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衣物处理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159734发布日期:2022-05-26 08:33阅读:83来源:国知局
一种衣物处理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到洗衣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带有烘干功能的衣物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2.目前,市场上销售的带有烘干功能的洗衣机多数为单桶洗衣机,因单桶洗衣机具有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小、操作方便、外形美观等优点,成为家庭洗涤小能手。然而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高端滚筒洗衣机的追求也是在上升,而高端滚筒洗衣机对整机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要求极大的降低洗衣机的机体振动、降低振动噪音等,而不断地降低外桶洗衣机振动和噪音已成为行业难题。
3.针对外桶洗衣机的弊端,最多的就是通过增加偏心块来抑制整机的振动,从而达到降低噪音的问题。一般外桶洗衣机的偏心块多由前桶下端的左、右偏心块和上偏心块组成,共三个。在进行常规高度的衣物处理设备研发过程中,会出现较多的桶体上下空间限制和前后空间限制的问题,此时就需要在确保功能的前提下,通过调整优化各种结构,以达到应有效果。针对此类的空间限制问题,通过优化偏心块数量和结构,结合仿真数据,以达到整体偏心块的功能结构设计,在减轻配重和增大洗涤容量的同时,减少振动,降低噪音,获得理想静音效果,势在必行。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衣物处理设备,用以改善现有衣物处理设备的配重问题,旨在减轻配重和增大洗涤容量的同时,减少振动,降低噪音,获得理想静音效果。
5.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衣物处理设备,该衣物处理设备包括壳体、门体、桶组件、热泵组件以及配重组件。其中,所述桶组件包括外桶和内桶;所述外桶包括前桶和后桶。所述热泵组件包括两器组件,所述两器组件包括两器盒以及设置在所述两器盒内的冷凝器和蒸发器,所述两器组件设置在所述壳体与所述外桶之间的右上角空间或左上角空间。所述配重组件包括上配重件和下配重件;所述上配重件固定在所述外桶顶部,所述下配重件固定在所述前桶底部且靠近所述门体一侧。在本实用新型实施方案中,所述配重组件仅包括上配重件和下配重件,与现有技术中的衣物处理设备相比,有助于减少配重块的使用数量,使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衣物处理设备在减少配重块的使用后,能够在不增加整体高度的前提下,即保持与现有技术中的衣物处理设备一致的标准高度,不但有助于减轻配重,同时有助于在所述壳体内合理安装下其他的结构部件,并且,由于减少配重块的使用,还有助于增大洗涤容量的设计。
6.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上配重件为长条形块状结构并沿所述外桶的前后方向固定在所述前桶及所述后桶的顶端。
7.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前桶及所述后桶的顶部的外侧壁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定位凸起;所述上配重件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定位凸起配合的第一定位孔。
8.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下配重件具有与所述前桶的外壁贴合的弧形面,所述下配重件固定在所述前桶的靠近所述门体侧的底部的外侧壁上。
9.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下配重件还有具有包裹所述前桶部分端面的凸起,所述前桶的前端面设置有第二定位凸起;所述下配重件的凸起设有与所述第二定位凸起配合的第二定位孔。
10.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本衣物处理设备还包括热泵组件,所述热泵组件包括两器组件,所述两器组件包括两器盒以及设置在所述两器盒内的冷凝器和蒸发器,所述两器组件设置在所述壳体与所述外桶之间的右上角空间或左上角空间;
11.所述壳体内还设有水盒组件,所述水盒组件与所述两器组件相对的设置在所述外桶的两侧;所述水盒组件包括蒸汽盒;
12.所述上配重件位于所述水盒组件及所述两器组件之间,且分别与所述水盒组件及所述两器组件之间具有间隙。
13.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本衣物处理设备还包括风机组件,所述风机组件位于所述外桶的上方且位于所述两器组件的后侧;所述热泵组件还包括压缩机组件,所述压缩组件设置在所述外桶的下方并位于所述两器组件的同侧;所述两器组件和所述风机组件以及所述压缩机组件构成衣物处理设备的烘干模块。其中,所述风机组件和所述压缩机组件均固定在所述壳体内。
14.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壳体包括主框架、顶盖、底座和加强板,所述主框架包括左侧板、右侧板以及后侧板,所述左侧板、右侧板以及后侧板围成一朝向前端开口且上下开口的空间,所述加强板连接在所述左侧板和右侧板之间的开口端之间。
15.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外桶距所述左侧板具有最小间隙a,a为18~20mm,所述外桶距所述右侧板具有最小间隙b,b为21~23mm;所述外桶距压缩机具有最小间隙c,c为31~33mm;所述下配重件距所述加强板具有最小间隙d,d为18~20mm;所述上配重件距所述烘干模块具有最小间隙e,e为16~18mm;所述上配重件距所述蒸汽盒具有最小间隙f,f为43~45mm;所述上配重件距所述顶盖具有最小间隙g,g为27~29mm。
16.在此,对本衣物处理设备的烘干模块进行说明。
17.首先,所述外桶设有排气口;所述风机组件包括蜗壳;在所述外桶的排气口与所述蜗壳的进风口之间连接有连接件。优选的,所述连接件具有两相对设置的连接端口,所述两连接端口之间连接有环形柔性结构;所述环形柔性结构围成一贯通所述两连接端口的通道;且所述环形柔性结构在所述两连接端口之间形成有至少一个向外围突出的折叠部:所述两连接端口偏心设置,所述折叠部具有超出所述两连接端口的最外边缘。所述折叠部形成有向外侧凸出的突起结构,所述突起结构形成超出所述两连接端口的最外边缘。所述连接件还包括设置于所述两连接端口的凸起部,所述折叠部的截面横向跨度大于任意一凸起部的截面横向跨度。该连接件采用上述结构设置,能够具有良好的动态调节功能,同时有助于减小该连接件的设置长度,满足在有限空间的使用需求。
18.其次,所述外桶设有进气口;所述两器组件与所述外桶的进气口之间连接有前风道。所述蜗壳、所述连接件、所述两器组件和所述前风道构成所述外桶的外循环风道。相对所述外循环风道而言,所述桶组件内构成内循环风道,所述内循环风道和所述外循环风道构成该衣物处理设备的烘干循环风道。在所述外循环风道中,所述蜗壳的出风口与所述两
器盒的进口连接,所述两器盒的出口通过所述前风道与所述外桶的进气口连接。所述冷凝水回流管与所述两器盒连通。所述蜗壳包括电机和风叶;所述电机驱动所述风叶转动,所述风叶抽取所述桶组件内的湿气;所述湿气被气力输送至所述两器盒内,并在气力运作下,所述湿气依次经过所述蒸发器与所述冷凝器后经所述前风道返回所述桶组件内。在上述内循环风道中,所述湿气自所述外桶进入所述内桶。所述压缩机组件包括压缩机;所述压缩机压缩冷媒依次经过所述冷凝器与所述蒸发器;所述冷凝器与所述蒸发器之间连接节流装置。
19.在一个其他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桶组件通过悬撑组件安装在所述壳体内;所述悬撑组件包括悬挂件和支撑件;所述悬挂件为对所述外桶进行悬挂的弹性件,所述支撑件为对所述外桶进行支撑的阻尼件。
20.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悬挂件倾斜设置在所述壳体与所述前桶之间的上方空间并与所述两器组件设置的位置相错;所述支撑件倾斜设置在所述壳体与所述外桶之间,且位于所述外桶下方;所述悬挂件和所述支撑件设置的位置相错。
21.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悬挂件设有一对,一对所述悬挂件对称设置在所述前桶与所述壳体之间的左上方及右上方空间;
22.所述支撑件设有两对,其中一对所述支撑件对称设置在所述后桶与所述壳体之间的左下方及右下方空间,另外一对所述支撑件对称设置在所述前桶与所述壳体之间的左下方及右下方空间。
23.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外桶的前桶左下方与后桶左下方设置的两个支撑件倾斜角度相同,所述外桶的前桶右下方与后桶右下方设置的两个支撑件倾斜角度不同。
24.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弹性件为挂簧,所述挂簧一端与所述前筒挂接,另一端与所述壳体上方的加强板挂接;所述阻尼件为阻尼器,所述阻尼器一端与所述前筒或所述后筒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壳体下方的加强板转动连接。
25.通过设置所述悬撑组件,能对所述外桶实现减震效果,在所述内桶转动时,有助于降低噪音,获得理想的静音效果。
附图说明
26.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衣物处理设备拆除顶板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7.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衣物处理设备拆除顶板及面板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8.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衣物处理设备的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29.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衣物处理设备的爆炸图;
30.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外桶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31.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上配重件的结构示意图;
32.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下配重件的结构示意图;
33.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桶组件质心、配重差仿真曲线图;
34.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桶组件左右最凸出位置处振幅曲线图;
35.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桶组件后部正对压缩机位置处振幅曲线图
36.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桶组件正对两器盒、前加强版位置处振幅曲线
图;
37.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桶组件正对两器盒、顶盖位置处振幅曲线图;
38.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桶组件的受力分析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39.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40.为了方便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衣物处理设备,首先说明一下其应用场景,该衣物处理设备用以改善现有衣物处理设备的配重问题,旨在减轻配重和增大洗涤容量的同时,减少振动,降低噪音,获得理想静音效果。
4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衣物处理设备,该衣物处理设备采用与市场上销售的洗衣机的常规高度一致的高度设计,市场上销售的洗衣机的常规高度通常是800mm-900mm之间,作为优选的常规高度通常是850mm。参考图1-7,该衣物处理设备包括门体及壳体1。其中,壳体1包括主框架、顶盖、底座和加强板,主框架包括左侧板、右侧板以及后侧板,左侧板、右侧板以及后侧板围成一朝向前端开口且上下开口的空间,加强板连接在左侧板和右侧板之间的开口端之间。上述结构围成衣物处理设备的主体结构,以用于容纳衣物处理设备的其他器件。
42.衣物处理设备还包括设置在壳体1内的桶组件、水盒组件、热泵组件以及配重组件等器件。其中,桶组件包括外桶2和装配在外桶2内的内桶;外桶2包括前桶和后桶,其中,前桶靠近门体,后桶远离门体。在装配时,前桶和后桶拼装通过螺栓固定组成外桶2。热泵组件包括两器组件,两器组件包括两器盒11以及设置在两器盒11内的冷凝器10和蒸发器9,两器组件设置在壳体1与外桶2之间的右上角空间或左上角空间,水盒组件与两器组件相对的设置在外桶2的两侧。其中,两器盒11向壳体1的外桶2底部引有冷凝水回流管3。水盒组件还包括蒸汽盒。
43.配重组件包括上配重件4和下配重件5;其中,上配重件4固定在外桶2顶部,下配重件5固定在前桶底部且靠近门体一侧。上配重件4为长条形块状结构并沿外桶2的前后方向固定在前桶及后桶的顶端。外桶2的前后方向指代为:外桶2靠近门体的方向为前,远离门体的方向为后。如图2所示,前桶及后桶的顶部的外侧壁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定位凸起13;如图6所示,上配重件4设置有与第一定位凸起13配合的第一定位孔14。如图7所示,下配重件5具有与前桶的外壁贴合的弧形面,下配重件5固定在前桶的靠近门体侧的底部的外侧壁上。下配重件5还有具有包裹前桶部分端面的凸起,结合图5,前桶的前端面设置有第二定位凸起15;下配重件5的凸起设有与第二定位凸起15配合的第二定位孔16。这样便于上配重件4和下配重件5与外桶2连接。此外,上配重件4和下配重件5均具有与外桶2配合的弧形贴合面,便于使上配重件4及下配重件5与外桶2连接后贴合紧密。
44.在装配上配重件4时,将第一定位孔14套装在第一定位凸起13上,对上配重件4进行定位,之后通过螺栓将上配重件4固定在前桶及后桶上。上配重件4固定位于水盒组件及两器组件之间,且分别与水盒组件及两器组件之间具有间隙,并且上配重件4与顶盖之间具有间隙,此两处间隙的作用为容纳桶组件的振动以及上配重件4的振动,避免产生干涉。在装配下配重件5时类似于装配上配重件4,将第二定位孔16套装在第二定位凸起15上,对下
配重件5进行定位,之后通过螺栓将下配重件5固定在前桶上。此外,在装配下配重件5时,下配重件5的凸起位于门体与前桶之间,且凸起与门体之间具有间隙,该间隙是为了容纳桶组件以及下配重件5的振动,避免振动时产生干涉。
45.在本实用新型实施方案中,配重组件仅包括上配重件4和下配重件5,与现有技术中的衣物处理设备相比,有助于减少配重块的使用数量,使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衣物处理设备在减少配重块的使用后,能够在不增加整体高度的前提下,即保持与现有技术中的衣物处理设备一致的标准高度,不但有助于减轻配重,同时有助于在壳体1内合理安装下其他的结构部件,并且,由于减少配重块的使用,还有助于增大洗涤容量的设计。
46.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本衣物处理设备还包括风机组件,风机组件位于外桶2的上方且位于两器组件的后侧。热泵组件还包括压缩机组件,压缩机组件设置在外桶2的下方并位于两器组件的同侧;两器组件和风机组件以及压缩机组件构成衣物处理设备的烘干模块。其中,风机组件和压缩机组件均固定在壳体1内。
47.在此,本实用新型还对本衣物处理设备的烘干模块进行说明。
48.首先,外桶2设有排气口;排气口设在后桶上。风机组件包括蜗壳7;在外桶2的排气口与蜗壳7的进风口之间连接有连接件6。优选的,连接件6具有两相对设置的连接端口,两连接端口之间连接有环形柔性结构;环形柔性结构围成一贯通两连接端口的通道;且环形柔性结构在两连接端口之间形成有至少一个向外围突出的折叠部:两连接端口偏心设置,折叠部具有超出两连接端口的最外边缘。折叠部形成有向外侧凸出的突起结构,突起结构形成超出两连接端口的最外边缘。连接件6还包括设置于两连接端口的凸起部,折叠部的截面横向跨度大于任意一凸起部的截面横向跨度。该连接件6采用上述结构设置,能够具有良好的动态调节功能,同时有助于减小该连接件6的设置长度,满足在有限空间的使用需求。
49.其次,外桶2设有进气口;进气口设在前桶上。两器组件与外桶2的进气口之间连接有前风道。蜗壳7、连接件6、两器组件和前风道构成外桶2的外循环风道。相对外循环风道而言,桶组件内构成内循环风道,内循环风道和外循环风道构成该衣物处理设备的烘干循环风道。在外循环风道中,蜗壳7的出风口与两器盒11的进口连接,两器盒11的出口通过前风道与外桶2的进气口连接。冷凝水回流管3与两器盒11连通。冷凝水回流管3固定在外桶2的右侧,具体固定安装在前桶的右侧。蜗壳7包括电机和风叶;电机驱动风叶转动,风叶抽取桶组件内的湿气;湿气被气力输送至两器盒11内,并在气力运作下,湿气依次经过蒸发器9与冷凝器10后经前风道返回桶组件内。在上述内循环风道中,湿气自外桶2进入内桶。压缩机组件包括压缩机8;压缩机8压缩冷媒依次经过冷凝器10与蒸发器9;冷凝器10与蒸发器9之间连接节流装置。
50.本实用新型的衣物处理设备的“热泵”并不需要制冷剂换向。本实用新型利用热泵系统烘干衣物的原理是:利用压缩机8的冷媒通过蒸发器9和冷凝器10时的物理性能,具体为:冷媒经过蒸发器9时使蒸发器9吸热,冷媒经过冷凝器10时使冷凝器10散热;综上,进行烘干运行时,桶组件内湿气被电机和风叶气力输送至蒸发器9,蒸发器9此时吸热,带走湿气中的热量,水蒸气冷凝变成水珠遗留在蒸发器9,被干燥后的气体继续被输送至冷凝器10,冷凝器10此时放热,会加热被干燥后的气体,加热之后的气体通过前风道被输送至桶组件内,桶组件内空间慢慢变热,使遗留在衣物上的水变成水汽,水汽被电机和风叶吸走后进行新一轮的循环,以此完成除湿干燥衣物的目的。
51.在本实用新型实施方案中,冷凝水回流管3具体固定在前桶右侧,水蒸气冷凝变成水珠遗留在蒸发器9内并汇集形成冷凝水,冷凝水滴落在两器盒11内,两器盒11的底部形成有集水槽,集水槽被构造为可将冷凝水迅速排走的结构。具体地,两器盒11的底部倾斜设置,在两器盒11的最低端连接设置冷凝水回流管3,冷凝水回流管3沿烘干气流的流动方向设置并与集水槽连通,可将集水槽中的冷凝水迅速排出。由于前桶右侧布置了冷凝水回流管3,使本实用新型的配重方式发生改变,具体变化为由常规的三块配重(即上配重以及左、右配重)改变为现在的上下配重,有助于减少配重块的使用数量,从而有助于减轻配重。下配重件5对前桶部分围绕,原因为在桶组件下方布置更多质量的配重,以用来使整机的质心与桶组件的轴线靠近。
52.参考图13,图13示出了桶组件的受力分析示意图,在本实用新型实施方案中外桶2通过连接件6与蜗壳7连接,蜗壳7与主框架固定连接,内桶转动运行时,外桶2受到连接件6向上的拉力f1,并且由于外桶2底部设置有下配重件5,而使外桶2受到下配重件5向下的拉力f2,向上的拉力f1和向下的拉力f2对外桶2形成拉力平衡,使整机运行更加平稳。此外,上配重件4对外桶2具有向下的力g,从而增加桶组件的重量,降低桶组件的振幅。
53.参考图8,针对上配重件4和下配重件5的重量分布及布置进行研究,仿真结果如图8所示。通过静平衡仿真得知,第一,桶组件质心下移幅度越大,绕桶轴扭转模态振幅越大;第二,桶组件质心下移幅度越大,桶组件稳态振幅越大。以此为基础,根据洗衣机的实际质心进行配重设计及布局,确定了上下配重的质量。示例性的,外桶距左侧板具有最小间隙a,a为18~20mm,外桶距右侧板具有最小间隙b,b为21~23mm;外桶距压缩机具有最小间隙c,c为31~33mm;下配重件距加强板具有最小间隙d,d为18~20mm;上配重件距烘干模块具有最小间隙e,e为16~18mm;上配重件距蒸汽盒具有最小间隙f,f为43~45mm;上配重件距顶盖具有最小间隙g,g为27~29mm。
54.参考图9-12,将现有技术中的配重与本实用新型新配重形式即上下配重的这种形式,进行动态振动仿真比较,并对动态仿真振幅结果进行汇总如表1所示。
55.表1
[0056][0057]
由表1中数据可知,新配重方案的振幅较原配重方案更低,减震效果也是优于原配
重的方案,新配重方案的振幅优化效果明显。
[0058]
在一个另外的可实施方案中,桶组件通过悬撑组件安装在壳体1内;悬撑组件包括悬挂件和支撑件12;悬挂件为对外桶2进行悬挂的弹性件,支撑件12为对外桶2进行支撑的阻尼件。悬挂件倾斜设置在壳体1与前桶之间的上方空间并与两器组件设置的位置相错;支撑件12倾斜设置在壳体1与外桶2之间,且位于外桶2下方;悬挂件和支撑件12设置的位置相错。
[0059]
内桶被衣物处理设备电机驱动旋转时,外桶2会发生振动,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悬撑组件,外桶2可在偏离自身轴线的任意方向运动,能使外桶2减少振动,降低噪音,获得理想的静音效果。悬挂件与支撑件12倾斜设置且设置的位置相错,能够适应壳体1内部有限的空间,使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衣物处理设备满足常规高度的设置条件。
[0060]
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悬挂件设有一对,一对悬挂件对称设置在前桶与壳体1之间的左上方及右上方空间;支撑件12设有两对,其中一对支撑件12对称设置在后桶与壳体1之间的左下方及右下方空间,另外一对支撑件12对称设置在前桶与壳体1之间的左下方及右下方空间。外桶2的前桶左下方与后桶左下方设置的两个支撑件12倾斜角度相同,外桶2的前桶右下方与后桶右下方设置的两个支撑件12倾斜角度不同。
[0061]
作为优选,弹性件为挂簧,挂簧一端与前筒挂接,另一端与壳体1上方的加强板挂接;阻尼件12为阻尼器,阻尼器一端与前筒或后筒转动连接,另一端与壳体2下方的加强板转动连接。
[0062]
安装支撑件12时,阻尼器通过销轴与前桶或后桶及壳体2下方的加强板转动连接,销轴允许阻尼器在外桶2和壳体1之间扭动,所不同的是,外桶2的前桶左下方与后桶左下方设置的两个支撑件12倾斜角度相同,外桶2的前桶右下方与后桶右下方设置的两个支撑件12倾斜角度不同。具体的,设置在外桶2左侧的两个支撑件12与竖直方向夹角优选为24
°
,设置在外桶2右侧的两个支撑件12与竖直方向夹角范围为20
°‑
25
°
,与前桶右侧连接的支撑件12与竖直方向夹角优选为20
°
,与前桶右侧连接的支撑件12与竖直方向夹角优选为24
°

[0063]
通过设置悬撑组件,能对桶组件实现减震效果,在内桶转动时,有助于降低噪音,获得理想的静音效果。
[0064]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