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衣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7862阅读:11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洗衣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洗衣机,更详细讲,是关于在外桶内回转自如地配置了洗衣脱水桶的单桶式洗衣机。
图6是表示由日本特开平8-66589号公报等所记载的以往的全自动洗衣机的主要部的构成的侧剖视图。在该洗衣机中,洗衣脱水桶3由回转轴4支承于外桶2内。在洗衣脱水桶3的侧壁内侧配置沿着垂直方向延伸的循环水路17,在该循环水路17的下端设置抽水开口18,在上端的平衡环16的正下方设置放水开口19。在该放水开口19的出口处装卸自如地安装有网状的纤维屑过滤器20。
洗衣脱水桶3底部的波盘5回转时,由于在其背面成放射状形成的背叶片5b的泵作用,将洗衣脱水桶3底壁与外桶2底壁的间隙中的水通过通水口24上吸出来。该水被送入抽水开口18,在循环水路17内上升,由放水开口19排出到洗衣脱水桶3内。混入该水中的线屑等垃圾被收集在纤维屑过滤器20内。另一方面,排出到洗衣脱水桶3内的水,通过在洗衣脱水桶3侧壁上设置的许多通水孔3a向外桶2侧流出而进行循环。
对于上述以往的洗衣机来说,在用于洗涤与漂洗的水位比较高(例如图6中的水位H的位置)时,多余的水通过循环水路17被升起。因此,混入洗涤水中的垃圾能由纤维屑过滤器20有效地回收。但是,在洗涤物的量少而将水位设定在低位置(例如图6中的水位L的位置)的情况下,由背叶片5b所引起的泵作用减弱,不能以足够高的水压将水送入抽水开口18。于是,沿着循环水路17上升的水量减少,纤维屑过滤器20的垃圾收集效率降低。
本发明就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完成的,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洗衣机,即使在洗涤物的量少,以低水位进行洗涤或漂洗的情况下,也能维持高的纤维屑收集效率。
为解决上述课题而完成的本发明的洗衣机,是在外桶内设置洗衣脱水桶,使设置于该洗衣脱水桶底部的旋翼回转,由于形成于该旋翼下面的背叶片的泵作用,将该旋翼正下方的洗衣脱水桶与外桶之间的水上吸出来,使其在该洗衣脱水桶内进行循环,其特征在于具备在前述旋翼的外侧有入口开口,与该入口开口连通并沿着洗衣脱水桶侧壁内侧向上方延伸,在比洗衣脱水桶内的标准洗涤水位低的位置设置出口开口的循环水路;使送入该循环水路的入口开口的水分流,将混入该水中的浮游固态物除去的纤维屑收集部。再者,在此所说的标准洗涤水位,是指在根据洗涤物的量设定成许多级的洗涤或漂洗所用的洗涤水位之中设定在中等程度位置的水位。
在本发明的洗衣机中,在洗涤或漂洗过程旋翼回转时,由于该旋翼的背叶片的泵作用而上吸出来的水被送向旋翼的下面外周侧,并送到循环水路的入口开口。该水在循环水路内上升,由出口开口喷射到洗衣脱水桶内。另外,将该水的一部分流到纤维屑收集部,除去线屑等固态浮游物。
上述循环水路的入口开口与出口开口的高低差比上述以往的洗衣机中的循环水路小,故为了将水压送到循环水路内所要的压力小。因此,即使在洗衣脱水桶内的水位比较低的情况下,通过循环水路而循环到洗衣脱水桶内的水量也几乎不减小。于是,通过纤维屑收集部的水量也几乎不受水位的影响,能始终有效地收集线屑等垃圾。
另外,在超过标准洗涤水位的水存留在洗衣脱水桶内的状态下,由循环水路的出口开口喷出的多余的水直接与洗涤物接触并通过该洗涤物,因此在洗涤过程时去污能力好,在漂洗过程时洗涤物内所含的液涤液容易从洗涤物中排出。另外,由于在水中产生直接水流,即使洗涤物的量多,难以上下回转时,由于上下方向的强水流,也能促进洗涤物的上下交替。
另外,在本发明的洗衣机中,也可以采取还具备第二循环水路的构成,该第二循环水路是在旋翼的外侧有入口开口,与该入口开口连通并沿着洗衣脱水桶侧壁内侧向上方延伸,在比洗衣脱水桶内的最高洗涤水位还高的位置设置出口开口。再者,在此所说的最高洗涤水位,是指在如上述那样设定成许多级的洗涤水位之中最高位置的水位。
也就是说,增设以往的洗衣机所具备的那样的第二循环水路时,则除了在水中的水的喷出之外,水还从洗衣脱水桶的上方成瀑布状地落下。因此,水与浮起在水面附近的洗涤物直接接触,并通过该洗涤物,因此,在洗涤过程时,去污能力好,在漂洗过程时,洗涤物中所含的洗涤液容易从洗涤物中排出。另外,还进一步促进洗涤物的上下交替。再者,如果在第二循环水路的出口开口也设置纤维屑收集部,则纤维屑的收集效率也会进一步提高。
另外,在本发明的洗衣机上,纤维屑收集部的构成也可以是在与洗衣脱水桶侧壁之间形成循环水路的水路壁上设置分流用的进水开口,将通过该进水开口而由循环水路进入的水导入装卸自如的网状纤维屑过滤器内。对于该构成来说,通过纤维屑过滤器而除去垃圾的水原封不动地回到洗衣脱水桶内。另外,由于纤维屑过滤器能卸下,使用者能容易地进行纤维屑过滤器的清理。
另外,若使前述进水开口正上方的水路壁向水路一侧突起而形成突起部,以便使该突起部与相对向的洗衣脱水桶侧壁之间的间隙小,于是,在循环水路中上升的水与突起部接触,其一部分可靠地分流,向进水开口顺利地流入。而且,若使循环水路的剖面为扁平状,使其剖面的纵长方向的一部分为突起部时,则同一剖面内离开突起部的部位不受该突起部的影响,水顺利地上升。因此,能避免由上部开口喷出的水势削弱。
再者,在与水路壁之间形成空间的过滤器室盖是装卸自如地安装在水路壁上,将纤维屑过滤器装卸自如在安装在该空间内,并且在过滤器室盖上设置通水孔,采取这样的构成时,纤维屑过滤器由过滤器室盖进行保护,不直接露出于洗衣脱水桶内,因此能防止纤维屑过滤器卷绕在洗涤物上而造成意外的脱落或破损。另外,过滤器室盖是装卸自如的,因此将过滤器室盖卸下,然后将纤维屑过滤器取出即能进行清理。再者,循环水路与构成过滤室的上述空间是隔着水路壁互相邻接地配置,因而可节省空间。
另外,纤维屑过滤器装卸自如地安装在过滤器室盖上之后,与该过滤器室盖成为一体地安装在水路壁或洗衣脱水桶的侧面上,采取这样的构成时,在卸下过滤器室盖的同时即能取出纤维屑过滤器,因此纤维屑过滤器的清理更加容易。
另外,在前述水路壁外面上形成向前述突起部侧凹入的凹部,另一方面,在前述过滤室盖上部形成向内侧凹入的凹部,使该凹部的水路壁侧的突出部位与前述水路壁的凹部嵌合或有隙地嵌入,采取这样的构成时,使用者将手指插入该凹部内向自己一侧拉,即能容易地卸下过滤器室盖。另外,不用将过滤器室盖与水路壁之间的间隙扩大,即能使过滤器室盖的凹部深深地凹入。因此,结果能使过滤室薄型化,能使过滤器室盖向洗衣脱水桶内的突出小。于是,洗涤物缠挂在过滤器室盖上的情形减少。
根据本发明的洗衣机,即使在洗涤与漂洗时设定的洗涤水位低的情况下,也有多量的水循环到纤维屑收集部。因此,不管水位如何,都能纤维高的纤维屑收集效率。另外,多量的水由循环水路的出口开口有力地喷出,与洗涤物接触并通过洗涤物,因此提高了洗涤与漂洗性能。再者,在洗衣脱水桶内,由于在上下方向也容易发生水流,能促进洗涤物的上下方向的交替,减少洗涤与漂洗不均匀。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洗衣机总体构成的侧剖视图;图2是表示图1中的A部的详细构造的放大剖视图;图3是表示构成短形循环水路的各构件的详细构造的放大剖视图;图4是图2中的短形循环水路从B方向看到的平面图;图5是图3(C)的主体构件从C方向看到的平面图。
图6是表示以往的洗衣机的主要部构成的侧剖视图。
以下,参照图1~图5对本发明的洗衣机的一个实施例加以说明。图1是表示本实施例的洗衣机的总体构成的侧剖视图,图2是表示图1中的A部(循环水路21)的详细构造的放大剖视图,图3是表示构成短形循环水路的各构件的详细构造的放大剖视图,图4是图2中的短形循环水路21从B方向看到的平面图,图5是图3中的主体构件30从C方向看到的平面图。
首先,根据图1说明本实施例的洗衣机的总体构成。在外箱1的内部,由4根吊棒(图中未示出)吊挂着外桶2,周围有许多通水孔3a的洗衣脱水桶3以设置于其底壁上的回转轴4为中心回转自如地支承在外桶2内。波盘5回转自如地设置在洗衣脱水桶3的底部,安装在外桶2下面的电动机6的回转动力通过电动机带轮7、传动带8、主带轮9与动力变换机构10向洗衣脱水桶3与波盘5传递。
与图中未示出的自来水龙头相连接的供水管11配置在外箱1的上面后方,通过供水阀12与具有洗涤剂盒等的注水口13连接。另一方面,排水管14连接在外桶2的底壁后方,通过排水阀15与外部的排水口等相连接。
平衡环16安装在洗衣脱水桶3的上端部,在洗衣脱水桶3的侧壁内侧,由其底部到平衡环16的正下方形成沿垂直方向延伸的长形循环水路17。在长形循环水路17的下端部设置抽水开口18,在上端部设置放水开口19。在该放水开口19的出口上装卸自如地装有收集线屑用的纤维屑过滤器20。另外,在洗衣脱水桶3的另一侧壁内侧,由其底部到中间附近形成沿垂直方向延伸的短形循环水路21。在短形循环水路21的下端部设置抽水开口22,在上端部设置喷水开口23。再者,在图1中,长形循环水路17与短形循环水路21设置在洗衣脱水桶3内的对向位置上,但实际上,是合计二个短循环水路21设置在相对于一个长形循环水路17各自向相反方向回转120°的位置上。关于该短形循环水路21的构成将在后面详述。
在洗衣脱水桶3底部的波盘5的上面与下面,分别成放射状、以大致等回转间隔地形成用于搅拌水的搅拌翼5a与背叶片5b。波盘5的外周边缘与洗衣脱水桶3内壁之间的间隙极小,另外,在波盘5的外周部,上下贯通的排水开口5c以适宜的间隔穿孔。在波盘5正下方的洗衣脱水桶3底壁上,设置上下贯通的通水口24。
于是,例如在外桶2内,在水储存到水位H的位置的状态下,回转驱动波盘5时,则以波盘5下面与洗衣脱水桶3底壁之间的间隙作为壳体借助背叶片5b产生泵作用。因此,存在于洗衣脱水桶3底壁与外桶2底壁的间隙内的水通过通水口24被吸上,并送到波盘5的下面外周侧。此水通过波盘5的排水开口5c向上方喷出,同时以高压力分别送入长形及短形循环水路17、21的抽水开口18、22。
由排水开口5c喷上来的上升水流随着波盘5的回转而进行移动,因而水流由下方与沉落在洗衣脱水桶3内下方的洗涤物普遍地接触。另一方面,送入长形循环水路17的抽水开口18的水在该循环水路17中上升,由放水开口19排出,落入洗衣脱水桶3内。因此,水由上方降落在上浮于洗衣脱水桶3内的水面附近的洗涤物上。另外,送入短形循环水路21的抽水开口22的水在该循环水路21中上升,由喷出开口23有力地喷出到洗衣脱水桶3内。因此,在洗衣脱水桶3内水由侧方与沿着水平方向回转的洗涤物接触。这样,水与存在于洗衣脱水桶3内的任一位置的洗涤物都有力地接触,并且该水通过洗涤物。因此,在洗涤过程时,能促进污垢脱落,又在漂洗过程时,能促进洗涤物吸入的洗涤液的排出。另外,在洗衣脱水桶3内,不仅是有由搅拌翼5a形成的水平方向的水流,还产生在垂直方向回转的水流。因此,洗涤物上下更换容易,减少了洗涤与漂洗的不均匀。
在水由上述放水开口19放出时,由于水要通过纤维屑过滤器20,因此混入该水中的线屑等垃圾被收集在纤维屑过滤器20内。但是,由于长形循环水路17的抽水开口18与放水开口19的高低差较大,欲要将水压送到放水开口19,必须以高压力将水送入抽水开口18。因此,例如由于少量负荷,以较低的水位(例如图1中的水位L的位置)进行洗涤与漂行时,不能获得充分的压力,由放水开口19放出的水量减少。结果,纤维屑过滤器20的纤维屑的收集效率大幅度地降低。
因此,在本实施例的洗衣机中,利用以下的构造,在短形循环水路21上也附设纤维屑过滤器50。就是说,短形循环水路21如图3所示,是由主体构件30(参照图3(c))、过滤器室盖40与纤维屑过滤器50构成,该主体构件30安装在洗衣脱水桶3的侧壁上,在该主体构件30与该侧壁之间形成沿垂直方向延伸的剖面为扁平状的水路;上述过滤器室盖40安装在上述主体构件30的前面,在该过滤室盖40与上述主体构件30之间形成过滤器室;上述纤维屑过滤器50安装在上述过滤器室的内部。主体构件30与过滤器室盖40也可用例如聚丙烯树脂等树脂材料构成。
主体构件30如图3(c)与图5所示,沿垂直方向延伸的水路壁31的一部分向背面侧(洗衣脱水桶3的侧壁侧)突出而形成凹部32,在该凹部32正下方的水路壁31上设置水分流用的进水开口33。另外,凹部32的正上方的水路壁31向前方大大突出而形成凸部34,在其上部形成沿水平方向延伸的长喷出开口23。
另一方面,过滤器室盖40如图3(a)与图4所示,在下方设有许多通水孔41,在上部中间,与上述凹部32相对应地较大地凹下而形成卡合部42。卡合部42的前方为手指恰好能插入程度的开口,通过突出于卡合部42上面的爪43与凸部34的下边缘突起35的卡合,过滤器室盖40即固定于主体构件30上。另外,纤维屑过滤器50如图3(b)所示,是将由尼龙网构成的收集袋52安装在由聚丙烯树脂等树脂材料构成的环状支持构件51上。
在向主体构件30上安装上述过滤器室盖40时,首先,把纤维屑过滤器50的支持构件51挂在过滤器室盖40背面的突起部44上,然后将该过滤器室盖40压在主体构件30上。于是,如图2与图4所示,过滤器室盖40嵌合固定在主体构件30上。在这种状态下,由于水路36、过滤器室45都具有剖面为扁平形状,因此向洗衣脱水桶3内周侧的突出较小,挂住洗涤物的可能性较小。
将过滤器室盖40从主体部30上卸下时,是将手指伸入卡合部42内,向自己的面前一侧(洗衣脱水桶3内周侧)用力拉,即可解除爪43与下边缘突起35的卡合,将过滤器室盖40与纤维屑过滤器50整体地卸下。因此,纤维屑过滤器50的清理容易进行。
在上述构成的本实施例的洗衣机中,波盘5回转时,由于背叶片5b的泵作用,将水送入抽水开口22。该水如图2与图5中的箭头b、c所示,在水路壁31与洗衣脱水桶3侧壁之间所形成的水路36中上升。凹部32与洗衣脱水桶3侧壁之间的间隙比其两侧方和下方还要小,因此在图5中的箭头b的位置附近上升的水滞塞,该水的一部分由进水开口33向过滤器室45内流入。另一方面,在水路36中的图5中的箭头C的位置附近上升的水,不受凹部32的影响地到达喷出开口23,有力地喷出到洗衣脱水桶3内。这样,由于设置凹部32,能不削弱由喷出开口23喷出的水势,并将送入抽水开口22的水的一部分可靠地分流到过滤器室45内。
如上所述,向过滤器室45流入的水,在通过收集袋52时,垃圾被除去,通过通水孔41流回到洗衣脱水桶3内。由于该短形循环水路21的抽水开口22与喷出开口23的高低差比长形循环水路17小很多,所以,即使洗涤与漂洗过程时的水位较低,送入抽水开口22的水的压力下降,也能有足够量的水被送上而通过纤维屑过滤器50。因此,能实现高的纤维屑收集效率。
另外,在上述实施例中,是将使水分流的进水开口33设置在水路壁31的中途,但是也可采取如下的构成即将水分流用的进水开口设置在抽水开口22附近,从进水开口到过滤器室45配置与水路36不同的纤维屑收集用水路。
另外,上述实施例是一个例子,在本发明的内容的范围内,可以进行适宜变更或修改。
权利要求
1.一种洗衣机,是在外桶内设置洗衣脱水桶,使回转自如地设置于该洗衣脱水桶底部的旋翼回转,通过形成于该旋翼下面的背叶片的泵作用,将该旋翼正下方的洗衣脱水桶与外桶之间的水上吸,使其在该洗衣脱水桶内进行循环,其特征在于包括在前述旋翼的外侧有入口开口,与该入口开口连通并沿着洗衣脱水桶侧壁内面向上方延伸、并在比洗衣脱水桶内的标准洗涤水位还低的位置设置出口开口的循环水路;使送入该循环水路的入口开口的水分流,将混入该水中的浮游固态物除去的纤维屑收集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洗衣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循环水路,该第二循环水路是在前述旋翼的外侧有入口开口,与该入口开口连通并沿着洗衣脱水桶侧壁内面向上方延伸、并在比洗衣脱水桶内最高的洗涤水位还高的位置设置出口开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中任一项所述的洗衣机,其特征在于前述纤维屑收集部的构成是在与洗衣脱水桶侧壁之间形成前述循环水路的水路壁上设置进水开口,通过该进水开口将由循环水路进入的水导入网状的纤维屑过滤器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洗衣机,其特征在于使前述进水开口正上方的水路壁向水路侧突起而形成突起部,以便使该突起部与相对向的洗衣脱水桶侧壁之间的间隙变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洗衣机,其特征在于在与前述水路壁之间形成空间的过滤器室盖装卸自如地固定在该水路壁上,将前述纤维屑过滤器装卸自如地安装在该空间内,并且在前述过滤器室盖上设置通水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洗衣机,其特征在于前述纤维屑过滤器装卸自如地安装在前述过滤器室盖上之后,与该过滤器室盖成为一体地安装在前述水路壁上。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洗衣机,其特征在于其构成是在前述水路壁外面上形成向前述突起部一侧的凹入的凹部,另一方面,在前述过滤器室盖上部形成向内侧凹入的凹部,使该凹部的水路壁一侧的突出部位与前述水路壁的凹部嵌合或有隙地嵌入。
全文摘要
一种洗衣机,在洗衣脱水桶底部设有抽水开口、在中间附近设有喷出开口的循环水路配置在洗衣脱水桶的侧壁内侧。过滤器室形成于过滤器室盖与水路壁之间,并与设置于水路壁中途的进水开口连通,将具备收集袋的纤维屑过滤器装卸自如地设置于过滤器室内。水在水路中上升,其中一部分分流到过滤器室内,在通过收集袋时,线屑等被收集。残余的水在水路中再上升,通过喷出开口向洗衣脱水桶内喷出,有助于在洗涤物的上下方向形成水流。
文档编号D06F17/00GK1228488SQ99101719
公开日1999年9月15日 申请日期1999年1月29日 优先权日1998年1月29日
发明者大江克己, 船田顺久, 下野繁夫 申请人: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