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碱型低泡渗透剂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1935344发布日期:2022-10-26 01:37阅读:72来源:国知局
耐碱型低泡渗透剂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属于染整助剂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耐碱型低泡渗透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2.织物在前处理或染色过程中,常常将精练剂、渗透剂等助剂与工作液配合使用,以达到良好的处理效果。而精练剂、渗透剂的主体成分多为表面活性剂。表面活性剂具有良好的精练渗透作用,但多数表面活性剂同样具有泡沫多的特点。过多的泡沫通常给助剂使用带来诸多不便,如配置工作液时泡沫多导致工作效率低,使用时泡沫高导致溢料等。此外,在织物前处理、染色等工序中,工作液中通常含有碱,与此同时客户对助剂的耐碱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有必要对染整助剂的耐碱性做改进研究。
3.cn201810607952.8公开了一种织物精练用多功能低泡耐碱渗透剂及其制备方法,采用原料主要为烷基糖苷、异构醇、异构醇醚、阴离子化剂、碱性水溶液和抗氧化剂,并且公开了烷基糖苷的结构式,以及制备的耐碱性渗透剂的结构式,阴离子化剂采用磷酸化剂或磺酸化剂,碱性水溶液采用氢氧化钾水溶液、氢氧化钠水溶液、有机胺类水溶液,抗氧化剂为亚磷酸或次亚磷酸,制备的渗透剂的乳化、去污能力强,渗透性好,耐碱性极强,生物降解性好,但是此渗透剂含磷,直接造成环境污染,导致水体富营养化,不符合纺织助剂绿色环保的发展要求。
4.cn201210266589.0公开了一种耐碱精练渗透剂及其制备方法,包括重量份数为60-75份异构醇醚、10-20份磷酸化剂、10-15份碱性水溶液和0.2-1.0份还原剂,制备方法简单,操作容易,制备而成的耐碱精练渗透剂的渗透性和强碱性强。
5.cn201811075263.3公开了一种高密度腈纶织物的紫色染色用渗透剂的制备方法,配制如下组分,脂肪醇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磷酸辛酯、环氧乙烷、仲烷基磺酸钠、异构醇醚硫酸酯、乙二胺、亚麻酸、磺化琥珀酸二辛酯钠盐、苯乙烯、多乙烯多胺、水,提升高密度腈纶织物在染色过程中染料的渗透能力。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耐碱型低泡渗透剂,具有优异的消泡抑泡功能,耐碱性好,泡沫低,可单独作为耐碱型渗透剂或精练渗透剂使用。本发明还提供其制作方法。
7.本发明所述的耐碱型低泡渗透剂,由以下质量分数的原料制成:
8.[0009][0010]
复合消泡剂为聚丙二醇类消泡剂、酰胺类消泡剂、非离子型或弱阴离子型有机硅消泡剂、异辛醇的复配型消泡剂,其质量比2.5:1.5:1:0.5。
[0011]
异构醇醚硫酸酯盐为异构十三醇醚硫酸酯盐或异构十醇醚硫酸酯盐,异构十三醇醚硫酸酯盐优选为c13-eos异构醇醚硫酸酯盐(锦昌化学工业有限公司生产的),异构十醇醚硫酸酯盐优选为c10-eos异构醇醚硫酸酯盐(锦昌化学工业有限公司生产的)。
[0012]
异构醇醚磺酸盐为异构十三醇醚磺酸盐或异构十醇醚磺酸盐。
[0013]
烷基糖苷为apg0810或apg1214。
[0014]
酰胺类消泡剂n-(2-乙己基)异壬酰胺。
[0015]
非离子或弱阴离子型有机硅消泡剂为水乳剂型消泡剂,优选为四新科技tl-56n或2080(南京德俊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生产)。
[0016]
聚丙二醇类消泡剂优选为聚丙二醇,数均分子量4000。
[0017]
所述的耐碱型低泡渗透剂的制备方法:在搅拌条件下,按配方比例依次向反应器中加入异构醇醚硫酸酯盐、异辛醇硫酸酯盐、异构醇醚磺酸盐、烷基糖苷、二乙二醇叔丁醚,待溶液搅拌均匀后加入复合消泡剂、水,搅拌均匀制得耐碱型低泡渗透剂。
[0018]
本发明地耐碱型低泡渗透剂采用硫酸酯盐及磺酸盐类阴离子表活,经过合理复配,产品在中性条件、常温、高温碱性条件下的渗透性均表现优异,且合理使用烷基糖苷搭配消泡剂使产品处于低泡水平。
[0019]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0020]
(1)本发明所述的耐碱型低泡渗透剂,以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为主,复配耐碱提升剂保证产品的耐碱性;同时,添加不同的离子表面活性剂,使表面活性剂发挥协同增效作用,获得的产品具有优异渗透能力、耐碱性,可单独作为常规渗透剂使用,同时在低碱、高温高碱条件下也具有优异的渗透性;
[0021]
(2)本发明所述的耐碱型低泡渗透剂,采用四种消泡抑泡产品相结合,保证产品稳定不分层不漂油,使消泡体系具有优异的消泡抑泡效果,显著降低阴离子表面活性及apg引起的泡沫,使产品具有低泡性。
具体实施方式
[0022]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以下质量份数以渗透剂的总质量为基准。
[0023]
异构十三醇醚硫酸酯盐为c13-eos异构醇醚硫酸酯盐(锦昌化学工业有限公司),
[0024]
异构十醇醚硫酸酯盐为锦昌化学c10-eos(锦昌化学工业有限公司)。
[0025]
异构醇醚磺酸盐为异构十三醇醚磺酸盐或异构十醇醚磺酸盐。
[0026]
烷基糖苷为apg0810或apg1214;
[0027]
酰胺类消泡剂n-(2-乙己基)异壬酰胺;
[0028]
水乳剂型消泡剂为四新科技tl-56n;
[0029]
水乳剂型消泡剂为2080(南京德俊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生产)。
[0030]
以上产品均为市售产品,以及未提及的其他原料或者助剂均为市售产品。
[0031]
实施例1
[0032]
所述的耐碱型低泡渗透剂,由以下质量分数的原料制成:15.0%异构十醇硫酸酯盐,34.0%异构十三醇醚磺酸盐,18.0%异辛醇硫酸酯盐,4.0%烷基糖苷apg1214,8.0%二乙二醇叔丁醚,1.25%聚丙二醇4000,0.75%酰胺类消泡剂n-(2-乙己基)异壬酰胺,0.5%非离子型有机硅消泡剂56n,0.25%异辛醇,18.25%纯化水;
[0033]
耐碱型低泡渗透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在搅拌条件下,向反应器中依次加入异构十醇硫酸酯盐,异构十三醇醚磺酸盐,异辛醇硫酸酯盐,烷基糖苷apg1214,二乙二醇叔丁醚,搅拌均匀,随后加入聚丙二醇4000,n-(2-乙己基)异壬酰胺,非离子型有机硅消泡剂tl-56n,异辛醇,搅拌确保溶液均匀,随后加入水制得耐碱型低泡渗透剂,过滤包装。
[0034]
实施例2
[0035]
所述的耐碱型低泡渗透剂,由以下质量分数的原料制成:19.0%异构十三醇硫酸酯盐,26.0%异构十醇醚磺酸盐,22.0%异辛醇硫酸酯盐,6.0%烷基糖苷apg0810,5.0%二乙二醇叔丁醚,2.0%聚丙二醇4000,1.2%酰胺类消泡剂n-(2-乙己基)异壬酰胺,0.8%弱阴离子型有机硅消泡剂2080,0.4%异辛醇,17.6%纯化水;
[0036]
耐碱型低泡渗透剂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的制备方法相同。
[0037]
实施例3
[0038]
所述的耐碱型低泡渗透剂,由以下质量分数的原料制成11.0%异构十三醇硫酸酯盐,30.0%异构十三醇醚磺酸盐,14.0%异辛醇硫酸酯盐,10.0%烷基糖苷apg0810,10.0%二乙二醇叔丁醚,2.5%聚丙二醇4000,1.5%酰胺类消泡剂n-(2-乙己基)异壬酰胺,1.0%非离子型有机硅消泡剂,0.5%异辛醇,19.5%纯化水;
[0039]
耐碱型低泡渗透剂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的制备方法相同。
[0040]
对比例1
[0041]
一种渗透剂,由以下质量分数的原料制成:15.0%异构十醇硫酸酯盐,34.0%异构十三醇聚醚7eo,18.0%异辛醇硫酸酯盐,8.0%二乙二醇叔丁醚,1.25%聚丙二醇4000,0.75%酰胺类消泡剂n-(2-乙己基)异壬酰胺,0.5%非离子型有机硅消泡剂56n,0.25%异辛醇,22.25%纯化水;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的制备方法相同。
[0042]
对比例2
[0043]
一种渗透剂,由以下质量分数的原料制成:22.0%异构十醇硫酸酯盐,25.0%异构十三醇醚磺酸盐,28.0%异辛醇硫酸酯盐,2.0%烷基糖苷apg1214,3.0%二乙二醇叔丁醚,0.5%聚丙二醇4000,0.3%酰胺类消泡剂n-(2-乙己基)异壬酰胺,0.2%非离子型有机硅消泡剂56n,0.1%异辛醇,18.9%纯化水;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的制备方法相同。
[0044]
对比例3
[0045]
一种织物精练用多功能低泡耐碱渗透剂,按重量份计,包括以下组分:32份烷基糖苷apg0810、26份异构醇c10h21oh、25份异构醇醚c13h27(och2ch2)10-oh、15份五氧化二磷、14份naoh水溶液和1.6份亚磷酸;
[0046]
按照cn201810607952.8实施例1的步骤进行反应,其中反应条件为80℃、4小时。
[0047]
对比例4
[0048]
一种无磷精练剂的各组分及质量分数如下:
[0049]
异构c10醇醚(6eo)羧酸盐19%,c8-10烷基糖苷13%,异构c8-10醇聚氧乙烯醚(3eo)8%,去离子水60%。
[0050]
将实施例1-3得到的耐碱型低泡渗透剂,与对比例1-4制得的渗透剂,以及市场上常规渗透剂产品(市售为常州市鑫鹭纺织助剂有限公司ql518-2)进行对比,检测结果如表1所示;其中,相关测试方法如下所示:
[0051]
1、泡沫性能:
[0052]
1)手摇法:配置2g/l溶液,在具塞量筒中加入20ml液体,摇动10次后,观察起始和30秒后泡沫情况。
[0053]
2)蠕动泵法:配置2g/l溶液,采用蠕动泵循环液体,记录1min、5min、10min及停泵1min后量筒内泡沫体积。
[0054]
2、耐碱性:配置不同片碱浓度的待测碱液,加入5g/l待测助剂溶液并观察溶液外观;溶液浑浊,但无絮状物或油状物析出,则耐碱稳定性较好,不论溶液澄清或浑浊,有絮状物或油状物析出,则耐碱性差;
[0055]
3、室温中性渗透性:室温条件下,配置8g/l浓度的检测液,采用标准帆布沉降法测试助剂的渗透性能,沉降时间越短,渗透性能越好;
[0056]
4、室温低碱渗透性:室温条件下,配置6g/l naoh溶液,用其配置8g/l浓度的检测液,采用标准帆布沉降法测试助剂的渗透性能,沉降时间越短,渗透性能越好;
[0057]
5、室温高碱渗透性:室温条件下,配置100g/l的naoh溶液,用其配置8g/l浓度的检测液,采用标准帆布沉降法测试助剂的渗透性能,沉降时间越短,渗透性能越好;
[0058]
6、高温高碱渗透性:配置100g/l的naoh溶液,用其配置8g/l浓度的检测液,升温至95℃,采用标准帆布沉降法测试助剂的渗透性能,沉降时间越短,渗透性能越好;
[0059]
表1检测结果
[0060]
[0061]
从以上可以看出,实施例1-3的耐碱性较高,好于对比例1-3及市售产品,此外,实施例1-3的泡沫性能明显优于对比例及市售产品,室温中性渗透性、室温低碱渗透性、室温高碱渗透性、高温高碱渗透性也好于对比例及市售产品。
[0062]
当然,上述内容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范围。本发明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归属于本发明的专利涵盖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