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重复使用的分离式锭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0100阅读:39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可重复使用的分离式锭子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纺纱、捻线设备中的专件,是一种可以重复使用的分离式锭子。
目前,我国普遍使用的分离式锭子,由于锭杆的高速旋转,一般经3-5年其上摩擦付中的锭杆轴承档将发生磨损而不可修复,造成每年将有几百万套锭子退役,耗资巨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充分利用锭子轴承档的有效部位,以延长使用寿命的分离式锭子,它可以与因锭杆轴承档磨损而退役的旧式锭子组配,重新使用。
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措施是与同型号常规分离式锭子比较,该锭子轴承座7的锥度16加大,或轴承座圆柱部分17、18长度增加了3-5mm,组装后的各种型号锭子,其上支撑组件中的轴承座7位置较原同型号锭子上移3-5mm,以使轴承位于锭杆轴承档8的上端13,并可通过减小轴承座锥度,使轴承位于轴承档下端,构成新的摩擦付;对应不同型号的原锭子,以轴承盖10至锭杆肩胛下沿9的距离h为基准,轴承座圆柱部分长度17或锭杆轴承档14长度的改制分别为a.当h≤5mm时,轴承座圆柱部分长度增加3.5mm18,锭杆轴承档长度增加6-hmm15;b.当5mm<h<7mm时,轴承座圆柱部分长度增加3.5mm;c.当h≥7mm时,轴承座圆柱部分长度增加5mm。
本实用新型的附图为


图1为分离式锭子结构图;图2为可重复使用锭子与原锭子轴承位置比较图;图3为h≤5mm时新、旧锭子的锭杆长度比较图(A为旧锭杆、B为新锭杆);图4为可重复使用锭子的轴承座改制示意图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改制原理说明如下由于原分离式锭子的轴承滚柱长度约为5mm且位于锭杆档区的中部12,一经磨损不可再用,在保证不改变外形定位尺寸和保持原运转性能的前提下,通过加长轴承座圆柱部分17、18的长度和加长轴承档14、15长度或加大轴承座锥度16,使轴承先在档的上端13形成摩擦付,待发生磨损后,再磨小轴承座锥度,使轴承移到档的下端,形成新的摩擦付,以充分利用档的完好部分实现延长锭子使用寿命的目的。
另外,为了与原来同型号(因轴承档磨损)退役的锭子组配,并使之重新投入使用,对应不同型号的原锭子,以轴承盖10至锭杆肩胛下沿9的距离h为基准(一般分为h≥7mm,h≤5mm和5mm<h<7mm三种),新锭子轴承座圆柱部分长度的锭杆轴承档长度的设计也不同,其改制的参数如前述。
本实用新型所取得的技术进步为1.由于移动轴承座,可使轴承与锭杆轴承档组成上、下两个摩擦付,从而实现了新型分离式锭子的两次性使用。
2.一套新型分离式锭子,可与原同型号已退役的分离式锭子互换锭杆、轴承座,配成两套锭子而重新投入使用。
3.因轴承档磨损而退役的新、旧锭子通过互换锭杆、锭盘结合件,均可再次投入使用。
权利要求可重复使用的分离式锭子由锭杆1、锭盘2、轴承3和上、下支撑组件4、5构成,其特征是与同型号常规分离式锭子比较,该锭子轴承座7的锥度16加大或轴承座圆柱部分17、18长度增加3-5mm,组装后的各种型号锭子其上支撑组件中的轴承座7位置较原同型号锭子,上移3-5mm11,以使轴承位于锭杆轴承档8的上端13,并可通过减小轴承座锥度,使轴承位于轴承档下端,构成新的摩擦付;对应不同型号的原锭子,以轴承盖10至锭杆肩胛下沿9的距离h为基准,轴承座圆柱部分长度17或锭杆轴承档14长度的改制分别为a.当h≤5mm时,轴承座圆柱部分长度增加3.5mm18,锭杆轴承档长度增加6-hmm15;b.当5mm<h<7mm时,轴承座圆柱部分长度增加3.5mm;c.当h≥7mm时,轴承座圆柱部分长度增加5mm。
专利摘要可重复使用的分离式锭子是纺纱、捻线设备中的专件,它通过加大轴承座锥度或加长轴承座圆柱部分长度和锭杆轴承挡长度,使锭子上支承组件中轴承位置较原同型号锭子高3-5mm使轴承先在锭杆轴承挡上端形成摩擦副待发生磨损后再磨小轴承座锥度使轴承移到挡的下端而形成新的摩擦副。这样,不仅延长了新型锭子的使用寿命,而且还能与因轴承挡磨损而退役的原锭子组配,使之重新投入使用,是一种使用率高便于修旧利废的新型分离式锭子。
文档编号D01H7/02GK2039696SQ88214000
公开日1989年6月21日 申请日期1988年9月3日 优先权日1988年9月3日
发明者高杰山 申请人:高杰山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