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眼缝纫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4388阅读:128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锁眼缝纫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服装加工机械,特别是用于钮孔锁眼作业的锁眼缝纫机。
目前用JH类多能缝纫机进行钮孔锁眼作业,加工一只完整的钮孔,需要经过套结、顺向摆缝、套结递向摆缝、等步骤,每个步骤都需手控完成,操作繁复。多能缝纫机的送布是依靠送布牙与缝料的摩擦带动缝料正向与逆向送料,由于受缝线张力和其它外力的影响,容易使钮孔线缝歪斜。并且因送布机构特性的限制,正向、逆向送布轨迹并不重合,摩擦阻力也不相同,形成了钮孔两边线缝的疏密不均匀。此外多能缝纫机没有制动机构,不易保证钮孔的缝纫针数而造成“盈针”,使钮孔的大小规格不一致,影响钮孔的外观质量。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克服上述已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操作简便,钮孔锁眼过程中,针位、针距由机械控制实现自动变换;且钮孔线缝直线度好、疏密均匀、能控制锁眼针数、性能稳定的锁眼缝纫机。
本实用新型由一组凸轮控制针位、横针距的针杆摆动机构;棘轮、凸轮等控制的步进式往复直线送布机构;以及控制钮孔锁眼针数的制动机构所组成。
针杆摆动机构是上轴的转动,通过一对蜗轮、蜗杆和齿轮变速机构,传递给凸轮轴;装在该轴上的针位凸轮和针距凸轮,通过杠杆、连杆、横针拉杆等连结件,分别用来控制针位、横针距的适时变化,实现钮孔加工四个工步的自动循环。
步进式往复送布机构是通过送布凸轮、大连杆、带动棘轮分度机构,使棘轮单向歇转动;经锥齿轮的啮合,传递给和锥齿轮固定在同一轴上的盘形凸轮,使其单向间歇转动,利用一组杠杆将凸轮的升程进行放大,使其适合钮孔不同长度的要求,将杠杆一端与带有导向的针板相连,实现针板的步进式往复直线移动。为了使缝料与针板无相对运动、针板上固结了一布夹,用以夹紧缝料、使缝料随针板一起移动,保证钮孔线缝的直线度和疏密均匀性。
制动机构是在上述的凸轮轴上装有一控制凸轮,用一段轴向伸缩、并能滚动的柱销与凸轮外缘相切;当柱销在楔形导向块的作用下滑入凹槽;通过杠杆等一组连接件,传递至拨叉与挡块,拨叉先将上轮沿轴向顶出,使其空套在轴上;然后用挡块进行制动,使机针停止在预定的位置上,保证每个钮孔的缝纫针数是个确定的数。
本实用新型与多能缝纫机的锁眼作业相比,优点是明显的。由于采用机械控制针位、横针距的变换、不需要辅之手工操作,就能完成整个锁眼加工作业,工效比多能缝纫机提高8-10倍;而且钮孔线缝的直线度、疏密性,由步进式往复送布机构的特性得到了有效地保证、无“盈针”现象,钮孔锁眼质量有显著提高。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棘轮机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制动机构示意图。
如图1所示的实施例,上轴(ⅠO)通过蜗轮(1)、蜗杆(2)、齿轮(3)(4),将运动传递给凸轮轴(Ⅰ)。为了用凸轮来控制针位和横针距凸轮,轴(Ⅰ)上装有针位凸轮(5)和针距凸轮(6),将横针摇杆(7)与针位凸轮(5)轮缘相切,轴(Ⅰ)的转动,通过针位凸轮(5)带动横针摇杆(7)绕点(A)摆动,横针拉杆(8)一端与横针摇杆(7)相连,另一端与针杆导架(42)相连,针位凸轮(5)控制了针位的适时变化。杠杆(9)与针距凸轮(6)相切,通过连杆(10)与横针拉杆(8)相连,使横针拉杆(8)和横针摇杆(7)铰连点(B)周期性变化,实现横针距的控制。因为凸轮轴(Ⅰ)转动一周正好是完成一个钮孔锁眼,因而形成了由凸轮控制的,与套结、摆缝相适应的针位、横针距的适时变化。
如图2所示的棘轮机构,上轴(ⅠO)的转动,由曲柄(11)大连杆(12),转换成摇杆(13)的定值摆动。摇杆(13)和分度板(14)是自由地装在棘轮(15)的轴套上,轴向定位可以用一弹性卡圈;摇杆(13)、分度板(14)、棘爪(16)、连杆(17)组成了一平面四连杆机构,摇杆(13)摆动时,通过该四连杆机构,使棘爪(16)拨动棘轮(15),形成棘轮(15)单向间歇转动。为了使棘爪(16)拨动棘轮(15)的齿数可以调节,同时也使棘爪(16)逆向回转无噪声,分度板(14)上设置了调节板(18),这样高摇杆(13)回摆时,通过连杆(17)将棘爪(16)抬起与棘轮(15)脱离,通过调节板(18)带着棘爪(16)实现无声逆转。而且,调节板(18)两工作边与其转动中心之间的距离有一个差值,通过这个差值可以调节棘爪空行程的大小;当棘爪(16)总行程一定时,工作行程便随空行程的大小而变化。销钉(19)固定在分度板(14)上可以改善棘爪(16)的受力。棘轮(15)的间歇单向转动,通过锥齿轮(20)(21)的啮合,传至凸轮(22),杠杆(23)(24)将凸轮(22)的升程,转换成带导向针板(25)的步进式往复直线移动。凸轮(22)的升程是个定值,钮孔长度有时需要变化,为了适应不同钮孔的锁眼,杠杆(24)的支点(C)能沿轴向移动;通过调节杠杆比,使凸轮(22)的升程得到不同比例的放大,以实现不同规格钮孔的锁眼。为了保证钮孔的锁眼质量,必须使缝料与针板(25)一起移动,并且相互之间无相对位移;因此在针板(25)上固结了一附有压脚(26)的布夹(27);这样也避免了切刀(28)切孔时缝料的下陷,简化了开孔手续。
图3是制动机构示意图。控制凸轮(29)装在凸轮轴(Ⅰ)上,如图1所示。该凸轮(29)外缘设有一与凸轮轴线成一定夹角的楔形导向块(30)和凹槽(31)。因为凸轮轴(Ⅰ)转动一周又将完成钮孔锁眼,所以,用一可轴向伸缩,也能滚动的柱销(32)与凸轮(29)轮缘相切,并沿着轮缘滚动。锁眼即将完毕时,轴销(32)逐渐被导向块(30)顶进定位套(33),然后滑入凹槽(31);此时杠杆(34),由于弹簧(35)作用而摆动。通过铰链接头(36)、轴销(37),使拨叉(38)轴向移动,拨开上轮,使其与上轴(ⅠO)脱离啮合空套在上轴(ⅠO)上;然后使拨叉(38)上的挡块(39)挡住上轴套上的凸缘进行制动,而使针杆(40)停止在预定的位置上。当进行下一个钮孔锁眼时,转动轴(Ⅱ),装在轴(Ⅱ)上的凸轮(41)作用于杠杆(34),使轴销(32)滑出凹槽(31);小弹簧将轴销(32)顶出,使其又与凸轮(29)的外缘相切。同时上轮在拨叉(38)的作用下,进入啮合,开始下一个锁眼循环。
图2、图3中S表示缝纫机螺钉,P表示销钉,B表示基座。
权利要求
1.一种锁眼缝纫机,含有连杆挑线机构、针杆摆动刺布机构和摆梭勾线机构,其特征在于有针杆摆动控制机构和步进式的往复送布机构,该针杆摆动控制机构,由蜗轮(2)蜗杆(1)齿轮(3)(4),将上轴(Io)的转动传递给轴(I),装在轴(I)上的针位凸轮(5)、针距凸轮(6),分别通过横针摇杆(7)、杠杆(9)、连杆(10)与横针拉杆(8)相连结,控制针位和横针距的周期性变化;所述的送布机构、是通过曲柄(11),大连杆(12)、以及由摇杆(13)分度板(14)、棘爪(16)、连杆(17)组成的平面四连杆,将上轴(Io)的转动转换成棘轮(15)的单向间歇转动,再经锥齿轮(20)(21),凸轮(22)、杠杆(23)(24)、转换成针板(25)的步进式往复直线移动。
2.如权利要求
1所述的锁眼缝纫机,其特征在于分度板(14)上,有一个用以调节棘爪(16)拨动棘轮(15)齿数的调节板(18)。
3.如权利要求
1或2所述的锁眼缝纫机,其特征在于用以调节钮孔缝纫长度的支座C是可沿轴面移动的。
4.如权利要求
1所述的锁眼缝纫机,其特征在于针板(25)上,固结了一个附有压脚(26)的布夹(27)。
5.如权利要求
1所述的锁眼缝纫机,其特征在于有一个控制针数的制动机构;该机构凸轮(29)上有一凹槽(31)以及与凸轮轴线成一定夹角的楔形导向块(30),柱销(32)与凸轮(29)外缘相切,当柱销(32)在导向块(30)的作用下,滑入凹槽(31)、产生杠杆(34)的摆动;通过铰链接头(36)、轴销(37)传递给拨叉(38),拨叉先将上轮与上轴(ⅠO)脱离啮合,然后用挡块(39)挡住上轴套上的凸缘,进行制动。
6.如权利要求
1或5所述的锁眼缝纫机,其特征在于杠杆(34)一端固结了一个可转动,并能轴向伸缩的柱销(32)。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锁眼缝纫机。是一种适用于钮孔锁眼作业的服装加工机械。为了解决多能缝纫机锁眼操作繁复、钮孔线缝易歪斜、疏密不匀、以及“盈针”的问题,本实用新型设计了针杆摆动控制机构、确定针数的制动机构、以及步进式往复直线送布机构,使其能自动完成一个钮孔的加工。钮孔线缝直线度好、疏密均匀,且操作效率比多能缝纫机提高了8-10倍。
文档编号D05B3/06GK86202662SQ86202662
公开日1987年9月30日 申请日期1986年4月29日
发明者朱金龙, 王津荣, 陈长泉, 杨京 申请人:杭州缝纫机厂导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