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纺织纱线生产设备及加工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688614发布日期:2024-04-18 21:04阅读:14来源:国知局
一种纺织纱线生产设备及加工工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纺织纱线,具体涉及一种纺织纱线生产设备及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1、在织造过程中,纺织纱线需要承受多种力的作用,发生复杂的变形,因此在纺织纱线进行织造前通常要对纺织纱线进行上浆处理,使得浆液渗入纺织纱线内部,提高其抗拉强度以及耐磨程度。

2、纺织纱线进行生产的过程中,需要进行上浆,但是在上完浆之后,不是对纺织纱线上多余的浆液进行去除,从而容易出现纺织纱线上的浆液出现厚度不均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纺织纱线生产设备及加工工艺,具备能够对纺织纱线上多余的浆液进行去除的优点。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纺织纱线生产设备,包括主体,所述主体的左侧面设置有挂浆机构,所述主体的内部设置有浆液刮除机构,所述主体的右侧面固定安装有连接通道,所述连接通道的右端固定安装有烘干机构。

3、所述挂浆机构包括固定安装在主体左侧面的挂浆箱,所述挂浆箱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三角筋板,所述三角筋板的侧面与主体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所述挂浆箱的内壁顶面固定安装有喷淋头,所述喷淋头的顶部嵌固安装有进液管,所述进液管的另一端贯穿挂浆箱的外壁,所述挂浆箱的内壁且位于喷淋头的正下方转动连接有第一输送辊,所述挂浆箱的底部嵌固安装有出液管。

4、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浆液刮除机构包括嵌固安装在主体内壁上的调节罩,所述调节罩的内壁滑动连接有调节板,所述调节板的顶部转动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顶部贯穿调节罩的顶部,所述调节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刮条,所述刮条的底部开设有凹槽,所述主体的内壁底面设置有收集仓。

5、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所述调节罩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引导轨,所述调节板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引导块,所述引导块的外壁与引导轨的内壁滑动连接。

6、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所述主体的内壁且位于调节罩的正下方转动连接有第二输送辊,所述第二输送辊的外壁开设有多个环形槽。

7、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所述主体的内壁且位于第二输送辊的正下方倾斜设置有斜刮板,所述斜刮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凸块,所述凸块的外壁与环形槽的内壁相适配,所述斜刮板的顶部与第二输送辊的外壁转动连接。

8、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烘干机构包括固定安装在连接通道右端的烘干箱,所述烘干箱的底部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支撑腿,所述烘干箱的内壁固定安装有加热框。

9、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烘干箱的底部中心处嵌固安装有抽风机,所述抽风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送风管,所述第一送风管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除湿空腔座,所述除湿空腔座的侧面与烘干箱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除湿空腔座的顶部嵌固安装有第二送风管,所述第二送风管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出风罩,所述出风罩贯穿烘干箱的外壁,所述除湿空腔座的内壁边缘处活动安装有盖板,所述盖板的侧面固定连接有吸湿板,所述吸湿板的外壁与除湿空腔座的内壁相适配。

10、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纺织纱线生产设备的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1、步骤一:将待处理的纺线穿过挂浆箱,第一输送辊便于纺线在挂浆时进行输送,通过进液管输送浆液,使喷淋头将浆液喷洒在输送的纺线上,经过挂浆的纺线穿过主体。

12、步骤二:通过第二输送辊上的环形槽使纺线进行分开放置并输送,用手转动螺纹杆对调节板的高度进行调节,使刮条下移,进而使刮条伸入到环形槽内部,使刮条对纺线上多余的浆液进行刮出,同时也使纺线上的浆液更加均匀,并且引导轨与引导块之间的配合,使调节板在上下移动的过程中更加稳定。

13、步骤三:第二输送辊在转动的过程中,其表面以及环形槽能够分别与斜刮板和凸块进行接触,进而对第二输送辊和环形槽上附着的浆液进行清理,清理的浆液滴落到收集仓的内部进行收集。

14、步骤四:通过加热框对烘干箱内部的空气进行加热,启动抽风机对烘干箱内加热后的空气进行抽取,使空气通过第一送风管输送到除湿空腔座的内部,而气体在输送的过程中,热空气经过吸湿板进行干燥处理,而干燥后的热空气通过第二送风管输送到出风罩,进而将抽取的热空气再次输送到烘干箱的内部,便于对热量进行循环收集使用,加快纺线的干燥。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6、1、通过螺纹杆转动对调节板的高度进行调节,使刮条下移,便于刮条伸入到环形槽内部,使刮条对纺线上多余的浆液进行刮出,使纺线上的浆液更加均匀,并且引导轨与引导块之间的配合,使调节板在上下移动的过程中更加稳定,通过第二输送辊在转动输送的过程中,其表面以及环形槽能够分别与斜刮板和凸块进行接触,进而对第二输送辊和环形槽上附着的浆液进行清理。

17、2、通过加热框对烘干箱内部的空气进行加热,并且抽风机对烘干箱内加热后的空气进行抽取,使空气通过第一送风管输送到除湿空腔座的内部,而气体在输送的过程中,经过吸湿板对气体中的水分进行吸收,使输送的热空气保持干燥,而干燥后的热空气通过第二送风管输送到出风罩,使抽取的热空气再次输送到烘干箱的内部,从而对热量进行循环收集使用,加快纺线的干燥。



技术特征:

1.一种纺织纱线生产设备,包括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的左侧面设置有挂浆机构(2),所述主体(1)的内部设置有浆液刮除机构(3),所述主体(1)的右侧面固定安装有连接通道(4),所述连接通道(4)的右端固定安装有烘干机构(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纺织纱线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浆液刮除机构(3)包括嵌固安装在主体(1)内壁上的调节罩(31),所述调节罩(31)的内壁滑动连接有调节板(311),所述调节板(311)的顶部转动连接有螺纹杆(312),所述螺纹杆(312)的顶部贯穿调节罩(31)的顶部,所述调节板(31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刮条(313),所述刮条(313)的底部开设有凹槽,所述主体(1)的内壁底面设置有收集仓(3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纺织纱线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罩(3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引导轨(315),所述调节板(311)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引导块(314),所述引导块(314)的外壁与引导轨(315)的内壁滑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纺织纱线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的内壁且位于调节罩(31)的正下方转动连接有第二输送辊(32),所述第二输送辊(32)的外壁开设有多个环形槽(32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纺织纱线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的内壁且位于第二输送辊(32)的正下方倾斜设置有斜刮板(33),所述斜刮板(3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凸块(331),所述凸块(331)的外壁与环形槽(321)的内壁相适配,所述斜刮板(33)的顶部与第二输送辊(32)的外壁转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纺织纱线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机构(5)包括固定安装在连接通道(4)右端的烘干箱(51),所述烘干箱(51)的底部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支撑腿(52),所述烘干箱(51)的内壁固定安装有加热框(53)。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纺织纱线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箱(51)的底部中心处嵌固安装有抽风机(54),所述抽风机(54)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送风管(55),所述第一送风管(55)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除湿空腔座(56),所述除湿空腔座(56)的侧面与烘干箱(51)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除湿空腔座(56)的顶部嵌固安装有第二送风管(57),所述第二送风管(57)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出风罩(58),所述出风罩(58)贯穿烘干箱(51)的外壁,所述除湿空腔座(56)的内壁边缘处活动安装有盖板(561),所述盖板(561)的侧面固定连接有吸湿板(562),所述吸湿板(562)的外壁与除湿空腔座(56)的内壁相适配。

8.一种纺织纱线生产设备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纺织纱线生产设备及加工工艺,包括主体,所述主体的左侧面设置有挂浆机构,所述主体的内部设置有浆液刮除机构,所述主体的右侧面固定安装有连接通道,所述连接通道的右端固定安装有烘干机构,所述挂浆机构包括固定安装在主体左侧面的挂浆箱。通过螺纹杆转动对调节板的高度进行调节,使刮条下移,便于刮条伸入到环形槽内部,使刮条对纺线上多余的浆液进行刮出,使纺线上的浆液更加均匀,并且引导轨与引导块之间的配合,使调节板在上下移动的过程中更加稳定,通过第二输送辊在转动输送的过程中,其表面以及环形槽能够分别与斜刮板和凸块进行接触,进而对第二输送辊和环形槽上附着的浆液进行清理。

技术研发人员:宋木林,程汉,甘向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福建省华达智纺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4/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