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条自停控制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1953阅读:45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断条自停控制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纺纱行业的自动控制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并条机自动控制装置。
目前,在纺纱行业,特别是在并条机上使用的工艺接触式电控断条自停装置,由8~12组金属小压辊和导条辊、执行电路构成。当夹在小压辊和导条辊之间的棉条发生断条时,小压辊和导条辊发生电接触,使执行电路中继电器动作来控制并条机停机。在工作过程中,由于花衣、油污、棉腊、铁锈、灰尘、接触面起毛等原因,小压辊与导条辊的接触出现不良情况,使接触电阻增大,导致执行电路中继电器不动作,造成断条自停失灵,严重影响产品质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动作灵敏度高、工作可靠的断条自停控制器。
本实用型是对现有断条自停控制器的一种改进,就是在现有断条自停控制器上增加一个控制电路。断条自停控制器,包括断条信号装置(1)、执行电路(2)、控制电路(3),控制电路(3)由可控硅SCR、串接在可控硅SCR主回路中的继电器J2和触点ZJ2-2、一端接到可控硅SCR控制极而另一端接到电源负极的电阻R2、一端接到可控硅SCR控制极而另一端通过继电器J2的触点J2-1接到电源正极的电阻R1组成,断条信号装置(1)的断条信号送到执行电路(2),执行电路(2)将断条信号送到控制电路(3)的A端。
在正常工作状态,断条信号装置(1)无信号输出,并条机的主电机慢速接触器ZJ2释放,其触ZJ2-1、ZJ2-2闭合,主电机快速接触ZJ1吸合,其触点ZJ1-1断开。当断条发生时,例如断条信号装置(1)中的工艺触点K1良好接通,则电源电压经执行电路(2)中的二极管D1加到中间继电器J1的线圈上,J1吸合,其触点J1-1闭合,由于触点ZJ2-1处于闭合状态,继电器J1自保,继电器J1的吸合控制主电机停转。当工艺触点,例如K1接触不良时,流过中间继电器J1线圈的电流不能使J1吸合,此时,可通过二极管D1、电阻R1和R2将断条信号加到可控硅SCR的控制极,使可控硅SCR触发导通,继电器J2吸合,其触点J2-1闭合,通过触点J2-1串接到电源间的中间继电器J1吸合,其触点J1-1闭合并自保,继电器J1的闭合使快速接触器ZJ1释放,控制主电机停转。断条故障排除后重新开车,首先并条机上的慢速接触器ZJ2吸合,其触点ZJ2-1、ZJ2-2均断开,ZJ2-2断开切断可控硅SCR的主回路,则可控硅SCR截止,继电器J2释放,触点J2-1断开,导致继电器J1释放,其自保触点J1-1断开。经延时3~5秒钟后,慢速接触器ZJ2释放,快速接触器ZJ1吸合,主电机转入快速运行,并条机恢复正常工作状态。
本实用新型只是在原有断条自停控制器上增加一个控制电路,且控制电路可单独作为一个附加装置,因此结构简单,使用、维护、更换方便。由于采用可控硅元件,使本实用新型动作灵敏度高,工作可靠,对提高纱线质量有明显效果。


图1是断条自停控制器的方框图。
图2是断条自停控制器的电路原理图。
实施例电源电压为直流12伏,电源正极接地,继电器J2接在电源正极和可控硅SCR阳极之间。
中间继电器J1为JZ7-44,继电器J2为JZC-21F。
电阻R1、R2分别为3.7KΩ、240Ω。
可控硅SCR为CR1AM单向可控硅。
二极管D1、D2、D3为2CZ83D。
权利要求1.断条自停控制器,包括断条信号装置(1)、执行电路(2),其特征在于具有控制电路(3),控制电路(3)由可控硅SCR、串接在可控硅SCR主回路中的继电器J2和触点ZJ2-2、一端到可控硅SCR控制极而另一端接到电源负极的电阻R2、一端接到可控硅SCR控制极而另一端通过继电器J2的触点J2-1接到电源正极的电阻R1组成,断条信号装置(1)的断条信号送到执行电路(2),执行电路(2)将断条信号送到控制电路(3)的A端。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纺纱行业的自动控制装置,它由断条信号装置、执行电路和控制电路构成,其特点是控制电路由可控硅、继电器组成。断条自停控制器利用了可控硅触发信号小、动作速度快的性能,使其结构简单,动作灵敏度高、工作可靠,特别适用于纺纱准备工序的并条机上,对提高纱线质量有明显效果。
文档编号D01H13/16GK2093186SQ9121385
公开日1992年1月15日 申请日期1991年6月4日 优先权日1991年6月4日
发明者赵建栋 申请人:常州第三棉纺织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