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窗帘布生产的断布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677130发布日期:2022-04-14 21:43阅读:16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窗帘布生产的断布机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窗帘布生产设备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窗帘布生产的断布机。


背景技术:

2.窗帘布是用装饰布经设计缝纫而做成的窗帘,在窗帘布生产的过程中,通常会使用到断布机来完成裁剪步骤。
3.授权公告号为cn201659590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断布机,其主要结构包括裁床和安装于裁床上的导轨、原料支架和主机,主机与导轨滑动相连。主机包括底座、固定安装在底座上的刀片以及用于驱动刀片转动的驱动电机,底座的外侧壁上固定安装有操作手柄。
4.断布操作时,先将布料穿过原料支架放置在裁床上,启动电机,握住操作手柄,推动底座在导轨上滑动,刀片从而将布料裁断。
5.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在刀片裁剪布料的过程中,会产生较多布料纤维,布料纤维随着高速旋转的刀片,逐渐被带入导轨内,从而在导轨内堆积,对底座在导轨内的滑动造成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6.为了提高清理导轨内堆积的布料纤维的便利性,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窗帘布生产的断布机。
7.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窗帘布生产的断布机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8.一种用于窗帘布生产的断布机,包括导轨、底座和刀片,所述导轨上开设有滑槽,所述底座与滑槽滑动配合,所述刀片固定安装于底座上,且所述刀片垂直穿出于滑槽,所述底座上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滑动连接于滑槽内,所述滑块的两侧均设置有刮板,所述刮板分别抵触于滑槽两侧的槽壁上,所述导轨的两端均设置有集尘槽,所述集尘槽的槽口与滑槽的槽底在同一水平面上。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工作人员手推操作手柄时,滑块在滑槽内滑动,被刀片吸附进滑槽的布料纤维被随着刮板的滑动,逐渐被推动至滑槽两端的集尘槽内被收集。当断布机使用一段时间后,将集尘槽拆卸,对集尘槽内的布料纤维进行清理,再将集尘槽重新安装,即可完成对滑槽内堆积的布料纤维的清理。大大提高了清理布料纤维的便利性。
10.可选的,所述集尘槽为弹性集尘槽,所述弹性集尘槽槽口的一侧设置有第一翻边,所述弹性集尘槽槽口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二翻边;所述第一翻边的下表面抵紧于滑槽的槽底上,所述滑槽的槽壁上开设有卡接孔,所述第二翻边与卡接孔卡接配合。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拆卸集尘槽时,按压集尘槽靠近第二翻边一侧的侧壁,使得第二翻边从卡接孔内滑出,将集尘槽倾斜,即可将集尘槽从导轨上拆下。当需要将集尘槽重新装上导轨时,先将集尘槽倾斜,使得第一翻边抵紧在滑槽的槽底上,再按压集尘槽靠近第二翻边一侧的侧壁,使得第二翻边与卡接孔卡接配合,集尘槽即被固定在导轨
上。第一翻边和第二翻边的设置,相比于一般的通过螺栓固定的方式,拆卸更加方便,提高了工作人员拆卸集尘槽的便利性。
12.可选的,所述弹性集尘槽与第一翻边和第二翻边相邻的两侧的侧壁均呈圆弧形设置。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呈圆弧形设置的侧壁更容易发生形变,便于工作人员将集尘槽的侧壁按压变形。
14.可选的,所述刮板抵触于滑槽一侧的侧壁由两个倾斜的斜面组成,两个所述斜面的交线与所述刮板靠近滑块一侧的侧壁之间的距离大于每个所述斜面与刮板侧壁的交线与所述刮板靠近滑块一侧的侧壁之间的距离。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工作人员手推操作手柄时,刮板能够更容易将粘附在滑槽侧壁上的布料纤维刮下,提高了刮板的刮除效率。
16.可选的,所述刀片靠近底座的一侧设置有保护罩,所述保护罩设置于底座上。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保护罩将刀片罩住,防止工作人员误操作时手与刀片接触,造成安全事故。
18.可选的,所述保护罩上开设有吸风口,所述吸风口上设置有连通管,所述连通管远离与吸风口相连的一端设置有集尘瓶,所述集尘瓶包括瓶身和设置于瓶身上的瓶盖,所述连通管远离吸风口的一端与瓶盖相连通,所述瓶身内设置有风机,所述风机靠近瓶盖的一侧设置有过滤板,所述瓶身的底壁上开设有排气孔,所述风机中吹出的风的流向自风机靠近瓶盖的一侧朝向风机远离瓶盖的一侧。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断布机工作时,启动风机,风机将保护罩内的风吸入集尘瓶内,当刀片高速转动时,被刀片带动的布料纤维随着风机的启动,被吸入集尘瓶内被收集。风机和集尘瓶的设置,减少了在断布机工作时,布料纤维堆积在滑槽内的可能性。
20.可选的,所述瓶身内设置有配重块。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配重块的设置,使得导轨两侧的重量保持一致,便于工作人员操作。
22.可选的,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弹性卡接环,所述瓶身与弹性卡接环卡接配合。
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弹性卡接环对瓶身起到支撑作用,提高了集尘瓶的连接稳定性。
24.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5.1.在本技术中,通过刮板和集尘槽的设置,随着刮板的滑动,刮板将滑槽内堆积的布料纤维推入滑槽两端的集尘槽内,当需要清理布料纤维时,将集尘槽拆下清理即可,大大提高了清理布料纤维的便利性;
26.2.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中,通过第一翻边和第二翻边的设置,当需要拆卸集尘槽时,只需按压弹性集尘槽的槽壁,使其发生形变,即可将弹性集尘槽从导轨上拆下,使得拆卸弹性集尘槽的便利性大大提升;
27.3.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中,通过集尘瓶和风机的设置,当断布机工作时,风机将保护罩内的空气和混杂在空气中的布料纤维一同吸入集尘瓶内,从而降低了在断布机工作时,布料纤维堆积在滑槽内的可能性。
附图说明
28.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断布机的结构示意图;
29.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断布机的剖视图;
30.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中集尘瓶的剖视图;
31.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弹性集尘槽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32.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刮板的结构示意图。
33.附图标记说明:1、导轨;2、底座;3、刀片;4、驱动电机;5、弹性集尘槽;6、刮板;7、保护罩;8、集尘瓶;81、瓶盖;82、瓶身;90、操作手柄;91、滑块;92、第一翻边;93、第二翻边;94、吸风口;95、连通管;96、风机;97、过滤板;98、配重块;99、弹性卡接环;101、滑槽;102、卡接孔;103、排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34.以下结合附图1-5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5.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用于窗帘布生产的断布机。参照图1和图2,断布机包括导轨1、底座2、驱动电机4、刀片3和操作手柄90。导轨1内设有滑槽101,滑槽101内滑动连接有滑块91,底座2的底壁与滑块91的顶壁固定相连,操作手柄90固定连接于底座2上。
36.参照图1和图2,驱动电机4固定安装在底座2上,刀片3固定安装于驱动电机4的输出轴上,且刀片3垂直穿出滑槽101外。滑槽101的槽底开设有供刀片3移动的滑动孔104。
37.参照图1,底座2上固定安装有保护罩7,刀片3靠近保护罩7的一侧完全位于保护罩7内。保护罩7上设有吸风口94,吸风口94上固定连接有连通管95,连通管95远离与吸风口94相连的一端设置有集尘瓶8。
38.参照图1和图2,集尘瓶8包括瓶盖81和瓶身82,连通管95远离与吸风口94相连的一端与瓶盖81一体成型。瓶盖81螺纹连接在瓶身82上,底座2上固定连接有弹性卡接环99,瓶身82与弹性卡接环99卡接配合。
39.参照图3,瓶身82的底部固定安装有风机96,风机96中吹出的风的流向自风机96靠近瓶盖81的一侧朝向风机96远离瓶盖81的一侧。瓶身82的底壁上均匀开设有若干排气孔103,瓶身82内固定连接有过滤板97,且过滤板97位于风机96靠近瓶盖81的一侧。
40.参照图3,瓶身82的内侧壁上还固定连接有两块配重块98,其中一块配重块98位于过滤板97靠近瓶盖81的一侧,另一块配重块98位于过滤板97远离瓶盖81的一侧。
41.参照图1和图3,启动风机96,风机96将保护罩7内的空气吸入集尘瓶8内。当刀片3在切割布料时,布料纤维在刀片3的高速旋转下被带入保护罩7内。风机96将掺杂着布料纤维的空气吸入集尘瓶8内,布料纤维被过滤板97过滤,聚集在集尘瓶8内;空气从排气孔103中排出。
42.参照图4,导轨1的两端均设置有弹性集尘槽5,弹性集尘槽5的槽口与滑槽101的槽底在同一水平面上。弹性集尘槽5槽口一侧的侧壁上一体成型有第一翻边92,弹性集尘槽5槽口的另一侧的侧壁上一体成型有第二翻边93。第一翻边92抵紧于滑槽101的槽底上,滑槽101的槽壁上开设有用于与第二翻边93配合使用的卡接孔102,第二翻边93与卡接孔102卡接配合。弹性集尘槽5与第一翻边92和第二翻边93相邻的两侧的侧壁均呈圆弧形设置。
43.参照图4,当需要拆卸弹性集尘槽5时,按压弹性集尘槽5的侧壁,使得第二翻边93
从卡接孔102内滑出,此时即可将弹性集尘槽5从导轨1上取出;当需要安装弹性集尘槽5时,按压弹性集尘槽5的侧壁,将第二翻边93与卡接孔102卡接配合,弹性集尘槽5即被固定在导轨1上。
44.参照图2和图5,滑块91靠近滑槽101两侧槽壁的侧壁上均固定连接有刮板6,刮板6远离与滑块91相连的一侧的侧壁均抵触于滑槽101的槽壁上。刮板6抵触于滑槽101一侧的侧壁由两个倾斜的斜面组成,两个斜面的交线与刮板6靠近滑块91一侧的侧壁之间的距离大于每个斜面与刮板6侧壁的交线与刮板6靠近滑块91一侧的侧壁之间的距离。
45.本技术实施例一种用于窗帘布生产的断布机的实施原理为:当工作人员手推操作手柄90时,刮板6将滑槽101内堆积的布料纤维推入位于滑槽101两端的弹性集尘槽5内;当需要清理布料纤维时,只需按压弹性集尘槽5的槽壁,将第二翻边93从卡接孔102内滑出,即可将弹性集尘槽5拆卸,从而对弹性集尘槽5内的布料纤维进行清理,大大提高了清理滑槽101内堆积的布料纤维的便利性。
46.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