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棉纺织品清洁染色工艺

文档序号:37550026发布日期:2024-04-08 13:58阅读:20来源:国知局
一种棉纺织品清洁染色工艺

本发明涉及纺织品染色,具体为一种棉纺织品清洁染色工艺。


背景技术:

1、纺织品是纺织纤维经过加工织造而成的产品,又称织物,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生产纺织品的国家之一,它分为梭织布和针织布两大类,工业用纺织品使用范围广,品种很多,常见的有蓬盖布、枪炮衣、过滤布、路基布等;纺织品的手感是用来鉴别织物的品质质量的重要内容;具体地说,用手触摸织物的感觉在心理上的反应,由于织物的品种不同,质量高低也各有差异,织物的手感效果,也就有较大区别;

2、而染色又称为上色,指用化学或其他方法影响物质本身而使其着色;天然染料染色有时需要用媒染剂,合成染料染色也需要使用一些助剂;通过染色可以使物体呈现出人们所需要的各种颜色,而纺织品着色有两种主要方法,一是应用最为广泛的染色,主要是将纺织品放在染料溶液中处理,另一种方法是使用涂料,把涂料制成微小的不可溶的有色颗粒以黏附与织物上;但现有的棉纺织品清洁染色工艺,却有一些不足之处,就如:

3、现有的大多数棉纺织品染色工艺,在对棉纺织品进行染色时,可能会经常出现褪色、上染率不高的情况,且在使用的过程中,由于染料与纤维进行结合,从而导致纤维强度下降的情况从而导致棉纺织品在使用或清洁的过程中,出现掉色或容易撕裂的情况,使得纺织品在使用过的过程中出现耐久度下降的情况;

4、所以我们提出了一种棉纺织品清洁染色工艺,以便于解决上述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棉纺织品清洁染色工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现有的大多数棉纺织品染色工艺,在对棉纺织品进行染色时,可能会经常出现褪色、上染率不高的情况,且在使用的过程中,由于染料与纤维进行结合,从而导致纤维强度下降的情况从而导致棉纺织品在使用或清洁的过程中,出现掉色或容易撕裂的情况,使得纺织品在使用过的过程中出现耐久度下降的情况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棉纺织品清洁染色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3、步骤一:调制纺织品改性剂

4、通过乙二醇、聚乙二醇、磺酸基间苯二甲酸钠和对苯二甲酸等原料进行调配,从而组成纺织品改性剂,其中乙二醇可由1,4-丁二醇进行替代;

5、步骤二:纺织品处理及形成待染布

6、将棉纺织品通过软化水在40~70℃做的有环境中进行清洗,随后通过纺织品改性剂对棉纺织品内部的纤维强度及疏水性等进行改性工作,从而等到待染布,随后对待染布进行存放;

7、步骤三:染色料调配

8、通过硅油、阳离子染料、中性电解质、芳香剂和染色纤维助剂进行调配,其中芳香剂的使用剂量为0.1%~5%,随后将原料倒入混均装置内部进行混均,混均环境温度应在70~130℃内,从而获得有机染色染料;

9、步骤四:待染布染色

10、将待染布放置染色器具中,随后通过漂白粉和软化水对待染布进行浸泡清理,随后将有机染色染料加热至100~230℃,使有机染色染料对待染布进行染色,染色处理后20~80s后拿出,随后通过热烘干设备,使有机染料中的原料对待染布的纤维进行融合贴附,从而得到染色布;

11、步骤五:清洁检测

12、将染色布进行冷风烘干,烘干时长为在50~120min,随后通过双氧水对染色布进行清洁消毒即可,风干后将染色布进行收集,通过仪器对染色布的各项数据如纤维强度等数据进行记录。

13、通过将棉纺织品经过改性剂对其内部的纤维进行改性,从而能够将棉纺织物的纤维强度或自身韧性进行提高,从而使得该棉纺织品的强度提高,且通过在染色料配制时增加芳香剂和染色纤维助剂,能够使染色料在为棉纺织品进行染色的过程中,能够对染色剂的气味进行中和,从而使得棉纺织品在进行染色的过程中,能够避免出现异味过多而导致纺织品无法使用的情况,增加了棉纺织物在染色后的耐久性。

14、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软化水中含有可溶性镁盐,且软化水中的mgso4和caco3的含量为50毫克/升,并且软化水的的硬度为<30ppm。

1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使软化水在对棉纺织品进行冲洗时,能够避免水中的矿物质对其造成损害,从而增加了该工艺在对棉纺织品进行染色前加工的防护性。

16、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阳离子染料由染料、醋酸、醋酸钠、缓染剂、无水硫酸钠和纯化水进行组成调制,其中缓染剂的沸点在203℃左右。

17、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使染色料在混合的过程中,能够通过高温对醋酸、醋酸钠、缓染剂、无水硫酸钠和纯化水等材料更好的进行混均工作,从而使得染色料的纯度上升。

18、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芳香剂为有机染料,且硅油为甲基硅油、乙基硅油、苯基硅油、甲基含氢硅油等工业用油的一种。

19、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使染色料通过芳香剂使得气味得以进行中和,从而避免出现染色料气味过重的情况。

20、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纺织品改性剂对棉纺织品的改性时间为15~60min,且在棉纺织品改性过程中,环境温度为40~70℃。

21、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使棉纺织品在改性的过程中,可通过不同种类的纺织品原料进行调控,从而使得棉纺织品在改性的过程中更加便捷。

22、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当染色料在进行调配时或待染布进行染色的过程中,可增加棉用固色剂和消泡剂等染色助剂。

23、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使染色料在对棉纺织品进行染色时,可通过染色助剂对不同种类的棉纺织品进行加工,从而避免出现褪色或发泡导致染色失败的情况,增加了该工艺在对棉纺织品进行染色时的容错率。

24、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双氧水的在为染色布清洁时,应在20~50℃左右的温度环境中对染色布进行清洁,且双氧水的过氧化氢溶液含量在3%~6%之间。

2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通过双氧水对染色布进行清洗,能够使得在染色布清洁的过程中,可通过双氧水对染色布上未能融合吸附的染色料进行冲洗,并能够对染色布进行消毒工作,使得染色布在清洗过后,能够更好的进行存放使用,增加了染色布的耐久性。

26、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棉纺织品中的纤维素纤维含量≥85%,并棉纺织品已经经过退浆、煮练、漂白等工序进行加工。

27、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使棉纺织品在进行染色后,能够使其强度不会进行下降,从而保证了该工艺在对棉纺织品进行染色后的强度。

28、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染色布在进行检测时,可通过感应滚筒或其他设备对染色布的表面进行检测,从而探测染色布的平整度以及染色程度等数据。

29、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使通过感应滚筒或其他设备对染色布进行检测,能够使染色布在进行检测时,能够更好的进行操作,从而避免出现过多不良品的情况,增加了该染色工艺的成品率。

3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将棉纺织品经过改性剂对其内部的纤维进行改性,从而能够将棉纺织物的纤维强度或自身韧性进行提高,从而使得该棉纺织品的强度提高,且通过在染色料配制时增加芳香剂和染色纤维助剂,能够使染色料在为棉纺织品进行染色的过程中,能够对染色剂的气味进行中和,从而使得棉纺织品在进行染色的过程中,能够避免出现异味过多而导致纺织品无法使用的情况,增加了棉纺织物在染色后的耐久性;

31、进一步的,通过双氧水对染色布进行清洗,能够使得在染色布清洁的过程中,可通过双氧水对染色布上未能融合吸附的染色料进行冲洗,并能够对染色布进行消毒工作,使得染色布在清洗过后,能够更好的进行存放使用,增加了染色布的耐久性;

32、更进一步的,通过感应滚筒或其他设备对染色布进行检测,能够使染色布在进行检测时,能够更好的进行操作,从而避免出现过多不良品的情况,增加了该染色工艺的成品率。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