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捻机上的一种新颖定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7441阅读:19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双捻机上的一种新颖定径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主要应用于双捻机上捻制合拢处。具体说是一种捻制钢丝、股绳时的定径装置。
传统双捻机上的定径装置是一个固定的定径模芯,在捻制过程中,钢丝经过模芯后,由捻制设备的机身(弓带或飞环)带动作匀速圆周转动,同时被牵引轮带动作匀速直线运动。但模芯前的钢丝只是单一的作匀速直线运动,在运动中,钢丝始终与模芯的同一部位摩擦。因此,镀锌钢丝表面的锌层便不可避免地被刮落并粘附于模芯上,最后堵塞模芯,使钢丝在模芯中断裂。这一现象,我们称之为结锌。它严重影响钢丝绳的正常生产以及钢丝绳的质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定径模芯内无结锌的双捻机上的新颖定径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双捻机上的一种新颖定径装置,它包括有定径模芯和模芯架,其特点是装有定径模芯的模芯架按装在双捻机传动轴的端部,使其能随着传动轴转动。钢丝以一定角度合拢于定径模芯,并穿过装有模芯架的传动轴轴孔。这样,模芯由于受到钢丝匀速前进时给予的压力而紧紧的贴靠在旋转的模芯架上,通过两者的摩擦而带动模芯旋转。
与现有定径装置相比,本实用新型将原来固定的定径模芯,通过借用双捻机传动轴的动力而使其旋转,从而使钢丝在匀速直线经过定径模芯时,不再与模芯的固定部位摩擦。同时也使得钢丝表面被刮落的锌屑能得到及时的清理,使其不粘附于定径模芯上。这样,一方面钢丝不容易结锌,另一方面,钢丝以一定角度沿着模芯的入口锥进入,在模芯旋转时,钢丝还能起到对模芯入口锥进行清理的作用。从而避免了结锌,提高了生产效率以及产品质量。此外,钢丝股绳的直径和不圆度也得到了控制。


图1为原双捻机上的定径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一详细描述如
图1所示,原双捻机在捻制过程中,放线盘1把钢丝放出,经过分线盘2,合拢于按装在固定的模芯架4中间的定径模芯5中,并穿过定径模芯,形成钢丝股6,接着经传动轴7的中心反绕至与回转臂8连接的弓带9上,由弓带带动作匀速圆周运动,同时被牵引轮带动作匀速直线运动,此时可以看到,在定径模芯5前面的钢丝3,仅仅只是作匀速直线运动,它始终与定径模芯的同一部位摩擦,被刮落的锌屑粘结于模芯之中,形成结锌,导致钢丝断裂。
如图2所示,放线盘1把钢丝放出经过分线盘2,合拢于按装在转动的传动轴7端头的模芯架5中间的定径模芯4中,并穿过定径模芯,形成钢丝股6,接着经传动轴7的中心反绕至与回转臂8连接的弓带9上,由弓带9带动作匀速圆周运动。同时,由牵引轮带动作匀速直线运动。此时可以看到,定径模芯4由于受到钢丝匀速前进时给予的压力而紧紧贴靠在旋转的模芯架上,通过两者的摩擦而带动模芯旋转,从而避免了结锌。
本实用新型也可以通过单独设计动力,而实现定径模芯旋转。
权利要求1.双捻机上的一种新颖定径装置,包括定径模芯(5)和模芯架(4),其特征在于装有定径模芯(5)的模芯架(4)按装在双捻机传动轴(7)的端部,使定径模芯(5)能随着传动轴(7)旋转。
专利摘要一种双捻机上的新颖定径装置,主要应用于双捻机的捻制合拢处。它包括有定径模芯5和模芯架4,其特点是装有定径模芯5的模芯架4安装在双捻机传动轴7的端部,通过借用双捻机传动轴上的动力而使定径模芯5能随着传动轴旋转。从而使钢丝在匀速直线经过模芯时,不再与模芯的固定部位摩擦,从而避免了结锌,提高了生产效率以及产品质量。
文档编号D01H13/00GK2343180SQ9822773
公开日1999年10月13日 申请日期1998年8月28日 优先权日1998年8月28日
发明者刘礼华, 张国春, 张琴娣, 范旭琪, 陈才元, 卢东 申请人:江阴金属制品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