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捻式橡筋并丝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6721阅读:30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气捻式橡筋并丝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织行业的机械设备,具体地说是一种制造纱线的气捻式橡筋并丝机。
目前一般如纺织厂、棉纺厂、苎麻厂等传统制造纱线的方法,大多是以机械式的缠绕方式,将尚未处理过的纱线,以交叉缠绕方式,并将交叉缠绕所形成的数个结点(各结点彼此所在的位置距离较长)及纱线,并且由机械机构给以予拉直,即形成所预定的弹性纱线;然而其机械式的各制纱机组,是相互连动,形成同时且统一运作的联合式制纱机组;由于该制纱机组有其固定的运转、缠绕的转速速率,无法随时调整,所以该制纱机组缠绕纱线的速度较为缓慢,故其弹性纱线的产量,势必受限于该制纱机组的固定转速,所以弹性纱线的产量势将有限,无法大量生产。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纱线制造方法及装置,它可视厂房大小或生产线多寡而定,其纺织机中的多压机的出风量不影响该弹性纱的制造过程采用气燃式并线,其效率或增加的产量约为传统制纱方法的三、四倍之多。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气捻式橡筋并丝机,它主要包含一挂丝架、数个制纱组,其特征在于一喷嘴组设于该制纱组内,它包含一喷嘴及该喷嘴上的一切口。
气捻式橡筋并丝机,它主要包含一挂丝架、数个制纱组,其特征在于该挂丝架,其是由第一及第二支架组成;其外缘由数组横杆由上而下排列固定;该挂架上所插置的整捆纱线,其两端向下各自拉出一股细纱线、一股粗弹性纱,穿越该第一导纱钩后,按下该切换开关启动该皮带轮组转动且连动该齿轮组及其所连动的该第一送丝滚轮及该第一送丝防滑导轮分别以顺时针、逆时针方向旋转,且两轮之轮面相互碰触转动,使该两股纱线得以由此穿两轮轮面碰处的中央通过,再行在穿越该第二导纱钩后进入该喷嘴;当按下该切换开关时,气压控制组输送气体,藉由连通的通气管及贯设有气孔经由管线输送至该喷嘴旁内,使穿越于该喷嘴中的两股纱线藉由该切口内空间的气流,对该两股纱线产生震动的紊流、乱流现象,迫使细纱线逐渐往粗弹性纱线靠拢而后交叉编织,而编织产生的结点则顺着通过该第二送丝滚轮、第二送丝防滑轮导轮的中央再经由该第二防滑导轮的轮面连接至第一支架的该取丝架上。
本发明由于在各喷嘴上设置有切口,使穿越于该切口内中的两股纱线藉借由通气管输送的气体,对该切口内空间吹送气体形成气流,使纱线于该切口内自然地产生震动的紊流、乱流现象,进而使两股纱线逐渐靠近,交叉缠绕成数个结点(该各结点间的位置距离较短),最后,藉由可视需要调整该各相关的转轮、滚轮,将缠绕后的纱线拉直及该各结点拉开;由此可知,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可视需要调整该各相关转轮、滚轮的转速,由于产量不易受限于该各转轮、滚轮的转速,故产量较传统一般的机械式缠绕纱线的方式增加许多,且可提高生产的效率。


图1为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2为图1的侧视3为图1中喷嘴的示意4为本发明另一较佳实施例的示意图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本发明主要包含一挂丝架、数个相同的制纱组,现按图1-3对一制纱组详细说明,该挂丝架10,其系由第一支架110及一第二支架120对应构成;该第一及第二支架110、120外缘由上而下固设六组横杆且相互对应;一支轴则固设于该第一支架110的第五及第六支架(图中未示)之间;该第一及第二支架110、120的顶缘,是分别向外侧延伸,且于该第二支架120的上缘固设一横架121,复数个挂架122的底端则固设该横架121上缘,数个纱线架122,其第二支架120顶缘的内缘缘边适当距离处,向内沿伸,供插置一整捆纱线;第一导纱钩20,固设于该第一支架110的顶杆111之内缘边处,使纱线穿越;第二导纱钩21,是固设于第二横杆120的外侧边上,供纱线穿越。
第三导纱钩22,固设于一导板23的穿孔231旁,可使纱线穿入;二支杆24,(未于图中显示)分别以直立固设于该第一及第二支架110、120的中央。
一罩板25,概呈长条形,且直立固设于该第二支架120上,且上、下端分别固设于该第三及第五横杆132、134外侧;然,于该单板25上贯有二槽孔251;一片板26,是横向螺接于该单板25上,且分别贯设二第一螺孔261(未于图上显示)及一第二螺孔(262);该二第一螺孔261,(未于图上显示)均分别以一螺栓263螺接于该单板25上的槽孔251;一圆柱27,于圆心处贯设一圆孔271,供以一螺栓穿越于该第二螺孔262上;第一轴杆30,前后端分别穿越该第一、第二轴承301、302;然,于该第一轴杆30两端分别套接一第一及一第二橡胶送丝滚轮303、304并恰位于第一、第二轴承301、302的前端,且于该第二轴承302后端则套接一第一齿轮305。
第二轴杆31,前后端分别穿越该第三、第固轴承311、312,并于该第二轴杆31的前后端分别套接一第一及一第二送丝滚轮313、314;然,一第二齿轮315则固设于该第二轴杆31后端恰位于该第二送丝滚轮314后方,第二轴杆3l前端则延伸出一分支轴杆316,该分支轴杆316上则套接二第一送丝防滑导轮317。
第三轴杆32,且前后端分别穿越该第五、第六轴承321、322;然,于该第三轴杆32前端套合一卷丝滚轮323;于末端处则套合一第二皮带轮324。
第四轴杆33,且前后端分别穿越该第七、第八轴承331、332;然,于该第三轴杆32前后端分别套合一第三及第四送丝滚轮333、334,且于该第三送丝滚轮323前方设一第三皮带轮335;于该第七组横杆136延套一第四皮带轮336。
第一围架34,其前端延伸出第一取丝架343;该第一取丝架的尾端延伸出一尾杆343且横跨于该第二支架120的第一轴杆30上缘,该尾杆343的前端则固设于该第一支架110的第一轴杆30上缘处。
第二围架35,其前端延伸出第二取丝架;该第二取丝架然的尾端延伸出一尾杆353且横跨于该第二支架120的第四轴杆33上缘,该尾杆353的前端则固设于该第一支架110的第四轴杆33的上缘。
一支板36,概呈长板状,其一端贯穿一螺孔351(图中未显示),且以螺栓固设于第该第一支架110的第七横杆上的螺孔内;一喷嘴组37,其包含一喷嘴371和设置在喷嘴上的一切口373,一喷嘴371,是概呈方形,以束套372将该喷嘴37的周围包围固定该支板36的缘边;然,其切割一切口373,即有一切口373在该喷嘴371内部近似呈
形;然,该切373口内产生紊流、乱流,致纱线本身在该切口373内产生振动而与弹性纱产生交插编织且间隔性缠绕的气捻式现象一导板38,其概呈“L”形且其底端前缘紧固于该喷嘴371的上缘,其垂直边上则贯穿一穿孔381;
一气压控制组,其包含一气压控制箱391,是位固设于该挂丝架10的侧边;一通气管392,是由该气压控制箱391内延伸,连通该通气管392的气孔393,则分别连通于该各喷嘴;一气压控制阀394,设于该气孔393的外缘,供控制气体的进入;一马达401,是固设于该第七组横杆上,且其转轴则套合一第五皮带轮402;一皮带组,其包含第一皮带411,则环绕于一该第一、第二及第三皮带轮305、324、335及该圆柱27的轮面上;一第二皮带412,则环绕于该第四及第五皮带轮336、337的轮面上;一切换开关42,是设置于该第六横杆135上缘处,供控制该马达401的传动;依据以上所述,其作用如下该挂架123上所插置的整捆纱线,其向下拉出一股纱线,穿越该第一导纱钩20后,按下该切换开关42启动该皮带组转动时且连动该第一齿轮组305及其所连动的该第一送丝滚轮313及该第一送丝防滑导轮317分别以顺时针、逆时针方向旋转,且两轮313、317的轮面相互碰触转动,使该股纱线得以由此穿两轮313、317轮面碰处通过,再行穿越该第二导纱钩21后进入该喷嘴371;当按下该切换开关42时,气压控制组39即输出气体,藉由连通的通气管392及贯设的气孔393经由管线输送至该喷嘴371旁内,使穿越于该喷嘴371中的纱线,利用该切口372内空间的压力大于该喷嘴371外的压力,使该切口372空间内部压力流动产生震动的紊流、乱流现象,进而使纱线本身在该切口372内产生振动而与弹性纱产生交叉编织且间隔性缠绕的气捻式现象;接着,该股纱线再通过该第二送丝滚轮314、第二送丝防滑轮导轮317的中央再经由该第一送丝防滑导轮317轮面连接至第一支架110的该送丝滚轮314的上轮面。
请参阅图4的本发明第二较佳实施例,其包含一挂丝架及复数个相同的制纱组,该挂丝架内排列数个相同的制纱组,而各制纱组的喷嘴均连通于一通气管,其中该各制纱组,是前述第一较佳实施例的装置方式,以横向排列方式固设于该挂丝架内的该各组的横杆上,其运转方式均与前述第一较佳实施例相同,故在此不再重复赘述。
权利要求
1.气捻式橡筋并丝机,它主要包含一挂丝架、数个制纱组,其特征在于一喷嘴组设于该制纱组内,它包含一喷嘴及该喷嘴上的一切口。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捻式橡筋并丝机,其特征在于喷嘴近似呈方形,以束套将该喷嘴的周围包围,固定在支板的缘边,有一切口在该喷嘴内部近似呈
形。
3.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气捻式橡筋并丝机,其特征在于该挂丝架内排列数个相同的制纱组,而各制纱组的喷嘴均连通于一通气管。
4.气捻式橡筋并丝机,它主要包含一挂丝架、数个制纱组,其特征在于该挂丝架,其是由第一及第二支架组成;其外缘由数组横杆由上而下排列固定;该挂架上所插置的整捆纱线,其两端向下各自拉出一股细纱线、一股粗弹性纱,穿越该第一导纱钩后,按下该切换开关启动该皮带轮组转动且连动该齿轮组及其所连动的该第一送丝滚轮及该第一送丝防滑导轮分别以顾时针、逆时针方向旋转,且两轮之轮面相互碰触转动,使该两股纱线得以由此穿两轮轮面碰处的中央通过,再行在穿越该第二导纱钩后进入该喷嘴;当按下该切换开关时,气压控制组输送气体,藉由连通的通气管及贯设有气孔经由管线输送至该喷畴旁内,使穿越于该喷嘴中的两股纱线藉由该切口内空间的气流,对该两股纱线产生震动的紊流、乱流现象,迫使细纱线逐渐往粗弹性纱线靠拢而后交叉编织,而编织产生的结点则顺着通过该第二送丝滚轮、第二送丝防滑轮导轮的中央再经由该第二防滑导轮的轮面连接至第一支架的该取丝架上。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气捻式橡筋并丝机,其特征为:一喷嘴组设于该制纱组内,它包含一喷嘴及该喷嘴上的一切口。本发明由于在各喷嘴上设置有切口,使穿越于该切口内中的两股纱线,借由通气管输送的气体,对该切口内空间吹送气体形成气流,使纱线于切口内自然地产生震动之紊流、乱流现象,进而使两股纱线逐渐靠近,交叉缠绕成数个结点,可视需要调整各相关转轮、滚轮之转速,故产量较传统的机械式缠绕纱线的方式增加许多,且可提高生产效率。
文档编号D02G3/00GK1226615SQ9811066
公开日1999年8月25日 申请日期1998年2月20日 优先权日1998年2月20日
发明者李麒麟, 陈恩宏 申请人:李麒麟, 陈思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