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洗装置、清洗系统以及清洗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6995510发布日期:2024-02-09 12:36阅读:17来源:国知局
清洗装置、清洗系统以及清洗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清洗装置、清洗系统以及清洗方法。


背景技术:

1、使用洗衣机进行衣物等纤维制品的清洗。洗衣机将被清洗物浸渍在水中,对水进行旋转/搅拌来去除附着的污渍。如果是商用的洗衣机,则通常也使用有机溶剂来代替水。这样的清洗方法中的污渍去除效果的源泉是机械力。通过机械地移动水、有机溶剂等液体来向纤维类传递运动,利用机械的力使污渍从纤维剥离。在立式洗衣机中,将纤维类浸渍在比较大量的液体中,利用液体的旋转,通过纤维类的运动和纤维类彼此的接触来清洗污渍。另一方面,在滚筒式洗衣机中,将纤维类放入在较少量的液体,除了伴随滚筒的旋转的经由液体的纤维类的运动之外,还考虑通过使纤维类从滚筒上方落下所产生的冲击来去除污渍的效果。尽管两者的动作多少有些不同,但是都利用机械力引起的清洗效果这一点是共通的。

2、通常,在洗衣机中使用旋转力作为机械力。利用电动机使设置于洗涤槽的下部的搅拌翼、洗涤槽自身旋转,使洗涤槽内的液体旋转,向纤维类传递机械力。虽然随着电动机技术的发展,电动机的静音化发展,但是来自电动机主体、变换器(inverter)驱动电路、周边的可动部分的噪音较大,无法进行静音化到能够放置在人能够放松的房间。另外,占据装置体积的大半的区域成为可动部而旋转,因此也无法避免装置的振动。因此,存在设置场所被限定、洗涤时间被限制等问题。

3、另外,清洗对象的纤维类被投入到洗涤槽,经过洗涤剂的洗涤、多次漂洗而脱水,洗涤结束。在此期间,在用洗涤剂洗涤后或漂洗后也进行脱水。因此,纤维类在被投入洗涤槽的状态和最后的脱水结束的时刻,其形态大幅变化。接着,在进行自动干燥并收纳时、洗涤后为了进行外晒而需要解开缠绕的衣物、或者解开扭曲的衣物。目前,该作业只能人为地进行,难以使脱水以后或自动干燥以后的作业自动化。

4、而且,在利用机械力去除污渍的过程中对纤维施加弯折、弯曲、拉伸、摩擦等多种机械力,成为纤维损伤的原因。在产生这样的损伤的同时,纤维的碎片扩散到洗涤液中,最终从洗衣机排出。如果是棉、丝绸等动植物引起的蛋白质,则能够通过微生物等进行分解,但聚酯等合成纤维不被分解。它们最终变成微塑料排放到海洋中。即,在现状的洗涤中,由于施加去除污渍所需的以上的机械力,因此过剩地生成纤维排出物,结果成为将微型塑料排出到环境中的原因。

5、通常,在基于机械力的洗涤中,为了促进剥离效果,使洗涤剂溶解于洗涤液来进行洗涤。洗涤剂的主要成分是表面活性剂,由以烷基等高分子为主链的有机分子构成。洗涤后,洗涤剂与液体一起从洗衣机排出,通过下水被运送到处理厂。洗涤剂与肥皂、合成洗涤剂一起主要通过生物降解处理进行分解处理,但在该过程中需要向微生物送入氧的曝气处理。在下水处理过程中,包括曝气处理的水处理工序是最消耗电力的过程,其结果是,来自洗衣机的洗涤剂的排水导致电力消耗的增大。

6、而且,在一般的洗衣机中,需要将洗涤对象的纤维类完全放入洗涤槽来进行洗涤。因此,纤维类整体成为洗涤对象,例如即使是局部带有污渍的衣物,也需要清洗整体。伴随着整体清洗,本来不需要清洗的部分也必须清洗,导致洗涤剂量的增加、机械力引起的纤维碎片的产生。如果能够仅限定附着有污渍的部位及其周边来进行清洗,则能够实现减少所需的洗涤剂量、防止不必要的纤维损伤、减少洗涤所涉及的水量、减少洗涤或排水的处理所涉及的电力。

7、如上所述,在利用机械力的清洗装置中存在各种课题。作为不使用机械力的清洗装置的现有例,有下述专利文献1。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清洗装置,具备:溶液罐,其贮存由通过水的共存下的紫外线照射而生成羟基自由基的物质溶解后的水溶液构成的清洗液;应用单元,其使清洗液附着于被清洗体的表面;以及紫外线光源,其向附着于被清洗体的表面的清洗液照射从发光波长250nm以下的紫外发光二极管发出的紫外线。根据专利文献1,记载了如下内容:通过应用单元(喷嘴)21向被清洗体1的表面喷雾清洗液,通过紫外线光源(紫外发光二极管)31向附着于被清洗体1的表面的清洗液14照射波长250nm以下的紫外线,在清洗液14中产生oh自由基,通过oh自由基的作用将被清洗体1表面的有机物污渍分解。

8、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7-109146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1、在上述的专利文献1中,作为被清洗体1,设想了空气净化器、空调、厕所的便器、浴缸、洗脸用或洗碗池用的水槽、排水管、换气扇等在表面容易附着有机污渍的各种物品,但作为清洗对象,并未设想由纤维构成的衣物等。另外,在清洗对象为衣物的情况下,有时想要将附着于衣物的局部污渍去除,但在专利文献1中并未研究对被清洗体1的局部进行清洗。

2、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使用机械力或者极力抑制机械力的使用,能够以附着于清洗对象物的局部的污渍为目标进行清洗的清洗装置、清洗系统以及清洗方法。

3、用于实现上述目的的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是一种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清洗槽,其收纳清洗对象物和清洗液;以及光源,在将清洗对象物浸渍于清洗液的状态下,从光源向清洗对象物照射光。

4、另外,用于实现上述目的的本发明的另一方式是一种清洗系统,其具备上述本发明的清洗装置和控制清洗装置的各结构的动作的控制部。

5、另外,用于实现上述目的的本发明的另一方式是一种清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工序:在清洗槽的内部设置清洗对象物;向清洗对象物供给清洗液;以及在清洗对象物浸渍于清洗液的状态下,从光源向清洗对象物照射光。

6、本发明的更具体的结构记载于请求专利保护的范围中。

7、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不使用机械力而能够以附着于清洗对象物的局部的污渍为目标进行清洗的清洗装置、清洗系统以及清洗方法。

8、上述记载以外的课题、结构以及效果通过以下的实施方式的说明而变得明确。



技术特征:

1.一种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

8.一种清洗系统,其特征在于,具备: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清洗系统,其特征在于,

10.一种清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工序: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清洗装置、清洗系统以及清洗方法,其不使用机械力而能够以附着于清洗对象物的局部的污渍为目标进行清洗。本发明的清洗装置(10a)的特征在于,具备收容清洗对象物(15)和清洗液(14)的清洗槽(11)以及光源(12),在将清洗对象物(15)浸渍于清洗液(14)的状态下,从光源(12)向清洗对象物(15)照射光。

技术研发人员:藤森正成,林正二,梅泽功一,京谷浩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日立环球生活方案株式会社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2/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