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针织面料拉毛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573912发布日期:2022-12-17 09:27阅读:61来源:国知局
一种针织面料拉毛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针织面料生产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针织面料拉毛装置。


背景技术:

2.针织面料即是利用织针将纱线弯曲成圈并相互串套而形成的织物。针织面料与梭织面料的不同之处在于纱线在织物中的形态不同。针织分为纬编和经编,针织面料广泛应用于服装面料及里料,家纺等产品中,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传统的针织面料拉毛装置有一些缺点,当对不同型号的针织面料进行拉毛时,由于针织面料的型号不同,从而使得针织面料表面的针织密度不同,从而在进行拉毛时,需要更换不同型号的拉毛机构,且传统的针织面料拉毛装置在更换拉毛机构时,需要工人将装置整体拆除,从而进行更换拉毛机构,故而导致工人在更换过程中耗费大量的操作时间,从而不便于工人进行更换拉毛机构。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针织面料拉毛装置,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5.一种针织面料拉毛装置,包括移动板,所述移动板的上端开设有安装槽,所述移动板的一端开设有连接槽,所述安装槽的内侧底部设置有控制机构,所述控制机构包括固定设置在安装槽内侧底部的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内侧活动设置有螺纹轴,所述螺纹轴的外侧靠近固定架的后侧螺纹设置有控制环,所述控制环的外侧通过转轴活动设置有连接架,所述连接架的下端固定设置有调节架,所述调节架的内侧通过转轴活动设置有调节杆,所述调节架的下端固定设置有夹持杆,所述夹持杆的外侧活动设置有控制架。
6.优选的,所述控制架的下端固定设置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下端固定设置有拉钩板,所述螺纹轴的外侧靠近控制环的后侧活动设置有活动架。
7.优选的,所述螺纹轴的后端固定设置有旋钮,所述控制环的数量有两组,两组所述控制环之间呈中心对称关系,所述调节杆的前端与固定架的后端固定连接,所述调节杆的数量有两组。
8.优选的,所述夹持杆的形状为l字形,所述控制架的外侧与连接槽的内侧活动连接,所述活动架的下端与移动板的上端的靠近安装槽的后侧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架的数量有两组。
9.优选的,所述移动板的内侧滑动设置有限制杆,所述限制杆的外侧靠近移动板的一侧固定设置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下端固定设置有操作台,所述操作台的下端固定设置有底座,所述底座的上端靠近操作台的前侧固定设置有操控台。
10.优选的,所述限制杆的数量有两组,两组所述限制杆之间呈中心对称关系,所述支撑架的数量有四组,四组所述支撑架均分布在操作台的上端四个拐角处。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2.1、通过转动旋钮使得控制环沿着螺纹轴移动并且使得调节架带动夹持杆旋转从而使得夹持杆脱离控制架的内侧从而使控制架脱离连接槽的内侧中,可以达到便于更换拉钩板的目的,从而便于工人操作。
13.2、通过推动移动板使得移动板沿着限制杆移动从而使得移动板带动控制机构移动,可以达到便于进行对针织面料拉毛工作的目的。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针织面料拉毛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针织面料拉毛装置的控制机构结构示意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针织面料拉毛装置的控制机构局部剖切结构示意图;
17.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针织面料拉毛装置的a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18.图中:1、移动板;2、安装槽;3、连接槽;4、限制杆;5、支撑架;6、操作台;7、控制机构;71、固定架;72、螺纹轴;73、控制环;74、连接架;75、调节架;76、调节杆;77、夹持杆;78、控制架;79、安装板;710、拉钩板;711、活动架;712、旋钮;8、底座;9、操控台。
具体实施方式
19.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20.如图1-4所示,一种针织面料拉毛装置,包括移动板1,移动板1的上端开设有安装槽2,移动板1的一端开设有连接槽3,安装槽2的内侧底部设置有控制机构7,控制机构7包括固定设置在安装槽2内侧底部的固定架71,固定架71的内侧活动设置有螺纹轴72,螺纹轴72的外侧靠近固定架71的后侧螺纹设置有控制环73,控制环73的外侧通过转轴活动设置有连接架74,连接架74的下端固定设置有调节架75,调节架75的内侧通过转轴活动设置有调节杆76,调节架75的下端固定设置有夹持杆77,夹持杆77的外侧活动设置有控制架78。
21.本实施例中,控制架78的下端固定设置有安装板79,安装板79的下端固定设置有拉钩板710,螺纹轴72的外侧靠近控制环73的后侧活动设置有活动架711,螺纹轴72的后端固定设置有旋钮712,控制环73的数量有两组,两组控制环73之间呈中心对称关系,调节杆76的前端与固定架71的后端固定连接,调节杆76的数量有两组,夹持杆77的形状为l字形,控制架78的外侧与连接槽3的内侧活动连接,活动架711的下端与移动板1的上端的靠近安装槽2的后侧固定连接,活动架711的数量有两组。
22.具体的,首先转动旋钮712,从而使得旋钮712带动螺纹轴72在固定架71的内侧中旋转,由于控制环73与螺纹轴72之间为螺纹连接,所以螺纹轴72的旋转使得控制环73沿着螺纹轴72移动,从而使得控制环73带动连接架74移动,并且使得连接架74带动调节架75围绕调节杆76转动,从而使得调节架75带动夹持杆77旋转,并且使得夹持杆77旋转出控制架78的内侧,这时取下安装板79,从而使得安装板79带动控制架78脱离连接槽3的内侧中,并且更换新的一组拉钩板710,然后将新的一组拉钩板710上端的安装板79放到移动板1的下端,从而使得控制架78放到连接槽3的内侧中,这时再反向转动旋钮712,从而使得控制环73沿着螺纹轴72反向移动,并且使得夹持杆77旋转到控制架78的内侧中,从而使得两组夹持杆77将控制架78固定在连接槽3的内侧中,通过转动旋钮712使得控制环73沿着螺纹轴72移
动并且使得调节架75带动夹持杆77旋转从而使得夹持杆77脱离控制架78的内侧从而使控制架78脱离连接槽3的内侧中,可以达到便于更换拉钩板710的目的,从而便于工人操作。
23.本实施例中,移动板1的内侧滑动设置有限制杆4,限制杆4的外侧靠近移动板1的一侧固定设置有支撑架5,支撑架5的下端固定设置有操作台6,操作台6的下端固定设置有底座8,底座8的上端靠近操作台6的前侧固定设置有操控台9,限制杆4的数量有两组,两组限制杆4之间呈中心对称关系,支撑架5的数量有四组,四组支撑架5均分布在操作台6的上端四个拐角处。
24.具体的,通过推动移动板1使得移动板1沿着限制杆4移动从而使得移动板1带动控制机构7移动,可以达到便于进行对针织面料拉毛工作的目的。
25.工作原理:
26.更换时,工人首先转动旋钮712,从而使得旋钮712带动螺纹轴72在固定架71的内侧中旋转,由于控制环73与螺纹轴72之间为螺纹连接,所以螺纹轴72的旋转使得控制环73沿着螺纹轴72移动,从而使得控制环73带动连接架74移动,并且使得连接架74带动调节架75围绕调节杆76转动,从而使得调节架75带动夹持杆77旋转,并且使得夹持杆77旋转出控制架78的内侧,这时取下安装板79,从而使得安装板79带动控制架78脱离连接槽3的内侧中,并且更换新的一组拉钩板710,然后将新的一组拉钩板710上端的安装板79放到移动板1的下端,从而使得控制架78放到连接槽3的内侧中,这时再反向转动旋钮712,从而使得控制环73沿着螺纹轴72反向移动,并且使得夹持杆77旋转到控制架78的内侧中,从而使得两组夹持杆77将控制架78固定在连接槽3的内侧中,使用时,首先将针织面料放到操作台6的上端处,然后推动移动板1,使得移动板1沿着限制杆4移动,从而使得移动板1带动拉钩板710移动,并且使得拉钩板710对针织面料表面进行拉毛工作,通过转动旋钮712使得控制环73沿着螺纹轴72移动并且使得调节架75带动夹持杆77旋转从而使得夹持杆77脱离控制架78的内侧从而使控制架78脱离连接槽3的内侧中,可以达到便于更换拉钩板710的目的,从而便于工人操作。
27.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