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实用新型涉及布料染色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布料染色脱水烘干装置。
背景技术:2.在传统染色布料脱水装置中,如申请号:201620184159.8;名为:一种用于染色布料的脱水开幅生产线。该装置包括:第一喂布杆、与第一喂布杆配合的第二喂布杆、安装在喂布杆上方的喂布环及用于安装第二喂布端的安装块,第二喂布端通过安装块固定在开幅机上;开幅机上设有电机,电机带动脱水机内布料经第二喂布端,在喂布杆与喂布环配合下进入开幅机,该生产线脱水开幅效率提高,耗时缩短,有效缩短工艺流程,降低人力成本;有效避免了布料从喂布端弹出,确保喂布的流畅性,提高开幅效率和质量。
3.但是,现有布料染色脱水烘干装置,因为烘干产生大量绒毛,造成布料烘干绒毛污染严重的问题;因此,不满足现有的需求,对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布料染色脱水烘干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布料染色脱水烘干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布料染色脱水烘干装置造成布料烘干绒毛污染严重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布料染色脱水烘干装置,包括烘干区壳体、加固壳体,所述加固壳体设置在烘干区壳体的下端,所述烘干区壳体的上端设置有密封盖,且密封盖与烘干区壳体上端面的开口密封连接。
6.进一步,所述加固壳体的下端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导气管、第二导气管,所述第二导气管的一端设置有烘干风机,且烘干风机的输出端与第二导气管管道连接,所述第一导气管与第二导气管的上端均设置有过滤罐。
7.进一步,所述烘干区壳体的内部设置有烘干架,所述烘干架的下端设置有驱动电机,且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与烘干架传动连接。
8.进一步,所述烘干架的四周均设置有第一支架,所述第一支架的上端设置有第二支架。
9.进一步,所述过滤罐的内部设置有通气孔,且两个过滤罐的通气孔分别与第一导气管、第二导气管管道连接,所述过滤罐的外侧设置有通气口。
10.进一步,所述通气孔的外侧由内到外依次设置有粗过滤管、绒毛过滤管、颗粒物过滤管。
11.进一步,所述加固壳体的下端外侧设置有支架,且支架设置有三个。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3.1、本实用新型通过过滤罐、第一导气管、第二导气管、烘干风机的设置,烘干风机将外部空气吸入并加压导入第二导气管,气流进入过滤罐过滤后进入烘干区壳体的内部,从而将布料进行烘干操作,烘干过程中稀碎绒毛会随着气流飘动,粘黏在布料上极大影响布料的品质,而第一导气管是烘干区壳体内部气流的唯一排出管道,从而使得气流汇集至
第一导气管上端的过滤罐并沿第一导气管排出,由于过滤罐内部的粗过滤管、绒毛过滤管、颗粒物过滤管将空气中混合的绒毛进行过滤,从而使得漂浮状态的绒毛得到收集与过滤,极大提高了绒毛的过滤效率,解决了现有布料染色脱水烘干装置,因为烘干产生大量绒毛,造成布料烘干绒毛污染严重的问题。
14.2、通过烘干架、驱动电机的设置,驱动电机驱动烘干架旋转,使得烘干架上的悬挂布料能够被烘干气流均匀烘干,极大提高了布料的烘干效率。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烘干区壳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烘干架结构示意图;
18.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过滤罐半剖结构示意图;
19.图中:1、烘干区壳体;2、加固壳体;3、第一导气管;4、第二导气管;5、支架;6、烘干风机;7、密封盖;8、烘干架;9、过滤罐;10、驱动电机;11、第一支架;12、第二支架;13、通气孔;14、粗过滤管;15、绒毛过滤管;16、颗粒物过滤管;17、通气口。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21.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布料染色脱水烘干装置,包括烘干区壳体1、加固壳体2,所述加固壳体2设置在烘干区壳体1的下端,所述烘干区壳体1的上端设置有密封盖7,且密封盖7与烘干区壳体1上端面的开口密封连接,所述加固壳体2的下端外侧设置有支架5,且支架5设置有三个。
22.烘干风机6将外部空气吸入并加压导入第二导气管4,气流进入过滤罐9过滤后进入烘干区壳体1的内部,从而将布料进行烘干操作,烘干过程中稀碎绒毛会随着气流飘动,粘黏在布料上极大影响布料的品质,而第一导气管3是烘干区壳体1内部气流的唯一排出管道,从而使得气流汇集至第一导气管3上端的过滤罐9并沿第一导气管3排出,由于过滤罐9内部的粗过滤管14、绒毛过滤管15、颗粒物过滤管16将空气中混合的绒毛进行过滤,从而使得漂浮状态的绒毛得到收集与过滤,极大提高了绒毛的过滤效率,解决了现有布料染色脱水烘干装置,因为烘干产生大量绒毛,造成布料烘干绒毛污染严重的问题。
23.其中,所述加固壳体2的下端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导气管3、第二导气管4,所述第二导气管4的一端设置有烘干风机6,且烘干风机6的输出端与第二导气管4管道连接,所述第一导气管3与第二导气管4的上端均设置有过滤罐9。
24.此外,所述烘干区壳体1的内部设置有烘干架8,所述烘干架8的下端设置有驱动电机10,且驱动电机10的输出端与烘干架8传动连接,驱动电机10驱动烘干架8旋转,使得烘干架8上的悬挂布料能够被烘干气流均匀烘干,极大提高了布料的烘干效率,所述烘干架8的四周均设置有第一支架11,所述第一支架11的上端设置有第二支架12,第一支架11和第二支架12使得布料的悬挂设置得到简化,从而提高布料的固定稳定性和烘干效率。
25.所述过滤罐9的内部设置有通气孔13,且两个过滤罐9的通气孔13分别与第一导气管3、第二导气管4管道连接,所述过滤罐9的外侧设置有通气口17,所述通气孔13的外侧由内到外依次设置有粗过滤管14、绒毛过滤管15、颗粒物过滤管16,粗过滤管14、绒毛过滤管15、颗粒物过滤管16有效将空气中的杂质与绒毛进行过滤,减少绒毛在布料上的附着。
26.工作原理:使用时,烘干风机6将外部空气吸入并加压导入第二导气管4,气流进入过滤罐9过滤后进入烘干区壳体1的内部,从而将布料进行烘干操作,烘干过程中稀碎绒毛会随着气流飘动,粘黏在布料上极大影响布料的品质,而第一导气管3是烘干区壳体1内部气流的唯一排出管道,从而使得气流汇集至第一导气管3上端的过滤罐9并沿第一导气管3排出,由于过滤罐9内部的粗过滤管14、绒毛过滤管15、颗粒物过滤管16将空气中混合的绒毛进行过滤,从而使得漂浮状态的绒毛得到收集与过滤,极大提高了绒毛的过滤效率,解决了现有布料染色脱水烘干装置,因为烘干产生大量绒毛,造成布料烘干绒毛污染严重的问题,驱动电机10驱动烘干架8旋转,使得烘干架8上的悬挂布料能够被烘干气流均匀烘干,极大提高了布料的烘干效率。
27.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