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的用于传送毛圈织机打筘的打纬位置的选择控制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4545阅读:15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改进的用于传送毛圈织机打筘的打纬位置的选择控制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的机构,它能够有效地传送用于变化毛圈织机的筘的打纬位置的选择控制,以保持筘的位置十分稳定,因而形成毛圈织物上毛圈全长完全相等,从而获得优质的毛圈织物。
进一步地讲,本发明还涉及其装置的改进,该装置已在我们的1983年9月27日被授权的美国专利US4406308中进行了描述。
众所周知,毛圈织机的筘随着筘座的摆动总是被移至正常位置或称“闭合”位置,在“闭合”位置,所述筘朝着已形成的布边打击嵌入的纬纱;或进入从所述边回退的位置或进一步张开的位置,在这一位置,嵌入的纬纱由筘带到所述布边的附近,但并未朝该边打纬。
换句话说,筘打纬的位置能够通过一适当装置相对于成形的布边进行变化,这样,筘真正的打纬作用仅发生在一些纱线嵌入后,从而产生毛圈织物特有的毛圈。
在用于变化毛圈织机筘打纬位置的装置中,如所述的美国专利No.4406308中所述的装置,筘是铰接在织机的筘座上,并且它的下端由一连杆与一凸轮相接,该凸轮键接于一个单轴上,该轴通过一个与其刚性连为一体的齿轮与一个带齿的扇形件相啮合,该扇形件又由一个支撑体支撑,该支撑体被空套于所述筘座的回转轴上,并且利用两个臂铰接于所述筘座的下端,这两个臂以常规的铰接方式相连。然后,所述带齿的扇形件由一摇杆驱动相对于所述凸轮转动,该摇杆铰接于织机的一固定部分上,并利用一弹簧将其支架在织机的一固定台肩上,此时筘是处于“闭合”位置,该摇杆利用一个装置旋转到第二个位置,相应的筘处于“张开”的位置,该装置利用传送选择控制的机构来选择摇杆的移动。
更准确地说,所述选择控制传送机构包括一个位于所述摇杆一端的沟槽,所述两个铰接的臂的常规的连接夹被嵌入其内并由其导引,当所述摇杆支架在所述固定台肩上时,所述槽具有一圆弧的延展,其伸展中心位于筘座的旋转轴上。
尽管这一传送机构具有许多运动学上的优点,但一个重要的优点是,当筘座摆动到它的后顶死点时,它能保证筘总是精确地位于它的“闭合”位置,已知这点对于避免筘和综絖架的相互干扰是尤为重要的,这种相互干扰将导致综絖的损坏。然而,它也存在一定的缺点,因为它要使用连接头-沟槽式的连接类型。
在这方面,所述连接类型在连接头和沟槽之间必须总是留有一定的间隙,以保证它们之间可以相互滑动,这将必然导致筘操作位置的不规则和不稳定的定位,因而将产生具有不规则毛圈高度的毛圈织物。另外,所述间隙由在操作期间产生的交替载荷的作用,还将引起一系列的连接头与所说沟槽壁之间的不可控制的碰撞和滑动,这对连接机构的使用寿命是很不利的。
本发明的目的是要克服上述的缺陷,提供一种用于打纬位置的传送选择控制的机构,它不产生不利的松晃或滑动,从而确保更完美或更精确和总是稳定的筘的定位,进而获得更均匀等高的毛圈。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完成的,由所述圆弧沟槽而产生的这种张紧状态,在本发明是利用一个等同元件来获得的,该等同件为一个铰接于所述连接头和摇杆端部之间的连接杆,另外,所述的在连接杆和摇杆之间的铰接必须是有效力的,例如,象所述圆弧沟槽的情况那样,当摇杆支架于固定台肩上以确保筘座的摆动不会引起扇形齿和凸轮之间的相对转动时,铰接点应位于筘座的旋转轴线上,因此筘始终保持在它的“闭合”位置。
因此,毛圈织机的用于传送筘打纬位置的选择控制机构,打纬位置是从“闭合”位置到“张开”位置及再由“张开”到“闭合”位置,包括有一个铰接于织机筘座上的筘,并且在其下端通过连杆与一凸轮相连接,该凸轮键连接于一个单轴上,该单轴可转动地支撑在所述筘座上,并且单轴通过固接于其上的齿轮与一个带齿的扇形相啮合,该扇形件通过一个支撑体支撑,该支撑体被空套于所述筘座的回转轴上,并由两个臂铰接在所述筘座的下端,这两臂以常规的铰接方式连接起来,该扇形件由一摇杆驱动相对于所述凸轮转动,并且该摇杆铰接于织机的一固定部分上,该摇杆由弹簧施加一个推力,将其推靠于织机的固定台肩上,此时,筘处于“闭合”位置,并且由一运动选择装置利用所述选择控制传送机构进行移位来进行控制,根据本发明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铰接两个臂的普通铰接头又与一连杆的一端相铰接,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摇杆铰接,连杆和摇杆的铰接点必须满足,当摇杆支架于固定台肩上时,铰接点要位于筘座的旋转轴线上。
下面将参照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所显示的仅为最佳实施例,在技术或结构上均可进行修正,这都将不超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图1是使用本发明打纬位置选择控制传送机构的毛圈织机的局剖侧视图,其中显示了筘的“闭合”位置。
图2是与图1相似的视图,但筘是处于“张开”位置。
图中参数1标示毛圈织机的固定机架或机架的部分侧臂,2和3为经纱,它由综絖5上的综丝4导引,其与纬纱相交(未示于图中),该经纱还穿过筘6的牙,筘6由后端位置6′摇动到实际打纬位置6,处于筘的“闭合”位置,并且筘由后端位置6′移至回退位置6″,处于筘的“张开”位置,如此织成布7,该布由卷取辊8牵拉,并经过牵拉辊9的表面,该牵拉辊9可转动地支承于机架10上,最后布卷绕于布卷绕轴11上。参数12表示筘座,它利用旋转销14连接于织机侧臂下面的旋转轴13上,在其头部15处支承有用于安装引纬针17的引导件16,(weft passage needles),图中仅能看到一个引纬针。另一个在织机的另一侧臂处。
为了能够摆动,所述筘6固定安装于支撑件18的顶部,支撑件的侧端19(图中仅示出了一个)插入一适当的槽20中,该槽位于筘座的头杆15上,所述侧端还通过一个连接销21铰接在所述头杆15上。侧端19的下端19′被铰接于连杆22的一端,连杆的另一端空套于相应的凸轮23上,所有的凸轮23(仅示出了一个)与同一轴24键连接,该轴利用筘座12在靠近其旋转轴13处由一个未图示的装置可转动地支承,这是为了将其惯性减为最小值。在所述凸轮轴24上,键接有齿轮25,该齿轮与带齿的扇形件26相啮合。该扇形件由支撑体27支撑,该支撑体被空套于所述筘座12的回转轴13上。所述支撑体27利用两个臂28和29也被铰接于筘座12的下端12′处,这两个臂彼此用常规的铰接方式连接在一起,它的连接点30又与连杆31的一端铰接,该连杆的另一端31′与摇杆32的32′端相铰接,该摇杆32通过销33与织机架相铰接,并且它通过一个弹簧装置34保持支架在机架的固定台肩35上。通过凸轮23的适当排布,将筘6的正常或称“闭合”位置与图1所示的摇杆32的位置对应起来,另外,连杆31与摇杆32之间的铰接点31′刚好位于筘座12的旋转轴13上,(见图1)。
最后,所述摇杆32由移动选择装置36驱使从图1所示的位置转至图2所示的位置,并再反回来。
另外,借助于摇杆32转动至图2所示位置,筘座12逆时针摆动,因而通过臂29引起连接点30沿以中心点31′为中心的圆弧移动,此时,中心点31′恰好不位于筘座的旋转轴13上,因此,在带齿扇形件26和筘座12之间产生的相对运动以及由此在所述带齿扇形件24和齿轮25之间产生的相对运动使凸轮32逆时针旋转,以导致筘6顺时针旋转,从而移至相应于筘“张开”位置的6″位置。
现说明机构的操作方法借助于摇杆32转动到图1所示的位置,带齿扇形件26由筘座12引起转动,但当连接点30沿以筘座旋转轴13为中心的圆弧移动时,在带齿扇形件26和齿轮25之间没有相对转动,因此,筘在筘座的整个运行中始终维持在“闭合”位置上。
相反,当筘位于“张开”位置6″时,摇杆已被逆时针方向转动,且连杆31被移至图2所示的位置,筘座12朝后顺时针旋转,因而引起连接点30沿以31′为中心的圆弧顺时针旋转,此时中心31′不在筘座的回转轴13处,结果,带齿扇形件26被迫顺时针旋转,且迫使凸轮23顺时针方向旋转,因而当筘到达其后部位置6′后,将筘由“张开”位置6″转回到“闭合”位置6。之后,再向前逆时针旋转,筘再转到“张开”位置,运作就总是这样,从而避免筘与综絖5之间相互的干涉,并避免损坏综丝4。
权利要求
1.一种毛圈织机上用于传送筘打纬位置的选择控制机构,打纬位置从“闭合”位置至“张开”位置及再由“张开”到“闭合”位置,其包括有一个铰接于织机筘座上的筘,并且在其下端通过连杆与一凸轮相连,该凸轮键连接于一个单轴上,该单轴可转动地支撑在所述筘座上,并且所述单轴通过一固接于其上的齿轮与一个带齿的扇形件相啮合,该扇形件通过一个支撑体支撑,该支撑体被空套于所述筘座的回转轴上,并由两个臂铰接在所述筘座的下端,这两臂以常规的铰接方式连接,所述扇形件由一摇杆驱动相对于所述凸轮转动,并且该摇杆铰接于织机的一固定部分上,该摇杆由一弹簧推动抵靠于织机的固定台肩上,此时,筘处于“闭合”位置,并且由移动选择装置利用所述选择控制传送机构进行控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铰接两个臂的普通铰接头与一连杆的一端相铰接,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摇杆铰接,连杆和摇杆的铰接点必须满足,当所述摇杆支架于所述固定台肩上时,铰接点要位于所述筘座的所述旋转轴上。
全文摘要
一种毛圈织机用于传送筘打纬位置的选择控制机构,包括一个连杆,它的一端与两个铰接在一起的臂的铰接点相铰接,这两个臂用于将一个支撑体与所述筘座的下端铰接,该支撑体用于支撑空套于织机筘座旋转轴上的带齿的扇形,该连杆的另一端与摇杆的端部铰接,该连杆与摇杆间的铰接点是这样的,当摇杆支架于它的固定台肩上时,该铰接点恰好位于所述筘座的旋转轴上。
文档编号D03D49/62GK1098453SQ94104608
公开日1995年2月8日 申请日期1994年4月7日 优先权日1993年4月7日
发明者卢西亚诺·科雷恩, 路西奥·萨德拉 申请人:尤沃彼基奥尼工业机械股份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