缝头备布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602260发布日期:2023-03-24 22:40阅读:69来源:国知局
缝头备布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缝头备布设备。


背景技术:

2.在纺织品生产过程中,布料被纺织后,往往只有较短的长度,为了便于对布料进行加工,需要将布料进行缝合接头,形成长度更长的布匹,以便于布料的后续加工。为了提高布料的缝头效率,往往采用缝头机进行缝头。
3.缝头机在工作过程中,需要将成卷的布料运送到缝头机的机架上,然后将布料进行松卷以找出布头,之后将布头展平,再通过缝头机的缝合机构将展平布头与上一布料的布尾进行缝合。
4.在现有的技术方案中,虽可实现对布料的缝头操作,但操作大多完全依靠工作人员手工进行操作,劳动量大,费时费工。
5.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6.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人工操作劳动量大,费时费工的问题,提供一种缝头备布设备。
7.一种缝头备布设备,包括:
8.主体机架,所述主体机架上设有缝头装置和布边固定装置,所述布边固定装置用于对相邻两布料的布头和布尾进行固定,所述缝头装置用于对固定后的布头和布尾进行缝合;
9.出料装置,所述出料装置设置在所述主体机架上,用于使缝合后的布头离开缝头装置;
10.松卷装置,所述松卷装置设置在所述主体机架上,用于松开成卷布料,以使布料的布头或布尾可被固定在所述布边固定装置上;
11.放料装置,所述放料装置设置在所述主体机架上,用于将成卷布料送到所述松卷装置上;
12.缓存装置,所述缓存装置设置在所述主体机架上,用于同时存放多匹成卷布料;
13.提升装置,所述提升装置设置在所述主体机架上,用于将所述缓存装置上的其中一匹成卷布料输送到所述放料装置上。
14.上述缝头备布设备,通过缓存装置同时存放多匹成卷布料,以便设备可依次对多匹布料进行缝合,通过提升装置将缓存装置上的其中一匹成卷布料输送放料装置上,并通过放料装置将成卷布料送到松卷装置上,使松卷装置可将成卷布料松开,方便工作人员找到布料的布头并将其连同另一布料的布尾固定在布边固定装置上,通过缝头装置自动对固定后的布头和布尾进行缝合,缝合后的布头连同另一布料的布尾可通过出料装置输出到指定位置,整体操作过程中除缓存装置和缝头装置处均可无需人工辅助操作,自动化程度高,
人工操作劳动量小,省时省工。
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放料装置与所述松卷装置呈上下分布,所述出料装置与所述放料装置呈上下分布。
16.在上述实施例中,通过上下分布的方式,使整体设备的结构更为紧凑,节省占地面积。
1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缓存装置包括第一驱动器、缓存架、第一挡件和第二驱动器,所述缓存架通过第一驱动器与所述主体机架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挡件滑动设置在所述缓存架和所述提升装置之间,所述第二驱动器与所述第一挡件传动连接,以驱动所述第一挡件相对所述缓存架纵向移动。
18.在上述实施例中,通过使缓存架与主体机架转动连接,使缓存架可相对于提升装置倾斜设置,同时通过第一驱动器可调整缓存架的倾斜角度,便使缓存架上的成卷布料可自动滑落到提升装置上,同时可通过第一挡件对缓存架上的成卷布料进行遮拦,使每次只能有一个成卷布料滑落到提升装置上。
1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提升装置包括料槽、第一导轨、第二导轨和第三驱动器,所述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上分别滑动设有第一滑动件和第二滑动件,所述第一滑动件和所述第二滑动件分别与所述料槽的第一部位和第二部位转动连接,所述第三驱动器与所述料槽传动连接,以驱动所述料槽沿所述第一导轨纵向移动,所述第二部位位于所述第一部位的上侧,所述第二导轨的顶部具有弯折部,且所述弯折部位于所述放料装置的上侧。
20.在上述实施例中,通过第三驱动器可使料槽沿第一导轨的方向进行纵向移动,使料槽可带动其内的成卷布料向上移动,同时可通过第一滑动件和第二滑动件与料槽的转动连接,使料槽在移动到弯折部时,其第二部位可沿弯折部进行移动,进而使料槽翻转,将料槽内的成卷布料倒到放料装置上。
2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放料装置包括滑台、第二挡件、第四驱动器、支架、第五驱动器和推件,所述支架设置在所述主体机架上,用于对成卷布料进行盛接,所述推件滑动设置在所述支架上,所述第五驱动器与所述推件连接,以驱动所述推件相对所述支架横向移动,所述第四驱动器设置在所述支架上,所述第四驱动器与所述第二挡件传动连接,以驱动所述第二挡件相对所述支架纵向移动,所述滑台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靠近所述提升装置和所述第二挡件,且所述滑台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呈上下分布。
22.在上述实施例中,通过滑台对从提升装置输出的成卷布料进行盛接,并通过第二挡件对滑台上的成卷布料进行遮拦,控制成卷布料滑落到支架上的时间,落到支架上的成卷布料可经推件推到松卷装置上进行松卷操作。
2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松卷装置包括松卷架、滚轴组和第六驱动器,所述松卷架的顶部具有盛接结构,所述滚轴组设置在所述布边固定装置和所述松卷架之间,所述第六驱动器与所述滚轴组传动连接,以驱动所述滚轴组进行转动。
24.在上述实施例中,通过松卷架可对从放料装置送出的成卷布料进行盛接,并通过盛接结构增强成卷布料在松卷架上的稳固性,同时通过第六驱动器驱动滚轴组进行转动,使滚轴组可带动松卷架上的成卷布料进行转动,以使成卷布料松开并使布料的布头可被传送到布边固定装置处。
2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布边固定装置包括固定架、第七驱动器和压件,所述固
定架的第一侧位于所述松卷装置的下侧,所述固定架相对的第二侧位于所述压件的下侧,所述第七驱动器与所述压件传动连接,以驱动所述压件相对所述固定架纵向移动。
26.在上述实施例中,通过固定架对经松卷装置松开的布料的布头进行盛接,并通过第七驱动器可驱动压件对该布头和上一布料的布尾进行压紧固定,以便后续通过缝头装置对布头和布尾进行缝合。
2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架包括第一架体、第二架体和第八驱动器,所述第一架体远离所述松卷装置的侧面上设有固定针,所述第八驱动器与所述第二架体传动连接,以驱动所述第二架体沿所述固定针的轴向移动。
28.在上述实施例中,通过使布料位于第二架体上,并将固定针穿过布料,可增强布料在布边固定装置上的固定效果,同时通过第八驱动器驱动第二架体沿固定针的轴向移动,使第二架体可带动布料从固定针上自动移出,减少工作人员的工作量。
2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缝头装置包括第三导轨、缝头机、第九驱动器、风机和风管,所述缝头机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三导轨上,所述第九驱动器与所述缝头机传动连接,以驱动所述缝头机在所述第三导轨上移动,所述风管的第一端设置在所述缝头机上,所述风管的第二端与风机的进气口连通。
30.在上述实施例中,通过第九驱动器驱动缝头机在第三导轨上移动,使移动中的缝头机可对布料进行缝头操作,同时通过风机可将缝头机处的空气抽出,使流动的空气可实现对布料的布头进行整平的作用。
3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出料装置包括第十驱动器、第一滚轴、第二滚轴、连接件和摆布斗,所述第十驱动器与所述第一滚轴和所述第二滚轴传动连接,以同时驱动所述第一滚轴和所述第二滚轴转动,所述摆布斗通过连接件与所述第二滚轴传动连接,以使第二滚轴可带动所述摆布斗转动。
32.在上述实施例中,通过第十驱动器驱动第一滚轴和第二滚轴进行转动,使第一滚轴和第二滚轴可将缝合好的布料传递到摆布斗内,同时第二滚轴在转动过程中可通过带动摆布斗转动,使摆布斗可将其内部堆积的布料倒出。
附图说明
33.图1为本技术一些实施例的缝头备布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34.图2为本技术一些实施例的缝头备布设备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35.图3为图1中缓存装置与提升装置间的结构示意图;
36.图4为图1中松卷装置、放料装置、缝头装置及布边固定装置间的结构示意图;
37.图5为图2的a部局部放大图;
38.图6为图2的b部局部放大图;
39.图7为图1中出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40.附图标记:
41.1、主体机架;
42.11、顶部框架;12、中部框架;13、侧部框架;
43.2、出料装置;
44.21、第十驱动器;22、第一滚轴;23、第二滚轴;
45.24、连接件;
46.241、连杆;242、第三链轮;243、第三链条;
47.25、摆布斗;26、第二链轮;
48.3、松卷装置;
49.31、松卷架;
50.311、第一轴体;312、第二轴体;
51.32、滚轴组;33、第六驱动器;
52.4、放料装置;
53.41、滑台;42、第二挡件;43、第四驱动器;44、支架;45、第五驱动器;46、推件;47、弯折架;48、第三滑动件;49、第四滑动件;
54.5、缓存装置;
55.51、第一驱动器;
56.511、气缸座;512、第一气缸;
57.52、缓存架;53、第一挡件;54、第二驱动器;
58.6、提升装置;
59.61、料槽;62、第一导轨;63、第二导轨;
60.64、第三驱动器;
61.641、第一电机;642、第一链条;643、第一链轮;
62.65、第一滑动件;66、第二滑动件;67、弯折部;
63.7、缝头装置;
64.71、第三导轨;72、缝头机;
65.73、第九驱动器;
66.731、第二电机;732、同步带;733、带轮;734、安装座;
67.74、风机;75、风管;76、导向轮;77、过滤箱;
68.8、布边固定装置;
69.81、固定架;
70.811、第一架体;812、第二架体;813、第八驱动器;814、固定针;815、第一凹槽;816、第二凹槽;
71.82、第七驱动器;83、压件。
具体实施方式
72.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73.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
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74.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75.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76.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77.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78.参阅图1-图2,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缝头备布设备,包括主体机架1、出料装置2、松卷装置3、放料装置4、缓存装置5和提升装置6。其中,主体机架1用于为出料装置2、松卷装置3、放料装置4、缓存装置5和提升装置6提供安装位置,以便对出料装置2、松卷装置3、放料装置4、缓存装置5和提升装置6进行集中整合。
79.主体机架1上设有缝头装置7和布边固定装置8,布边固定装置8用于对相邻两布料的布头和布尾进行固定,缝头装置7用于对固定后的布头和布尾进行缝合。具体设置时,主体机架1包括顶部框架11、中部框架12和侧部框架13,中部框架12和侧部框架13分别设置在顶部框架11的底面中部和侧部。缝头装置7和布边固定装置8均设置在主体机架1的中部。即,缝头装置7和布边固定装置8均设置在中部框架12内侧。缝头装置7的缝合机构位于布边固定装置8的内侧,以使缝头装置7可通过其缝合机构对固定在布边固定装置8内的布头进行缝合。
80.出料装置2设置在主体机架1上,用于使缝合后的布头离开缝头装置7。具体设置时,出料装置2设置在顶部框架11内,位于缝头装置7和布边固定装置8的上侧,以使缝合后的布料可从缝头装置7和布边固定装置8的上侧输出,进而使得当该布料输出到布尾时,布尾可垂落到布边固定装置8上,使布边固定装置8可对该布尾和下一布料的布头进行固定。
81.松卷装置3设置在主体机架1上,用于松开成卷布料,以使布料的布头或布尾可被固定在布边固定装置8上。具体设置时,松卷装置3设置在中部框架12内侧,且布边固定装置
8位于缝头装置7和松卷装置3之间。使得经松卷装置3松开的布头可被送到布边固定装置8上,进而被布边固定装置8进行固定。
82.放料装置4设置在主体机架1上,用于将成卷布料送到松卷装置3上。具体设置时,放料装置4一侧设置在中部框架12内侧,放料装置4的另一侧靠近侧部框架13,且放料装置4位于布边固定装置8、缝头装置7和松卷装置3的上侧,使得放料装置4上的成卷布料可通过重力作用落到松卷装置3上。
83.缓存装置5设置在主体机架1上,用于同时存放多匹成卷布料。具体设置时,缓存装置5放置在地面上,并位于主体机架1的侧面。以便工作人员将成卷布料放置在缓存装置5上进行存放。
84.提升装置6设置在主体机架1上,用于将缓存装置5上的其中一匹成卷布料输送到放料装置4上。具体设置时,提升装置6设置在侧部框架13内,并位于缓存装置5和放料装置4之间。缓存装置5和放料装置4分别靠近提升装置6的底部和顶部。提升装置6可将位于底部的成卷布料运送到位于上侧的放料装置4上。
85.上述缝头备布设备,通过缓存装置5同时存放多匹成卷布料,以便设备可依次对多匹布料进行缝合,通过提升装置6将缓存装置5上的其中一匹成卷布料输送放料装置4上,并通过放料装置4将成卷布料送到松卷装置3上,使松卷装置3可将成卷布料松开,方便工作人员找到布料的布头并将其连同另一布料的布尾固定在布边固定装置8上,通过缝头装置7自动对固定后的布头和布尾进行缝合,缝合后的布头连同另一布料的布尾可通过出料装置2输出到指定位置,整体操作过程中除缓存装置5和缝头装置7处均可无需人工辅助操作,自动化程度高,人工操作劳动量小,省时省工。
8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放料装置4与松卷装置3呈上下分布,出料装置2与放料装置4呈上下分布。具体设置时,放料装置4位于出料装置2和松卷装置3之间。通过上下分布的方式,使整体设备的结构更为紧凑,节省占地面积。
87.参阅图1-图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缓存装置5包括第一驱动器51、缓存架52、第一挡件53和第二驱动器54,缓存架52通过第一驱动器51与主体机架1转动连接,第一挡件53滑动设置在缓存架52和提升装置6之间,第二驱动器54与第一挡件53传动连接,以驱动第一挡件53相对缓存架52纵向移动。
88.具体设置时,第一驱动器51包括气缸座511和第一气缸512,第一气缸512的底部与气缸座511转动连接,第一气缸512的顶部与缓存架52的第一端转动连接,缓存架52相对的第二端与支座转动连接。其中,支座可放置在底面上,也可与主体机架1连接。具体到本实施例中,第一气缸512的气缸轴与缓存架52的第一端转动连接。使得第一气缸512在驱动其气缸轴进行伸缩运动时,缓存架52可相对主体机架1进行转动。以便对缓存架52与主体机架1及地面间的角度进行调节,使缓存架52可更好地将成卷布料送到提升装置6处。
89.此外,第二驱动器54选用第二气缸,第二气缸设置在主体机架1上,第二气缸的气缸轴与第一挡件53的顶部连接。使得第一气缸512在驱动其气缸轴进行伸缩运动时,第一挡件53可在缓存架52和提升装置6之间纵向移动。当第一挡件53的底部距离缓存架52的第二端的距离大于成卷布料的直径时,第一挡件53不再对成卷布料进行拦截,此时缓存架52上成卷布料可通过重力作用滚动到提升装置6内。
90.在上述实施例中,通过使缓存架52与主体机架1转动连接,使缓存架52可相对于提
升装置6倾斜设置,同时通过第一驱动器51可调整缓存架52的倾斜角度,便使缓存架52上的成卷布料可自动滑落到提升装置6上,同时可通过第一挡件53对缓存架52上的成卷布料进行遮拦,使每次只能有一个成卷布料滑落到提升装置6上。
9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提升装置6包括料槽61、第一导轨62、第二导轨63和第三驱动器64,第一导轨62和第二导轨63上分别滑动设有第一滑动件65和第二滑动件66,第一滑动件65和第二滑动件66分别与料槽61的第一部位和第二部位转动连接,第三驱动器64与料槽61传动连接,以驱动料槽61沿第一导轨62纵向移动,第二部位位于第一部位的上侧,第二导轨63的顶部具有弯折部67弯折部67位于放料装置4的上侧。
92.具体设置时,第三驱动器64包括第一电机641、第一链条642和两个第一链轮643,第一电机641设置在侧部框架13上,第一导轨62和第二导轨63均设置在侧部框架13内,两个第一链轮643分别位于第一导轨62上下两侧,且其中一个第一链轮643与第一电机641的电机轴连接,另一个链轮与侧部框架13转动连接,第一链条642套设在两个第一链轮643上并与两个第一链轮643啮合,第一滑动件65设置在第一链条642上。当第一电机641驱动其电机轴带动第一链轮643进行转动时,第一链条642可随之移动,以使第一滑动件65可在第一导轨62上纵向移动,进而带动料槽61在侧部框架13内进行纵向移动。
93.第二导轨63与第一导轨62平行,弯折部67的底部靠近第一导轨62,弯折部的顶部靠近放料装置4且位于放料装置4的上侧。当第一滑动件65在第一导轨62上纵向移动时,第二滑动件66也随之在第二导轨63上纵向移动。当第二滑动件66移动到弯折部67时,第二滑动件66沿弯折部67向靠近放料装置4的方向移动,第一滑动件65继续沿第一导轨62向上移动。此时由于第一滑动件65和第二滑动件66分别与料槽61的第一部位和第二部位转动连接,且第二部位位于第一部位的上侧。因此第二滑动件66在沿弯折部向靠近放料装置4的方向移动时,可使料槽61上侧向放料装置4方向进行翻转,进而使料槽61内的成卷布料可被倾倒在放料装置4上。
94.值得一提的是,弯折部67的顶部中心距第一导轨62的顶部中心的距离d1可等于第二部位与第一部位间的距离d2。具体可参阅图3,料槽61的第一部位和第二部位分别位于第一滑动件65和第二滑动件66的中部,因此第二部位与第一部位间的距离d2即为第一滑动件65的中心至第二滑动件66的中心间的距离。即,弯折部67的顶部中心距第一导轨62的顶部中心的距离可等于第一滑动件65和第二滑动件66间的距离。当第一滑动件65沿第一导轨62向上移动时,第二滑动件66可沿第二导轨63向上移动至其弯折部67。因此,通过使弯折部67的顶部距第一导轨62的顶部的距离d1等于第二部位与第一部位间的距离d2,可使得当第一滑动件65滑动到第一导轨62的顶部时,第二滑动件66可滑动到弯折部67的顶部,进而使第一滑动件65在沿第一导轨62移动时,第二滑动件66不会从弯折部67内移出;第二滑动件66沿弯折部67移动时,第一滑动件65也不会从第一导轨62内移出。
95.更具体地,第一导轨62和第二导轨63均设有两个,且两个第一导轨62对称设置在侧部框架13相对的两内侧壁上,两个第二导轨63对称设置在侧部框架13相对的两内侧壁上,且第二导轨63位于第一导轨62和放料装置4之间。料槽61的两个侧面上的第一部位分别与两个第一导轨62上的第一滑动件65转动连接,料槽61的两个侧面上的第二部位分别与两个第二导轨63上的第二滑动件66转动连接。进一步增强料槽61移动过程中的稳定性。
96.在上述实施例中,通过第三驱动器64可使料槽61沿第一导轨62的方向进行纵向移
动,使料槽61可带动其内的成卷布料向上移动,同时可通过第一滑动件65和第二滑动件66与料槽61的转动连接,使料槽61在移动到弯折部67时,其第二部位可沿弯折部67进行移动,第一部位继续沿第一导轨62进行移动,使料槽61可发生翻转,进而可将料槽61内的成卷布料倒到放料装置4上。
97.参阅图1、图2和图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放料装置4包括滑台41、第二挡件42、第四驱动器43、支架44、第五驱动器45和推件46,支架44设置在主体机架1上,用于对成卷布料进行盛接,推件46滑动设置在支架44上,第五驱动器45与推件46连接,以驱动推件46相对支架44横向移动,第四驱动器43设置在支架44上,第四驱动器43与第二挡件42传动连接,以驱动第二挡件42相对支架44纵向移动,滑台41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靠近提升装置6和第二挡件42,且滑台41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呈上下分布。
98.具体设置时,滑台41倾斜设置在中部框架12和侧部框架13之间,且滑台41的第一端位于弯折部67的下方。第四驱动器43选用标准气缸,第二挡件42设置在第四驱动器43的气缸轴顶部。当第四驱动器43驱动其气缸轴带动第二挡件42移动到最低位置时,第二挡件42的顶部的水平高度低于滑台41的第二端的水平高度。当第四驱动器43驱动其气缸轴带动第二挡件42移动到最高位置时,第二挡件42的顶部的水平高度高于滑台41的第二端的水平高度。以使第四驱动器43可带动第二挡件42对滚落到滑台41的第二端处的成卷布料进行遮拦。
99.此外,支架44远离滑台41的一侧设有弯折架47,弯折架47的底部与支架44连接。通过弯折架47对位于支架44上的成卷布料进行相对拦截,避免落到支架44上的成卷布料直接滚落到松卷装置3上。支架44和弯折架47上设有连通的第三导轨71,第三导轨71上滑动设有第三滑动件48和第四滑动件49,第五驱动器45与第三滑动件48转动连接,推件46与第四滑动件49转动连接。其中,第五驱动器45也选用标准气缸,第五驱动器45的气缸底部与第三滑动件48转动连接,第五驱动器45的气缸轴与推件46连接。当第五驱动器45驱动其气缸轴带动推件46进行移动时,推件46可将成卷布料从弯折架47上推出,进而使成卷布料可落入松卷装置3内。
100.在上述实施例中,通过滑台41对从提升装置6输出的成卷布料进行盛接,并通过第二挡件42对滑台41上的成卷布料进行遮拦,控制成卷布料滑落到支架44上的时间,落到支架44上的成卷布料可经推件46推到松卷装置3上进行松卷操作。
10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松卷装置3包括松卷架31、滚轴组32和第六驱动器33,松卷架31的顶部具有盛接结构,滚轴组32设置在布边固定装置8和松卷架31之间,第六驱动器33与滚轴组32传动连接,以驱动滚轴组32进行转动。
102.具体设置时,松卷架31包括两个第一轴体311和两个第二轴体312,两个第一轴体311和两个第二轴体312均转动设置在中部框架12上,两个第一轴体311的直径均大于两个第二轴体312的直径,且两个第一轴体311均位于两个第二轴体312之间。其中,松卷架31顶部的盛接结构为弧形结构。即,两个第一轴体311和两个第二轴体312的轴心连线为弧线。使得两个第一轴体311和两个第二轴体312的顶部可围成的弧形的盛接结构,以便更好的与成卷布料贴合,进而增强成卷布料在松卷架31上的稳固性。另外,弯折架47上设有通口,松卷架31的弧形盛接结构位于通口的下方。即,弯折架47在地面上的正投影与松卷架31在地面上的正投影相重合。使弯折架47上的成卷布料可垂直掉落到松卷架31上,保证结构紧凑性。
103.此外,滚轴组32位于支架44的下方。第六驱动器33选用旋转电机,且旋转电机通过链轮和链条结构与滚轴组32传动连接。在本实施例的图示中,旋转电机驱动滚轴组32进行逆时针转动,以使松卷架31上的布料的布头可被传送到布边固定装置8上。
104.在上述实施例中,通过松卷架31可对从放料装置4送出的成卷布料进行盛接,并通过弧形盛接结构增强成卷布料在松卷架31上的稳固性,同时通过第六驱动器33驱动滚轴组32进行转动,使滚轴组32可带动松卷架31上的成卷布料进行转动,以使成卷布料松开并使布料的布头可被传送到布边固定装置8处。
105.参阅图1、图4、图5和图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布边固定装置8包括固定架81、第七驱动器82和压件83,固定架81的第一侧位于松卷装置3的下侧,固定架81相对的第二侧位于压件83的下侧,第七驱动器82与压件83传动连接,以驱动压件83相对固定架81纵向移动。
106.具体设置时,固定架81和第七驱动器82均设置在中部框架12上,第七驱动器82选用标准气缸,压件83设置在第七驱动器82的气缸轴底部。第七驱动器82可驱动压件83向下移动,对固定架81上的布头进行压紧固定。
107.在上述实施例中,通过固定架81对经松卷装置3松开的布料的布头进行盛接,并通过第七驱动器82可驱动压件83对该布头和上一布料的布尾进行压紧固定,以便后续通过缝头装置7对布头和布尾进行缝合。
10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固定架81包括第一架体811、第二架体812和第八驱动器813,第一架体811远离松卷装置3的侧面上设有固定针814,第八驱动器813与第二架体812传动连接,以驱动第二架体812沿固定针814的轴向移动。
109.具体设置时,第一架体811的第一侧面上设有第一凹槽815,固定针814设置在第一凹槽815内部,且固定针814与第一侧面平行。通过将固定针814置于第一凹槽815内部,降低工作人员误触固定针814的风险。第二架体812的底面与第一架体811的顶面接触,第二架体812远离松卷装置3的第一侧面上设有第二凹槽816,且第二凹槽816与第一凹槽815相通。使布料的端部可经第二凹槽816进入第一凹槽815内部,并与固定针814进行固定。第八驱动器813选用标准气缸,第八驱动器813的气缸轴与第二架体812连接。第八驱动器813可驱动第二架体812相对第一架体811进行移动,以形成由第二凹槽816与第一凹槽815的重合面积限定的固定通道。当固定针814位于固定通道内时,布料可被固定针814进行固定,当第八驱动器813驱动第二架体812覆盖住固定针814,使固定针814不再位于固定通道内时,布料无法再被固定针814固定。
110.在上述实施例中,通过使布料位于第二架体812上,并将固定针814穿过布料,可增强布料在布边固定装置8上的固定效果,同时通过第八驱动器813驱动第二架体812沿固定针814的轴向移动,使第二架体812可带动布料从固定针814上自动移出,减少工作人员的工作量。
1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缝头装置7包括第三导轨71、缝头机72、第九驱动器73、风机74和风管75,缝头机72滑动设置在第三导轨71上,第九驱动器73与缝头机72传动连接,以驱动缝头机72在第三导轨71上移动,风管75的第一端设置在缝头机72上,风管75的第二端与风机74的进气口连通。
112.具体设置时,第三导轨71与第一架体811的第一侧面平行,第九驱动器73包括第二电机731、同步带732、带轮733和安装座734,第三导轨71的两侧均设有轮架,带轮733转动设
置在轮架上,第二电机731与带轮733转动连接,同步带732套设在两个带轮733上,安装座734固定在同步带732上,缝头机72固定在安装座734上。当第二电机731驱动带轮733进行转动时,同步带732可随之转动,进而带动安装座734上的缝头机72沿第三导轨71进行移动。安装座734上转动设有导向轮76,导向轮76与第三导轨71滑动连接,通过导向轮76增强安装座734沿第三导轨71移动时的稳固性。
113.此外,风管75上连通设有过滤箱77,过滤箱77可对经风管75抽出的空气中的杂质和布条进行过滤,保护风机74。
114.在上述实施例中,通过第九驱动器73驱动缝头机72在第三导轨71上移动,使移动中的缝头机72可对布料进行缝头操作,同时通过风机74可将缝头机72处的空气抽出,使流动的空气可实现对布料的布头进行整平的作用。
115.参阅图1、图2和图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出料装置2包括第十驱动器21、第一滚轴22、第二滚轴23、连接件24和摆布斗25,第十驱动器21与第一滚轴22和第二滚轴23传动连接,以同时驱动第一滚轴22和第二滚轴23转动,摆布斗25通过连接件24与第二滚轴23传动连接,以使第二滚轴23可带动摆布斗25转动。
116.具体设置时,第十驱动器21选用旋转电机,第十驱动器21设置在顶部框架11上,并通过链轮和链条结构与第一滚轴22和第二滚轴23传动连接。即,第一滚轴22、第二滚轴23和第十驱动器21的电机轴上均设有第二链轮26,且第一滚轴22、第二滚轴23和第十驱动器21上的第二链轮26均通过同一第二链条传动连接。当第十驱动器21驱动其电机轴进行转动时,第一滚轴22和第二滚轴23同步转动。第十驱动器21位于第一滚轴22和第二滚轴23之间,第一滚轴22位于支架44上方。以使缝合后的布料可依次经第一滚轴22和第二滚轴23传递到摆布斗25内。
117.此外,连接件24包括连杆241、第三链轮242和第三链条243,第三链轮242转动设置在顶部框架11上,第三链条243套设在第三链轮242和第二滚轴23的第二链轮26上。以使第二滚轴23在转动的过程中可带动第三链轮242同步转动。摆布斗25的顶部转动设置在顶部框架11上,连杆241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与第三链轮242和摆布斗25的中部转动连接,且第三链轮242的直径大于第二链轮26的直径。当第二滚轴23带动第三链轮242转动时,连杆241的第一端随之在第三链轮242上进行转动,进而带动连杆241的第二端对摆布斗25进行牵扯,使摆布斗25可相对顶部框架11进行转动。
118.在上述实施例中,通过第十驱动器21驱动第一滚轴22和第二滚轴23进行转动,使第一滚轴22和第二滚轴23可将缝合好的布料传递到摆布斗25内,同时第二滚轴23在转动过程中可通过带动摆布斗25转动,使摆布斗25可将其内部堆积的布料倒出。
119.以图1-图7中的位置为示例,本技术在具体操作时,工作人员可将多匹成卷布料依次放置在缓存架52上,同时通过第一气缸512对缓存架52与地面间的角度进行调节,进而使缓存架52上的成卷布料可更好滚落到第一挡件53处。当需要向放料装置4上传递成卷布料时,通过第二驱动器54带动第一挡件53向上移动,使被第一挡件53遮拦的成卷布料可进入到料槽61内。且待一匹成卷布料进入到料槽61内后,第二驱动器54随即带动第一挡件53向下移动,继续对缓存架52上的下一匹成卷布料进行遮拦。同时通过第三驱动器64可使料槽61沿第一导轨62的方向进行纵向移动,并在料槽61移动到弯折部67时,料槽61可进行顺时针转动,将成卷布料倒到滑台41上。由于滑台41的倾斜状态,成卷布料在滑台41上会滚落到
第二挡件42处。当需要向支架44上传递成卷布料时,通过第四驱动器43带动第二挡件42向下移动,使被第二挡件42遮拦的成卷布料可滚落到支架44上。且待一匹成卷布料滚落到支架44上后,第四驱动器43随即带动第二挡件42向上移动,继续对滑台41上的下一匹成卷布料进行遮拦。支架44上的成卷布料可经弯折架47进行遮拦,避免直接滚落到松卷架31上。待需要将成卷布料传递给松卷装置3时,通过第五驱动器45带动推件46向右移动,使推件46将成卷布料从弯折架47上推出,使成卷布料可落到松卷架31上。落到松卷架31上的成卷布料可与滚轴组32接触,以便之后在第六驱动器33驱动滚轴组32上的两个滚轴同时进行逆时针转动时,松卷架31上的成卷布料会随之顺时针转动,直至成卷布料的布头与滚轴组32接触后,该布头可随着滚轴组32的转动向左移动,直至传递出滚轴组32落入布边固定装置8内。此时工作人员可将传递出的布头抻到固定架81上,并将布头穿过固定针814进行加固。之后工作人员可将出料装置上的布料的布尾同样抻到固定架81上,并将该布尾穿过固定针814进行加固。固定好后通过第七驱动器82带动压件83向下移动,对上述布头和布尾进行压固。之后通过第九驱动器73驱动缝头机72沿第三导轨71进行移动,对压固后的布头和布尾进行缝合。缝合完成后第八驱动器驱动第二架体812移动,使布头和布尾自动从固定针814上移出。之后通过第十驱动器21同步带动第一滚轴22和第二滚轴23进行顺时针转动,使缝合后的布头和布尾随之向上移动至第一滚轴22处,并经第二滚轴23移动到摆布斗内。当布料传递到其布尾快与第一滚轴22接触时,第十驱动器21停止驱动,以使该布尾后续可被工作人员抻到固定架81上,与下一布料的布头进行缝合。
120.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121.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