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梭织组织效果的针织部件及鞋面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357104发布日期:2023-03-07 19:27阅读:79来源:国知局
具有梭织组织效果的针织部件及鞋面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针织部件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的是一种具有梭织组织效果的针织部件及鞋面。


背景技术:

2.目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喜欢户外运动,因此,户外运动的产品也越来越多,运动鞋更是人们首选的户外运动装备。随着飞织、三明治经编网布、梭织在鞋材上的大量应用,在一定程度上使得鞋子的重量轻便,穿着舒适,使得运动鞋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人们的青睐。
3.但是,目前市场上,鞋面的面料较为单一,一般是单一的飞织面料、三明治经编网布或梭织面料,并并不能体现出不同的视觉效果与功能作用。
4.一般情况下,梭织鞋面只能通过织机以投梭的形式,将纱线通过经、纬向的交错而组成,其组织一般有平纹、斜纹和缎纹三大类以及它们的变化,此类面料因织法经纬交错而牢固、挺括、不易变形。但是无法将飞织面料与梭织面料结合起来。


技术实现要素:

5.本技术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技术而了解。本技术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说明书以及其他说明书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6.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具有梭织组织效果的针织部件,本技术通过面隔针编织、底隔针编织、翻针编织与空针编织的相互结合,使得针织部件能够呈现梭织组织的效果,且结构更加稳定,具有耐磨、耐弯折等优异的物理性能。
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具有梭织组织效果的针织部件,包括一体编织而成的部件本体,该部件本体包括多个针织单元,各该针织单元包括第一针织组织、与该第一针织组织相邻编织的第二针织组织;第一针织组织包括第一面层、编织在该第一面层之下的第一底层;第二针织组织包括第二面层、编织在该第二面层之下的第二底层、编织在该第二面层与该第二底层之间的中间层。其中,在该第一针织组织中,该第一面层由第一纱线做面隔针编织而成,该第一底层由第二纱线做底隔针编织而成;在该第二针织组织中,该第二面层由该第二纱线翻针空针编织而成,该第二底层由该第一纱线翻针空针编织而成,该中间层由第三纱线底隔针编织而成。
8.本技术利用第一纱线做面隔针编织形成第一面层,利用第二纱线做底隔针编织形成第一底层,将第一底层的第二纱线进行翻针动作,使其从后针床翻至前针床与第一面层连接且继续做空针编织以形成具有浮线的第二面层,与此同时,第一面层的第一纱线在第二面层的下方进行空针编织以形成具有浮线的第二低层,第二低层的浮线刚好盖住了底线圈经向连接点,使得针织部件的底层具有了类似梭织组织的效果,进而使得针织部件中具有飞织针织与梭织针织的双重效果。
9.本技术通过面隔针编织、底隔针编织、翻针编织与空针编织的相互结合,使得针织部件的结构更加稳定,具有耐磨、耐弯折等优异的物理性能。
10.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一纱线的编织方式为织一隔一的面隔针编织。本技术通过将第一纱线的编织方式设置成织一隔一,便于后续第一纱线做翻针动作。
11.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二纱线的编织方式为织一隔m的底隔针编织,其中,m≥1的奇数。本技术第二纱线的编织方式设置成织一隔m,便于翻针编织,同时能够增加纱线的颜色,使得针织部件的色彩更加丰富,呈现出更加突出与显眼的视觉效果。
12.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三纱线的编织方式为织一隔n的底隔针编织,其中,n≥1的奇数。本技术第三纱线的编织方式设置成织一隔m,便于翻针编织,同时能够增加纱线的颜色,使得针织部件的色彩更加丰富,呈现出更加突出与显眼的视觉效果。
13.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一纱线、该第二纱线与该第三纱线的颜色均不同。本技术将第一纱线、第二纱线、第三纱线设置成互不相同的颜色,使得针织部件的梭织组织效果更加突出与显眼。
14.在一些实施例中,在该第一针织组织中,该第一面层具有至少1个经向条纹,该经向条纹呈现的是第一纱线;该第一底层具有至少1个经向条纹,该经向条纹呈现的是第二纱线。本技术的第一针织组织在面层与底层呈现出的颜色是不一致的,且纹理是呈经向方向的。
15.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二针织组织的该第二面层上具有至少3个经向条纹,第一经向条纹呈现的是第二纱线,第二经向条纹呈现的是第一纱线,第三经向条纹呈现的是至少2个纬向条纹,第一纬向条纹呈现的是第三纱线,第二纬向条纹呈现的是第二纱线;该第二针织组织的该第二底层上具有至少2个纬向条纹,第一纬向条纹呈现的是第一纱线,第二纬向条纹呈现的是第三纱线。本技术的第二针织在面层与底层呈现出的颜色是不一致的,且纹理呈现出经向与纬向的双重效果,使得针织部件的底层具有了类似梭织组织的效果,进而使得针织部件中具有飞织针织与梭织针织的双重效果。
16.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具有梭织组织效果的针织部件的编织方法,该编织方法包括:
17.第一针织组织编织步骤,由第一纱线做面隔针编织动作形成第一面层,由第二纱线做底隔针编织动作形成第一底层;
18.第二针织组织编织步骤,由第一底层中的第二纱线通过翻针的方式由后针床翻针至前针床做空针编织形成第二面层,同时,第一面层中的第一纱线通过翻针的方式由前针床翻针至后针床做空针编织形成第二底层,由第三纱线在第二面层与第二底层之间做底隔针编织形成中间层。
19.本技术利用第一纱线做面隔针编织形成第一面层,利用第二纱线做底隔针编织形成第一底层,将第一底层的第二纱线进行翻针动作,使其从后针床翻至前针床与第一面层连接且继续做空针编织以形成具有浮线的第二面层,与此同时,第一面层的第一纱线在第二面层的下方进行空针编织以形成具有浮线的第二低层,第二低层的浮线刚好盖住了底线圈经向连接点,使得针织部件的底层具有了类似梭织组织的效果,进而使得针织部件中具有飞织针织与梭织针织的双重效果。
20.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一纱线的编织方式为织一隔一的面隔针编织,该第二纱线
的编织方式为织一隔m的底隔针编织,该第三纱线的编织方式为织一隔n的底隔针编织,其中,m≥1的奇数,n≥1的奇数。本技术通过将第一纱线、第二纱线、第三纱线的编织方式设置好,便于后续的翻针编织动作的进行,同时能够增加纱线的颜色,使得针织部件的色彩更加丰富,呈现出更加突出与显眼的视觉效果。
21.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三纱线的编织针位与该第二纱线的编织针位相差两支针位。本技术将第三纱线的编织针位位移两支针位,便于后续的翻针编织。
22.此外,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鞋面,包括如上文所述的具有梭织组织效果的针织部件或由如上文所述的编织方法编织而成的具有梭织组织效果的针织部件。
23.本技术通过在鞋面的任意位置编织了具有梭织组织效果的针织部件,使得鞋面整体具有飞织组织与梭织组织的双重视觉效果,结构稳定硬挺,支撑性强,耐磨、耐弯折。
24.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25.本技术利用第一纱线做面隔针编织形成第一面层,利用第二纱线做底隔针编织形成第一底层,将第一底层的第二纱线进行翻针动作,使其从后针床翻至前针床与第一面层连接且继续做空针编织以形成具有浮线的第二面层,与此同时,第一面层的第一纱线在第二面层的下方进行空针编织以形成具有浮线的第二低层,第二低层的浮线刚好盖住了底线圈经向连接点,使得针织部件的底层具有了类似梭织组织的效果,进而使得针织部件中具有飞织针织与梭织针织的双重效果。
26.本技术的编织方法简单,大大简化了生产工序,无需额外的拼接工序,绿色环保无污染,且采用一体编织而成,生产效率高,不影响针织部件的透气性、结构稳定性,还能具有类似梭织组织的效果。
27.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28.无疑的,本技术的此类目的与其他目的在下文以多种附图与绘图来描述的较佳实施例细节说明后将变为更加显见。
29.为让本技术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一个或数个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示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30.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共同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
31.在附图中,相同的部件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且附图是示意性的,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3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个或数个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此类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33.图1为本技术一种具有梭织组织效果的针织部件的正面图;
34.图2为本技术一种具有梭织组织效果的针织部件的反面图;
35.图3为本技术一种具有梭织组织效果的针织部件的剖视图;
36.图4为本技术一种具有梭织组织效果的针织部件的局部编织图。
37.主要附图标记说明:
38.1、针织单元;11、第一针织组织;111、第一面层;112、第一底层;12、第二针织组织;121、第二面层;122、第三面层;123、中间层。
具体实施方式
39.以下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借此对本技术如何应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效果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需要说明的是,只要不构成冲突,本技术中的各个实施例以及各实施例中的各个特征可以相互结合,所形成的技术方案均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40.同时,在以下说明中,处于解释的目的而阐述了许多具体细节,以提供对本技术实施例的彻底理解。然而,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是,本技术可以不用这里的具体细节或者所描述的特定方式来实施。
41.参照图3,图3为本技术一种具有梭织组织效果的针织部件的剖视图。
42.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梭织组织效果的针织部件,包括一体编织而成的部件本体,该部件本体包括多个针织单元1,各该针织单元1包括第一针织组织11、第二针织组织12,该第一针织组织11与该第二针织组织12相邻编织。
43.第一针织组织11包括第一面层111、第一底层112,该第一底层112编织在该第一面层111之下;该第一面层111由第一纱线做面隔针编织而成,该第一底层112由第二纱线做底隔针编织而成。
44.第二针织组织12包括第二面层121、第二底层122以及中间层123,该第二底层122编织在该第二面层121之下,该中间层123编织在该第二面层121与该第二底层122之间;该第二面层121由该第二纱线翻针空针编织而成,该第二底层122由该第一纱线翻针空针编织而成,该中间层123由第三纱线底隔针编织而成。
45.本技术利用第一纱线做面隔针编织形成第一面层111,利用第二纱线做底隔针编织形成第一底层112,将第一底层112的第二纱线进行翻针动作,使其从后针床翻至前针床与第一面层111连接且继续做空针编织以形成具有浮线的第二面层121,与此同时,第一面层111的第一纱线在第二面层121的下方进行空针编织以形成具有浮线的第二低层,第二低层的浮线刚好盖住了底线圈经向连接点,使得针织部件的底层具有了类似梭织组织的效果,进而使得针织部件中具有飞织针织与梭织针织的双重效果。
46.本技术通过面隔针编织、底隔针编织、翻针编织与空针编织的相互结合,使得针织部件的结构更加稳定,具有耐磨、耐弯折等优异的物理性能。
47.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可选地,该第一纱线为聚氨酯热塑性弹性纱线(tpu纱线)。本技术通过采用聚氨酯热塑性弹性纱线作为第一纱线,使得第一纱线的收缩更加稳定,也更耐高温,在物理性能方面,具有抗黄变、耐磨、耐弯折、耐酚黄等性能。
48.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可选地,该第二纱线为涤纶高弹丝。
49.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可选地,该第三纱线为高弹纱线。
50.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可选地,该第一纱线的编织方式为织一隔一的面隔针编织。本技术通过将第一纱线的编织方式设置成织一隔一,便于后续第一纱线做翻针动作。
51.织一隔一的面隔针编织指的是一支针位做面编织动作,一支针位做空针编织动作。
52.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可选地,该第二纱线的编织方式为织一隔m的底隔针编织,其中,m≥1的奇数。本技术第二纱线的编织方式设置成织一隔m,便于翻针编织,同时能够增加纱线的颜色,使得针织部件的色彩更加丰富,呈现出更加突出与显眼的视觉效果。
53.织一隔m的底隔针编织指的是一支针位做底编织动作,m支针位做空针编织动作。
54.进一步地,m可以为1、3、5、7、9等。
55.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可选地,该第三纱线的编织方式为织一隔n的底隔针编织,其中,n≥1的奇数。本技术第三纱线的编织方式设置成织一隔m,便于翻针编织,同时能够增加纱线的颜色,使得针织部件的色彩更加丰富,呈现出更加突出与显眼的视觉效果。
56.织一隔m的底隔针编织指的是一支针位做底编织动作,n支针位做空针编织动作。
57.进一步地,n可以为1、3、5、7、9等。
58.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可选地,该第一纱线、该第二纱线与该第三纱线的颜色均不同。本技术将第一纱线、第二纱线、第三纱线设置成互不相同的颜色,使得针织部件的梭织组织效果更加突出与显眼。
59.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可选地,该第一纱线为黑色聚氨酯热塑性弹性纱线(黑色tpu纱线)。
60.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可选地,该第二纱线为红色涤纶高弹丝。
61.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可选地,该第三纱线为黄色高弹纱线。
62.参照图1-2,图1为本技术一种具有梭织组织效果的针织部件的正面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具有梭织组织效果的针织部件的反面图。
63.在图1-2中,a为第一纱线,b为第二纱线,c为第三纱线。
64.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可选地,在该第一针织组织11中,该第一面层111具有至少1个经向条纹,该经向条纹呈现的是第一纱线;该第一底层112具有至少1个经向条纹,该经向条纹呈现的是第二纱线。本技术的第一针织组织11在面层与底层呈现出的颜色是不一致的,且纹理是呈经向方向的。
65.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可选地,该第二针织组织12的该第二面层121上具有至少3个经向条纹,第一经向条纹呈现的是第二纱线,第二经向条纹呈现的是第一纱线,第三经向条纹呈现的是至少2个纬向条纹,第一纬向条纹呈现的是第三纱线,第二纬向条纹呈现的是第二纱线;该第二针织组织12的该第二底层122上具有至少2个纬向条纹,第一纬向条纹呈现的是第一纱线,第二纬向条纹呈现的是第三纱线。本技术的第二针织在面层与底层呈现出的颜色是不一致的,且纹理呈现出经向与纬向的双重效果,使得针织部件的底层具有了类似梭织组织的效果,进而使得针织部件中具有飞织针织与梭织针织的双重效果。
66.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梭织组织效果的针织部件的编织方法,该编织方法包括:
67.第一针织组织11编织步骤,由第一纱线做面隔针编织动作形成第一面层111,由第二纱线做底隔针编织动作形成第一底层112;
68.第二针织组织12编织步骤,由第一底层112中的第二纱线通过翻针的方式由后针床翻针至前针床做空针编织形成第二面层121,同时,第一面层111中的第一纱线通过翻针
的方式由前针床翻针至后针床做空针编织形成第二底层122,由第三纱线在第二面层121与第二底层122之间做底隔针编织形成中间层123。
69.本技术利用第一纱线做面隔针编织形成第一面层111,利用第二纱线做底隔针编织形成第一底层112,将第一底层112的第二纱线进行翻针动作,使其从后针床翻至前针床与第一面层111连接且继续做空针编织以形成具有浮线的第二面层121,与此同时,第一面层111的第一纱线在第二面层121的下方进行空针编织以形成具有浮线的第二低层,第二低层的浮线刚好盖住了底线圈经向连接点,使得针织部件的底层具有了类似梭织组织的效果,进而使得针织部件中具有飞织针织与梭织针织的双重效果。
70.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可选地,该第一纱线的编织方式为织一隔一的面隔针编织,该第二纱线的编织方式为织一隔m的底隔针编织,该第三纱线的编织方式为织一隔n的底隔针编织,其中,m≥1的奇数,n≥1的奇数。本技术通过将第一纱线、第二纱线、第三纱线的编织方式设置好,便于后续的翻针编织动作的进行,同时能够增加纱线的颜色,使得针织部件的色彩更加丰富,呈现出更加突出与显眼的视觉效果。
71.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可选地,该第三纱线的编织针位与该第二纱线的编织针位相差两支针位。本技术将第三纱线的编织针位位移两支针位,便于后续的翻针编织。
72.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鞋面,包括如上文所述的具有梭织组织效果的针织部件或由如上文所述的编织方法编织而成的具有梭织组织效果的针织部件。
73.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可选地,该鞋面的鞋头处编织有具有梭织组织效果的针织部件。
74.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可选地,该鞋面的鞋腰处编织有具有梭织组织效果的针织部件。
75.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可选的,该鞋面的鞋跟处编织有具有梭织组织效果的针织部件。
76.实施例1
77.请再次参照图1-3,图1为本技术一种具有梭织组织效果的针织部件的正面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具有梭织组织效果的针织部件的反面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具有梭织组织效果的针织部件的剖视图。
78.在图1-2中,a为第一纱线,b为第二纱线,c为第三纱线。
79.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具有梭织组织效果的针织部件,包括一体编织而成的部件本体,该部件本体包括多个针织单元1,各该针织单元1包括第一针织组织11、第二针织组织12,该第一针织组织11与该第二针织组织12相邻编织。
80.第一针织组织11包括第一面层111、第一底层112,该第一底层112编织在该第一面层111之下;该第一面层111由第一纱线做面隔针编织而成,该第一底层112由第二纱线做底隔针编织而成。
81.第二针织组织12包括第二面层121、第二底层122以及中间层123,该第二底层122编织在该第二面层121之下,该中间层123编织在该第二面层121与该第二底层122之间;该第二面层121由该第二纱线翻针空针编织而成,该第二底层122由该第一纱线翻针空针编织而成,该中间层123由第三纱线底隔针编织而成。
82.在该第一针织组织11中,该第一面层111具有至少1个经向条纹,该经向条纹呈现的是第一纱线;该第一底层112具有至少1个经向条纹,该经向条纹呈现的是第二纱线。本实施例的第一针织组织11在面层与底层呈现出的颜色是不一致的,且纹理是呈经向方向的。
83.该第二针织组织12的该第二面层121上具有至少3个经向条纹,第一经向条纹呈现的是第二纱线,第二经向条纹呈现的是第一纱线,第三经向条纹呈现的是至少2个纬向条纹,第一纬向条纹呈现的是第三纱线,第二纬向条纹呈现的是第二纱线;该第二针织组织12的该第二底层122上具有至少2个纬向条纹,第一纬向条纹呈现的是第一纱线,第二纬向条纹呈现的是第三纱线。本实施例的第二针织在面层与底层呈现出的颜色是不一致的,且纹理呈现出经向与纬向的双重效果,使得针织部件的底层具有了类似梭织组织的效果,进而使得针织部件中具有飞织针织与梭织针织的双重效果。
84.本实施例利用第一纱线做面隔针编织形成第一面层111,利用第二纱线做底隔针编织形成第一底层112,将第一底层112的第二纱线进行翻针动作,使其从后针床翻至前针床与第一面层111连接且继续做空针编织以形成具有浮线的第二面层121,与此同时,第一面层111的第一纱线在第二面层121的下方进行空针编织以形成具有浮线的第二低层,第二低层的浮线刚好盖住了底线圈经向连接点,使得针织部件的底层具有了类似梭织组织的效果,进而使得针织部件中具有飞织针织与梭织针织的双重效果。
85.本实施例通过面隔针编织、底隔针编织、翻针编织与空针编织的相互结合,使得针织部件的结构更加稳定,具有耐磨、耐弯折等优异的物理性能。
86.实施例2
87.请再次参照图3,图3为本技术一种具有梭织组织效果的针织部件的剖视图。
88.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具有梭织组织效果的针织部件,包括一体编织而成的部件本体,该部件本体包括多个针织单元1,各该针织单元1包括第一针织组织11、第二针织组织12,该第一针织组织11与该第二针织组织12相邻编织。
89.第一针织组织11包括第一面层111、第一底层112,该第一底层112编织在该第一面层111之下;该第一面层111由第一纱线做面隔针编织而成,该第一底层112由第二纱线做底隔针编织而成。
90.第二针织组织12包括第二面层121、第二底层122以及中间层123,该第二底层122编织在该第二面层121之下,该中间层123编织在该第二面层121与该第二底层122之间;该第二面层121由该第二纱线翻针空针编织而成,该第二底层122由该第一纱线翻针空针编织而成,该中间层123由第三纱线底隔针编织而成。
91.该第一纱线的编织方式为织一隔一的面隔针编织,该第二纱线的编织方式为织一隔三的底隔针编织,该第三纱线的编织方式为织一隔三的底隔针编织。
92.实施例3
93.参照图4,图4为本技术一种具有梭织组织效果的针织部件的局部编织图。
94.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具有梭织组织效果的针织部件的编织方法,该编织方法具体为:
95.其中,图4中,a纱为黑色tpu纱线,b纱为红色涤纶高弹纱,c纱为黄色高弹纱。
96.第1织行由a纱做面编织;
97.第2织行由a纱做底编织;
98.第3-5织行是将对应后针床线圈翻针至前针床的翻针编织,第3织行是将第2、4、6、8、10、12、14、16、18、20织列的后针床线圈翻针至前针床的翻针编织,第4织行是将第1、5、9、13、17织列的后针床线圈翻针至前针床的翻针编织,第5织行是将第3、7、11、15、19织列的后针床线圈翻针至前针床的翻针编织;
99.第6织行由a纱做面编织和空针隔针编织;
100.第7、8织行是将对应前针床线圈翻针至后针床的翻针编织,第7织行是将第3、7、11、15、19织列的前针床线圈翻针至后针床的翻针编织,第8织行是将第1、5、9、13、17织列的前针床线圈翻针至后针床的翻针编织;
101.第9织行由b纱做底编织与空针,织一隔三的隔针编织,具体为:第9织行的第3、7、11、15、19织列由b纱做底编织动作,第9织行的第1-2、4-6、8-10、12-14、20织列由b纱做空针编织;
102.第10织行由c纱做底编织与空针,织一隔三的隔针编织,比第9织行位移2支针位,具体为:第10织行的第1、5、9、13、17织列由c纱做底编织,第10织行的第2-4、6-8、10-12、14-16、18-20织列由c纱做空针编织;
103.第9、10织行的底编织针位是第7、8织行的翻针针位;
104.第11、12织行是将对应后针床线圈翻针至前针床的翻针编织,第11织行是将第1、5、9、13、17织列的后针床线圈翻针至前针床的翻针编织,第12织行是将第3、7、11、15、19织列的后针床线圈翻针至前针床的翻针编织;
105.第13织行由a纱做面编织和空针隔针编织;
106.第14、15织行是将对应前针床线圈翻针至后针床的翻针编织,第14织行是将第3、7、11、15、19织列的前针床线圈翻针至后针床的翻针编织,第15织行是将第1、5、9、13、17织列的前针床线圈翻针至后针床的翻针编织。
107.第16织行由b纱做底编织与空针,织一隔三的隔针编织,具体为:第16织行的第3、7、11、15、19织列由b纱做底编织动作,第16织行的第1-2、4-6、8-10、12-14、20织列由b纱做空针编织;
108.第17织行由c纱做底编织与空针,织一隔三的隔针编织,比第16织行位移2支针位,具体为:第17织行的第1、5、9、13、17织列由c纱做底编织,第17织行的第2-4、6-8、10-12、14-16、18-20织列由c纱做空针编织;
109.第16、17织行的底编织针位是第14、15织行的翻针针位;
110.第18-31织行是第4-18织行的重复编织,第4-10织行是最小循环单元。
111.应该理解的是,本技术所公开的实施例不限于这里所公开的特定处理步骤或材料,而应当延伸到相关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理解的此类特征的等同替代。还应当理解的是,在此使用的术语仅用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并不意味着限制。
112.说明书中提到的“实施例”意指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或特性包括在本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因此,说明书通篇各个地方出现的短语或“实施例”并不一定均指同一个实施例。
113.需说明,在上文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上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