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衣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7486阅读:12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洗衣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对被放入洗涤兼脱水桶内的洗涤物进行洗涤的洗衣机。
现有技术中的洗衣机如图11所示地构成。下面,说明其构造。
如图11所示,洗涤兼脱水桶1内,搅拌翼2可旋转地配置在底面。在该洗涤兼脱水桶1的外侧,设有外桶3。在外桶3的底面,安装着驱动洗涤兼脱水桶1和搅拌翼2的马达4,通过进行驱动部切换的离合装置5,驱动洗涤兼脱水桶1或搅拌翼2。外桶3通过吊架7防振地支承在外框架6上。在洗涤兼脱水桶1的上部,固定着内封有液体的流体平衡器8。外桶3的上面由外桶盖9覆盖着。
上述构造的洗衣机,在洗涤工序中,把洗涤液放入外桶3内,用搅拌翼2搅拌放入洗涤兼脱水桶1内的被洗物(衣服类),使洗涤液浸透被洗物,并搓揉被洗物去除污垢。在漂洗工序中,把水放入外桶3,用搅拌翼2搅拌地漂洗衣物。在脱水工序中,切换离合装置5,将马达4的旋转传递给洗涤兼脱水桶1,使洗涤兼脱水桶1旋转,用离心力使被洗物的水分脱去。
依次控制这些工序,自动地进行洗涤、漂洗、脱水各工序。
该现有技术的洗衣机,随着洗涤容量的大容量化,洗涤容量有的已达到8kg以上。因此,为了使洗涤液浸透洗涤兼脱水桶1内的全部被洗物,并且将搅拌翼2的旋转传递到全部被洗物,必须加强搅拌翼2的旋转力,或加强搅拌力,结果,在洗净被洗物的同时也损伤被洗物(衣服类),而且使被洗物缠绕在一起。
本实用新型是鉴于上述问题而作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洗衣机,该洗衣机,不对洗涤兼脱水桶内的被洗物作用搅拌翼等产生的机械力,而是通过使洗涤液循环,可不损伤、不缠绕被洗物地洗涤。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在外桶内配设可旋转的洗涤兼脱水桶,用外桶盖覆盖在外桶的上方,借助驱动机构驱动洗涤兼脱水桶旋转所产生的泵作用,使洗涤兼脱水桶与外桶之间的洗涤液从洗涤兼脱水桶与外桶盖间向洗涤兼脱水桶的略中心方向排出,并且,在外桶与外桶盖间,夹设着海绵、橡胶等密封部件,构成防止溢水的结构。
这样,不对洗涤兼脱水桶内的被洗物作用搅拌翼等的机械力,而是通过使洗涤液循环,可不损伤、不缠绕被洗物地洗涤。并且可以不必担心水的喷出、水的飞溅等地进行洗涤。
本实用新型方案1记载的洗衣机,备有可旋转地配设在外桶内的洗涤兼脱水桶、驱动上述洗涤兼脱水桶的驱动机构、覆盖在上述外桶上方的外桶盖,其特征在于,借助驱动上述洗涤兼脱水桶旋转产生的泵作用,使上述洗涤兼脱水桶与外桶间的洗涤液从洗涤兼脱水桶与外桶盖之间朝洗涤兼脱水桶的略旋转中心排出,并且,在上述外桶与外桶盖之间,夹设着海绵、橡胶等密封部件,构成防止溢水的结构。把被洗物放入洗涤兼脱水桶内,并使其在洗涤液中旋转,旋转产生的离心力使洗涤液沿外桶的内面一点一点地上升,上升后的洗涤液由上部的外桶盖改变方向,从洗涤兼脱水桶与外桶盖间朝洗涤兼脱水桶的略旋转中心排出,排出的洗涤液,通过被洗物之中后,再朝洗涤兼脱水桶外移动,以上述路径循环。这时,由于沿洗涤兼脱水桶内面上升的洗涤液碰到外桶盖后改变方向,在外桶部与外桶盖的接合部受到水压,通过在外桶部与外桶盖之间挟入密封部件,可防止洗涤时水的喷出和水的飞溅等。因此,不对洗涤兼脱水桶内的被洗物作用搅拌翼等的机械力,而是通过使洗涤液循环,可不损伤、不缠绕被洗物地洗涤。并且可以不必担心水的喷出、水的飞溅等地进行洗涤。
本实用新型方案2记载的洗衣机,是在方案1记载的洗衣机中,其特征在于,密封部件具有略U字形的断面,在外桶盖的下部,设有与密封部件的U字形部接合的肋部。这样,密封部件与外桶盖可成一体地组装,并且,不仅上下方向、而且在周方向也能防止溢水。因此,可在不必担心水的喷出、水的飞溅等状态下使洗涤液循环,可不损伤、不缠绕被洗物地洗涤。
本实用新型方案3记载的洗衣机,是在方案2记载的洗衣机中,其特征在于,密封部件具有略U字形的断面,并且,在U字形部的外周侧,设有略水平面部,把该水平面部挟入外桶盖与外桶之间,用上下方向的夹紧构成防止溢水的结构。用外桶和外桶盖挟入密封部件的略水平面部,可在U字形部的上下方向和周方向防止溢水,并且,可在其外周部进行上下的防止溢水,即使因洗涤工序、漂洗工序、脱水工序等的振动使外桶和外桶盖产生变形时,也能防止漏水,通过使洗涤液循环,可以不损伤、不缠绕被洗物地洗涤。
本实用新型方案4记载的洗衣机,是在方案2或3记载的洗衣机中,其特征在于,密封部件具有略U字形的断面,在U字形部的外周侧,设有略水平面部,把该水平面部挟入外桶盖与外桶之间,用上下方向的夹紧构成防止溢水的结构,并且,在外桶盖的与密封部件水平面部接触的部位,设有至少一条以上的凸型肋。通过在密封部件上设置集中的夹紧部,不用加强外桶盖与外桶的夹紧力,就可以提高防止溢水性能,即使因洗涤时的热水、或外桶产生热变形等的变形,也能由集中的夹紧部保持防止溢水性,通过使洗涤液循环,可不损伤、不缠绕被洗物地洗涤。
本实用新型方案5记载的洗衣机,是在方案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洗衣机中,其特征在于,在外桶上通过排水阀连接着排水路径,并设有包围通过密封部件嵌合的外桶盖外侧的防溢水肋,在外桶的外周附近,设有与上述排水路径连通的溢水排水路径。因长年使用等,即使从密封部件有少量漏水,也可用防溢水肋止住漏水,通过排水路径排出,使洗涤液循环,可不损伤、不缠绕被洗物地洗涤;即使长年使用对于漏水也具有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方案6记载的洗衣机,是在方案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洗衣机中,其特征在于,在外桶上通过排水阀连接着排水路径,在外桶盖上,朝上方立设着水回收壁,在外桶的外周附近,设有与上述排水路径连通的溢水排水路径,上述水回收壁往溢水排水路径导引溢水。可防止由洗衣机的旋转引起的水飞溅等的溢水,通过使洗涤液循环,可不损伤、不缠绕被洗物地洗涤。
本实用新型方案7记载的洗衣机,是在方案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洗衣机中,其特征在于,在外桶盖上设有开闭自如的水导引部,该水导引部把从洗涤兼脱水桶与外桶盖之间向洗涤兼脱水桶排出的洗涤液,导引到洗涤兼脱水桶的旋转中央部。这样,不必提高洗涤兼脱水桶的转数,即使外桶中的洗涤液量不多,也能容易地将洗涤液朝洗涤兼脱水桶的略旋转中心散布,可以避免洗涤不均,可不损伤、不缠绕被洗物地洗涤。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1实施例洗衣机的纵断面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2实施例洗衣机的要部立体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3实施例洗衣机的要部立体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4实施例洗衣机的要部立体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5实施例洗衣机的要部立体图。
图6是图5所示洗衣机的纵断面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第6实施例洗衣机的要部立体图。
图8是图7所示洗衣机的纵断面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第7实施例洗衣机的要部立体图。
图10是图9所示洗衣机的纵断面图。
图11是现有洗衣机的纵断面图。
下面,参照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实施例1)如图1所示,洗涤兼脱水桶10,在其内壁面上有许多小孔,在底面配置着可旋转的搅拌翼11。在该洗涤兼脱水桶10的外侧,设有外桶12。在外桶12的底面,安装着驱动洗涤兼脱水桶10和搅拌翼11的马达(驱动机构)13,通过进行驱动部切换的离合装置14,驱动洗涤兼脱水桶10或搅拌翼11。
外桶12通过吊架16防振地支承在外框架15上。在洗涤兼脱水桶10的内壁上,固定着水路罩17,形成循环水路18,该循环水路18连接于泵室20与洗涤兼脱水桶10上部的纱布过滤器21之间。上述泵室20形成在下侧叶片19的外周,该下侧叶片19一体地设在搅拌翼11的背面。
在洗涤兼脱水桶10的上部,固定着内封有液体的流体平衡器22。外桶12的上面由外桶盖23覆盖着。在外桶12与外桶盖23之间夹设着密封部件27,以确保水密性。
排水阀24用于排除外桶12内的洗涤水,给水阀25用于向外桶12内给水。控制装置26控制马达13、排水阀24、给水阀25等的动作,顺次地控制洗涤、漂洗、脱水这样一连串的工序。
洗涤容易损伤的被洗物时,在洗涤、漂洗的各工序,例如以300rpm驱动洗涤兼脱水桶10旋转,借助驱动该洗涤兼脱水桶10旋转产生的泵作用,使洗涤兼脱水桶10与外桶12之间的洗涤液,从洗涤兼脱水桶10与外桶盖23间朝着洗涤兼脱水桶10的约旋转中心排出。
下面说明上述构造洗衣机的动作。将被洗物放入洗涤兼脱水桶10内,打开给水阀25给水后,使洗涤兼脱水桶10旋转,该旋转产生的离心力使洗涤液沿外桶12的内面一点一点地上升,在洗涤兼脱水桶10与外桶12之间上升的洗涤液,碰到上部的外桶盖23后就改变方向,从洗涤兼脱水桶10(流体平衡器22的上面)与外桶盖23之间向洗涤兼脱水桶10的略旋转中心排出。
排出后的洗涤液,通过了被洗物内后,再通过设在洗涤兼脱水桶10内壁面上的许多小孔,向洗涤兼脱水桶10与外桶12之间移动,以该路径循环。借助该洗涤液的循环,洗涤液可通过被洗物内,除去被洗物的污垢。由于洗涤液从洗涤兼脱水桶10与外桶盖23之间,朝着洗涤兼脱水桶10的略旋转中心排出,所以,在离心力作用下,可使洗涤液有效地浸透全部被洗物。
使洗涤兼脱水桶10旋转,该旋转产生的离心力使洗涤液沿外桶12的内面一点一点地上升,碰到外桶盖23后改变方向,从洗涤兼脱水桶10与外桶盖23之间排出。所以,在外桶12与外桶盖23的嵌合部,作用有排出压力。为了防止该排出压力引起漏水,夹设着密封部件27。这样,不必担心因排出压力造成漏水,另外,不对洗涤兼脱水桶10内的被洗物作用搅拌翼11等的机械力,而是通过使洗涤液循环,可不损伤、不缠绕被洗物地洗涤。
密封部件27可采用海绵、橡胶、腻子等材料,其效果是同样的。(实施例2)如图2所示,外桶盖28覆盖在外桶29的上面,在外桶盖28的与外桶29嵌合的嵌合部,设有与密封部件30嵌合的肋部28a。密封部件30的断面为略U字形,覆盖着肋部28a。在外桶29上设有嵌合部29a,该嵌合部29a在上下方向和内外方向之中的至少一个方向,与密封部件30嵌合。其它构造与上述实施例1相同。
根据上述构造,密封部件30与外桶盖28可成为一体地组装到外桶29上,并且,沿密封部件30的U字形不仅在上下方向防止溢水,在周方向也可防止溢水。
这样,不对洗涤兼脱水桶10内的被洗物作用搅拌翼等的机械力,可在不必担心水的喷出、水的飞溅等状态下使洗涤液循环,可不损伤、不缠绕被洗物地洗涤,并且组装也容易。(实施例3)如图3所示,外桶盖31覆盖在外桶32的上面,在外桶盖31的与外桶32嵌合的嵌合部,设有与密封部件33嵌合的肋部31a。密封部件33的断面略为U字形,覆盖着肋部31a。
在外桶32上设有嵌合部32a,该嵌合部32a在上下方向和内外方向之中的至少一个方向,与密封部件33嵌合。在密封部件33的U字形部分的外周,设有略水平面部33a。在外桶盖31上,挟入该略水平面部33a地设有密封部件嵌合面31b,在外桶32上也设有密封部件支承面32b。其它构造与上述实施例1或2相同。
根据上述构造,密封部件33与外桶盖31可成为一体地组装到外桶32上,并且,作为第1防止溢水部,不仅沿着密封部件33的U字形在上下方向防止溢水,而且也可在周方向防止溢水。在该第1防止溢水部的外侧,由密封部件33的略水平面部33a构成第2防止溢水部。
这样,即使因洗涤工序、漂洗工序、脱水工序中的振动等使外桶32和外桶盖31产生变形时,也能防止漏水,不对洗涤兼脱水桶10内的被洗物作用搅拌翼等的机械力,而是通过使洗涤液循环,可以不损伤、不缠绕被洗物地洗涤。组装也容易。(实施例4)如图4所示,外桶盖34覆盖在外桶35的上面,在外桶盖34的与外桶35嵌合的嵌合部,设有与密封部件36嵌合的肋部34a。密封部件36的断面为略U字形,覆盖着肋部34a。
在外桶35上设有嵌合部35a,该嵌合部35a在上下方向和内外方向之中的至少一个方向,与密封部件36嵌合。在密封部件36的U字形部分的外周,设有略水平面部36a。在外桶盖34上,挟入该略水平面部36a地设有密封部件嵌合面34b,在外桶35上也设有密封部件支承面35b。
另外,在外桶盖34的密封部件嵌合面34b上,至少设有一条以上的凸型肋34c,该凸型肋34c集中地将密封部件36夹紧。其它构造与上述实施例1至3相同。
根据上述构造,密封部件36与外桶盖34可成为一体地组装到外桶35上,并且,作为第1防止溢水部,不仅沿着密封部件36的U字形在上下方向防止溢水,而且也可在周方向防止溢水。在该第1防止溢水部的外侧,由密封部件36的略水平面部36a构成第2防止溢水部。另外,可由设在该第2防止溢水部的凸型肋34c,对密封部件36的略水平面部36a进行集中的夹紧。
这样,即使在洗涤工序、漂洗工序、脱水工序中产生的振动等使外桶35和外桶盖34变形时,以及在用热水洗涤时使外桶35及外桶盖34产生热变形时,也能防止漏水,不对洗涤兼脱水桶10内的被洗物作用搅拌翼等的机械力,而是通过使洗涤液循环,可以不损伤、不缠绕被洗物地洗涤。组装也容易。(实施例5)如图5所示,外桶盖37覆盖在外桶38的上面,在外桶盖37与外桶38的嵌合部,设有密封部件39。在外桶38上、在密封部件39和外桶盖37的外侧,设有防溢水肋38c。在外桶38的外周附近、即防溢水肋38c与密封部件39的安装部之间,设有溢水排水路径40。
如图6所示,溢水排水路径40与排水路径41连通,该排水路径41通过排水阀24与外桶38连接。其它构造与上述实施例1至4相同。
根据上述构造,长期使用后,即使从密封部件39有少量的漏水,也能由防溢水肋38c防止其洒落到机外,而从溢水排水路径40排到排水路径41。
因此,不对洗涤兼脱水桶10内的被洗物作用搅拌翼等的机械力,而是通过使洗涤液循环,可以不损伤、不缠绕被洗物地洗涤。即使长年使用也不会产生向机外漏水的现象。(实施例6)如图7和图8所示,外桶盖42覆盖在外桶43的上面,在外桶盖42与外桶43的嵌合部,设有密封部件44。在外桶盖42上设有立设的水回收壁42d,在外桶43的外周附近,设有与排水路径41连通的溢水排水路径40。设有把溢水导向溢水排水路径40的水回收壁导引部42e。其它构造与上述实施例1至5相同。
根据上述构造,由洗涤兼脱水桶10的旋转而产生的洗涤液的飞溅以及由给水阀25的故障(自由溢流)造成的溢水等,可由水回收壁42d收集,并通过溢水排水路径40排到排水路径41。
因此,可防止由洗涤兼脱水桶10的旋转产生的洗涤液的飞溅和因给水阀25的故障(自由溢流)造成的溢水,不对洗涤兼脱水桶10内的被洗物作用搅拌翼等的机械力,而是通过使洗涤液循环,可以不损伤、不缠绕被洗物地洗涤。(实施例7)如图9和图10所示,外桶盖45覆盖在外桶46的上面,在外桶盖45与外桶46的嵌合部,设有密封部件47。在外桶盖45上设有开闭自如的水导引部48,该水导引部48将洗涤液朝着洗涤兼脱水桶10的旋转中心导引。其它构造与上述实施例1至6相同。
下面参照图10说明上述构造洗衣机的动作。把被洗物放入洗涤兼脱水桶10内,并使其旋转,旋转产生的离心力使洗涤液沿外桶46的内面一点一点地上升,在洗涤兼脱水桶10与外桶46间上升,从洗涤兼脱水桶10的上部的流体平衡器22与外桶盖45之间排出。
排出的洗涤液,可由开闭自如的水导引部48导向洗涤兼脱水桶10的略旋转中心。因此,即使不提高洗涤兼脱水桶10的转数、或者即使外桶46中的洗涤液量不多,也可不对被洗物作用搅拌翼11等的机械力,而是通过使洗涤液循环进行洗涤。
根据本实用新型方案1记载的洗衣机,备有可旋转地配设在外桶内的洗涤兼脱水桶、驱动上述洗涤兼脱水桶的驱动机构、覆盖在上述外桶上方的外桶盖,其特征在于,借助驱动上述洗涤兼脱水桶旋转产生的泵作用,使上述洗涤兼脱水桶与外桶间的洗涤液,从洗涤兼脱水桶与外桶盖之间,朝洗涤兼脱水桶的略旋转中心排出,并且,在上述外桶与外桶盖之间,夹设着海绵、橡胶等密封部件,构成防止溢水。因此,使洗涤兼脱水桶旋转时,可以使洗涤液从洗涤兼脱水桶与外桶间向洗涤兼脱水桶内排出,并可以使该排出的洗涤液循环,这样,不对洗涤兼脱水桶内的被洗物作用搅拌翼等的机械力,而是通过使洗涤液循环,可以不损伤、不缠绕被洗物地洗涤。另外,由于外桶与外桶盖之间夹设着密封部件以防止溢水,所以,不产生水的喷出、水的飞溅等。尤其是,由于使洗涤液从洗涤兼脱水桶与外桶盖之间,向洗涤兼脱水桶的略旋转中心排出,所以,可利用离心力使洗涤液浸透全部被洗物。
根据方案2记载的洗衣机,由于密封部件具有略U字形的断面,在外桶盖的下部,设有与密封部件的U字形部接合的肋部。所以,密封部件与外桶盖可成为一体地组装,而且,不仅上下方向、在周方向也能防止溢水。因此,可在不必担心水的喷出、水的飞溅等状态下使洗涤液循环,可以不损伤、不缠绕被洗物地进行洗涤。
根据方案3记载的洗衣机,由于密封部件具有略U字形的断面,并且,在U字形部的外周侧设有略水平面部,把该水平面部挟入外桶盖与外桶之间,用上下方向的夹紧构成防止溢水。所以,用外桶和外桶盖挟入密封部件的略水平面部,可在U字形部的上下方向和周方向防止溢水,另外,可在其外周部的上下进行防止溢水。即使因洗涤工序、漂洗工序、脱水工序中的振动使得外桶和外桶盖产生变形,也能防止漏水,通过使洗涤液循环,可以不损伤、不缠绕被洗物地进行洗涤。
根据方案4记载的洗衣机,密封部件具有略U字形的断面,在U字形部的外周侧设有略水平面部,把该水平面部挟入外桶盖与外桶之间,用上下方向的夹紧构成防止溢水,并且,在外桶盖的与密封部件的水平面部接触的部位,设有至少一条以上的凸型肋。所以,在密封部件上设置集中的夹紧部,不必提高外桶盖与外桶的紧固力,可以提高防止溢水性能。在洗涤时使用热水、或外桶因热变形等变形时,可由集中的夹紧部保持防止溢水性,通过使洗涤液循环,可不损伤、不缠绕被洗物地进行洗涤。
根据方案5记载的洗衣机,由于在外桶上通过排水阀连接着排水路径,并设有包围通过密封部件嵌合着的外桶盖外周的防止溢水肋,在外桶的外周附近,设有与上述排水路径连通的溢水排水路径。所以,即使因长年使用等从密封部件有少量漏水时,也可由防溢水肋止住泄漏的水,由排水路径排走,通过使洗涤液循环,可不损伤、不缠绕被洗物地进行洗涤,即使长年使用也不会漏水。
根据方案6记载的洗衣机,由于在外桶上通过排水阀连接着排水路径,在外桶盖上,朝上方立设着水回收壁,在外桶的外周附近,设有与上述排水路径连通的溢水排水路径,上述水回收壁将溢水导引至溢水排水路径。所以,可防止洗涤兼脱水桶的旋转产生的水飞溅等的溢水,通过使洗涤液循环,可不损伤、不缠绕被洗物地进行洗涤。
根据方案7记载的洗衣机,由于在外桶上设有开闭自如的水导引部,该水导引部把从洗涤兼脱水桶与外桶盖之间向洗涤兼脱水桶排出的洗涤液,导引到洗涤兼脱水桶的旋转中央部。所以,不必提高洗涤兼脱水桶的转数,即使外桶中的洗涤液量不多,也能容易地将洗涤液散布到洗涤兼脱水桶的略旋转中心,可以避免洗涤不均,可不损伤、不缠绕被洗物地进行洗涤。
权利要求1.洗衣机,备有可旋转地配设在外桶内的洗涤兼脱水桶、驱动上述洗涤兼脱水桶的驱动机构、覆盖在上述外桶上方的外桶盖,其特征在于,借助驱动上述洗涤兼脱水桶旋转产生的泵作用,使上述洗涤兼脱水桶与外桶间的洗涤液从洗涤兼脱水桶与外桶盖之间朝洗涤兼脱水桶的略旋转中心排出,并且,在上述外桶与外桶盖之间,夹设着海绵、橡胶等密封部件,构成防止溢水的结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洗衣机,其特征在于,密封部件具有略U字形的断面,在外桶盖的下部,设有与密封部件的U字形部接合的肋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洗衣机,其特征在于,密封部件具有略U字形的断面,并且,在U字形部的外周侧,设有略水平面部,把该水平面部挟入外桶盖与外桶之间,用上下方向的夹紧构成防止溢水的结构。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洗衣机,其特征在于,密封部件具有略U字形的断面,在U字形部的外周侧,设有略水平面部,把该水平面部挟入外桶盖与外桶之间,用上下方向的夹紧构成防止溢水的结构,并且,在外桶盖的与密封部件的水平面部的接触部,设有至少一条以上的凸型肋。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洗衣机,其特征在于,在外桶上通过排水阀连接着排水路径,并设有包围通过密封部件嵌合的外桶盖外周的防溢水肋,在外桶的外周附近,设有与上述排水路径连通的溢水排水路径。
6.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洗衣机,其特征在于,在外桶上通过排水阀连接着排水路径,在外桶盖上,朝上方立设着水回收壁,在外桶的外周附近,设有与上述排水路径连通的溢水排水路径,上述水回收壁朝着溢水排水路径导引溢水。
7.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洗衣机,其特征在于,在外桶盖上设有开闭自如的水导引部,该水导引部把从洗涤兼脱水桶与外桶盖之间向洗涤兼脱水桶排出的洗涤液,导引到洗涤兼脱水桶的旋转中央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洗衣机,在外桶内配设可旋转的洗涤兼脱水桶,外桶的上方由外桶盖覆盖,借助洗涤兼脱水桶被马达驱动旋转时产生的泵作用,使洗涤兼脱水桶与外桶之间的洗涤液从洗涤兼脱水桶与外桶盖之间向洗涤兼脱水桶的略中心方向排出。在外桶与外桶盖之间,夹设着海绵、橡胶等密封件,构成防止溢水结构。洗涤在洗涤兼脱水桶内的被洗物时不对被洗物作用搅拌翼等的机械力,而是通过使洗涤液循环来实现,可以不损伤、不缠绕被洗物地洗涤。
文档编号D06F23/00GK2361656SQ98233458
公开日2000年2月2日 申请日期1998年11月30日 优先权日1998年11月30日
发明者今井俊次, 太田文夫, 小野木规夫, 森一志 申请人: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