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离合结构的洗衣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495580发布日期:2023-03-17 20:59阅读:61来源:国知局
一种无离合结构的洗衣机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洗衣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无离合结构的洗衣机。


背景技术:

2.中国专利文献号cn114635266a于2022年6月17日公开了一种洗衣机减速离合装置、洗衣机及其控制方法,包括:波轮轴;内桶轴,可转动的套设在所述波轮轴的外周;减速轮系,所述波轮轴的一端与减速轮系传动连接;输入轴,其一端与减速轮系传动连接;输入轴套,可转动的套设在所述输入轴的外周,所述内桶轴与所述输入轴套固定连接;离合套,可轴向滑动的套设在所述输入轴套上,且所述离合套与所述输入轴套之间周向相互限位配合;以及固定盘,所述的固定盘固定安装在所述离合套的上方;通过控制所述离合套上滑与所述固定盘啮合固定,以限制所述输入轴套和内桶轴的周向转动。此洗衣机通过离合机构,实现洗衣机的洗涤和脱水动作,但离合机构结构复杂,涉及的零部件较多,导致洗衣机的成本较高,而且此洗衣机的衣物搓洗效果一般。
3.因此,有必要做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稳定可靠、洗涤效果好、实用性强的无离合结构的洗衣机,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
5.按此目的设计的一种无离合结构的洗衣机,包括外桶和内桶,内桶的底部设置有波轮,波轮与动力主轴配合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外桶内的支架和主轴套,支架连接在内桶底部,主轴套套装在动力主轴上,支架套装在主轴套上,支架中心孔与主轴套外轴径的配合为间隙配合,主轴套内孔与动力主轴的配合为过盈配合或过渡配合或间隙配合。
6.支架与主轴套形成滑动轴承副。
7.滑动轴承副为单轴承结构,单轴承的支撑宽度为a,a≥15mm。
8.滑动轴承副为多轴承结构,多轴承的支撑宽度为b,b≥15mm。
9.主轴套主体为圆柱形,主轴套外轴径与支架中心孔为间隙配合。
10.主轴套主体为圆锥形,主轴套外轴径与支架中心孔为零间隙配合;主轴套与支架的配合面磨损后,支架下落,并修正主轴套外轴径与支架中心孔的配合间隙。
11.波轮上设置有第一吸合件,内桶底部设置有第二吸合件,第一吸合件沿圆周均布在波轮上,第二吸合件沿圆周均布在内桶底部,第一吸合件与第二吸合件上下对应位置设置。
12.内桶包括桶身和连接在桶身底部的底壳,底壳与支架配合连接,波轮设置在底壳内。
13.外桶底部设置有驱动器,驱动器驱动连接动力主轴。
14.驱动器为电机组件。
15.本实用新型的洗衣机通过设置主轴套,利用主轴套与动力主轴的过盈配合或过渡配合或间隙配合、支架与主轴套的间隙配合,通过惯性和摩擦力,实现洗衣机的洗涤和脱水功能,相较于传统带离合结构的洗衣机,结构更简单,零部件更少,成本更低,洗衣机洗涤或漂洗时,通过上述结构,波轮不断正反向旋转时,内桶不断延迟跟转,导致波轮和内桶在旋转中会出现频繁的互为反向旋转,使衣物翻转和搓洗的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洗衣机的截面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第一应用例洗衣机的部分结构截面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第二应用例洗衣机的部分结构截面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中洗衣机的部分结构截面图。
20.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中洗衣机的部分结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22.第一实施例
23.参见图1-图3,本无离合结构的洗衣机,包括外桶1和内桶2,内桶2的底部设置有波轮3,波轮3与动力主轴4配合连接,还包括设置在外桶1内的支架5和主轴套6,支架5连接在内桶2底部,主轴套6套装在动力主轴4上,支架5套装在主轴套6上,支架5中心孔与主轴套6外轴径的配合为间隙配合,主轴套6内孔与动力主轴4的配合为过盈配合或过渡配合或间隙配合。
24.支架5与主轴套6形成滑动轴承副。
25.滑动轴承副为单轴承结构,单轴承的支撑宽度为a,a≥15mm;或者,滑动轴承副为多轴承结构,多轴承的支撑宽度为b,b≥15mm;上述结构可保证内桶2可自由旋转但不致明显晃动。
26.主轴套6主体为圆柱形,主轴套6外轴径与支架5中心孔为间隙配合。
27.内桶2包括桶身2.1和连接在桶身2.1底部的底壳2.2,底壳2.2与支架5配合连接,波轮3设置在底壳2.2内。
28.动力主轴4依次穿过外桶1底部和主轴套6后与波轮3连接;波轮3通过螺钉固定在动力主轴4的顶端。
29.外桶1底部设置有驱动器9,驱动器9驱动连接动力主轴4。
30.驱动器9为电机组件,电机组件包括洗涤电机或带减速结构的洗涤电机。
31.洗衣机的工作原理:
32.洗涤/漂洗状态:洗衣机外桶1内进水,洗涤电机通过动力主轴4传递扭矩驱动波轮3正反向旋转,实现衣物洗涤;因内桶2通过支架5套装在动力主轴4和主轴套6上,处于可自由旋转状态,内桶2并不会即时跟随波轮3同向转动,此过程中,内桶2和支架5因主轴套6的摩擦作用而延时跟转,波轮3搅动的水流也会带动内桶2延时跟转;因为波轮3不断正反向旋转,而内桶2不断延迟跟转,导致波轮3和内桶2在旋转中会出现频繁的互为反向旋转,使衣物翻转和搓洗的效果更好。
33.脱水状态:洗衣机排水完毕,准备进入脱水状态,此时洗涤电机驱动动力主轴4开始旋转,因主轴套6与动力主轴4联接为一体,支架5在与主轴套6的摩擦力带动下也开始同步旋转;随着旋转速度逐渐加快,内桶2与波轮3逐步同步快速旋转实现脱水。
34.第二实施例
35.参见图4,本无离合结构的洗衣机不同于第一实施例之处在于:
36.主轴套6主体为圆锥形,主轴套6外轴径与支架5中心孔为零间隙配合;主轴套6与支架5的配合面磨损后,支架5下落,并自动修正主轴套6外轴径与支架5中心孔的配合间隙。
37.其他未述部分同第一实施例,这里不再分析说明。
38.第三实施例
39.参见图5,本无离合结构的洗衣机不同于第一实施例之处在于:
40.波轮3内嵌有第一吸合件7,内桶2底部嵌有第二吸合件8,第一吸合件7沿圆周均布在波轮3上,第二吸合件8沿圆周均布在内桶2底部,第一吸合件7与第二吸合件8上下对应位置设置;第二吸合件8嵌在底壳2.2内部,第一吸合件7和第二吸合件8为磁铁和铁片组合或双磁铁组合,第一吸合件7和第二吸合件8均布数量可多可少,以脱水同步旋转效果确定;因磁力在磁铁与磁铁(或铁片)距离很近时很大,随距离增加急剧减小,洗涤和脱水时就利用了磁铁的此种特性。
41.洗涤或漂洗时,波轮3在动力主轴4驱动下快速旋转,内桶2为自由状态只能因摩擦力低速跟转;波轮3上的第一吸合件7与底壳2.2上的第二吸合件8只有瞬时距离较近,无法形成稳定且强力的磁力牵引,波轮3高速旋转时并不能有效带动底壳2.2旋转;这样波轮3高速旋转,底壳2.2低速跟转,形成差速搓洗水流洗涤衣物。
42.脱水时:波轮3在动力主轴4驱动下先慢速旋转,使波轮3上的第一吸合件7与底壳2.2上的第二吸合件8得到充分近距离作用时间,形成稳定且强力的磁力牵引;这样波轮3缓慢牵引底壳2.2低速旋转,并逐渐提速到正常脱水转速,实现脱水。
43.其他未述部分同第一实施例,这里不再分析说明。
44.上述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