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织机的凸轮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3541阅读:68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织机的凸轮机构的制作方法
大家知道“凸轮机构”名称一般是指包括有与安置在织机上的线座数量相等的一系列摇杆的组合件。与一所述线座耦合的各摇杆设有两个滚轮,它们与两个互补凸轮的两个分段轨道配合动作,而所述两个互补凸轮是通过连接于对应的织机轴的一根公共轴驱动而转动。很明显正是设在所述的公用轴上,彼此之间相对地成适当角度偏置的凸轮的传动,保证了摇杆的操纵和线座的往复垂直位移。
经验表明,无论织机何时停车,或在工作结束时或在机器或凸轮机构上作短暂干预时,所有线座都应该处在同一高度。为此目的,该机构一般设置一个称为“调平”装置,调平装置虽可采取不同形式,但是其中最新结构是本说明书附

图1中所图示的那种结构。
在图1中,标号1表示与一个织机线座CL连接的一根摇杆,而标号2表示彼此之间相对地横向偏转的两个滚轮,它们与固定在一传动轴4上的一个互补凸轮3的两个轨道配合动作。所述机构的各摇杆1空转地设置在与轴4平行的一个公用枢轴5上,而且可以看到,枢轴5的各个小直径端5a由一圆形偏心轮6支承,所述的偏心轮6设置在与机构的机架固定的一轴承座的圆柱形孔中。
可以容易地看到,如果在传动轴4止动后,两个偏心轮6就在它们的轴承座7中转动,所有在公用枢轴5上的摇杆就按图1所示箭头的方向绕枢轴运动,所述枢轴5的后退运动具有把所有邻近的摇杆1都依靠在机构的机架9的一固定的止动销8上的作用。
因此,所有摇杆1无论在什么时刻停止都处于相同角度的方向,互补凸轮3的定向确保各摇杆的驱动。
本发明是在注意到下述情况的基础上提出,即枢轴5的两端5a被安置在偏心轮6的内部以及在轴承座7内的偏心轮的运转都不利于枢轴的固定刚度,而在该机构的正常工作(织造)过程中,枢轴5要求承受相当高的作用力和相当大的振动影响。这些作用力和振动都使支承枢轴的部件迅速地受到磨损,而在轴承座7内出现生锈现象,同样,留剩间隙的出现也不利于该机构组合件的正确地运转。
本发明的一个主要目的是克服这个缺点。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构成织机中的梭道的凸轮机构,该凸轮机构的型式是,支承着与线座耦合的摇杆的枢轴的两端由与机构机架配合两偏心轮所支承以便在操纵机构作用下,使所述的偏心轮的转动通过枢轴的横向位移和邻靠在一止动销上的所述摇杆的摆动引起线座组合件的调平动作,其特点是,所述机构包括有适用于对所述枢轴的两端施加作用力的装置,作用力趋向于使枢轴两端在机构正常工作过程中弹性地依靠在机构机架的固定的支承面上。
事实上,本发明基本是使弹性装置作用到枢轴两端,弹性装置适用于以非常牢固地压靠在与机构机架连接的固定的支承面的方式支持着所述枢轴的两端。
各种试验已经表明,这样获得的在枢轴和其支承面之间的接触作用力与随从的依附力结合,可径向地阻碍在传统结构中所看到的所有的微小位移。
你在参照附图阅读下列说明时就可较容易地理解本发明。
如上所指出的,图1示意地表示传统的调平装置的结构;
图2以相同方式表示装有本发明的一个调平装置的机构布置;
图3再现图2的调平位置;
图4是一个透视图,它清楚地显示枢轴组合件;
图5和图6是与图2和3相似的垂直剖视图,但说明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
再参照这些附图,图2表示所述的摇杆1,它设置有两个滚轮2,滚轮2与固定在一传动轴4上的互补凸轮3的轨迹配合动作。机构的所有摇杆1都围绕着布置有调平装置的水平面上的一公共枢轴5转动,所有摇杆结合偏心轮系适宜于使所述枢轴处在滚轮2不再与凸轮3接触的位置上。
在所述的实施例中,这些偏心轮具有两个横向臂10的形成,其上端例如通过螺纹机构11支承枢轴5的相应端5a,而其下端设在固定于机构的机架9的一个枢轴12上。在横向臂顶点附近,每个臂10通过一根连杆13与嵌入机架9孔内的圆柱形偏心轮14配合,偏心轮设有一个以转动方式操纵的装置图示的操纵装置呈柄15的形状,它适宜于在两个固定角度的行程终点止动销15′之间运动。
在图2中所示的编织位置时,偏心轮14是如此定位的,即在轴承座中的呈拱形轮廓的连杆13可沿其轴线具有轻微的弹性形变能力以及按轴4的方向有助于弹性地推动臂10。在这状态下,系统把弹性预载荷施加于枢轴5,该弹性预载荷趋向于保持枢轴两端贴靠在机架9端部所具有的两个轴承座表面9a上。使枢轴5完全固定不动,结果是在织编过程中,可避免由于施加到枢轴5的振动所产生的磨损。
如此产生的弹性预应力对整个操纵系统提供有利的作用,同时避免了在铰接范围内的生锈。另外,可以看到根据图2和3的两个位置是完全稳定的,而两个侧向组合件13-14和叉形铰链结合机构不相上下,它们可超越死点进一步限制由两止动销15′引导的角位移。
当然,操纵柄15就足以对该机构的所有摇杆1实现调平。如图3和4所示,两个偏心轮的角位移具有的作用,首先必须中止对枢轴5的支持,然后使枢轴5相对于轴4而倒退直到摇杆1邻靠在固定的止动销8上为止,在此情况下,滚轮2不再与凸轮3接触。
不用说,还可设想出别种方式的实施例用作在编织操作过程中弹性地作用于枢轴5的装置。
在图5和6所示的实施例中,枢轴5'的两端5a是由偏心轮或长度短的臂10按相对于所述的枢轴径向地定位的曲柄销的方式支承。各臂10的自由端与一弓形连杆13耦合,弓形连杆13通过一个位于枢轴5和轴4之间的侧向枢销16而与机架9铰接。枢轴5的两端5a嵌入机架9中挖去的槽9b内,每个槽9b的轴线的方向基本与引导方向成直角,即当臂10转动以从如图5的编织位置通向如图6的调平位置时使连杆13作用于臂10上。
为了驱动这样构成的调平装置,至少要设置一个横向传动装置(作动筒),其筒体17被铰接在机架9上的9c处,而活动杆18与所述臂10上的一凸耳(凸出部)10a耦合。凸耳10a的中间位置垂直于传动装置17-18的轴线,以便后者的传动转化成臂10和轴5的转动,而如图5和6中所示时从一种布置转变为另一种布置的过程。本实施例还设置一个止动销13'以限制连杆13的角位移的幅度。
该装置的工作类似于参照图2和4所述的。实际上面向轴4的槽9b的一端9a替代图2至4所示的支承面9a。在这些状态下,如图5所示的位置,连杆13将一弹性预载荷施加于枢轴5,从而阻止所述枢轴的任何不适时的位移,而在图6的调平位置,由传动件或传动装置17-18产生的传动,使摇杆1组合件,通过枢轴5的两端5a在槽9b中的横向滑动而邻靠所述固定止动销8。
而且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固定止动销13'的存在,如图5的平衡锁定位置,即超过连杆13的最大延伸点后的位置。
应看到两端5a在槽9a中的滑动实际是在一直线路径上实现的,因而避免线座CL在梭口(梭道)高度上的任何位移。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构成织机中的梭道的凸轮机构,在这种型式中,支承着与线座耦合的摇杆的枢轴两端由两个偏心轮支承,所述偏心轮与机构的机架配合动作,以便在操纵装置作用下,所述偏心轮的转动通过所述枢轴的横向位移和邻靠在止动销上的所述摇杆的摆动引起线座组合件的调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构包括有适用于将一作用力施加到枢轴两端上的装置,作用力趋向于使枢轴两端在机构的正常工作过程中,弹性地依靠在机构机架内的固定支承面上。
2.如权利要求1的一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偏心轮是由呈弓形轮廓和可弹性地变形的连杆成角度地操纵两个绕枢轴转动的横向臂组成。
3.如权利要求2的一种装置,其特征在于,臂的一端相对于支承枢轴的臂的另一端是直接铰接在机构机架的一个固定销上,而可变形的连杆被插入所述臂和操纵装置之间。
4.如权利要求2的一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变形的连杆被插进在臂和机架之间,而枢轴的两端被嵌入机架9中挖出的槽中,且按与引导方向垂直的定位方向横向地滑入槽中以便所述的连杆作用于臂,因而枢轴实际上是由线性路径移动的。
5.如权利要求2的一种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设有一个止动销,它适用于限制连杆角位移的幅度和保证越过所述连杆的最远延伸点后的一个平衡销定位置。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用于构成织机中梭道的凸轮机构,其特点是涉及支承枢轴的绕枢轴转动臂,在枢轴上所有的机构的摇杆都绕枢轴转动可变形的操纵装置,它在编织过程中趋向于保持所述枢轴弹性地贴靠在机架上的固定支承面上。可避免由于枢轴承受接连而来的振动作用引起的剩留间隙而出现的磨损。
文档编号D03C5/06GK1086275SQ9310850
公开日1994年5月4日 申请日期1993年7月10日 优先权日1992年7月10日
发明者J-保罗·佛罗蒙特, J-皮埃尔·佩吉斯 申请人:史脱百利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