绳的纺织方法

文档序号:1656723阅读:39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绳的纺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绳索的制造,特别是一种绳索的制造方法。
一般应用的绳,如晒衣绳等,在其结构上大多为三股或更多股的绳线卷编而成,即在制作时,以三条绳线交互卷绕的方式形成一单股的型态,在一般的使用状况,例如当作晒衣绳使用时,因绳股表面为平滑状,晒衣吊挂其上时极易滑动,且晒衣绳勾挂衣物时容易因重力作用而产生吊挂处下垂情形,如果吊挂衣物多,在绳索的中央产生下垂,衣物将全部下滑集中至绳索中央下垂处,无法保持适当间距,从而形成晒衣及使用不便。
本发明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改进的绳的编织方法,它可快速编织,编织的绳索重量较轻,且勾挂物件不会滑动移动,具有使用上的便利性。
发明是这样实现的绳的编织方法是以四条绳索编织,其分为两边各两条的绳组同时以同样的方法编织;先将一条绳体以编织活结的方式续编成一基绳,并使每一基绳的每一圈状体之间均会有绳体穿连而成的穿套段;其特点是二条交叠绳分别以S型穿绕方式依序穿过二基绳的每一穿套段下方,且穿套数个穿套段后即延拉至对应的另一条基绳与之对等的穿套段下方后,再同以S型穿绕方式横跨二基绳的对应穿套段,即在二基绳中央形成数条横肋,随后各自拉回原基绳上,继续重复单基绳穿套段的S型穿绕,将两边的绳组结合为一。
藉上述编织方法,将两边绳组结合为一,且其间有各种不同大小的空格可以勾挂物件,而不会有勾挂物件滑移的困扰,该编织方法使编织步骤更为简化,编织更为快速,绳索直径较小,重量较轻,但仍保持有绳索的强固性,使用机动方便。
以下结合实施例及其附图对本发明作详细的描述。


图1是本发明绳的编织方法第一编织动作状态图。
图2是本发明绳的编织方法第二编织动作状态图。
图3是本发明编织基绳的完成状态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基绳和交叠绳的初次结合编织状态图。
图5是本发明基绳和交叠绳的交互穿织的编织状态图。
图6是本发明基绳和交叠绳的编织完成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的成品部分段落轴测图。
以照图1、2、3,本发明的绳的编织方法由四条绳索编织,其分为两边各二条同时以同样的方法编织。先将其中一条绳体10、10′作如图1所示的交叉状形成一圈状体11、11′,再以其较长的一端做成一圈状套入圈状体11、11′内并拉紧(如图2),此即为通常俗称的活结,依此继续编织形成一预定长度的基绳1、1′(如图3),且基绳1、1′的每一圈状体11、11′之间均会有由绳体10、10′穿连而成的穿套体12、12′;参照图4、5、6,在编织基绳1、1′达一预定长度后,另再以二交叠绳20、20′穿绕在已结好的基绳1、1′上。下面以单边的基绳1及交叠绳20的缠结动作进行说明其方法是将交叠绳20以S型穿绕方法依序穿过基绳1的每一穿套段12下方,且穿套数个穿套段12后,即延拉至对应的另一条基绳1′的对等的穿套段12′下方后,再同以S型穿绕横跨二基绳1、1′的对应穿套段12、12′,因而在二基绳1、1′中央形成数条横肋30,随后再拉回原基绳1上,继续数个S型穿套在基绳1的穿套段12。另一基绳1′以上述方式穿绕该交叠绳20′,且在和横肋30相同的位置横跨形成另一横肋30′,二横肋30、30′交叠可增加其结构强度。藉交叠绳20、20′在单一基绳1、1′上穿套数个穿套段12、12′,配合横跨二基绳1、1′的S型穿套形成数个横肋30、30′,即可在二基绳1、1′之间形成不同大小的空格40,该空格40可勾挂物件(如衣架),小位的空格40勾挂小物件,大位的空格40勾挂大物件。
上述编织方法减少了补强绳的使用,但仍巧妙的将四条绳索作出了紧固的缠绕结合,不论哪一方向受力均可发挥其最大的承力功效。
权利要求
一种绳的编织方法,是以四条绳索编织,其分为两边各两条的绳组同时以同样的方法编织;先将一条绳体以编织活结的方式续编成一基绳,并使每一基绳的每一圈状体之间均会有绳体穿连而成的穿套段;其特征在于二条交叠绳(20、20′)分别以S型穿绕方式依序穿过二基绳(1、1′)的每一穿套段(12)下方,且穿套数个穿套段(12)后,即延拉至对应的另一基绳(1′)与之对等的穿套段(12′)下方后,再同以S型穿绕方式横跨二基绳(1、1′)的对应穿套段(12、12′),即在二基绳(1、1′)中央形成数条横肋(30),随后各自拉回原基绳(1)上,继续重复单基绳(1)穿套段(12)的S型穿绕,将两边的绳组结合为一。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绳的编织方法,其特点是二条交叠绳分别以S型穿绕方式依序穿过二基绳的每一穿套段下方,且穿套数个穿套段后即拉至对应的另一条基绳与之对等的穿套段下方后,再同以S型穿绕方式横跨二基绳的对应穿套段,即在二基绳中央形成数条横肋,随后各自拉回原基绳上,继续重复基绳穿套段的S型穿绕,藉由上述编织方法,将两边的绳组结合为一,且其间有各种不同大小的空格,可以钩挂物件。
文档编号D07B1/22GK1194316SQ9811072
公开日1998年9月30日 申请日期1998年3月24日 优先权日1998年3月24日
发明者陈登福 申请人:陈登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