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箐纶的染色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564966发布日期:2023-06-28 10:51阅读:123来源:国知局

本申请涉及纺织工艺技术的,尤其是涉及一种箐纶的染色工艺。


背景技术:

1、涤纶是目前在各个领域有广泛应用的纤维材料,普通的涤纶纤维织物的柔软性不佳,亲水性较弱,而且容易起静电和起球,在某些领域的使用受限制(例如运动服装面料领域)。箐纶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特殊的涤纶,其相对于与普通的涤纶而言,其初始模量比同规格普通涤纶低20%,因而很大程度上改善了织物的柔软性,而且其回潮率达到了1.4%,具有较好的亲水性,吸汗排汗功能较好,其抗静电性和耐磨性相较于普通涤纶也有明显的提升,因而受到了很多客户的一致好评。

2、目前由于涤纶纤维结晶度、取向度及玻璃化温度均较高,分子结构中缺少像纤维素或蛋白质纤维那样的能和染料发生结合的活性基团,涤纶分子排列得比较紧密,纤维中只存在较小的间隙,所以涤纶对染色的条件要求较高,通常需采用高温高压法(120~130℃)或热熔法(180~220℃)染色,只有在高温条件下,纤维分子链运动加剧,瞬时间形成较大的孔隙,染料分子才能进入到纤维的内部。箐纶作为一种特殊的涤纶,其现有的染色工艺主要借鉴于涤纶的染色工艺,但是现有的高温染色不仅浪费了能源,增加了成本,也会造成箐纶混纺织物中天然纤维组份(例如醋酸、棉、粘胶、莫代尔、羊毛、锦纶、金银丝、丙纶等等)的强力损伤。因此,在保证染色效果的同时如何降低涤箐纶纤维染色温度就成了印染工作者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降低箐纶染色过程的染色温度,本申请提供一种一种箐纶的染色工艺。

2、一种箐纶的染色工艺,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箐纶的染色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4、将箐纶面料开幅后,置于染料溶液中在95~100℃下进行常压染色,染色完毕后,进行还原清洗,然后进行定型后,得到染色后的面料;

5、其中:染料溶液中含有分散染料、分散剂tl-6355、除油剂、柔软剂和冰醋酸ph调节剂。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中箐纶的染料溶液中加入了分散剂,除油剂和柔软剂;除油剂可以去除面料表层的油污,使染料更容易上色;也加入了分散剂tl-6355,其可以与分散染料相互作用提高分散染料的分散性,避免分散染料发生晶体增长,也可以提高分散染料与箐纶的结合强度,从而提升色牢度;加入柔软剂,可以保证面料的柔软性,提升面料的质感;因而通过上述染料溶液的组成,可以将染色温度降低至95~100℃进行常压染色,仍然可以保证箐纶面料的染色效果;染色温度的降低可以节能减排,节约染色成本。

7、作为优选,所述的常压染色的升温过程为:在染料溶液45℃时,放入箐纶面料,接着按照1~2℃/min速度升温至60~70℃,保温8~12min,接着按照0.5~1.5℃升温速率升温至95~100℃,保温35~45min,降温至70℃后,将箐纶面料进行还原清洗。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中通过将箐纶面料进行在低温时入浴,通过控制升温速率,保温时间以及染色时间,可以在降低染色温度的同时,保证染色的效果。

9、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常压染色的升温过程为在染料溶液45℃时,放入箐纶面料,接着按照1.5℃/min速度升温至60~70℃,保温10min,接着按照1℃升温速率升温至100℃,保温40min,降温至70℃后,将箐纶面料进行还原清洗。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中通过严格控制染色过程中的升温速率、染色温度,染色时间等,可以是面料的综合性能达到最优。

11、作为优选,所述的分散染料包括有分散红玉s-5bl,分散黄棕s-2rfl和分散黑dx-g;颜色可以通过分散染料的配比进行调节。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中通过采用上述种类的分散染料进行染色,其可以分散剂的结合能力达到最高,从而可以更好的分散在染料溶液中,提升染色的效果。

13、作为优选,所述的除油剂为tf-1151;柔软剂为浴中柔软剂dyeing hc-10。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中通过采用上述种类制剂,可以提高分散染料的在箐纶上的附着力,使其在较低温度下进行染色,仍能够达到较好的色牢度,同时保证箐纶面料的柔软性。

15、进一步优选,所述的除油剂tf-1151的浓度为0.7~0.9g/l;浴中柔软剂dyeinghc-10的浓度为0.4~0.6g/l,分散剂tl-6355的浓度为0.4~0.6g/l,通过冰醋酸调节染料溶液的ph为4~4.5。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中通过控制上述制剂的浓度和染色的ph,可以保证分散染料的上色效果,同时保证面料的柔软性。

17、作为优选,所述的还原清洗采用还原清洗剂由保险粉、液碱和艾倩瑞除油剂fgl组成。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中通过采用上述还原清洗剂可以很好的吸附浮色,提升箐纶面料的综合性能。

19、作为优选,所述还原清液剂的浓度分别为:保险粉2.5~3.5g/l、液碱3.5~4.5g/l和艾倩瑞除油剂fgl 0.25~0.35g/l。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中通过控制还原清洗剂的浓度,可以保证还原清洗的清洗效果。

21、作为优选,所述的定型温度为155~165℃。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中的定型温度也进行了降低,可以更好的保证箐纶面料的综合性能。

23、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4、1.箐纶在本行业中少有人用来染色并制成运动面料,本申请中依据箐纶的特性,筛选染料,并设计了染料溶液的组成,使其在降低了染色温度的条件下,仍旧具有较高的色牢度。

25、2.本申请中的箐纶的染色采用95~100℃低温常压染色,可以使其搭配其他低温上色纤维从而不受高温伤害;而且低温染色节能30%以上,缩短染色时间25%,并且有效提升了染缸的周转率。

26、3.本申请中的箐纶染色工艺满足染色包括深黑色在内的全色系颜色,同时上染率达92%以上,染料利用率高,染后残液清澈,可多次循环再利用,极大地节约了染色用水。

27、4.本申请中箐纶染色工艺的染色织物色泽鲜艳,色牢度可达4级以上;而且本申请中还降低了织物的定型温度,有效避免了染料的挥发。



技术特征:

1.一种箐纶的染色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箐纶的染色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常压染色的升温过程为:在染料溶液45℃时,放入箐纶面料,接着按照1~2℃/min 速度升温至60~70℃,保温8~12min,接着按照0.5~1.5℃升温速率升温至95~100℃,保温35~45min,降温至70℃后,将箐纶面料进行还原清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箐纶的染色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常压染色的升温过程为在染料溶液45℃时,放入箐纶面料,接着按照1.5℃/min 速度升温至60~70℃,保温10min,接着按照1℃升温速率升温至100℃,保温40min,降温至70℃后,将箐纶面料进行还原清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箐纶的染色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散染料包括有分散红玉s-5bl,分散黄棕s-2rfl和分散黑dx-g;颜色可以通过分散染料的配比进行调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箐纶的染色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除油剂为tf-1151;柔软剂为浴中柔软剂dyeing hc-10。

6.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箐纶的染色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除油剂tf-1151的浓度为0.7~0.9 g/l;浴中柔软剂dyeing hc-10的浓度为0.4~0.6 g/l,分散剂tl-6355的浓度为0.4~0.6 g/l,通过冰醋酸调节染料溶液的ph为4~4.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箐纶的染色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还原清洗采用还原清洗剂由保险粉、液碱和艾倩瑞除油剂fgl组成。

8.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箐纶的染色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还原清液剂的浓度分别为:保险粉2.5~3.5g/l、液碱3.5~4.5 g/l和艾倩瑞除油剂fgl 0.25~0.35 g/l。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箐纶的染色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型温度为155~165℃。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一种箐纶的染色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将箐纶面料开幅后,置于染料溶液中在95~100℃下进行常压染色,染色完毕后,进行还原清洗,然后进行定型后,得到染色后的面料;其中:染料溶液中含有分散染料、分散剂TL‑6355、除油剂、柔软剂和冰醋酸pH调节剂。箐纶在本行业中少有人用来染色并制成运动面料,本申请中依据箐纶的特性,筛选染料,并设计了染料溶液的组成,使其在降低了染色温度的条件下,仍旧具有较高的色牢度。本申请中的箐纶的染色采用95~100℃低温常压染色,可以使其搭配其他低温上色纤维从而不受高温伤害;而且低温染色节能30%以上,缩短染色时间25%,并且有效提升了染缸的周转率。

技术研发人员:杨继烈,李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鼎新印染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