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菌无纺布的生产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491350发布日期:2022-01-15 02:45阅读:81来源:国知局
一种无菌无纺布的生产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无纺布生产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无菌无纺布的生产装置。


背景技术:

2.无纺布又称不织布,是由定向的或随机的纤维而构成,因具有布的外观和某些性能而称其为布,无纺布具有防潮、透气、柔韧、质轻、不助燃、容易分解、无毒无刺激性、色彩丰富、价格低廉和可循环再用等特点,如多采用聚丙烯粒料为原料,经高温熔融、喷丝、铺纲和热压卷取连续一步法生产而成。
3.无菌无纺布在生产过程中需要进行无纺布喷洒抗菌液,之后进行烘干处理,之后再与无纺布或其他布料进行复合,但是目前无纺布在进行抗菌操作这部分时存在着不足之处,如喷洒抗菌液的方式会损耗大量资源,及时可以后续可回收处理仍会造成污染,同时也导致后续烘干需要大量时间,生产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无菌无纺布的生产装置。
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本发明一种无菌无纺布的生产装置,包括进料机构、加工机构和卷布机构,所述进料机构的内部水平安装有上压辊,所述上压辊的底端设置有下托辊,所述进料机构的一侧设置有加工机构,所述进料机构与加工机构两侧之间连接有支撑横梁,所述支撑横梁的顶端之间连接有顶杆,且顶杆为拱形结构,所述顶杆的底端两侧均设置有第一弹簧杆,所述第一弹簧杆的底端安装有记码轮,所述计码轮的底端压覆有弧面板,所述加工机构的靠近进料机构的一侧开有进布口,所述加工机构的另一侧开有出布口,所述进步口的内侧安装有多个第一导布辊,所述出布口的内侧安装有多个第二导布辊,所述第一导布辊与第二导布辊之间设置有加工台,所述加工机构的顶端安装有排风装置,所述加工机构靠近卷布机构的一侧底端安装有多个张布辊,所述张布辊的顶部设置有灯暖装置,所述加工机构的另一侧设置有卷布机构。
6.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上压辊的表面附着有橡胶层,所述橡胶层的表面设置有防滑纹,且橡胶层的厚度为2—4cm。
7.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加工台包括蒸汽发生器,所述蒸汽发生器的排气管连接有导气管,所述导气管的顶端连接有蒸汽罩,所述蒸汽罩的顶端盖覆有熨烫板,所述熨烫板的表面开有若干透气孔。
8.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导向轮和第二导向轮的中心水平面均低于熨烫板,所述熨烫板的截面呈等腰梯形结构。
9.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灯暖装置由多个防爆取暖灯组成,所述灯暖装置为倾斜设置,且防爆取暖灯朝向张布辊,所述灯暖装置和进布口所在的安装板块均
通过销轴活动连接,且安装板块的外侧设置有把手。
10.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加工机构的外侧设置有检查门,且检查门的位置与加工台相对,所述加工机构的外侧安装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蒸汽发生器电性连接,并获取蒸汽发生器的实时数值。
11.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排风装置包括安装外框,所述安装外框的底端为开口结构,所述安装外框的底端固定卡嵌于加工机构的内部顶端,所述安装外框的内部底端从下至上依次安装有初效过滤网、高效过滤网和活性炭过滤网,所述活性炭过滤网的顶部设置有排风扇,所述安装外框的顶端安装有风扇滤网。
12.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卷布机构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两侧均安装有支撑侧板,所述支撑侧板的顶端之间连接有滑动轨道,所述滑动轨道的外端套接有滑套,且滑套的数量为二,所述滑套的底端安装有限位板,所述滑动轨道的底部设置有卷布辊,所述卷布辊的底部设置有抵靠辊,所述抵靠辊的两侧均安装有轴承套,所述轴承套的外侧底端连接有第二弹簧杆。
13.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滑套的外端安装有锁紧旋钮,且锁紧旋钮的螺杆贯穿滑套与滑动轨道表面相抵。
14.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支撑侧板的外侧通过支架安装有电机,且电机的输出轴与卷布辊传动连接。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本发明通过进料机构对待加工的无纺布进行拉扯,使无纺布扯平进入加工机构,从而方便后续加工,通过加工台对混合抗菌液的液体进行蒸发,即可对熨烫板进行加热,使得表面附着的无纺布进行整平,避免无纺布产生褶皱,同时蒸汽可更好的进入无纺布内,使无纺布具有抗菌效果,之后无纺布引导出后通过张布辊进行扩散牵引面积,通过灯暖对无纺布进行烘干处理,最后通过卷布机构将烘干后的无纺布进行挤压收卷,整体工作进程更加节省时间,可有效提升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16.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的进料机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发明的顶杆部分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发明的加工机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发明的熨烫板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发明的排风装置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发明的a处结构放大图;图中:1、进料机构;2、加工机构;3、卷布机构;4、上压辊;5、下托辊;6、支撑横梁;7、顶杆;8、第一弹簧杆;9、记码轮;10、进布口;11、出布口;12、第一导布辊;13、第二导布辊;14、加工台;15、排风装置;16、张布辊;17、烘干装置;18、弧面板;141、蒸汽发生器;142、导气管;143、蒸汽罩;144、熨烫板;145、透气孔;151、安装外框;152、初效过滤网;153、高效过滤
网;154、活性炭过滤网;155、排风扇;156、风扇滤网;31、底板;32、支撑侧板;33、滑动轨道;34、滑套;35、限位板;36、卷布辊;37、抵靠辊;38、轴承套;39、第二弹簧杆。
具体实施方式
17.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18.实施例1如图1-7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无菌无纺布的生产装置,包括进料机构1、加工机构2和卷布机构3,进料机构1的内部水平安装有上压辊4,上压辊4的底端设置有下托辊5,进料机构1的一侧设置有加工机构2,进料机构1与加工机构2两侧之间连接有支撑横梁6,支撑横梁6的顶端之间连接有顶杆7,且顶杆7为拱形结构,顶杆7的底端两侧均设置有第一弹簧杆8,第一弹簧杆8的底端安装有记码轮9,计码轮9的底端压覆有弧面板18,加工机构2的靠近进料机构1的一侧开有进布口10,加工机构2的另一侧开有出布口11,进步口10的内侧安装有多个第一导布辊12,出布口11的内侧安装有多个第二导布辊13,第一导布辊12与第二导布辊13之间设置有加工台14,加工机构2的顶端安装有排风装置15,加工机构2靠近卷布机构3的一侧底端安装有多个张布辊16,张布辊16的顶部设置有灯暖装置17,加工机构2的另一侧设置有卷布机构3。
19.进一步的,上压辊4的表面附着有橡胶层,橡胶层的表面设置有防滑纹,且橡胶层的厚度为2—4cm。
20.加工台14包括蒸汽发生器141,蒸汽发生器141的排气管连接有导气管142,导气管142的顶端连接有蒸汽罩143,蒸汽罩143的顶端盖覆有熨烫板144,熨烫板144的表面开有若干透气孔145。
21.第一导向轮12和第二导向轮13的中心水平面均低于熨烫板144,熨烫板144的截面呈等腰梯形结构。
22.灯暖装置17由多个防爆取暖灯组成,灯暖装置17为倾斜设置,且防爆取暖灯朝向张布辊16,灯暖装置17和进布口10所在的安装板块均通过销轴活动连接,且安装板块的外侧设置有把手。
23.加工机构2的外侧设置有检查门,且检查门的位置与加工台14相对,加工机构2的外侧安装有控制器,控制器与蒸汽发生器141电性连接,并获取蒸汽发生器141的实时数值。
24.排风装置15包括安装外框151,安装外框151的底端为开口结构,安装外框151的底端固定卡嵌于加工机构2的内部顶端,安装外框151的内部底端从下至上依次安装有初效过滤网152、高效过滤网153和活性炭过滤网154,活性炭过滤网的顶部设置有排风扇155,安装外框151的顶端安装有风扇滤网156。
25.卷布机构3包括底板31,底板31的两侧均安装有支撑侧板32,支撑侧板32的顶端之间连接有滑动轨道33,滑动轨道33的外端套接有滑套34,且滑套34的数量为二,滑套34的底端安装有限位板35,滑动轨道33的底部设置有卷布辊36,卷布辊36的底部设置有抵靠辊37,抵靠辊37的两侧均安装有轴承套38,轴承套38的外侧底端连接有第二弹簧杆39。
26.滑套34的外端安装有锁紧旋钮,且锁紧旋钮的螺杆贯穿滑套34与滑动轨道33表面相抵。
27.支撑侧板32的外侧通过支架安装有电机,且电机的输出轴与卷布辊36传动连接。
28.具体的,将待加工的无妨布从进料机构1的上压辊4与下托辊5之间穿过,之后依次经过弧面板18、进布口10、第一导布辊12、熨烫板144、第二导布辊13、出布口、张布辊16、卷布辊36,准备工作完成后即可开始进行生产加工;通过第一弹簧杆8推动记码轮9压覆在无纺布表面,当无纺布向后端牵引时可进行记录,取两个记码轮9的平均数值即为无纺布加工长度,加工台14内的蒸汽发生器141装有一定比例混合的抗菌液,蒸汽发生器141发出高热蒸汽,依次经过导气管142、蒸汽罩143,最终从熨烫板144表面的透气孔145排出,高温蒸汽可对表面的无纺布进行消毒处理,同时含有抗菌液的蒸汽吸附在无纺布内,且熨烫板144经过高温蒸汽之后表面温度极高,可对无纺布进行熨烫处理,使无纺布更加平整,过多的热蒸汽通过排风装置15排出,蒸汽依次经过初效过滤网152、高效过滤网153、活性炭过滤网,进行过滤处理,最终有排风扇155排出,进行抗菌处理后无纺布导出后经过多个张布辊16,将无纺布传动面积扩大,由烘干装置17的灯暖对底端前侧的无纺布进行烘干处理,烘干后的无纺布卷绕在卷布辊35的表面,将滑套34上的锁紧旋钮松开,调节限位板35之间的间距略大于无纺布的宽度,当卷布辊36上的无纺布卷绕一定厚度之后,可通过限位板35对两侧进行限位,避免跑偏,同时底端与抵靠辊37相抵,抵靠辊37通过两端的第二弹簧杆39对无纺布卷的底端进行挤压,使无纺布卷绕成型效果更好,避免过于松散。
29.本发明通过。
30.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