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撕裂的轻质尼龙面料及其生产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7669134发布日期:2024-04-18 20:42阅读:1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轻质尼龙面料,具体涉及一种抗撕裂的轻质尼龙面料及其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1、轻质尼龙面料采用尼龙纤维织造而成,具有耐磨、质轻的优点,广受人们喜爱。

2、尼龙面料之所以耐磨是因为其质硬的特点,并且除了质硬其外表面也较为光滑,在编织成面料后柔软度欠佳,经纬线之间受到拉扯会导致出现脱丝的现象,不再拉扯时,经纬线也不会回弹,导致被拉扯后的空隙无法恢复,面料出现缺损,面料缺损处不再起到支撑力,不仅会使整张面料发生变形还会影响美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抗撕裂的轻质尼龙面料及其生产方法。

2、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3、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抗撕裂的轻质尼龙面料,所述轻质尼龙面料包括经纱和纬纱,所述经纱由天然植物纤维和改性尼龙纤维交捻而成,所述纬纱由天然动物纤维和改性尼龙纤维交捻而成;

4、所述改性尼龙纤维由尼龙纤维经过增韧处理后得到,所述增韧处理指的是采用60-80℃的浸泡液对尼龙纤维进行浸泡40min,取出在120℃的温度下进行烘干,得到改性尼龙纤维;

5、其中,按重量份计,所述浸泡液的制备原料包括20—25份蚕砂、10—15份荔枝木炭粉、5—10份柠檬酸、15—20份双氧水和60—80份纯水。

6、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天然植物纤维由长绒棉纤维、炭纤维和桑蚕丝纺织而成,所述长绒棉纤维、炭纤维和桑蚕丝的体积比为:1:3:4;所述天然动物纤维由羊毛、驼绒和兔毛纺织而成,所述羊毛、驼绒和兔毛的体积比为:3:1:1。

7、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天然植物纤维与改性尼龙纤维的质量比为2:1;所述天然动物纤维与改性尼龙纤维的质量比为2:3。

8、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抗撕裂的轻质尼龙面料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9、(1)将蚕砂和荔枝木炭粉进行混合,后加入柠檬酸、双氧水和纯水,搅拌至充分混合得到浸泡液;

10、(2)采用60-80℃的浸泡液对尼龙纤维进行浸泡40min,取出在120℃的温度下进行烘干,得到改性尼龙纤维;

11、(3)按照质量比将天然植物纤维与改性尼龙纤维进行交捻,得到经纱;

12、(4)按照质量比将天然动物纤维和改性尼龙纤维进行交捻,得到纬纱;

13、(5)将经纱80—90根与纬纱150—160根喂入纺织机,进行纺织,得到轻质尼龙面料。

14、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影响面料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的主要因素在于在浸泡液当中添加蚕砂和荔枝木炭粉,蚕砂和荔枝木炭粉添加到浸泡液当中会使得浸泡液浸泡出来的改性尼龙纤维更加柔软,并且增加了改性尼龙纤维的韧性,使得加工出的面料可以具有较好的抗撕裂性能,在面料穿戴时遇到拉扯其经纬线之间不会出现空隙,蚕砂与荔枝木炭粉的协同作用还对面料抑菌性能方面有着影响。



技术特征:

1.一种抗撕裂的轻质尼龙面料,所述轻质尼龙面料包括经纱和纬纱,其特征在于,所述经纱由天然植物纤维和改性尼龙纤维交捻而成,所述纬纱由天然动物纤维和改性尼龙纤维交捻而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撕裂的轻质尼龙面料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然植物纤维由长绒棉纤维、炭纤维和桑蚕丝纺织而成,所述长绒棉纤维、炭纤维和桑蚕丝的体积比为:1:3:4;所述天然动物纤维由羊毛、驼绒和兔毛纺织而成,所述羊毛、驼绒和兔毛的体积比为:3: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抗撕裂的轻质尼龙面料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然植物纤维与改性尼龙纤维的质量比为2:1;所述天然动物纤维与改性尼龙纤维的质量比为2:3。

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一种抗撕裂的轻质尼龙面料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抗撕裂的轻质尼龙面料及其生产方法,属于轻质尼龙面料技术领域,包括经纱和纬纱,所述经纱由天然植物纤维和改性尼龙纤维交捻而成,所述纬纱由天然动物纤维和改性尼龙纤维交捻而成;所述改性尼龙纤维由尼龙纤维经过增韧处理后得到。影响面料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的主要因素在于在浸泡液当中添加蚕砂和荔枝木炭粉,蚕砂和荔枝木炭粉添加到浸泡液当中会使得浸泡液浸泡出来的改性尼龙纤维更加柔软,并且增加了改性尼龙纤维的韧性,使得加工出的面料可以具有较好的抗撕裂性能,在面料穿戴时遇到拉扯其经纬线之间不会出现空隙,蚕砂与荔枝木炭粉的协同作用还对面料抑菌性能方面有着影响。

技术研发人员:吴昆明,吴光正,张传贵,高吉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高梵(浙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4/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