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以生产纺织棉网的方法和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7821阅读:27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以生产纺织棉网的方法和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藉助一交叉铺网机来生产纺织棉网的方法。
本发明还涉及各种可能采用此方法的装置。
已知在一梳棉机或其他例如气动成网机中能生产一可折叠的棉网。把这样所获得的可折叠棉网喂入一交叉铺网机中,棉网就在一输出皮带上被交替地以一个方向然后以另一方向进行折叠。因此棉网是由交替地向一个方向和另一方向互相重叠的网段所组成。在相继的网段之间的折叠是沿着所产生棉网的两个侧边而排齐的。
所产生的纤维网一般是用于后继的固化工序,例如针刺、涂层和/或其他工序。
法国专利FR-A-2 234透露了在交叉铺网机中,为了控制在宽度方向所有各点上的棉网厚度所必须依从的速度关系。
根据欧洲专利EP-A-0315930,棉网在截面上可能有一不均匀的厚度。为此,铺放可折叠棉网用的小车速度在输出皮带宽度的不同点上是相对于通过此小车把棉网喂送到输出皮带上的皮带速度而改变的。如果在棉网宽度的给定位置上,小车的移动速度大于棉网喂送速度,于是棉网被拉伸而使在此位置上的棉网厚度减小。相反,如果小车的速度小于棉网喂入速度,棉网便以压缩方式而铺放,使在此位置上的棉网厚度增大。
这样形成棉网的方法具有某种局限性。对于某种类型的纤维或棉网,特别是对于纤维严格地成纵向的棉网,在可折叠棉网铺放在输出皮带上以后,施加在棉网上的收缩或压缩应力趋向于被弹性所吸收,和/或被传送到棉网的相邻区域。另外,施加在棉网上的收缩或压缩应力不能超过根据棉网和纤维的性质而变动的某种极限,否则将出现危险。
欧洲专利EP-B-0371948叙述了一种方法,旨在对在后继的固化过程中,特别是在针刺过程中所产生的故障,通过局部改变喂入到交叉铺网机中的可折叠的棉网的厚度来进行预补偿。这可通过自动调节梳棉机中道夫相对于锡林的速度来实现。道夫相对于锡林而旋转得越快,则每单位面积的棉网重量越轻。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根据以下方面中的至少一个来改进此已知的方法-为了改变进入交叉铺网机的每单位面积的重量所涉及的惯性;-对必须产生预定的每单位面积的重量的基本棉网截面的准确的确定,来使此截面在由交叉铺网机所产生的棉网宽度中占据一预定的位置,-可变的道夫速度与可变的交叉铺网机折叠小车的速度之间的协调性。
-本发明方法推广应用的可能性。
-可折叠棉网的新结构的定义。
根据本发明第一观点的生产纺织棉网的方法,其中至少产生一基本棉网,然后藉助一交叉铺网机结合所述的基本棉网在交叉铺网机的横向输出皮带上交替地以一个方向和另一方向折叠成一可折叠的棉网,其特征在于通过在交叉铺网机的上游按照一周期性的法则对至少一个调节所作的本质上的改进,喂入到交叉铺网机的可折叠棉网具有一沿着可折叠棉网的纵向而这样来变动的单位面积重量,使在交叉铺网机输出端所获得的棉网在其宽度上具有一基本上按预定的每单位面积重量的分布。
如果在交叉铺网机上游所改进的调节包括一在对梳棉机中纤维的转移方向而言位于下游区域中对梳棉机产生影响的调节,并独立地调节道夫的转速来从梳棉机锡林上剥取纤维来组成基本棉网的话,则将是有利的。
道夫的旋转运动包括很高的惯性,这在改进转速调节时对反应速度将受到限制。
除了通过改变道夫转速来进行调节外,也可能采用更快的因而更佳的调节,特别是可改变锡林外周与道夫外周之间的间隙。此间隙越大,则道夫从锡林上剥取的纤维层就越薄,还有一个优点就是这种方法并不改变棉网的生产速度,因此在交叉铺网机的输入端并不会引起任何特殊问题。
本发明还企图改变位于道夫上游的装置的速度,例如可改变梳棉机中称为“给棉辊”的装置。它至少在梳棉机锡林的上游,间接地向所述锡林喂给纤维。也可以改变梳棉机锡林相对于道夫的速度。所有这些解决办法都有一个不影响棉网生产速度的优点,因此在任何瞬间能保持一等于恒定的输入交叉铺网机的速度。为了减小锡林的惯性起见,锡林可由碳制成。
当道夫后面至少设有一凝棉滚筒时,可以这样来改变至少一个凝棉相对于道夫的转速,使它更多或更少地凝聚由道夫从锡林上剥取的基本棉网。
梳棉林输出端的最后一单元一般包括一称为分离器的装置,它把棉网从最后一台凝棉滚筒上分离,或者在不设分离器的情况下从道夫上分离。根据本发明,还建议通过改变分离器的作用来调节棉网单位面积的重量。特别是当分离器是一个具有周边衬里的旋转滚筒时,可改变分离器相对于诸如道夫或设在其直接上游的凝棉滚筒的旋转装置的转速。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重要观点,当所作的调节具有改变所产生的棉网供应到交叉铺网机的速度时,这特点是在采用改变道夫、凝棉滚筒或分离器的速度的情况下,则输入到交叉铺网机的速度应这样来改变,使它在任何瞬间基本上与棉网到达交叉铺网机的速度相一致,并在每一瞬间对棉网在交叉铺网机中的积聚途径的长度进行调节来补偿在输入交叉铺网机的瞬时速度与交叉铺网机把棉网喂送到输出皮带上的瞬时速度之间的差异。
已知的交叉铺网机限定了一个棉网积聚途径。法国专利ER-A-2234395透露了一种改变此途径的方法来使铺网小车把棉网喂送到输出皮带上的速度改变,特别是当它处于运动的反向点时铺网小车的速度变为零。根据本发明的现有观点,在交叉铺网机中的棉网积聚长度也是可改变的,但它是为了补偿由于在上游实行单位面积重量的调节而引起的可折叠棉网进入交叉铺网机的速度波动。为了考虑棉网输入交叉铺网机的速度变动以及铺网小车把棉网喂送到输出皮带上的速度变动,改变棉网在交叉铺网机中的积聚长度也是属于本发明的观点范围之内的。
例如有可能直接控制交叉铺网机输送皮带的进入段的速度来依从梳棉机或其他生产设备供应棉网的速度,于是在其上有输送皮带通过的交叉铺网机的积聚小车的速度便可这样来控制,使这同一皮带出现在它也经过的铺网小车中,并考虑到铺网小车移动的速度使棉网喂入速度与所需的速度相一致。
相反地,也可直接控制与铺网小车相邻的一段输送皮带的速度来使铺网小车的喂入速度与所需的速度相一致。于是积聚小车的速度可这样来控制,使输送皮带的进入段具有一与梳棉机生产棉网的速度相依从的速度。
“棉网截面”是指棉网长度中某一预定点上的棉网的截面。
“延迟长度”是指一方面在铺放到交叉铺网机中正在形成的棉网的过程中的第一棉网截面与另一方面在纤维途径中在进行所述调节时对位于交叉铺网机上游的基本棉网单位面积的重量产生作用的位置上的第二棉网截面之间的棉网长度。
根据本发明的重要观点,延迟长度能被确定,并与此相应,棉网宽度中的第二截面将被铺放的位置点也能被确定。于是第二截面的单位重量可根据在棉网宽度中所述位置上所编程的单位面积重量来进行调节。如果交叉铺网机,在结构上或在编程上,使可折叠棉网喂送到输出皮带上的速度始终等于铺网小车的移动速度,并且如果在铺网小车的上游棉网没有拉伸的话,则待生产的可折叠棉网与为了重新棉网而产生的通过折叠而获得的棉网是相同的。
如果在两个截面之间的棉网途径中出现一个大于1(实际拉伸)或小于1(压缩)的恒定因数的拉伸的话,则对位于产生拉伸区上游的棉网段应考虑校正的延迟长度。如果例如在途径中的某一点上发生一等于1.1的拉伸因数,则在位于这一点上游的延迟长度段必须乘以1.1(增加10%)以便知道准备考虑的校正的延迟长度,于是待生产的棉网与通过折叠棉网所获得的棉网就有所不同。
在棉网到它铺放在输出皮带的途径中也可能发生不同的拉伸,特别是在铺网小车与输出皮带之间。在一已知的方法中,这主要是由于在铺网小车的移动速度与铺网小车把可折叠棉网喂送到输出皮带上的速度之间的差异所引起。于是可在中央处理单元中提供一积分计算软件来使它通过对实际延迟长度的基本长度铺放在输出皮带上所需的铺网小车的移动的运算来求得校正的延迟长度,作为对铺网小车在往复运动中的每一点上所提供的拉伸值的一个函数。这个运算也能在机器外部来进行,并能把铺网小车在每一位置上的校正延迟长度的表格输入机器的存贮器内。于是在运行过程中,生产设备的中央处理单元能很快地根据表格对于铺网小车的每一位置知道在受到单位面积重量的调节作用的时刻的棉网截面在棉网宽度中所取得的位置。也可能在开始生产之前的编程步骤之后为中央处理单元提供所述表格的计算,并把它输入存贮器内,以便在生产过程中能涉及铺网小车的每一位置。但是在说明中还将透露另外一种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方法能藉助一编程控制来实行,使用户能把到达交叉铺网机的铺网小车的旅程中每一点上的可折叠棉网所需的单位面积重量的分布输入存贮器内。编程可只对一个向前或一个返回的单程起作用,或者包括一个向前或返回运动,使用户至少在棉网宽度中的一个预定点上在铺网小车的向前和返回运动中调节不同的单位面积的棉网重量。在只对单一旅程进行单位面积重量的调节的场合下,以及在铺网小车的输出端并不具有拉伸(从而铺网小车的移动速度与铺网小车把棉网喂送在输出皮带上的速度之间不存在差异)的场合下的简单情况下,那末对铺网小车单一旅程中每一点所需的棉网单位面积的重量进行编程同对棉网宽度每一点上所需的单位面积重量进行编程是相同的。
然而在较复杂的情况下,如前所述有可能要把棉网到达铺网小车中的单位面积重量的改变与由于铺网小车的移动速度与通过铺网小车的喂送速度之间的差异所产生的拉伸的改变结合起来。在此情况下,若对这两个参数在铺网小车旅程(单程或往返)中的每一点分别进行编程的话,则将是有利的。此程序的数据如前所述将被可编程控制用来确定在进行单位面积重量的过程中一个截面将被铺放在棉网宽度中的位置,从而藉助所述的调节来获得在此瞬间的每单位面积的重量。
在某些结构简单的交叉铺网机中,在铺网小车输出端的可变的拉伸是在铺网小车旅程终端的压缩中存在的一个不可避免的缺点。根据本发明的对可折叠棉网单位面积重量的调节,能使它对此缺点予以补偿。为了达到此目的,企图形成棉网边缘的可折叠棉网截面应有一减小的单位面积重量。
有可能通过把至少两层基本棉网叠加而制成可折叠的棉网。事实上许多梳棉机至少具有两个道夫,每一道夫生产一基本棉网,这样能从单一梳棉锡林增加产量。因此便有可能对两层基本棉网采用不同的结构来改变可折叠棉网的结构。例如,其中一个喂入棉网可以是浓缩的,以便在纵向的任何一侧使纤维定向成波浪形,而另一棉网则不太浓缩或不浓缩,以便使某些数量的纵向纤维对可折叠棉网提供在长度方向上的尺寸稳定性,特别是关于收缩力。
因此为了获得所需的可折叠棉网起见,通过对两层基本棉网分别进行不同的单位面积重量的调节来加强其结构效果将是有利的。
另一方面,对两层基本棉网的延迟长度也可以不同,因此在每一瞬间实行的两个调节之间必须提供一相应的相位差。
另一方面,也可以要求叠加的两个基本棉网的单位面积重量受到调节作用的相同的影响,或者与此相反受到不同的影响,例如可以这样来安排,使两层基本棉网中只有一层进行单位面积重量的改变。
如果单位面积重量的改变是通过导致棉网生产速度的改变来获得的话,则所有基本棉网的延迟长度最好基本上相同,并且两个基本棉网所受到的速度改变也基本相同,以便使两层基本棉网在叠加位置上具有基本上相同的速度。取决于梳棉机的几何结构,在某种情况下有可能通过采用不同的调节措施来使两个延迟长度相等,例如对一层基本棉网的单位面积重量藉助道夫来调节,而对另一层基本棉网则藉助凝棉器来调节。
有可能这样来安排,即其中一层基本棉网藉助锡林相对于道夫的旋转速度的改变来进行较缓慢的单位面积重量的改变,而另一层基本棉网则藉助梳棉机道夫与锡林之间的间隔的改变来进行突然的变动,旨在最终固化的产品的两个区域之间产生一厚度的变化。
但必须注意,这种缓慢的和突然的单位面积重量的改变的不同处理也可能用在同一个基本棉网上,特别是在可折叠棉网是从单一的基本棉网中获得的情况下,当然并不局限于如此。于是有可能例如藉助道夫或锡林的速度改变来实行缓慢的改变,而藉助其他措施来实行突然的改变,例如通过改变一个或几个凝棉滚筒相对于道夫的速度,或者一个分离滚筒相对于位于直接上游的道夫或凝棉器等旋转装置的速度。
本发明还包括藉助两层基本棉网来产生一可折叠的棉网,其中每一基本棉网的单位面积重量仅通过改变道夫相对于锡林的转速来进行调节,或者只有其中一层基本棉网的单位面积重量是通过改变道夫相对于锡林的转速来进行调节。
把道夫的转速作为调节有关基本棉网的单位面积重量的一个变量的事实并不意味着其他转速在此基本棉网的整个途径中就保持不变。当对一位于锡林下游的旋转装置的速度进行调节来改变所产生的棉网单位面积的重量时,所有位于更下游的驱动元件的速度必须基本上按比例地予以调节,如果希望把由调节作用所产生的单位面积重量的纵向情况不加修正地予以传送的话。当对纤维从位于道夫上游的装置进行转移的速度进行调节时,可以适当地以依从的方式对位于更上游的装置的纤维转移速度予以调节。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观点,用来实行按第一观点的方法的装置包括一梳棉机,它具有至少一个在运行过程中在一可编程控制的作用下,至少间接地对至少一个在棉网生产途径中所产生的基本棉网的厚度进行调节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有一个调节梳棉机的锡林与道夫之间的间隔的装置;-有一个调节凝棉器相对于道夫转速的旋转速度的装置;-有一个调节分离器相对于诸如位于其直接上游的道夫或凝棉器等纤维转移装置的转速的旋转速度的装置。
-有一个调节位于道夫上游的纤维转移装置的速度的装置。
根据用来实行按第一观点的方法的装置的另一种方法,它包括一个具有至少两个与基本棉网相应的生产途径的棉网生产装置,然后两个途径在一用来叠加两个棉网的位置上互相结合,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至少一个调节装置在运行过程中在可编程控制的作用下来调节至少一个基本棉网的厚度,以便使由基本棉网叠加而成的可折叠棉网具有一沿着纵向而改变的厚度。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用来实行其方法的装置包括-一个用来产生至少一个基本棉网的装置,并包括一调节所产生的至少一个基本棉网的单位面积重量的装置;-一个接收含有所述的至少一个基本棉网的可折叠棉网,并把可折叠棉网沿着一可变的几何途径驱入一在输出皮带上的作横向往复运动的铺网小车内的交叉铺网机;-一个至少能间接地给所述调节装置发送一个对单位面积重量的控制信号的可编程控制,此信号准备输给在每一瞬间的基本棉网作为铺网小车位置的一个函数;
其特征在于可编程控制包括用来考虑在铺放到交叉铺网机的输出皮带上的第一棉网截面与进行调节的第二棉网截面之间的棉网长度,以及铺网小车为了铺放此长度所必需的旅程的装置,以便确定第二棉网截面将被铺放在棉网宽度中的位置,以及把所述的控制信号形成单位面积重量的一个函数,这个单位面积重量是这第二棉网截面将被铺放在棉网宽度中的位置上的可折叠棉网所需要的。
根据本发明的还有另一观点,实行其方法的装置包括-一个包括在输出皮带上作横向往复运动的铺网小车的交叉铺网机,和一个用来调节在交叉铺网机中所积聚的可折叠棉网的长度的装置;-一个用来产生至少一个基本棉网的装置来组成输送到交叉铺网机的输入端的可折叠的棉网;其特征在于为了调节基本棉网单位面积的重量,生产装置包括一在铺网小车喂送可折叠棉网的平均速度上产生一速度波动的调节控制,还对积聚措施进行控制,以便把棉网在交叉铺网机中积聚的长度作为一在可折叠棉网输入到交叉铺网机中的输入速度与铺网小车把棉网铺放到输出皮带上的速度之间的差异的函数来进行控制。
本发明的其他特点和优点将在以下有关的实例的说明中显示出来,当然并不局限于这些实例。
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装置的一个概略侧视图;-图2是在输出皮带上所产生的棉网的顶视图;-图3是与图1的一部分相同的但表示另一实施例的视图;-图4是对图1的交叉铺网机的一个说明图;-图5和6是对根据本发明的方法和装置中某些方面的两个说明图。
这里必须指出附图是纯粹作为说明用的,它既不要求表明生产的细节,也不表明梳棉机和交叉铺网机的实际比例。
在图1的实例中,装置包括一梳棉机1和一交叉铺网机2。
梳棉机1包括一机架3,它支持着一个由电动机6驱动而旋转的梳棉锡林4。机架3还支持至少一个“喂棉装置”7,它主要包括一由电动机8驱动而旋转的输送皮带。喂棉装置7载有来自一储存器的纺织纤维9,并一般藉助至少一个滚筒10的中间媒介而铺放在锡林4的外周上。因此,喂棉装置7正规地在锡林4的外周上更新一层纤维11。围绕着锡林4的外周设有几个已知型式的滚筒,例如12,(为了清晰起见,这里仅表示其中的一对),它用来对纤维进行工作,特别是把它们在锡林4外周的四周进行定向。
来自喂棉装置7的纤维在锡林4的外周的上升区的起始部分到达锡林上。
在锡林4外周的下降区中至少设有一个道夫13a,13b,它包括一藉助一特殊电动机14a,14b驱动的围绕着它与锡林4的轴相平行的轴而旋转。在每一道夫13a,13b与锡林4外周之间有一间隔,它是这样来选择的,使每一道夫13a,13b由于其圆柱形外周上的适当包覆而剥取由锡林4驱动而旋转的一部分纤维11,以便用这些纤维来形成一基本棉网15a,15b。在所示的实例中,基本棉网15a在道夫13a的外周上转过几分之一圈之后被一分离滚筒19a所剥取,以便把它铺放在一由特殊电动机22驱动的中间输送器21上。
基本棉网15b在道夫13b的外周上转过几分之一圈之后被相继的两个凝棉滚筒17,18所剥取,然后由一分离滚筒19b所剥取。
凝棉滚筒17,18和两个分离滚筒19a,19b的轴线与道夫13a,13b相平行,并且它们的外径要比道夫圆筒的外径小得多。一般,分离滚筒19a,19b的直径小于凝棉滚筒17,18的直径。第一凝棉滚筒17是基本上与道夫的圆筒13b的外周相切,但其间有一空隙。第二凝棉滚筒18相对于第一凝棉滚筒17,以及分离滚筒19a相对于道夫圆筒13a,以及分离滚筒19b相对于第二凝棉滚筒18也都是处于同样的关系。
凝棉滚筒17的周边速度低于位于其上游时道夫13b的周边速度,并伴随着给予棉网中的纤维一个波浪形的定向,以便产生棉网单位面积重量的增加。一般,凝棉滚筒18的转速低于凝棉滚筒17的转速。
图1按传统的方式采用箭头来表明在所有各处滚筒的周边基本上是相切的,在周边上的速度都定为相同的方向,只有分离滚筒19a,19b例外,从而使纤维在与前面的旋转元件13a和18的切点邻近的移动方向依次成相反的方向。
分离滚筒19b把第二基本棉网15b铺放在交叉铺网机2的一个前段输送带24上,特别在它的段节23上,通过它使皮带进入交叉铺网机2中。中间输送带21把第一基本棉网15a是这样铺放在段节23在其上游所铺放的基本棉网15b的上面使通过基本棉网15a和15b的叠加而组成一可折叠的棉网16。
交叉铺网机2的功能是把棉网以曲折的方式铺放在一以垂直于可折叠棉网16输入到交叉铺网机的输入方向而运动的输出皮带26上。因此输出皮带26的移动方向是近似地垂直于图1的平面。于是为了铺放棉网,交叉铺网机包括一铺网小车27,它以一往复运动在输出皮带26上与其宽度相平行而移动。铺网小车27在输出皮带上设有一沟槽28,通过它可把可折叠棉网16喂入到输出皮带26的宽度上的不同位置。
交叉铺网机还包括一积聚小车29,它在铺网小车27的上方同它相平行而作往复运动。
当输入段23由固定的旋转罗拉31,32限定以后,前部皮带24在安装在积聚小车29上的两根罗拉上转动180°,于是通过围绕着安装在铺网小车27上的罗拉34的转动而限定了喂入槽28的一侧。然后前部皮带24通过各个固定罗拉36而跟随一返回途径并通过一装在补偿小车38上的罗拉37而经过一个180°的环路而返回。补偿小车38在任何瞬间以与积聚小车29相等的速度和相反的方向而运动。皮带24所跟随的途径的长度始终是相同的,因为皮带24在积聚小车29上所形成的环路长度的任何变动总是由皮带24在补偿小车38上所形成的环路长度的相反的变动来补偿的。
可折叠棉网16基本上是沿着前部皮带24的外表面从输入段23一直移动到喂入槽28。因此可折叠棉网16围绕着积聚小车29的罗拉33而形成一长度可变的积聚环来作为小车沿着其往复动程的位置的一个函数。在某种已知的交叉铺网机中,积聚小车29是这样移动的,以便当恒定的输入速度大于铺网小车把棉网喂送到输出皮带上的速度时,能改变积聚环的长度来储存棉网。而在相反的情况下能把此环路的一部分送还给铺网小车。还有一种不太复杂的交叉铺网机,其中铺网小车以一与恒定的输入速度相等的恒定速度来喂送棉网于是积聚小车仅用来在交叉铺网中储存一恒定长度的棉网,不论铺网小车沿着往复动程处于什么位置。
在积聚小车29与铺网小车27之间所包含的途径段中,可折叠棉网16是由一根位于前部皮带24对面的后部皮带41来支持的。后部皮带41通过装在积聚小车29上的罗拉42并绕过一装在铺网小车27上的一根罗拉43,在罗拉43上后部皮带限定了位于罗拉34对面的喂入槽28的另一侧。后部皮带41的其余途径由位置固定的旋转罗拉44,46所限定,而且也通过一装在补偿小车48上的罗拉47而经过一个180°的环路。补偿小车48在每一瞬间以与铺网小车27相等的速度和相反的方向而运动。以此方式,后部皮带所跟随的途径具有一恒定的长度,因为由后部皮带41围绕着铺网小车27的罗拉43而形成的环路长度的任何变动能由同一皮带在补偿小车48上所形成的180°环路长度的相反变动来予以补偿。
积聚小车29是藉助一不能伸长的缆绳49同补偿小车38相连接的,从它与积聚小车29相连接的一端到它与补偿小车38相连接的另一端之间一共转过180°的弯。这180°的转弯至少部分地通过一与双向旋转的驱动电动机52相偶合的驱动轮51来实现,电动机52是属于一种伺服电动机、步进电动机或类似型式。在每一旋转方向中缆绳49依次驱动积聚小车29或补偿小车38使前部皮带24在其上所形成的环路拉长。如果假定前部皮带24的长度不变,则另外一个环路必定会变短,从而使另一小车向所需的方向移动。如果需要的话,为了防止在前部皮带24中产生张力相应的皮带磨损起见,可按已知的方法采用第二根缆绳来连接积聚小车29和补偿小车38在输出皮带的另一侧上通过,如欧洲专利EP-B-522893中所述。
铺网小车27和同它相连接的补偿小车48的控制基本上按积聚小车29和同它相连接的补偿小车38所用的方法来实行。一根缆绳53用来连接两台小车27,48,它至少部分地通过一安装在固定位置上的、并与一双向旋转的伺服电动机、步进电动机或类似型式的电动机56相连接的轮子54而形成一个180°的环路。在每一旋转方向中,电动机56推动小车27或48使后部皮带41在小车上的环路拉长,由于后部皮带41的长度不变,或由于一额外的缆绳在输出皮带26的另一侧上通过,于是另一小车便向相反的方向而移动。
另外,前部皮带24的循环速度同一伺服电动机、步进电动机或类似的电动机57同在输入段23中用以支持前部皮带24的固定罗拉中之一31相结合来予以限定。后部皮带41的循环速度则由一伺服电动机、步进电动机或类似的电动机58结合沿着在补偿小车48与积聚小车29之间所包含的回程段用来支持后部皮带41的固定罗拉44来予以限定。
在运行过程中,可折叠棉网16由前部皮带24的输入段23来规定其路线,然后积聚小车29开始横动,然后铺网小车27横动,并在输出皮带26上以倾斜的方式交替地在一个方向然后在另一方向上形成重叠的片段。这些片段的后部边缘相对于输出皮带的移动方向可从图2中的59看出。
交叉铺网机还包括一控制单元61,它在每一瞬间对控制积聚小车29和铺网小车27的电动机52和56在它们的往复行程中所取的相应角度位置进行控制。并通过两台电动机57和58来限定前部皮带24和后部皮带41的循环速度。通过图中未表示的方式,控制单元61还能根据已知的方法来控制一驱动输出皮带26的电动机,例如以恒定转速的方式,或与此相反,采用一与铺网小车27速度成比例的速度方式,如法国专利FR-A-2234395所透露的那样。
本装置还包括一控制单元62同梳棉机相结合,并以协调的方式对已经描述过的电动机6,8,14a,14b,和22以及各种其他为了清楚起见而未表示的电动机,特别是用来驱动分离滚筒19a,凝棉滚筒17和18,以及分离滚筒19b的电动机的速度进行控制,所有这些梳棉机的电动机,如果必须藉助一通过控制单元62的调节闭环的话,均能执行一转速指令,甚至最好是一个在每一瞬间所确定的角位置指令,从它也能获得在每一瞬间所确定的转速。
其中一个控制单元,最好是同交叉铺网机2相结合的控制单元61能以这样的方式来编程,使操作人员能对铺网小车27沿着其往复行程的每一位置确定出由铺网小车27在输出皮带上进行铺放可折叠棉网16的截面中所需的单位面积的重量。因此每次铺网小车通过往复行程中的一个预定点时,可折叠棉网16将具有一预定的单位面积重量。结果所产生的在所有点上由一恒定数目的叠加棉网片段所组成的棉网将在其宽度的每一点上具有一相应的预定的单位面积重量。此编程在开始生产之前是可行的,经过完善的实施例可使它能在运行过程中进一步改进编程。
由铺网小车27喂送到输出皮带26上的棉网的相继截面的单位面积重量的改变可通过梳棉机1的中央控制单元62的控制和连续调节来实现。在图1的实例中,此调节作用能影响喂棉器7的电动机8相对于驱动锡林4的电动机6的转速。如果电动机8旋转得更快,喂棉器7就供应更多的纤维到锡林4的外周。结果经过一相当于滚筒10的几分之一转和锡林4的几分之一转的预定周边行程之后,有更多的纤维11送到道夫13a和13b。因此在基本棉网15a和15b的生产中便具有更高的单位面积重量。相反,喂棉器7的电动机8的较慢的旋转便产生具有较低单位面积重量的基本棉网。
单位面积重量的调节也能包括在,至少部分地包括在梳棉锡林4的速度改变中。锡林4相对于道夫13a和13b转动越快,则由道夫所收集的基本棉网的单位面积就越重。锡林4的转速改变,如果需要的话,可伴随以驱动位于上游的纤维转移装置的电动机的转速改变,也就是在所示实例中的喂棉器7和滚筒10。
调节作用也能影响一个或另一个道夫13a或13b。如果道夫电动机相对于锡林4以较高的速度来驱动道夫,则道夫产生的基本棉网15a和15b具有较低的单位面积重量。相反,如果至少一个道夫13a或13b的转速下降,则将产生一具有较高单位面积重量的棉网。用道夫转速的任何变动来调节基本棉网的单位面积重量必须伴随以位于其下游的棉网转移装置的速度的相应调节,也就是按同样比例来调节,因此如果涉及道夫13a的调节,则分离器19a和中间皮带21也必须调节,而如果涉及道夫13b的话,则凝棉器17和18以及分离器19b必须调节。也可以通过对驱动前部皮带24的电动机57的适当控制来调节前部皮带输入段23的速度,这将在下面作详细说明。
一般应保证在到达前部皮带24的输入段23时的两个基本棉网的速度相互之间只有很小的差异,另外与皮带的循环速度也只有很小的差异,从实践可知,速度差异的数量级在10-15%之内是容许的。
对至少一个基本棉网15a或15b的单位面积重量的调节也能包括在凝棉器17和18相对于位于上游的道夫13b速度的转速调节中,以便对由道夫13b产生的基本棉网进行更多或更少的缩合。当凝棉器的速度相对于道夫13b而变慢时,凝棉量变大,结果使单位面积的重量增大。可以调节第一凝棉器17相对于道夫13b的速度,并按比例改变第二凝棉器的速度。也可以改变凝棉器18相对于凝棉器17的旋转速度,不论凝棉器17的速度是否与道夫的速度成一恒定的或可变的比例,在所有情况下,如果要求这些位于凝棉器18的元件所传送的基本棉网15b的单位面积重量有变动而不作修正的话,则由分离器19b和交叉棉网机限定的转移速度应与凝棉器18的速度成比例地改变。
另外还可能通过改变分离器19a和/或19b相对于位于直接上游的纤维转移装置的转速来调节棉网15a和/或15b的单位面积重量,也就是说,对分离器19a而言是指道夫13a,而对分离器19b而言是指凝棉器18。
如果把分离器19a的转速相对于道夫13a的转速而改变,则中间皮带21应以相应的方式予以调节。另外,皮带24的输入段23的速度应与在棉网15a和15b的生产速度上所导致的单位面积重量调节的变动相适应。
图3表示梳棉机1的另一实施例,根据此例,至少一个道夫13,凝棉器17,18和相连接的分离器19都是支持在一个可相对于梳棉机1的机架3而移动的小车63上,移动的方向能使梳棉锡林4与道夫13之间的间隔E改变。小车63的位移由一接收来自控制单元62的控制信号的定位电动机64来控制。电动机64例如可藉助一螺杆机构66来执行小车63的移动。当控制单元62通过电动机64的适当控制而使间隙E增大时,由道夫13所剥取的棉网的单位面积重量就减小而无需改变道夫13、凝棉器17,18,和分离器19的转速,从而也不需要改变相应的基本棉网的生产速度。因此当基本棉网的单位面积重量的调节作用是仅由改变间隙E来产生时,就不再需要调节输入到交叉铺网机的速度了。通过改变锡林4或位于道夫13上游的任何其他纤维转移装置,例如喂棉器7的转速来调节单位面积重量的方法也具有同样的优点。
在实践中,通过改变道夫相对于锡林的间隙来调节单位面积的重量是非常有利的,因为它在上游或下游都不需要施加速度的改变。在一台具有至少两个道夫的梳棉机中,能产生两层具有不同的单位面积重量,和在时间上互相以不同的或偏差的方式而改变的基本棉网,并以恒定的对两层基本棉网相同的速度输出到叠加位置上,这个速度原则上也就是输入段23的速度,有可能通过把改变锡林4或位于上游的装置的速度和改变其中一个道夫相对于锡林4的间隙E的两种方法相结合来获得相同的结果,以便调节其中一层基本棉网的相对于其他一层棉网的变动的重量的重量。
这里将参照图4来说明根据本发明如何能改变前部皮带24的输入段23的速度而不干扰交叉铺网机的其他运行,特别是不导致铺网小车27把棉网喂送到输出皮带26上的速度。
在此图中,所有速度用箭头来表示,对于水平方向的速度以向右的作为正向(即由输入段23规定的路线方向),而对于垂直方向的速度则以向下的作为正向。
皮带24和41在位于小车27与29之间的区域内具有一速度V2,它可用下式来表示V2=V3-W若由于|V3|与|W|之间的差异而导致的伸长因数为K(如果K=1则表示既不拉伸也不压缩),于是下式成立V3=|W|K]]>于是可得V2=|W|/k-W(R1)另外还可见,如果V1是输入段23的循环速度,而U是积聚小车29的移动速度,则V2=-V1+2U得出U=(V1+V2)/2最后把式(R1)代入可得U=(V1+ W|/k-W)/2(R2)应用这些计算在实践中可得出以下结果作为基本棉网生产速度的一个函数,中央处理单元61向电动机57输送一指令来相应地调节罗拉31的速度,以便给定一前部皮带24的输入速度V1。另外,铺网小车27例如能服从一预定的周期性的速度变化规律,根据它可确定铺网小车27在往复行程中每一点的移动速度W。
因此可对铺网小车27的驱动电动机52进行控制,使它对铺网小车27的移动速度W产生所需的速度规律来作为它沿着其往复行程中的位置的函数。根据前面所述,每一瞬间的V1和W便可确定,从公式(R2)便可求出“U”值,其中拉伸因数“K”也已行编程或者可从交叉铺网机对铺网小车27的行程中每一点的结构来得知。因此从中央控制单元61可对驱动电动机52进行控制,向它给定一如刚才所述的根据公式(R2)所确定的速度U。后部皮带41的驱动电动机58是这样来控制的,使后部皮带41在邻近于进入积聚小车29的区域内的循环速度V4=V2=2U-V1。很容易证明在积聚小车29与铺网小车27之间所含有的途径内,后部皮带41的每一区域的速度与它所面对的前部皮带24每一区域的速度是相同的。
上面所给出的数字规律仅作为用来说明根据本发明方法的可行性的一个例子。具体地说,这些公式能根据所用的交叉铺网机的运动学来修改,而市场上或从文件资料中可知有许多类型的交叉铺网机。
不言而喻,上述计算在每次铺网小车经过一给定点时,无论哪一点,都会给出相同的结果,因此控制单元61不需要每次进行重复的计算,只需在一种给定的生产开始之前进行一次计算就已足够,然后把它们以表格的方式储存在存贮器内,来给定铺网小车27在每个位置上准备获得的所有转速或角度位置。
即使铺网小车27的速度规律“W”作为沿着其往复行程中的位置的函数并非一恒定的规律而一劳永逸地固定在控制单元61中的情况下,刚才所述的方法也是可以应用的。而且相反,控制单元61还能修改一种法则,例如为了优化速度和加速度的分布作为各种参数的函数,诸如准备生产的棉网的宽度,交叉铺网机的平均工作速度,拉伸分布的空间法则等。
在实行按本发明的方法中,还可这样来安排即在铺网小车的每一往复行程中使V1平均值=V3平均值因此在交叉铺网机中积聚的棉网量仅在两个极限值之间波动,从而有可能这样来安排,使积聚小车29仅在机器的硬件结构所容许的两个极限位置之间运动。
如果不驱动皮带24和41向积聚小车29移动的话,电动机57和58也能驱动与其相连的皮带上的任何其他导辊。
特别是如图4中的虚线所示,他们能在铺网小车27的输出端依次位于57a和58a来分别驱动用来依次引导前部皮带24和后部皮带41的固定导辊36和46。在此情况下,前面所述的运行条件仍能达到,只要使电动机57a给前部皮带24提供一速度V5,使V5=W-V3=W-|W|/k和电动机58a给后部皮带41提供一速度V6,使V6=V3+W=W+|W|/k根据本发明方法的某些特点,现在还需作较详细的说明图5以概略的方式表示在并未完整地表示的交叉铺网机的输出皮带26上,用一可折叠的棉网16来生产一棉网67的情况,其中可折叠棉网的单位面积重量是通过在仅局部表示的梳棉机1上所采取的调节来改变的。
在此实例中,为了简化起见,所述的可折叠棉网16是从单一的基本棉网而获得的,它的单位面积重量是通过改变道夫13的转速来调节的。
另外还初始假定在道夫13与交叉铺网机的铺网小车27之间不存在诸如凝棉器或其他元件来改变单位面积重量和/或棉网15,16的循环速度。另外还假定棉网16通过铺网小车27而喂入的速度V3总是等于铺网小车移动速度的绝对值,从而使当棉网被铺放在输出皮带26上时不出现拉伸或压缩。
棉网67一般总是要在诸如针刺机的固化设备中进行固化的。固化机械必须在其输出皮带69上或其他适当的支持板上产生一纺织产品68。为了便于说明起见,产品68的厚度相对于所示的宽度作了大大的夸大。另外还表示了固化后的产品比棉网67略为窄一些,这是因为在针刺过程中所产生的众所周知的某些收缩的缘故。
在此实例中,本发明旨在制造一种纺织产品,它在从一个边缘开始的一部分宽度上具有一较厚的区681,而在从另一个边缘开始的一部分宽度上具有一较薄的区682,在这两个区之间则有一过渡区683。这种纺织产品适用于某种用途,特别是用作汽车中的地毯,其较薄的从而较弱的部分682用来填放在不大会磨损的区域,例如向门槛上升的垂直段。
根据本发明,道夫13的速度是这样来调节的,使棉网在进行单位面积重量的调节之处,每一截面具有的单位面积重量值与在考虑到铺网小车27沿着其往复行程把同一截面轮流铺放的位置上所需要的单位面积重量值相符合。
为了这样做起见,必须考虑到铺放到输出皮带26上(或更精确地说铺放在棉网67的已铺放的片段70上)的过程中的截面S1与当时由道夫13的速度来确定单位面积重量的过程中的截面S2之间所积聚的棉网长度。由于在此实例中所输送和铺放的棉网15,16在截面S2被铺放到已经构成的棉网前所经过的途径中是没有任何拉伸或压缩的,所以此棉网长度等于铺网小车27的若干次行程数(一般并不是一个整数)中的总长度。因此可能知道当截面S2在被铺放的过程中,铺网小车27将处于的位置,它是能预测的,例如在图5所示的情况中的位置27a。此位置27a用虚线来表示,它相当于一预定的单位面积重量,因此电动机14可这样来控制,使道夫13在截面S2中产生此单位面积的重量。
为了确定在截面S1和S2之间的棉网15,16的长度起见,控制单元61考虑小车27和29的相应位置。可以从依次控制小车29和27的电动机52和56的角度位置来知道这些位置。从这些数据控制单元61能计算出在截面S1和S2之间所包含的棉网15,16的长度,即使此长度有所改变时。已经知道,为了使输入速度V1和/或速度V3改变,此长度可能有所改变。
如图所示,所产生的棉网15具有一较厚的纵向区段151用来形成最终产品中的区段681的部分,并具有一相当于棉网67的区段671两倍宽度的长度,与此相交替的还具有一较薄的区段152,其长度相当于棉网67的区段672宽度的两倍,它们中间隔着一段过渡区段153,准备叠放在棉网67的区段673内。
如果作为另一种情况,棉网15,16在其截面S2与S1之间的途径中某一点上受到一拉伸因数为K2的拉伸作用(真的拉伸或收缩),如在点71上所示,则在截面S2与点71之间的总长度不能考虑其真实的数值而必须采用一相当于真实长度乘以因数K2的校正值。
例如,如果K2=1.1(实际拉长10%),则在截面S2与点71之间所包含的整个长度必须考虑10%的增加。这种计算方法尤其涉及当凝棉器介入在发生单位面积重量调节点的下游时。
在图6所示的实例中表示相对于图5的两个相互独立的发展。
根据第一种发展,将说明一种用来以协调的方式在两个基本棉网15a和15b上调节单位面积重量的方法,它对创造棉网16沿着其长度上所需的厚度变动作出了贡献。
在第一种发展的第一变动方案中,假定每一棉网15a和15b的单位面积重量是通过改变每一道夫13a或13b与锡林4之间的间隔来调节的。另外还假定进行单位面积重量的棉网15a的截面S2和棉网15b的截面S3离正在进行铺放的截面S1有不同的长度。根据本发明提供的对两个延迟长度的计算,并对两个调节装置进行控制,也就是说在此实例中,两个道夫13a和13b以不同的方式进行调节,使所产生的厚度变化在两个基本棉网在72的位置上叠加时互相一致,从而使棉网16在每一点铺放到棉网67上的时刻具有所需的单位面积重量。在所示的情况中,设想两个基本棉网15a和15b应予调节来使在可折叠棉网长度的每一点上产生可折叠棉网16单位面积重量的一个相应的恒定比例的重量。不言而喻具有最长行程途径的基本棉网比其他基本棉网暂时提前进行对可折叠棉网16所需的厚度调节。
即使对两个基本棉网所需的调节是由每一基本棉网15a或15b产生一沿着可折叠棉网长度上单位面积重量的一个可变的比例来实现的,也不言而喻具有最长行程途径的基本棉网必须比其他基本棉网以较长的暂时提前来进行调节,对两个道夫13a和13b采取的控制之间的差别是相当于一时间上的移位,虽然这个移位也可能必须改变,如果棉网进入交叉铺网机的速度改变和/或如果棉网铺放在已构成的棉网67上的速度改变的话。
在第一种发展的第二变动方案中,仅需说明它与第一变动方案不同之处即可。假定每一基本棉网15a和15b的单位面积重量是通过有关道夫13a或13b的转速来调节的,另外还这样来安排使两个基本棉网在依次进行调节的截面S2和S3与在被铺放过程中的截面S1之间基本上具有相同的延迟长度。这在任何瞬间都是正确的,因为由于积聚小车29的运动中可能的变动是以同以同样的方式影响两个延迟长度的。两个基本棉网15a和15b始终以同样的比例对可折叠棉网16作出贡献。在这种情况下,发动机14a和14b是这样来控制的,使两个道夫13a和13b的转速在任何瞬间以同样的比例互相进行改变,以便使基本棉网15a和15b的生产速度在每一瞬间基本上彼此相等。因此在位置72上两个基本棉网15a和15b达到同一随时间而变化的速度,并且总是有可能,特别是通过积聚小车29的位移的适当控制,来对交叉铺网机(图4)的前部皮带24的输入段23在那里提供一与棉网16输入速度相一致的速度。作为梳棉机结构的一个功能,其尽可能使两个延迟长度相等的特点能通过以不同的方法来依次调节每一棉网单位面积的重量来获得。例如可对其中一个基本棉网调节道夫的速度,而对其他基本棉网调节凝棉器的转速。
在图6中还表明了另一种发展,但它与基本棉网15a和15b的应用无关,而是涉及减薄的边缘区674和676的产生,以便对在针刺过程中经常产生的超厚边缘区684和686进行预补偿。具有图6的减薄的边缘区674和676之后,这些超厚区便能消除,并且针刺后的产品的边缘区在外形上具有在图5中以虚线所示的形式。
为了获得这样的边缘区起见,例如有可能藉助电动机14a和/或14b的适当控制,来相应调节基本棉网15a和15b中的至少一个棉网的纵向外形。还可能在这些区域内来减慢通过铺网小车27相对于铺网小车绝对速度|W|的棉网喂给速度V3。这样减少在铺网小车27的运动方向反向之前是属于递增趋势,然后逐渐递减直到当铺网小车27依次通过边缘区674与厚区671的分界线和边缘区676与薄区672之间的分界线时变为零为止。
当棉网是以一不等于1的拉伸因数通过至少一部分铺网小车的行程而铺放在已形成的棉网67上时,那末用来确定准备为截面S2和S3的厚度调节的可能的计算方法在于假想一个铺网小车27的行程。所谓假想行程是指如果铺网小车在每一瞬间的运动速度其绝对值|W|等于在该点的棉网喂入速度V3时,铺网小车所实行的行程。另外在中央处理单元61中还提供一个在假想行程的每一点、实际行程的每一点、与可折叠棉网在拉伸之前在这些点上所需的单位面积重量之间的对应表格。对正在进行调节的截面S2和S3依次进行延迟长度的计算,并把这些延迟长度转变成假想行程的数目,而此数目的小数部分可以理解为铺网小车在铺放截面S2和S3时所处的假想位置。于是根据对应表格便能求出对每一截面S2和S3所需的单位面积重量。
当然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以上所示的实例。也可以用许多不同的方法把前面所述的各种调节单位面积重量的方法结合起来。
本发明能在梳棉机中所提供的调节装置的帮助下,用来产生一棉网外形,它仅要求对在针刺机或其他固化机械或在某种设计简单而不能在铺网小车行程中每一点上的棉网喂入速度进行控制的交叉铺网机中所引起的超厚边疵点进行预补偿。
在一生产至少两个基本棉网15a和15b的梳棉机的情况下,如果对这两个棉网能产生不同的纵向外形的话,则将是有利的。例如在图6的实施例中,对棉网15b所进行的调节可用来产生不同的厚度区671和672以及过渡区673,而对棉网15a则进行调节来产生减薄区674和676。
因为根据本发明,最好是按铺网小车在每一瞬间的实际假想的位置,并按积累小车29所处的相关位置来控制整个过程,所以建议交叉铺网机的控制单元61应具有一实行此方法的主要功能。此控制单元61向棉网生产设备,特别是向其控制单元62输送指令,而控制单元62把它转变成施加到电动机上的指令来调节基本棉网的单位面积重量。但也可考虑在棉网生产设备的控制单元62上来进行编程,然后在每一瞬间从交叉铺网机的控制单元61中调用在每一瞬间确定准备施加控制所需的数据,特别是有关两个小车27,29的位置的数据。
也可考虑把两个控制单元61,62结合成一个控制单元,于是棉网生产设备和交叉铺网机在概念上形成一单一的机器。
在某些情况中,特别是当棉网生产设备是已经存在时,控制单元62至少部分地设计成一附加的中间模块,它能考虑到对实行单位面积重量调节的电动机的各种指令,并插入到生产机械的控制电路中,或者控制单元61能包括与棉网生产设备直接相连接的输出。
本发明能使它产生任何形式的外形,特别是在整个棉网的宽度方向上具有超过两个不同的厚度的区域,或具有沿着至少一个区或整个棉网宽度而变动的厚度外形,来产生一凹时,凸的、或交替相间的凹凸形的外形。
本发明并不局限下述的组件,即用于其中棉网生产速度的可能的变化是通过交叉铺网机中积聚的改变来予以补偿的场合。它还能改变整个交叉铺网机的工作速度,以及例如创造一个在交叉铺网机的工作速度,以及例如创造一个在交叉铺网机下游的可变的积聚,或以协调的方式来改变后道机器的速度,例如一针刺机。
权利要求
1.一种生产纺织棉网(67)的方法,其中至少产生一基本棉网(15,15a,15b),然后藉助于一交叉铺网机(2)把一结合了所述基本棉网的可折叠棉网(16)交替地以一个方向和另一方向折叠在一交叉铺网机横向的输出皮带(26)上,其特征在于通过对在交叉铺网机(2)上游的调节装置的基本调节,使喂入到交叉铺网机的可折叠棉网(16)沿着其纵向具有这样的单位面积重量的变化,致使在交叉铺网机输出端所获得的棉网(67)在其宽度上具有一基本上按预定分布的单位面积重量。
2.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交叉铺网机上游所改变的调节包括一个对梳棉机(1)中位于锡林(4)相对于纤维(11,16)的转移方向的下游区产生影响的调节,并包括从锡林(4)上剥取纤维(11)来组成基本棉网(16,16a,16b)的道夫(13,13a,13b)的转速产生独立影响的调节。
3.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为了改变所述的调节,可对锡林(4)与从其上剥取纤维(11)来组成基本棉网(16)的道夫(13)之间的间隙(E)进行改变。
4.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交叉铺网机上游所改变的调节包括对在梳棉机(1)中位于至少一个道夫(13,13a,13b)上游的纤维的转移速度产生影响的调节。
5.根据权利要求4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梳棉机(1)的锡林(4)的转速是变化的。
6.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使输入到交叉铺网机(2)的瞬时速度(V1)产生波动,作为可折叠棉网到达速度的一个函数,它是受交叉铺网机上游的调节作用的影响的,输入交叉铺网机的瞬时速度(V1)与交叉铺网机喂送可折叠棉网(16)的瞬时速度(V3)之间的差异是通过在每一瞬间调节交叉铺网机中的棉网积聚途径的长度来予以补偿的。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之一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为了调节基本棉网的单位面积重量,至少对位于道夫上游的一个凝棉装置(17,18)的速度相对于道夫(13,13a,13b)的速度而进行调节。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之一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为了调节基本棉网的单位面积重量,对在梳棉机(1)输出端输送基本棉网(15a,15b)的分离器(19a,19b)的速度相对于道夫(13,13a,13b)的速度而进行调节。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之一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为了调节基本棉网的单位面积重量,对在梳棉机输出端输送基本棉网(15b)的分离器(19b)的速度相对于由一接收道夫(13b)所剥取的纤维的凝棉装置(18)所限定的纤维转移速度而进行调节。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之一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在棉网被铺放在交叉铺网机(2)的输出皮带(26)上的过程中的第一棉网截面(S1)与位于所述的调节作用在交叉铺网机上游影响到基本棉网(15,15a,15b)的单位面积重量的纤维途径中的位置上的第二棉网截面(S2,S3)之间所包含的棉网长度,确定出第二截面(S2,S3)将被铺放在棉网宽度中的位置(27a),并且所述的调节是根据对该位置所编程的单位面积重量来实行的。
11.根据权利要求10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为了确定棉网的第二截面被铺放在棉网宽度中的位置,至少应考虑一个施加在纤维途径中所述位置下游的棉网上的拉伸因数(K1,K2)。
12.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至少在区域(671,672,673)内对到达交叉铺网机的铺网小车(27)内的可折叠棉网(16)在铺网小车行程的每一点上所需的单位面积重量的分布进行编程;并作为此编程的函数,控制设备(61,62)在每一瞬间对准备在交叉铺网机(2)上游在该瞬间实行的调节发出数据或指令。
13.根据权利要求1-12中之一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可折叠棉网(16)至少由两层基本棉网(15a,15b)叠加而成,对每一棉网的所述调节是不同的。
14.根据权利要求13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调节是根据彼此有差别的规则来分别对每一基本棉网来进行的。
15.根据权利要求13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于其中一个基本棉网而言,调节是保持恒定的。
16.根据权利要求13-15中之一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交叉铺网机上游所作的调节对基本棉网的生产速度并无影响。
17.根据权利要求13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作的调节对基本棉网的生产速度有影响,此调节是这样来实行的,使基本棉网(15a,15b)的生产速度在每一瞬间彼此相等,在正被铺放在交叉铺网机的输出皮带(26)上的第一棉网截面(S1)与位于所述调节作用影响到纤维途径中的相应基本棉网(15a,15b)时单位面积重量的位置上的第二棉网截面(S2,S3)之间所包含的棉网长度在每一瞬间基本上彼此相等。
18.根据权利要求1-17中之一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棉网(67)宽度上的单位面积重量的分布是这样来预定的,使位于交叉铺网机(2)下游的至少一台固化机械的输出端所获得的固化纺织产品在其宽度上至少在区域(681,682,683)内具有变动的单位面积重量的分布。
19.用来实行根据权利要求1-18中之一的方法的装置,包括一梳棉机(1),它装有至少一个在运行过程中至少间接地藉助可编程控制(61,62)的作用来对在棉网生产途径中所生产的至少一个基本棉网(15,15a,15b)的厚度进行调节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此调节装置可从以下的装置中来选用-一个调节道夫(13)与锡林(4)之间的间隙的装置;-一个调节凝棉器(17,18)相对于道夫(13)转速的旋转速度的装置;-一个调节分离器(19,19a,19b)相对于纤维转移装置,诸如道夫(13,13a)或位于道夫下游的凝棉器(17,18)的转速的旋转速度的装置;-一个调节位于道夫上游的纤维转移装置(4,7)的速度的装置。
20.根据权利要求19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梳棉机包括至少两个棉网生产路径来生产两个准备叠加的基本棉网(15a,15b)。
21.用来实行根据权利要求1-18中之一的方法的装置,包括至少两个基本棉网生产路径,以后互相在位置(72)上结合而叠加在一起,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至少一个在运行过程中藉助可编程控制(61,62)的作用来调节至少一个基本棉网(15,15a,15b)单位面积重量的装置,使通过两个基本棉网叠加所得的可折叠棉网(16)具有一沿着其纵向而变动的单位面积重量。
22.根据权利要求20或21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它至少包括一个用来调节每一棉网生产路径的装置,可编程控制(61,62)至少间接地以不同的和协调的方式来驱动该两个调节装置。
23.根据权利要求22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可编程控制(61,62)至少间接地以一暂时的偏差来驱动所述调节装置,使具有受到调节作用同样影响的单位面积重量的两个棉网(15a,15b)的截面叠加在可折叠棉网(16)中。
24.根据权利要求22或23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对每一棉网路径所用的调节装置是属于不同类型的。
25.根据权利要求17-21中之一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一个棉网路径时调节装置是一个调节道夫(13a,13b)相对于锡林(4)转速的旋转速度的装置。
26.根据权利要求17-21中之一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生产路径在运行过程中使相应的基本棉网保持恒定的厚度。
27.根据权利要求17-21中之一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对每一基本棉网路径,它具有一影响每一基本棉网生产速度的调节装置,其中正在被铺放在输出皮带(26)上的截面(S1)与正在进行单位面积重量调节的每一截面(S2,S3)之间的所包含的棉网长度对所有基本棉网是相同的,可编程控制(61,62)至少间接地驱动该两个调节装置,使在每一瞬间基本棉网的生产速度彼此相等。
28.一个用来实行根据权利要求1-18中之一的方法的装置,包括·一个用来产生至少一个基本棉网的装置,它包括一个对所产生的至少一个基本棉网(15,15a,15b)的单位面积重量的调节装置;·一个接收结合了所述的至少一个基本棉网的可折叠棉网(16)的交叉铺网机(2),并把可折叠棉网沿着一个可变的几何途径而驱送到一具有一在输出皮带(26)上作横向往复运动的铺网小车(27)上;·一个能至少间接地向所述调节装置输送一个在每一瞬间准备给基本棉网(15,15a,15b)单位面积重量的控制信号作为铺网小车(27)位置的函数的可编程控制(61,62);其特征在于可编程控制(61,62)包括用来估计在正被铺放在交叉铺网机(2)的输出皮带(26)上的过程中的第一棉网截面(S1)与正在进行调节的第二棉网截面(S2)之间的棉网长度,以及估计铺网小车为了铺放此长度所必须经过的总距离的装置,以便确定第二棉网截面(S2)将被铺放在棉网宽度中的位置(27a),以及为了形成一个作为可折叠棉网(16)在此第二棉网截面(S2)将被铺放在棉网宽度中的位置(27a)时所需的单位面积重量的函数的控制信号。
29.根据权利要求28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估计所述棉网长度和所述总距离的过程中,可编程控制还考虑到在实现所述调节的区域下游棉网所承受的拉伸因数(K,K2)。
30.根据权利要求28或29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估计所述棉网长度和所述总距离的过程中,可编程控制还考虑到由于在铺网小车(27)的移动速度(W)与铺网小车(27)把可折叠棉网(16)铺放在输出皮带(26)上的速度(V3)之间的变化差异而使可折叠棉网在每一位置上承受的连续的拉伸因数(K)。
31.根据权利要求28-30中之一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估计棉网长度的过程中,可编程控制还估计在交叉铺网机中所提供的积聚小车(29)所处的位置,以便及时改变积聚在交叉铺网机(2)内的棉网长度。
32.一个用来实行根据权利要求1-18中之一的方法的装置包括·一个交叉铺网机(2),它包括一个在一输出皮带(26)上作横向往复运动时铺网小车(27),和一个用来限定积聚在交叉铺网机内的可折叠棉网(16)的长度的积聚装置(29),以及·一个用来产生至少一个基本棉网(15,15a,15b)的装置(1),以便构成可折叠棉网(16)而送往交叉铺网机,其特征在于为了调节单位面积的重量起见,装置(1)包括一个调节装置来产生基本棉网(15,15a,15b)生产速度的变动,并在此装置中还一使可折叠棉网(16)输入到交叉铺网机中的速度(V1)作相应变动的装置。
33.根据权利要求32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具有一控制积聚装置(29)的装置,以便改变在交叉铺网机(2)中的棉网积聚长度作为在可折叠棉网(16)的瞬时输入速度(V1)与铺网小车(27)把可折叠棉网(16)铺放在输出皮带(26)上的瞬时速度(V3)之间的差值的一个函数。
34.根据权利要求33的装置,其特征在于,铺网小车(27)把可折叠棉网(16)铺放在输出皮带(26)上的速度(V3)是与铺网小车的移动速度(W)成一可变的比例关系。
35.根据权利要求33或34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控制单元(61,62),其中包括装置能对准备生产的棉网在其宽度上的单位面积重量的分布进行编程的装置(61,62);·在每一瞬间能知道积聚在交叉铺网机(2)内的可折叠棉网的长度的装置,以及相应地,基本棉网截面(S2,S3)在进行厚度调节的过程中将被铺放在铺网小车的往复行程中的位置的装置;·根据所编程的在棉网宽度中所述位置上的单位面积重量来对棉网生产装置(1)的调节装置进行控制的装置;·控制积聚装置(29)作为一由施加在装置(1)的调节装置上的控制所产生的可折叠棉网(16)的输入速度(V1)的函数的装置。
36.根据权利要求32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产生输入速度(V1)的变动的装置也就是对整个交叉铺网机的运行速度产生变动的装置。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梳棉机或任何其他产生一棉网的装置(1),它向交叉铺网机(2)喂入两层基本棉网(15a,15b)而组成一可折叠棉网(16)铺放在一作往复运动的横向输出皮带(26)上。在装置(1)中,根据在可折叠棉网(16)的宽度中每一点上所需的单位面积重量,设有用来调节道夫(13,13a,13b),凝棉器(17,18),分离器(19b,19b),锡林(4)和/或喂棉器(7)的速度的装置,和/或用来调节锡林与道夫之间的间隙的装置,来影响单位面积的重量。本方法在于确定由每一基本棉网段在其重量相对于正在被铺放的棉网进行调节时承受的延迟,并从它推论出当对其重量进行调节时的每一棉网段将被铺放的位置,从而确定出准备施加的重量调节。本发明对生产具有高的工业灵活性和具有丰富外形品种的棉网是极为有用的。
文档编号D01G25/00GK1285011SQ98812919
公开日2001年2月21日 申请日期1998年11月5日 优先权日1997年11月7日
发明者B·茹尔德, J·C·洛尼, R·让 申请人:阿塞尔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