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夹层式消臭木浆熔喷复合非织造布及其生产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684899发布日期:2023-03-29 18:18阅读:191来源:国知局
一种夹层式消臭木浆熔喷复合非织造布及其生产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非织造布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夹层式消臭木浆熔喷复合非织造布及其生产设备。


背景技术:

2.现有的卫生用品中,木浆熔喷复合非织造布作为新型吸水芯体部分,可用在卫生巾、纸尿裤、护垫等产品中。随着产品的发展以及市场对于附加功能的需求,现市面上功能化的木浆熔喷复合非织造材料越来越多,例如抑菌、消臭、芳香型等等功能化产品。而对于消臭型木浆熔喷复合非织造布,常见的生产方式一般为:通过油剂后整理方式或放置如竹炭、硅胶、陶瓷微粉等具有吸附作用的多孔物质,起到消臭除味的功能。但是这类消臭物质是具有一定的包装要求及存放时间具有较高限制,若遇到包装破损或产品外露存放时,这类消臭物质与外界空气接触相应会消耗消臭性能,最终导致消臭效果不佳等不良体验。
3.其次,微胶囊技术近年被应用在非织造布领域中,其具体是指将某种功能性物质用某些高分子化合物或无机化合物经机械或化学方法包覆起来,制成直径1~500μm的核壳结构微小粒子,其中,微胶囊在常态下为稳定的固体颗粒,囊芯物质原有的性质不受损失,一般为遇水溶解,释放出囊芯物质。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生产简便、具有消臭功能、夹层式的木浆熔喷复合非织造布及其生产设备。
5.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夹层式消臭木浆熔喷复合非织造布生产设备,包括沿输送方向依次布置的第一熔喷组件、夹层组件和第二熔喷组件,所述第一熔喷组件用于制备第一熔喷面层;所述夹层组件包括密封罩、微胶囊喷头、木浆粉碎装置以及设于密封罩内的抽吸辊筒,其中,所述第一熔喷面层转送至夹层组件处并绕设在抽吸辊筒的辊面上,所述微胶囊喷头和木浆粉碎装置分别朝密封罩的内腔喷出消臭微胶囊和木浆纤维,从而在抽吸辊筒的抽吸作用下,使得消臭微胶囊和木浆纤维被吸附在第一熔喷面层上形成带有消臭微胶囊的木浆夹层;相层叠的所述第一熔喷面层和木浆夹层共同转送至第二熔喷组件处承载第二熔喷组件所制备的第二熔喷面层。
6.进一步,所述第一熔喷组件包括第一成网机和设于第一成网机上方的第一熔喷模头,所述第一成网机用于承接第一熔喷模头所喷出的熔喷纤维并成网形成所需的第一熔喷面层。
7.进一步,所述第二熔喷组件包括第二成网机和设于第二成网机上方的第二熔喷模头,所述第二成网机用于承接第二熔喷模头所喷出的熔喷纤维并在相层叠的第一熔喷面层和木浆夹层上成网形成所需的第二熔喷面层。
8.进一步,所述密封罩在临近其出口侧的上方位置设有供木浆粉碎装置安装的木浆投料口,所述木浆投料口内设有朝密封罩内吹风的排风扇;所述微胶囊喷头临近布置于木
浆投料口。
9.进一步,所述密封罩的入口及出口均设有与抽吸辊筒相紧靠的密封辊。
10.进一步,还包括设于第二熔喷组件下游的热轧机,其中,相层叠的第一熔喷面层、木浆夹层和第二熔喷面层一并转送汇入热轧机处作热轧固结。
11.一种夹层式消臭木浆熔喷复合非织造布,包括如上述实施例所述的生产设备所制备的木浆熔喷复合非织造布,其中,所述木浆熔喷复合非织造布包括由下至上依次层叠的第一熔喷面层、木浆夹层、第二熔喷面层,并且所述木浆夹层内嵌合有若干个消臭微胶囊。
12.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的方案,其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利用夹层组件的抽吸辊筒的抽吸作用使消臭微胶囊及木浆纤维附着在预制备的第一熔喷面层上,随后在所形成的木浆夹层上层叠形成第二熔喷面层,此时的消臭微胶囊不仅嵌合在木浆纤维中,且由第一熔喷面层和第二熔喷面层在外层包覆着,不易掉落。消臭微胶囊遇水可溶,囊芯的消臭物质被释放并与臭味气体发生反应,从而从源头上消除异味,消臭效果好,从而令制备的木浆熔喷复合非织造布产品不会因存放暴露等问题而导致消臭功能失效,其耐用性、时效性更久。
附图说明
13.图1为生产设备的复合结构示意图。
14.图2为夹层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15.图3为木浆熔喷复合非织造布的结构示意图。
16.其中,1-第一熔喷组件,11-第一成网机,12-第一熔喷模头,2-夹层组件,21-密封罩,22-抽吸辊筒,23-木浆粉碎装置,24-微胶囊喷头,25-排风扇,26-密封辊,3-第二熔喷组件,31-第二成网机,32-第二熔喷模头,4-热轧机,a-第一熔喷面层,b-木浆夹层,c-消臭微胶囊,d-第二熔喷面层。
具体实施方式
17.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地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理解得更加透彻全面。
18.参见附图1-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一种夹层式消臭木浆熔喷复合非织造布生产设备,包括沿输送方向依次布置的第一熔喷组件1、夹层组件2和第二熔喷组件3,其中,第一熔喷组件1用于制备第一熔喷面层a、夹层组件2用于制备木浆夹层b、第二熔喷组件3用于制备第二熔喷面层d,所制备的第一熔喷面层a、木浆夹层b和第二熔喷面层d依次层叠形成所需的木浆熔喷复合非织造布。
19.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熔喷组件1包括第一成网机11和设于第一成网机11上方的第一熔喷模头12,第一成网机11用于承接第一熔喷模头12所喷出的熔喷纤维并成网形成所需的第一熔喷面层a。随后,该第一熔喷面层a由第一成网机11转送至夹层组件2处用于承接木浆夹层b。
20.参见附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夹层组件2包括密封罩21、微胶囊喷头24、木浆粉碎装置23以及设于密封罩21内的抽吸辊筒22。抽吸辊筒22外接负压发生器(图中未示)以在
其辊面形成抽吸负压;第一熔喷面层a转送至密封罩21的内腔中并绕设在抽吸辊筒22的辊面上。其次,微胶囊喷头24和木浆粉碎装置23分别朝密封罩21的内腔喷出消臭微胶囊c和木浆纤维,从而在抽吸辊筒22的抽吸作用下,使得消臭微胶囊c和木浆纤维被吸附在第一熔喷面层a上形成带有消臭微胶囊c的木浆夹层b,其中,此时的消臭微胶囊c嵌在蓬松且孔隙率大的木浆纤维中。
21.进一步,本实施例的木浆粉碎装置23外接木浆碎屑机(图中未示),通过木浆碎屑机将木浆纸破碎成木浆纤维输送至木浆粉碎装置23处等速均匀地喷出。微胶囊喷头24用于等速均匀地喷出消臭微胶囊c。
22.具体地,密封罩21在临近其出口侧的上方位置设有供木浆粉碎装置23安装的木浆投料口;微胶囊喷头24临近布置于木浆投料口;木浆投料口内设有朝密封罩21内吹风的排风扇25,此时的排风扇25的风向由密封罩21的出口朝入口方向。由此,利用排风扇25的吹风作用配合抽吸辊筒22的抽吸作用,使得木浆纤维与消臭微胶囊c进行风力混合交杂在一起,随后均匀地被吸附在第一熔喷面层a上,最终形成所需的带消臭微胶囊c的木浆夹层b。
23.进一步,为了更便于第一熔喷面层a及木浆夹层b进出密封罩21以及密封罩21的密封性,本实施例的密封罩21的入口及出口均设有与抽吸辊筒22相紧靠的密封辊26,其中,位于入口处的密封辊26用于牵引由第一成网机11转送来的第一熔喷面层a送入密封罩21内;位于出口处的密封辊26用于牵引绕设抽吸辊筒22辊面的第一熔喷面层a和木浆夹层b送出密封罩21。
24.在本实施例中,相层叠的第一熔喷面层a和木浆夹层b由夹层组件2转送至第二熔喷组件3处承接所第二熔喷面层d。具体地,本实施例的第二熔喷组件3包括第二成网机31和设于第二成网机31上方的第二熔喷模头32,第二成网机31用于承接第二熔喷模头32所喷出的熔喷纤维并在相层叠的第一熔喷面层a和木浆夹层b上成网形成所需的第二熔喷面层d,即,第二熔喷模头32所喷出的熔喷纤维在木浆夹层b表面形成第二熔喷面层d,从而在第二成网机31上形成由下至上依次层叠的第一熔喷面层a、木浆夹层b、第二熔喷面层d,最终得到如图3所示的木浆熔喷复合非织造布。
25.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设于第二熔喷组件3下游的热轧机4,其中,相层叠的第一熔喷面层a、木浆夹层b和第二熔喷面层d一并转送汇入热轧机4处作热轧固结,令木浆熔喷复合非织造布的复合效果更加紧密、可靠。热轧机4由一对对向旋转的热轧辊构成。
26.进一步,上述的木浆粉碎装置23、第一熔喷模头12、第二熔喷模头32和微胶囊喷头24属于常用设备,其结构及原理属于公知常识,此处不再展开赘述。
27.在本实施例中,还涉及一种夹层式消臭木浆熔喷复合非织造布,包括如上述实施例所述的生产设备所制备的木浆熔喷复合非织造布,其中,所述木浆熔喷复合非织造布包括由下至上依次层叠的第一熔喷面层a、木浆夹层b、第二熔喷面层d,并且所述所述木浆夹层b内嵌合有若干个消臭微胶囊c。
28.以上所述之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情况下,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作出更多可能的变动和润饰,或修改均为本实用新型的等效实施例。故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之思路所做的等同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