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圈花型机绣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1930阅读:41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毛圈花型机绣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毛圈花型机绣机构,更明确地说是可以方便地安装在缝纫机或其它机绣设备上以绣出毛圈花型图案的毛圈花型机绣机构。
目前社会上销售的绣制品中,除手工刺绣外,有些用缝纫机或专用绣花机进行生产。但是,其花型模式均为类似我国的传统方式,即用在布料上缝上加长浮线的方法形成花型。这种加长浮线花型没有立体感,形不成毛圈。过去曾有种手工针刺毛圈花型,由于缺少沉降片机构,无底线,毛圈很容易拉出,花型不均匀,高度不一致,生产效率也很低。
本实用新型毛圈花型机绣机构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点和不足,提供一种有高的生产效率;能够在布料上绣出外观类似毛巾布的毛圈花型,有底线,毛圈不易拉出;毛圈高度均匀整齐、绣品高雅美观有立体感;而且可以方便地在缝纫机上加装或拆卸的毛圈花型机绣机构。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毛圈花型机绣机构加装在缝纫机上。缝纫机的针杆上固定着一个棘爪,缝纫机的机壳上固定着可以转动的一根前轴和一根后轴。前轴上固定着一个由棘爪驱动的棘轮和一个凸轮,后轴上固定着一个由凸轮推动并且带有叉脚的顶杆。顶杆和缝纫机机壳之间连结着复位弹簧。缝纫机的压脚杆上安装着一个可以由顶杆的叉脚驱动并绕压脚杆摆动的摆杆。摆杆上固定着一个可以将明线缝绕其上从而形成毛圈花型的沉降片。本实用新型由棘爪、前轴、后轴、棘轮、凸轮、顶杆、复位弹簧、摆杆和沉降片构成。
工作时,缝纫机的针杆上下运动,带动机针在布料上刺绣。与此同时,针杆带动固定其上的棘爪,将棘轮拨动。棘轮与凸轮安装在同一根前轴上,凸轮便被驱动。凸轮上带有的若干凸起将顶杆推动,顶杆克服复位弹簧的拉力,用叉脚将摆杆推动后移。凸轮转至凹下部位时,复位弹簧又将顶杆拉回复位,顶杆的叉脚遂将摆杆推动前移。如此周而复始,摆杆便绕压脚杆摆动。摆杆另一端位于缝纫机机针前方,便绕压脚杆在机针左右与机针同步摆动。摆杆的这一端紧固着沉降片。于是,刺绣时,机针一针刺在沉降片的左侧,一针刺在沉降片右侧,明线被机针牵引,在沉降片上形成一个一个的毛圈。随着布料的前移,绣好的毛圈又依次从沉降片前端脱出,最终在布料上形成了完好的毛圈花型。
沉降片由经热处理的钢材制成,紧固在摆杆一端,耐磨耐久。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就是这样完成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以在布料上绣出高度均匀整齐有立体感、毛圈有底线不易拉出的毛圈花型;而且有高的生产效率,可以方便地加装在缝纫机上的毛圈花型机绣机构。其生产效率较过去的手工刺绣提高了4-15倍。本实用新型可以广泛安装在家庭、绣品厂、服装厂等场合的家用缝纫机、工业缝纫机或刺绣机上,可在布料、衣片、头巾、椅垫、床罩、装饰布、成衣等织物上绣出具有立体感的毛圈花型。
以下结合实施例及其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更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3为图2的左视图。
图4为图2的B-B剖面左视图。
图1中,针杆工上固定着棘爪3,棘轮4和凸轮6固定在前轴5上。机壳10上安装着前轴5、后轴9和复位弹簧7。后轴9上安装着顶杆8,顶杆8的叉脚11叉在摆杆12上。摆杆12安装在压脚杆1上,其上紧固着沉降片13沉降片13可以在机针14左右摆动。
图2-图4为本实施例的具体结构图。图中的另部件与
图1一一对应,已经标出。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以高质高效地绣出毛圈花型,毛圈高度整齐均匀,牢固不会拉出,其生产效率较手工刺绣提高了10倍。本实施例可广泛应用于家庭、服装厂、刺绣厂的机绣中。
权利要求1.一种由缝纫机以及由缝纫机牵引的明线和底线所构成的毛圈花型机绣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说的缝纫机的针杆上固定着一个棘爪,缝纫机的机壳上固定着可以转动的一根前轴和一根后轴。前轴上固定着一个由棘爪驱动的棘轮和一个凸轮,后轴上固定着一个由凸轮推动并且带有叉脚的顶杆,顶杆和缝纫机机壳之间连结着复位弹簧,缝纫机的压脚杆上安装着一个可以由项杆的叉驱动绕压脚杆摆动的摆杆,摆杆上固定着一个可以将明线缝绕其上从而形成毛圈花型的沉降片。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毛圈花型机绣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沉降片由经热处理的钢材制成。
专利摘要一种毛圈花型机绣机构。它由以缝纫机针杆驱动的棘爪、棘轮、前轴、凸轮、顶杆、后轴、复位弹簧、摆杆、沉降片构成,安装在缝纫机上。沉降片由钢材热处理制成。它可安装在家用或工业用缝纫机以及其它机绣设备上,在布料、衣片、床罩、椅垫、成衣等绣品上绣出具有立体感的毛圈花型图样,可以广泛应用于家庭、服装厂等场合,十分方便。
文档编号D05C13/00GK2091881SQ9121176
公开日1992年1月1日 申请日期1991年5月31日 优先权日1991年5月31日
发明者李天明 申请人:李天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