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纤维布熔缝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3382阅读:64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化学纤维布熔缝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化学纤维布熔缝装置,主要是利用超声波传动喇叭产生15000~20000n/sec(振频),并与一表面具有高低V型切面及略高平台面的花轮相互作用,进而能使两化学纤维布自动熔切压花、烙印。
一般常见的化学纤维布,其在制成衣服的领口或袖口等布边时,均是以车缝方式将内外布料缝合再加以翻面,以达将布边藏在内部增加美观,若遇有蕾丝的花边时,其必须先按绘线条花纹予以挖孔切花,加以车缝之。然而,此种方式不仅费工费时,且增加成本,同时在生产的速度上更是缓慢,毫无效率可言。况且两布料间的花纹或边缘,很容易产生偏差位移,常须加以修改或重新车缝之。又以车缝方式,其仍容易产生脱线等情形,品质无法划一,此种种缺陷,长久以来一直困扰着业界人士及消费者,因此,是否能提供一种使化学纤维布在加工上快速方便,且适合大量生产,特具进步性的功效,是为本实用新型的设计动机所在。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而提供一种化学纤维布熔缝装置,其可使上下两化学纤维布能自动作切割、压花、烙印,在制造上品质划一,快速方便,省时省力,适合大量生产。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而提出的一种化学纤维布熔缝装置,其本体主要包括花轮座、花轮、喇叭、上下压轮,其中花轮设于花轮座之内,而喇叭及下压轮则伏出设于台面的透孔上,并与台面上方相对位置的上压轮作用,其特征在于
花轮上设有供切断熔接的V型切面,而其间则设有较V型切面略高供压花烙印的平台面,平台面的略高处另设有不作用的腾空面,借助上下压轮将上下化学纤维布拉动,并经由花轮及喇叭间作用产生高热而将上下化学纤维布作熔接缝合、压花烙印。
以下配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二个实施例,详加说明其内容、结构及使用方法,其中各
如后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的正面纵剖视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的侧面纵剖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侧面部分放大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压轮、花轮、喇叭的顶面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正面图及花轮放大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化学纤维布熔切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正面图及花轮放大图;图8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化学纤维布熔切图。
请参阅图1所示,本体1包括一台面10,一驱动马达2是借助设于台面10下的马达托架21而固定,台面10的上方设有一机体22,机体22内部则设一传动轴23,其上位于驱动马达2一侧所设的齿轮25上方位置设一齿轮24,借助一皮带26带动,使得花轮12能作同步转动,为使花轮12能够同步转动,特于其左侧设一链轮27,而其位于花轮12相对一侧另设一链轮29,借助一传动链28将其间连接成一体,故驱动马达2转动时其动力会传至传动轴23上,同时传动轴23再将动力传给花轮12。请配合图2所示,机体22的后侧设有一供拉动上下化学纤维布16、17的上下压轮14、15,而上压轮14设于压轮座32上,而其上方为了调整上压轮14与下压轮15间的松紧,特于其上设一调整螺栓31,其中央设有一控制柄33,借助其上下扳动,而能使设于压轮座32上方的导杆34能做上下滑动,进而调整上压轮14的上下作动,又花轮座11的上方设有一气缸35,其可借助本体1左侧下方的气缸开关46,使花轮12作上下位移,至于下压轮15,其与花轮12作同步旋转,如此方能使上下化学纤维布16、17作位移拉送(请参阅如图3和4所示),其传动动力是来自下压轮15其轴所设齿轮36与驱动马达2上所设的齿轮37,借助一皮带38连接,而使下压轮15转动,同时并于花轮12的转动为同步,再者上压轮14亦与下压轮15接触随着其转动而转动。
请再参阅图1所示,台面10下方,位于花轮12的下方设有一喇叭13及一托架39,托架39上设有转轴承并将一于旋转筒4支撑,而一振动子41设于其内部,并在其上方设有一齿轮42,并借助内外套环将喇叭13固定于其上方,托架39的一侧另设有一驱动马达43,其上所设的齿轮44则与前述设于旋转筒4上的齿轮42,借助一皮带45连接成一体,进而使借助本体1下方的驱动马达开关47作用时,喇叭13能作同步旋转及连续作用,而本体1下方的定点开关48则提供定点作用。
本实用新型其花轮12与喇叭13作用(请参阅如图5和6所示),其是由高低不同的V型切面120、121及设于其间且高度较高供压花烙印用的平台面122构成,由于其V型切面120、121并非呈尖状,而是略呈平底,故当花轮12滚过上下化学纤维布16、17时,其右侧较长的V型切面121即将其切断,请参阅如图6右侧所示,而此V型切面121在花轮12上是呈连续状,若欲使其上下化学纤维布16、17呈部分连接时,请参阅如图6左侧及右侧连续面的左侧所示较高的V型切面120,该V型切面120则设计呈间断状,且作用时上下纤维布16、17不会切断,而仅作熔接,花轮12与喇叭13间本身距离相当近,而喇叭13则用超声波上的振动子41以每秒钟15000~20000次的振频,使其与花轮12产生高热,进而将上下化学纤维布16、17作熔切、缝合、压花、烙印等,至于V型切面120、121,此部分则提供压花烙印之用,而高于平台面122的花轮腾空面123′,则并不会对上下化学纤维布16、17作用。
请续参阅如图3、4、7和8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其本体1同样包括有花轮座11、花轮12、喇叭13及上下压轮14、15,其中花轮座11、花轮12及上压轮14设于供上下化学纤维布16、17放置作用的台面10上方,而喇叭13及下压轮15则设于台面10的下方。花轮12设于花轮座11内,其与相对的台面10下方喇叭13呈极为相近接触状,同样由于喇叭13其本身是利用超声波上振动子每秒钟约15000~20000次振频来传动,故与其上的花轮12作用时,即会产生相当高的温度,借此高热即可做为上下化学纤维布16、17熔切、缝合、压花、烙印之用,至于花轮12与喇叭13的后方则设有一导引装置,即上下压轮14、15,其中上压轮14设于台面10的上方,而下压轮15则设于台面10的下方,操作使用时相当容易,仅须将欲压花、烙印、熔切、缝合的上下化学纤维布16、17置于花轮12与喇叭13间,同时其后端则插设夹持在上下压轮14、15间,由于上下压轮14、15呈反向旋转,故能将上下化学纤维布16、17往一方向拉动而自动送布,再者台面10上设有透孔间隙,以供喇叭13及下压轮15露出台面10,以使之分别可与花轮12及上压轮14产生作用。
至于花轮12与喇叭13间的作用,则是将花轮12置于喇叭13的一侧,而使花轮12能配合前述上下压轮14、15向一侧拉移动作,则其间同样产生一相对方向(如图4所示),以供使上下化学纤维布16、17能与上下压轮14、15作同一方向输送。
请再参阅如图7和8所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其花轮12为达到能熔接缝合,及压花烙印的效果功能,特将其表面设有一V型切面121,而其作用则在提供上下化学纤维布16、17切断之用,而于V型切面121的两侧则设有供作为压花、烙印的略高平台面122,其目的则在提供上下化学纤维布16、17缝合熔接之用,至于避免其他上下化学纤维布16、17不受到花轮12及喇叭13的作用,特在略高平台面122的更高处设一腾空面123,参见花轮12各部放大图(请参阅如图7右侧所示),经花轮12及喇叭13作用后的上下化学纤维布16、17,其本身即利用略高平台面122将其压花、烙印成一体,而其下方中央的V型切面121,即做为切断之用,故切断之际亦同时达到熔合成一体。此外上下纤维布16、17间若欲挖孔,则仅须将其表面的V型切面121作变化(如设计成封闭式),故当花轮12滚动时,便会将其所欲镂空部分予以控除,并同时达到熔合。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是针对化学纤维布在制造缝合及车制布料花边等作了一项创新突破的改良,其不仅能提供高生产量,更使品质划一,在制造操作上快速、准确且方便,且可降低制作工时及成本。
权利要求1.一种化学纤维布熔缝装置,其本体主要包括花轮座、花轮、喇叭、上下压轮,其中花轮设于花轮座之内,而喇叭及下压轮则伏出设于台面的透孔上,并与台面上方相对位置的上压轮作用,其特征在于花轮上设有供切断熔接的V型切面,而其间则设有较V型切面略高供压花烙印的平台面,平台面的略高处另设有不作用的腾空面,借助上下压轮将上下化学纤维布拉动,并经由花轮及喇叭间作用产生高热而将上下化学纤维布作熔接缝合、压花烙印。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化学纤维布熔缝装置,尤指一种利用超声波使产生约每秒钟15000~20000振频的喇叭与设于花轮座的花轮作用产生高热,而花轮表面上则设有供切断用及熔接的高低V形切面,而在V形切面间则设有作为压花烙印的略高平台面,进而使两化学纤维布自动熔切压花烙印一次完成,具进步实用功效。
文档编号D05B17/00GK2141813SQ9224439
公开日1993年9月8日 申请日期1992年12月15日 优先权日1992年12月15日
发明者蔡遵仁 申请人:长荣超音波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