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熨衣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0308阅读:44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自动熨衣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有关压熨物件的熨衣机,所熨物件如衣服和纺织品块头料,包括床单,毛巾,手帕,台布,餐台垫,幕幔等等。
本文中“压熨”一词,指的是对物件的处理,目的是消除物件的皱纹,尤其在洗涤,穿着和作其他使用后。压熨过程包括加热,加压,加蒸汽或对物件作以上一项或几项处理的结合。
熨衣是一项劳力密集的工作,有些人感到繁琐。目前,熨衣一般用手执的加热熨斗,或用手工操作的熨衣机进行,熨衣机有一对加压表面,把这两表面合拢,物件放在其间加压,至少对一个加压表面加热。在两种情况下,都要求有一个操作者执行压熨任务。
需要有一种自动运转的熨衣机。在澳大利亚专利申请第23391/83号中,揭示了一种自动压熨物件的器械。这器械有一对互相配合的加压辊,在待熨物件的两侧各放一个。压辊可以在两个位置之间活动,一个是互相间隔的位置,两辊和物件离开,一个是加压位置,两辊和物件加压接触。两辊还可以在加压位置上,共同在物件上进一步活动,设有装置,当压辊在物件上通过时,向物件供给蒸汽。虽然这器械在厚度均匀的物件上,工作令人满意,但在表面不规则或厚度有变化的物件上,例如由于有加衬垫的部分,衣袋,钮扣和拉链等,则不能完全令人满意。主要的原因是由于压辊遇到厚度增加的区域时,两压辊分离造成困难,压辊分离时,增厚区附近没有足够的加压。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出一种熨衣机,可以适应待熨物体表面的不规则性。
本发明的一种形式,存在于一种熨衣机中,这熨衣机有一个压熨区,接受待熨物件,有一个加热装置,对容放在压熨区里的一个物件加热,加热装置相对于加热区活动,在加热区里通过,加热装置有两个相对的加热表面,各处在加热区的一侧,在加热区中接触物件的一个表面,在加热区中通过时,和物件的表面形状相随。
在一种安排中,每一个加热表面可以由若干活动元件圈围。
活动元件可以是导热材料制造的指杆形式,该指杆被推压到接触位置上,和压熨区里的物件接触。指杆在物件表面上有效浮动,适应物件表面的不规则性。
指杆或其他活动元件,除在压熨区对物件加热外,还可以对物件加压,以改进压熨过程。
在指杆的安装方面,使之可以在从压熨区中通过的方向的横向轴上作角运动。在理想的实施方案中,指杆用弹性片材(如不锈钢)制造,仅一端固定,因此,从固定端作悬臂式的伸展。每一个指杆的形状,有利于在压熨区滑动接触物件。片材的弹性容许指杆作角运动,适应物件表面的不规则性。
指杆或其他活动元件可以和热源有导热关系,或者远离热源和通过反射,或用其他方法传递到指杆或其他活动元件上去的热。
在另一种安排中,每一个加热表面的形式,可以是一个可弹性变形的表面。可弹性变形的表面,可以由一个有可弹性变形结构的热围绕。加热表面最好由低摩擦材料制造。垫中可以设置电阻加热元件。
为了取得良好的压熨效果,宜于在对物件加热前,先加蒸汽。蒸汽不仅对物件加有用的热,而且加了水,对于压熨过程中的物件,有整理作用。为了这个目的,熨衣机还可以有蒸汽供给装置,在用加热装置对物件加热前,或在加热的同时,对物件加蒸汽。
对于有些物件,在对物件加热后要求加压。为了做到这点,熨衣机可以有一个加压装置,放在加热装置的后面。加压装置可以有一对互相配合的加压表面,设在压熨区的相对两侧。加压表面可以有压辊形式,自由旋转或驱动均可。
熨衣机还可以设有一个展平装置,把物使在压熨区中展平,目的是在压熨工序前,消灭折印。展平装置可以有旋转器件,和物件接触,给予一个侧向推力,实现展平的动作。
加热,汽蒸,加压和处理,最好分别控制,因而在具体的压熨工序中,使用任何一项或几项这类处理。
按理想,把加热装置,蒸汽装置,加压装置和展平装置,安装在一个梭动件上,从压熨区中通过。
按理想,把物件挂衣架上输送,从熨衣机中通过。
按理想,设有一个转移装置,把每一个物件从第一储芷区转移到压熨区,在压熨区中进行压熨作业,然后把熨过的物件转移到第二储芷区。
为取得良好效果,熨衣机执行的压熨过程,最好能按待熨物件的类型变化。例如,聚酯和棉质的衬衫,和羊毛女裙需要用不同的压熨过程。变化可以包括对物件加热的温度,加在物件上的蒸汽的量,对物件加压的压强,和在物件上进行这些处理的速度。为了导求依据,熨衣机可以有一个物件鉴别装置,鉴别送进压熨压里的物件的类型。熨衣机还可以有一个纺织品鉴别装置,鉴别制造物件所用的纺织品的类型。在一种安排中,对物品的鉴别,可以借助在悬挂物品的挂架上所做的鉴定标志或代号进行。在另一种安排中,在机器中可以设置一个第一装置,鉴定压熨区里的物件的类型,产生表示类型的信号,有一个第二装置,检测制造物件所用的纺织品的类型,产生第二个表示纺织品的信号,有一个控制装置,接受第一和第二信号,并可以被操纵,按照物件类型和纺织品类型,控制压熨过程的一个或数个变数。鉴别物件的第一装置,可以有一个成象系统扫描物件,记录物件的影象。成象装置最好不仅在压熨过程开始前,能够扫描物件,决定它的类型,而且在压熨过程以后,也能对物件扫描,评价物件是否已经正确压熨。假如压熨过程良好,便把物件从压熨区中送出。在另一方面,假如压熨过程不佳,便重新作压熨。
参图关于附图中的本发明两个具体实施方案的下文叙述,对本发明便可有较好的了解,附图内容如下图1为第一实施方案熨衣机外表的透视,图示熨衣机的非运转状态;
图2为熨衣机外表的一个透视,图示机器的运转状态;
图3为熨衣机内部的简略透视;
图4为熨衣机内部的透视,图示梭动件的驱动装置,其他部件省略未示;
图5为压熨组合件的放大比例分解透视;
图6为图5所示部件安排另一放大比例端视;
图7为在分离位置上的压熨组合件示意,压熨区中有一个待熨物件;
图8为与图7相似的视图,而压熨组合件处于压熨位置上;
图9为本发明第二实施方案、熨衣机的一个压熨组合件的分解透视;
图10为图9中压熨组合件放大比例端视;
图11为形成图9中压熨组合件一部分的垫件的概略透视;
图12为第二实施方案压熨组合件在分离位置上的示意,压熨区中放有一个待熨物件;
图13为与图12相似的视图,但压熨组合件处于压熨位置上。
以上的实施方案,针对主要供家庭使用的熨衣机。
参看图1至8,第一实施方案的熨衣机有一个外壳10,其中有一个内框结构11,和一个内腔13,通过一对旋转双门15,打开内腔。每一扇旋转双门15,安装在外壳的相邻侧壁门上,围绕一根基本垂直的轴旋转。有一个活动支架19,安装在外壳11的上端。支架19在前端支持一个仪表板21。仪表板21设有一个控制盘22。支架19可以在一个后退的位置(如图1所示),和一个前伸的位置(如图2所示)之间,在大致水平的平面中移动,在后退的位置上时,基本处在外壳11的内部,仪表板21紧接外壳的前侧,在前伸的位置上时,伸到外壳10的外面。支架前伸时,形成外壳前侧的一个华盖。支架上设有一个手柄23,藉以掌握支架,便利把支架在前伸和后退位置之间移动。
熨衣机有一个储芷区25和一个压熨区27。待熨物件28在储芷区25中用挂架29悬挂。在附图中,物件用衣服表示,具体用衬衫表示。储芷区中的物件,从储芷区的一端,依次转移到进行压熨作业的区域27中。在每一个物件压熨后,通过储芷区25的另一端被送回储芷区。这样,在储芷区等待压熨的物件,被陆续压熨。
设有一个转移装置31,把储芷区里的每一个物件,依次从储芷区转移到压熨压,然后送回储芷区。转移装置包括一条轨道33,设在活动支架19的底侧。轨道33有一个直线部分35,位于储芷区的上方,有一个弯曲部分37,从直线部分35的一端伸到另一端。每一个衣架29利用一个悬挂件39,和轨道33连接。悬挂件39有一个头部,和轨道连接,有一个杆部,由衣架在上面挂接。设有一个进送装置41,在和机器的其他部件的共同时间序列中,把悬挂件39依次沿轨道进送。
压熨区27在外壳10中,轨道33的弯曲部分37在这区上通过。
有一个梭动件47,在压熨区27的最高位置和最低位置之间垂直通过。梭动件有一个矩形框49,围绕压熨区。矩形框安装在支柱51上,沿支柱51活动。柱51为中空结构,安装在外壳中。设有一个驱动系统53,把梭动件47在上位和下位之间移动。驱系统53有一根循环缆索54或其他元件,从一个上滑轮55一个下滑轮(图未示)上通过。下滑轮和支柱底部附近的驱动电机57有传动连接。循环缆索有一段在支柱的外侧,和梭动件固定。循环缆索的另外一段从中空的支柱中通过,上面安装一个配重,沿支柱内部活动,对梭动件平衡。驱动机57可以按选择逆转,根据电机的旋转方向,把梭动件上升或下降。梭动件升降的幅度,分别由上下光电限位开关(图未示)控制。
梭动件上安装一个加压装置61,一个加热装置63,一个蒸汽装置65,和一个展平装置67,共同组成两个相对的压熨组合件68,每一压熨组合件各位于压熨区27的一侧。加压装置61在最上面,在梭动件上和加热装置63,蒸汽装置65及展平装置67分开安装。下文中将有详尽解说,安排方式是物件在压熨区中,首先接受展平动作,然后依次进行汽蒸,加热和加压处理(假如选择在物件上进行全部处理过程)。
加压装置61有一对互相配合的压辊71,各在压熨区的一侧。两压辊按并排关系安放,其旋转轴基本水平并平行。每一压辊的滚动表面可作弹性变形。
梭动件47有一对上支架73,每一个上面安装一个压辊71。支架73可以互相相对移动,使压辊在梭动件上,在一个互相分离的位置,和一个互相压紧的位置之间,作互相接近和背离。在互相分离的位置上时(如图7所示),压辊离开压熨区,而在压紧位置上时(如图8所示),压辊在压熨区中,和放在压熨区中的物件作加压接触。上支架互相间的相对动作,由步进电机75控制。
设有驱动系统77转动压辊。驱动系统77有两条被动缆索79,两端在外壳10的上下端附近固定。压辊和被动缆索有运转连接,因此,压辊随梭动件上下移动时,使压辊旋转。在图示的安排中,当梭动件在上下位置之间移动时,每一个压辊旋转一周。被动缆索有足够的侧向游隙,适应压辊在分离位置和加压位置之间活动。
梭动件47还设有一对下支架81,放在压熨区的相对两侧。下支架在步进电机75的作用下,互相接近或远离。因此步进电机可以控制上支架和下支架的活动。在控制安排上,下支架可以不受上支架的影响,互相接近或远离。
加热装置63,蒸汽装置65和展平装置67安装在下支架上,加热装置在最上,展平装置在最下。
加热装置63有一对相对的加热表面83,在每个下支架上各安装一个。每一个加热表面朝向压熨区27,有一个横过梭动器行动方向的水平行程。在这个实施方案中,每一个加热表面83,由形式为指杆85的若干活动元件,排成一行围绕。有两行指杆,在每一下支架上各有一行,每一个指杆的一端固定,从这固定端以悬臂的形式伸出。
每一行指杆85用一片导热弹性材料(例如不锈钢)制成,有若干有间距的切缝,从而形成指杆行。片材的一个边缘,放在一条不导热材料条87中,不导热材料条固定在相应的下支架81上。指杆行85的形状,使它能对压熨区27,形成一个基本鼓突的加热表面83。指杆85的柔弹性,可以适应压熨区里的物件表面特征的不规则性。
每一行指杆85由远离指杆的一个热源91加热,热从热源用一个反射器93,反射到指杆行上。具体而言,热被反射到与压熨区相对的指杆行表面95上。热源的形式为传统的电阻加热元件。在另一种安排中,指杆可以直接和热源接触。
蒸汽装置65有一个蒸汽发生器,发生器有两个长形蒸汽发生室97,在每一个下支架81上各安装一个,位于相应的加热指杆行85的下方。每一个蒸汽发生室97用于盛水,有若干喷咀99,沿整个蒸汽发生室表面间隔放置。朝向压熨区27。每一个室97中有一个加热元件(图中未示),对室中的水加热,产生蒸汽,运转时从喷咀99中喷出。每一个蒸汽发生室97从一个辅助水箱(图未示)受水,辅助水箱可以从一个总水箱(图中亦未示)受水。每逢梭动件47到达最低位置时,有定量的水从主水箱转移到辅助水箱中。
展平装置67有两个刷件101,在压熨区的相对两侧,在每一个下支架81上各安装一个刷件,位于相应的蒸汽发生室97的下方。刷件101的安装,使它可以在压熨区接触一个物件,从而给予物件上面方向相反的侧向推力,起展平的作用,以求消灭物件上的转折纹。作用是给随后的压熨处理作准备。每一个刷件101可以有一对旋转刷的形式,可以采取自由转动,也可以机动。如果每一刷帚自由转动,那么刷的旋转轴,和梭动件前进方向相对偏斜,从而当旋转刷和物件在压熨区中的物件接触时,加在旋转刷上的力使刷帚旋转。
随着下支架81互相靠近和远离的动作,加热装置63的加热表面83,和展平装置67的刷件101,各自在一个分离位置,和一个压熨位置之间活动,在分离位置上时离开压熨区27,在压熨位置上时,和放在压熨区里的物件接触。蒸汽发生室97也互相接近和远离,但在任何阶段都不和物件接触。
从以上所述可以明显看到相对的压熨组合件68各有压辊71中之一个,加热指杆行85中之一行,和蒸汽喷咀组99中之一组。
蒸汽装置63,加热装置65和加压装置61分别单独控制。因此,在一个特定的压熨作业中,可以使用任何一种或数种蒸汽,加热和加压方法处理。
对一个物件进行的压熨过程,根据物件和制成物件的纺织品的性质变化。
为了这个缘故,压熨机可以设有一个物件鉴别装置,鉴别物件的类型,并有一个纺织品鉴别装置,鉴别制造物件所用的纺织品。物件鉴别装置可以有一个成象装置,有一个扫描器扫描压熨区里的具体物件,记录物件影象,然后产生代表物件类型的第一信号。纺织品鉴别装置可以有一个传感器,感测制造物件所用的纺织品的类型,产生一个代表纺织品类型的第二信号。把第一和第二信号,供给形式为微处理器的一个控制装置,微处理器可以根据物件和它的纺织品的类型,控制压熨过程的若干变数。这些变数可以包括加热装置达到的温度(如使用加热装置的话),蒸汽使用量(如用蒸汽),加压辊对物件加压的强度(如用加压),以及对物件进行各种处理的速度(也就是梭动件速度)。
成象装置可以在微处理器的存储器中,存储压熨机可能压熨的物件的一切形式的影象。把压熨区中的具体物件的影象,和存储器里的各种影象比较,从而确定压熨区里的物件的类型。成象装置在压熨过程开始前,不仅扫描物件,确定它的类型,而且还在压熨以后扫描物件,肯定压熨是否良好。关于这点,微处理器里的物件的影象,应该是正确压熨的物件。把熨好的物件的影象,和相应的正确压熨物件的影象比较,假如两个影象差异符合某种限度,便认为压熨作业合格,于是把物件从压熨区转移到储芷区。例如,相反,压熨物件影象差异超出了特定的限定,那么便再一次进行压熨操作。
鉴别纺织品类型的装置,可以有一个红外传感器。在另外一种安排中,上述装置可以用热能或电能在纺织品上作用,咸测其耗散速度,耗散速度因纺织品的品种而异。在又一种安排中,可以把水加在纺织品上,感测水的弥散速度。
在另一种安排中,悬挂物件的挂架29,可以在上面做一个标志或代码(图未示),可以由机器检测,指示物件的类型。这有利于自动按物件类型选择正确的变数。
下文叙述熨衣机的运转。在这叙述中,假设压熨过程中包括展平,汽蒸,加热和加压处理。
使用者把双扇旋转门15打开,把活动支架19从后退的位置滑到外伸的位置上,形成两扇门之间区域的一个华盖。然后使用者把待熨的衣服放在挂架上,把挂架放在支架件39的轨道33的直线部分35上。挂架悬挂衣服的方式为使相对两侧暴露以便压熨。这样可便利在衣服的适当位置上熨出折缝,例如衬衫的袖缝和裤腿的裤缝等。熨衣机可进行一个自检查程序,保证全部设备运转。肯定机器的运转以后,转移装置31把第一件衣服,从储芷区转移到压熨区。当压辊71,加热表面83和展平刷101分别在互有间距的位置上时,梭动件向上移动,通过压熨区里的物件,在这阶段中,物件鉴别装置确定物件的类型(在这情况下类型为衣服)。同时,假如机器中包括有纺织物品种鉴别设备,则可以同时鉴别品种。机器按衣服类型和衣服的纺织品选择压熨过程的变数。上下支架73和81分别互相接近,把展平装置,加热装置和加压装置推到压熨区中去,在梭动件向下移动时接触衣服。把驱动电机57逆转,使梭动件47向下移。当展平装置的相对的刷101在衣服的相对两侧上通过时,加一个侧向推力,把衣服展平,消灭衣服上的轻微皱纹。汽蒸装置通过利用蒸汽喷咀99,在衣服上喷蒸汽,加热装置对衣服加热并加压。两排加热指杆85在衣服的相对两侧上通过时互相配合。当梭动件47向下移动时,指杆85在衣服的表面上浮动,适应衣服表面特征的不规则性。互相配合的压辊71和衣服作加压接触,对衣服作加压处理。当梭动件47到达最低的位置上时,对被压熨的衣服再扫描,把衣服的影象和相应的正确熨平的衣服的影象比较。假如压熨过程正确,便把衣服送回储芷区,并把下一件转移到压熨区中。假如压熨后的衣服超出了一定的差异限度,便重复压熨过程。
现参看附图9至13,第二实施方案中之熨衣机与第一实施方案相似,例外之处是在每一个压熨组合件68上,加热表面不用指杆行,而用不弹性变形的热103限定范围。热103有一个弹性材料的基片105,粘结在刚性背衬件107上。有一个柔性材料(例如硅橡胶)的表皮109,覆盖基片105,作成一个对压熨区加热的加热表面83。有一个和垫相连的热源110,在平实施方案中,是一个在表皮中编织的电阻加热元件。表皮的暴露表面,包覆一种低摩擦材料,使表面可以在与它接触的压熨区中的物件上滑动。垫的可弹性变形的性质,使它可以适应物件表面的不规则性。
从以上所述,可以明显看到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压熨物件的熨衣机,唯一的手工操作是把物件放在挂架上,放入机器,和从机器中取出。
权利要求
1.一种熨衣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压熨区,接受待压熨的物件,一个加热装置,对放在压熨区里的物件加热,加热装置可以相对于压熨区活动,通过压熨区,加热装置有两个相对的加热表面,各放在压熨区的一侧,和压熨区中的物件表面接触,在从压熨区中通过时,吻合物件的表面特征。
2.如权利要求
第1项中之熨衣机,特征为该加热表面,各由若干活动元件限定其界限。
3.如权利要求
第2项中之熨衣机,特征为活动元件有导热材料的指杆,该指杆被压迫到一个接触位置上,和压熨区里的物件接触。
4.如权利要求
第3项中之熨衣机,特征为该指杆的安装,有利于围绕一根在压熨区中通过的方向上的横向轴,作角运动。
5.如权利要求
第1项中之熨衣机,特征为该加热表面各有一个可弹性变形的表面。
6.如权利要求
第5项中之熨衣机,特征为每一个该可弹性变形的表面,由一个有可弹性变形的结构垫确定界限。
7.如权利要求
第6项中之熨衣机,特征为每一个垫设有一个电阻加热元件。
8.如前述权利要求
任何一项中之熨衣机,特征为每一个加热表面,可以在工作位置间相对于通过压熨区的方向的横向移动,在工作位置上时,加热表面可以接触压熨区里的物件,以及在不工作位置时,加热表面离开压熨区里的物件。
9.如前述权利要求
任何一项中之熨衣机,其特征在于另有蒸汽装置,当加热装置在物件上加热以前或同时,向物件喷施蒸汽。
10.如前述权利要求
任何一项中之熨衣机,特征为另有一个加压装置,对压熨区里的物件加压,该加压装置放在加热装置后方,随加热装置通过压熨区。
11.如权利要求
第10项中之熨衣机,特征为加压装置有一对互相配合的加压表面,设置在压熨区的相对两侧。
12.如权利要求
第11项中之熨衣机,特征为加压表面的每一个,可在通过压熨区的方向的横向上,在工作位置和不工作位置之间活动,在工作位置上时,加压表面可以接触压熨区里的物件,在不工作位置上时,加压表面离开压熨区里的物件。
13.如权利要求
第11项或第12项中之熨衣机,特征为加压表面的形式为加压辊。
14.如前述权利要求
任何一项中之熨衣机,特征为该加热装置,蒸汽装置和加压装置安装在一个梭动件上,从压熨区中通过。
15.如权利要求
第14项中之熨衣机,特征为梭动件运转时,在压熨区的垂直方向上通过。
16.如权利要求
第15项中之熨衣机,特征为另有装置,把物件在压熨区中垂直悬挂。
17.如前述权利要求
任何一项中之熨衣机,特征为另有一个展平装置,把压熨区里的物件展平,目的是在压熨工序前,消除不应有的折皱,该展平装置布置在加热装置的前面,随加热装置通过压熨区。
18.如权利要求
第17项中之熨衣,特征为该展平装置有可旋转装置,运转时和物件接触,在物件上面加侧向推力,起展平的作用。
19.如权利要求
第18项中之熨衣机,特征为各旋转装置,可以在通过压熨区方向的横向上,在一个工作位置和一个不工作位置之间活动,在工作位置上时,装置接触压熨区里的物件,在不工作位置上时,离开压熨区里的物件。
20.如前述权利要求
任何一项中之熨衣机,特征为另有一个转移装置,把物件从一个第一储芷区,转移到压熨区,在压熨区中进行压熨作业,然后把熨平的物件转移到一个第二储芷区中去。
21.如权利要求
第20项中之熨衣机,特征为转移装置输送挂在挂架上的物件,从机器中通过。
22.如前述权利要求
任何一项中之熨衣机,特征为另有一个第一装置,鉴别在该压熨区里的物件的类型,产生一个表示类型的信号,有第二装置检测制造物件所用的纺织品的类型,产生表示纺织品类型的一个第二信号,安排一个接收第一和第二信号的控制装置,可以按物件的类型和纺织类型工作,控制压熨过程的一个或数个变数。
23.如权利要求
第22项中之熨衣机,特征为鉴别物件类型的第一装置中,有一个成象装置扫描物件,记录物件的影象。
24.基本如本文参照附图所叙述的一种熨衣机。
专利摘要
一种自动压熨挂在挂架上运输、从机器中通过的 衣服或其他物件的熨衣机。机器中有一个压熨区接 受待熨物件,和一个对压熨区接受的物件加热的加 热装置。加热装置安装在一个梭动件上,梭动件可以 相对于压熨区活动,从压熨区中通过。加热装置有两 个相对的加热表面,各放在压熨区的一侧,接触压熨 区中的物件的一个表面,加热表面从压熨区中通过 时,吻合物件的表面特征。
文档编号D06F61/02GK86104511SQ86104511
公开日1987年1月7日 申请日期1986年7月8日
发明者托尔西·奈杜 申请人:自动熨烫机械设备公司导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