清洁过滤器8的进液口和出液口(图中未示出)通过耐热管11分别与所述清洗箱1和所述热交换器6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清洗箱1的左侧与右侧分别开设有布料入口和布料出口(图中未示出),布料入口和布料出口分别位于所述入口张力辊2.1和所述出口张力辊2.2的上方。

进一步的,如图1所示,所述循环水泵9设置于所述自动清洁过滤器8与所述热交换器6之间的所述管路10上,所述循环水泵9将通过所述自动清洁过滤器8过滤后的清洗水经过所述热交换6处理后回灌至所述清洗箱1内。

进一步的,如图2所示,所述排气窗1.5之间还开设有圆孔1.8,连接所述热交换器6的输出端与所述顶部喷淋管4的进水口之间的所述管道10穿过圆孔1.8进入所述清洗箱1内部。

进一步的,所述传动辊3.1.1的直径为205~325mm。

进一步的,如图1所示,所述清洗箱1左侧底部的水平高度低于所述清洗箱1右侧底部的水平高度。

进一步的,所述顶部喷淋管4设置的喷嘴呈伞形结构。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