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输送装置及缝纫传输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736324发布日期:2022-10-05 03:46阅读:81来源:国知局
一种输送装置及缝纫传输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缝纫机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输送装置,还涉及一种缝纫传输结构。


背景技术:

2.目前缝纫机是通过上下往复运动的方式进行缝针,一般是固定在机架上不会进行移动,例如一种申请号为cn201811488173.7的发明专利,提供了一种一种缝纫机,包括:机臂,机架结构,机架结构包括第一架体,机臂安装在第一架体上,机架结构包括容纳空间;上机头机构,上机头机构安装在机臂的上方,上机头机构用于调节缝纫针组件的位置并驱动缝纫针组件进行缝纫动作;下机头机构,下机头机构安装在机架结构的容纳空间内,下机头机构用于调节底座的位置,以使缝纫针与底座上的针孔相对;控制装置,上机头机构与下机头机构均与控制装置连接,以通过控制装置控制上机头机构与下机头机构同步工作进行缝纫动作。
3.综上所述,现有的缝纫机需要依靠人工拖拉布料,而人工拖拉布料费时费力,并且无法做到匀速拖拉布料,因此现有技术中一般通过在缝纫机的一侧安装传输带,通过运输带运输布料,但是这种运输方式只有对没有缝针一侧的布料进行运输,并没有对缝针完毕一侧的布料进行运输,缝针完毕一侧的布料会由于摩擦力移动较慢或者静止,导致布料无法顺利运输,具有较大的改进空间。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输送装置,还提出了一种缝纫传输结构。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输送装置,包括:
6.基架;
7.第一输送组件,其包括第一主动辊、第一从动辊以及第一输送带,所述第一主动辊以及所述第一从动辊分别可转动地与所述基架连接,所述第一输送带的两端分别套设于所述第一主动辊以及所述第一从动辊;
8.第二输送组件,其包括第二主动辊、第二从动辊以及第二输送带,所述第二主动辊以及所述第二从动辊分别可转动地与所述基架连接,所述第二输送带的两端分别套设于所述第二主动辊以及所述第二从动辊;
9.驱动元件,其连接有传动组件,所述第一主动辊与所述第二主动辊均通过所述传动组件与所述驱动元件联动连接,所述驱动元件可驱动所述传动组件同时带动所述第一主动辊以及所述第二主动辊转动从而使所述第一输送带以及所述第二输送带运动。
10.在上述的一种输送装置中,所述第二从动辊与所述第二主动辊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一从动辊与所述第一主动辊之间的距离从而使所述第二输送带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一输送带并预留出用于安装缝纫机的安装空间。
11.在上述的一种输送装置中,所述第一主动辊与所述第二主动辊同轴设置并且所述
第一从动辊与所述第二从动辊同时位于所述第一主动辊与所述第二主动辊的同一侧从而使所述第一输送带以及所述第二输送带形成l字形结构。
12.在上述的一种输送装置中,所述传动组件包括第一传动轮、第二传动轮以及传动带,所述第一传动轮与所述驱动元件联动连接,所述第一主动辊以及所述第二主动辊均与所述第二传动轮联动连接,所述传动带的两端分别套设于所述第一传动轮以及所述第二传动轮。
13.在上述的一种输送装置中,所述第一传动轮以及所述第二传动轮均设置为齿轮,所述传动带设置为齿带,所述第一传动轮与所述齿带啮合,所述第二传动轮与所述齿带啮合。
14.在上述的一种输送装置中,所述驱动元件设置为电机,所述第一传动轮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连接。
15.在上述的一种输送装置中,所述第一输送组件还包括第三从动辊以及第四从动辊,所述第三从动辊以及所述第四从动辊分别可转动地与所述基架连接,所述第三从动辊以及所述第四从动辊分别位于所述第一主动辊以及所述第一从动辊的下方,所述第一输送带套设于所述第一主动辊、所述第一从动辊、所述第三从动辊以及所述第四从动辊从而形成有容纳空间,所述驱动元件设置于所述容纳空间。
16.其次,一种缝纫传输结构,包括所述的输送装置,还包括:缝纫机,所述缝纫机可拆卸地与所述基架连接并位于所述安装空间内。
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8.1、驱动元件可驱动传动组件同时带动第一主动辊与第二主动辊转动从而使第一输送带以及第二输送带运动,从而使第一输送组件输送布料的侧部并且第二输送组件输送布料缝合部分的前部,使得整块布料在缝合过程中能够被同步拉动。
19.2、第二输送带的长度小于第一输送带并预留出用于安装缝纫机的安装空间,缝纫机上靠近缝针的一侧与第一输送组件连接,并且缝纫机上靠近缝针完成的一侧与第二输送组件连接。
20.3、第一输送带以及第二输送带形成l字形结构,实际输送时第一输送带与第二输送带的上表面处于同一平面,保证了第二输送带短于第一输送带的情况下仍能起到一样的输送效果。
附图说明
2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输送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22.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输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3.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输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4.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驱动元件与传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5.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输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6.图中,100、基架;200、第一输送组件;210、第一主动辊;220、第一从动辊;230、第一输送带;240、第三从动辊;250、第四从动辊;300、第二输送组件;310、第二主动辊;320、第二从动辊;330、第二输送带;400、驱动元件;410、传动组件;411、第一传动轮;412、第二传动轮;413、传动带。
具体实施方式
27.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28.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29.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一”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30.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1.另外,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32.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33.如图1-图5所示,一种输送装置,包括:基架100、第一输送组件200、第二输送组件300以及驱动元件400。
34.其中,基架100固定在地面上,用于安装其他部件。
35.其中,第一输送组件200包括第一主动辊210、第一从动辊220以及第一输送带230,所述第一主动辊210以及所述第一从动辊220分别可转动地与所述基架100连接,所述第一输送带230的两端分别套设于所述第一主动辊210以及所述第一从动辊220;
36.其中,第二输送组件300包括第二主动辊310、第二从动辊320以及第二输送带330,所述第二主动辊310以及所述第二从动辊320分别可转动地与所述基架100连接,所述第二输送带330的两端分别套设于所述第二主动辊310以及所述第二从动辊320;
37.其中,驱动元件400连接有传动组件410,所述第一主动辊210与所述第二主动辊310均通过所述传动组件410与所述驱动元件400联动连接,所述驱动元件400可驱动所述传动组件410同时带动所述第一主动辊210以及所述第二主动辊310转动从而使所述第一输送带230以及所述第二输送带330运动。
38.传动组件410的具体结构不做具体限定,可以为蜗轮蜗杆结构,或者可以为带传动结构,或者可以为齿轮传动结构。
39.在本实施方式中,驱动元件400可驱动传动组件410同时带动第一主动辊210与第二主动辊310转动从而使第一输送带230以及第二输送带330运动,从而使第一输送组件200输送布料的侧部并且第二输送组件300输送布料缝合部分的前部,使得整块布料在缝合过
程中能够被同步拉动。
40.如图1、图5所示,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所述第二从动辊320与所述第二主动辊310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一从动辊220与所述第一主动辊210之间的距离从而使所述第二输送带330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一输送带230并预留出用于安装缝纫机的安装空间(图中未标出)。
41.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输送带330的长度小于第一输送带230并预留出用于安装缝纫机的安装空间,缝纫机上靠近缝针的一侧与第一输送组件200连接,并且缝纫机上靠近缝针完成的一侧与第二输送组件300连接。
42.如图1、图5所示,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所述第一主动辊210与所述第二主动辊310同轴设置并且所述第一从动辊220与所述第二从动辊320同时位于所述第一主动辊210与所述第二主动辊310的同一侧从而使所述第一输送带230以及所述第二输送带330形成l字形结构。
43.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输送带230以及第二输送带330形成l字形结构,实际输送时第一输送带230与第二输送带330的上表面处于同一平面,保证了第二输送带330短于第一输送带230的情况下仍能起到一样的输送效果。
44.如图1、图2、图4所示,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所述传动组件410包括第一传动轮411、第二传动轮412以及传动带413,所述第一传动轮411与所述驱动元件400联动连接,所述第一主动辊210以及所述第二主动辊310均与所述第二传动轮412联动连接,所述传动带413的两端分别套设于所述第一传动轮411以及所述第二传动轮412。
45.具体地,第二传动轮412与第一主动辊210通过键连接,第二传动轮412与第二主动辊310通过联轴器连接。
46.进一步地,联轴器可选为梅花联轴器。
47.在本实施方式中,传动带413的两端分别套设于第一传动轮411以及第二传动轮412,驱动元件400驱动第一传动轮411转动从而通过传动带413带动第二传动轮412转动使第一主动辊210以及第二主动辊310同步转动。
48.如图1、图2、图4所示,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所述第一传动轮411以及所述第二传动轮412均设置为齿轮,所述传动带413设置为齿带,所述第一传动轮411与所述齿带啮合,所述第二传动轮412与所述齿带啮合。
49.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提升传动效率,第一传动轮411以及第二传动轮412均设置为齿轮,传动带413设置为齿带,同时预紧传动组件410,防止皮带轮与皮带之间打滑现象的发生,提高了传动效率。
50.如图1、图4所示,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所述驱动元件400设置为电机,所述第一传动轮411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连接。
51.优选地,驱动元件400可以设置为步进电机,很好地保证了第一传动轮411的角速度,从而精准地控制第一输送带230以及第二输送带330的运动速度。
52.如图1、图2、图4所示,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所述第一输送组件200还包括第三从动辊240以及第四从动辊250,所述第三从动辊240以及所述第四从动辊250分别可转动地与所述基架100连接,所述第三从动辊240以及所述第四从动辊250分别位于所述第一主动辊210以及所述第一从动辊220的下方,所述第一输送带230套设于所述第一主动辊210、
所述第一从动辊220、所述第三从动辊240以及所述第四从动辊250从而形成有容纳空间,所述驱动元件400设置于所述容纳空间(图中未标出)。
53.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驱动元件400需要占据一定的空间,因此额外设置了第三从动辊240以及第四从动辊250,第一输送带230套设于第一主动辊210、第一从动辊220、第三从动辊240以及第四从动辊250从而形成有横截面为矩形或者框形的容纳空间从而很好地安装驱动元件400,使得整体结构更加紧凑。
54.其次,如图1-图5所示,一种缝纫传输结构,包括所述的输送装置,还包括:缝纫机(图中未画出),所述缝纫机可拆卸地与所述基架100连接并位于所述安装空间内。
55.在本实施方式中,缝纫机上靠近缝针的一侧与第一输送组件200连接,并且缝纫机上靠近缝针完成的一侧与第二输送组件300连接,缝纫机工作时,第一输送组件200输送布料的侧部并且第二输送组件300输送布料缝合部分的前部,使得整块布料在缝合过程中能够被同步拉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