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臂组合式自动抓开棉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8878阅读:20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多臂组合式自动抓开棉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抓开棉机。
目前一般纺纱厂所使用的抓开棉机品牌甚多,结构设计亦互异,诸如台湾已知专利技术文献公告第028723号“可拆式双遍开棉机”、公告号第041726号“旋(回)转式自动开棉机”、公告第178186号“捆包原棉之开棉装置”、公告第203908号“自动抓棉机输送带及入棉口结构改良”、公告第213115号“自动双臂型抓棉机”,等等皆是。
其中技术创作方面有的以圆形运转方式,亦有以往复运行方式创作,而其主要均以主机带动抓取臂在轨道上运转,且每运转一趟即将抓取臂下降少许,以达到渐进抓取棉团的功能(一般每下降1m/m约可达到每小时抓取100kg的产能,而在早期传统的单臂式抓取设计上,为了达到产能的要求,每次运转的下降高度不能太少,否则抓取供应量将产生不足现象,若以目前单臂式抓开棉机一条生产线每小时要求产能为300~400kg设计,其每趟运转下降高度约为3~4m/m,所以下降高度越大,抓取棉团的体积越大,也因此在一般生产线上,经抓开棉机所抓取的原料(棉),因棉团较大,需再经一道预混开棉机处理,以便将棉团再次开棉及混合,如此一来不但徒增工程复杂性,且造成投资成本与产业机具设备的增加。
近来台湾产业设计界亦针对此问题研发出双臂式的开棉机(如台湾专利技术文献公告第213115号),其改良创作部分,是在主机左右两侧各装一抓取臂,而运转方式仍保持先前传统单臂式的设计,依双臂式设计改良而言,其作功点较传统单臂式多一倍,因此对开、混棉以及产能、设备等投资效益来说,虽有提升,但由于受到先前传统单臂式设计理念与结构技术的局限,其提升效益有限,产业经济价值亦不明显,因此,以目前各式创作设计而言,均仍须创作改进以提高其产业经济效益。
因此,本实用新型申请人对先前创作技术思想的设计局限,加以研究改进,进而研发出本实用新型“多臂组合式自动抓棉机”。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抓取棉团小,作功面积大,混棉效果佳,能满足产能需求的多臂组合式自动抓开棉机。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在于其主要包括一设置有复数组抓取臂的机架,支设机架的固定柱及螺杆,连结复数组抓取臂的导棉风管的连结风管等主要部分;所述的复数支中空固定柱支设在地面,各固定柱朝内的柱壁设有垂直通道,供套置在螺杆上的滑轨托架平伸出柱外,供支设机架的滑轨设置,螺杆支设在固定柱内部成可转动态,而各螺杆接受旋转动力件同步同向连动,而在各螺杆上套置有滑轨托架,滑轨托架啮合连动于螺杆,藉螺杆的正反转而升降位移,进而带动整体机架升降位移;机架具有复数组抓取臂,各抓取臂两侧设有机壁,各机壁彼此以连接件相接合成一体连动,并在各组抓取臂的机壁上设转轴及滑轮,藉以支设在两侧滑轨上受旋转动务件带动而滑移;另在机架上设一设定长度的连结风管,并由连结风管分支导接等数于抓取臂组数的分支导棉风管,利用该导棉风管与抓取臂外围的罩体及剥棉导流板,配合压棉罗拉和抓取臂的复数支抓棉刀,得以同步的抓取下方原料,经导棉风管由连结风管以风车抽送气流予以向外传输;其中,该复数组抓臂取臂的往复位移,是利用旋转动力件带动任一组抓取臂的滑轮转轴,藉各组彼此机壁的连接,而进行整体连动往复位移;所述机架所设的复数组抓取臂间系可利用伸出机壁外所设的链轮及链条予以相互串接,利用抓取臂旋转动力件的连动,使机架所设复数组抓取臂作同步同向的运转。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1.多点式同步抓取作功,所以作功面积大;2.位移距离短,下降高度少;3.抓取棉团小;4.混棉效果佳;5.满足产能需求。
有关本实用新型的创作设计内容,请参阅以下附图部分及实施例说明,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前视图。
图2是
图1的俯视图。
图3是
图1的左侧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位移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位移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固定柱与螺杆、旋转动力件的组合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固定柱与螺杆组合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
1-机架,11-机壁,110-连接件,12-抓取臂,13-压棉罗拉,121-抓棉刀,14-罩体,141-剥棉导流板,142-导棉风管,15-连结风管,2-抓取臂旋转动力件,21-链条,3-滑轮,30-旋转动力件,31-链条,4-固定柱,40-通道,41-螺杆,42-旋转动力件,43-链条,5-滑轨托架,51-滑轨,6-原料。
本实用新型“多臂组合式自动抓开棉机”主要包括有一设置有复数组抓取臂的机架1,支设机架1的固定柱4及螺杆41,连结复数组抓取臂12导棉风管142的连结风管15等主要部分,其设计构造在于以四支中空固定柱4支设在地面,并以两侧两支相互对立,各固定柱4朝内的柱壁设有垂直通道40供套置在螺杆41上的滑轨托架5平伸出柱外支设机架1,螺杆41支设在固定柱4内部成可转动态,在各螺杆41上设有链轮,由链条43予以绕设接受旋转动力件42同步同向连动,而在各螺杆41上套置有滑轨托架5(见附图中图7或图8所示),滑轨托架5以螺纹啮合连动于螺杆41,而托架5亦由固定柱4的开口通道40外伸供滑轨51设置,而供机架1各滑轮3支设滑行,且由各螺杆41的同步同向运转,得以经滑轨托架5的升降而带动整体机架1升降位移。
机架1具有复数组抓取臂12,各抓取臂12两侧设有机壁11,各机壁11彼此以连接件110相接合成一体连动(如图2所示),并在各组抓取臂12的机壁11上设转轴及滑轮3,支设在两侧滑轨51上滑移,而复数组抓取臂12的往复位移是利用旋转动力件30带动任一组抓取臂12的滑轮3转轴,由于各组彼此的连接,而进行整体连动往复位移的动作。
机架1所设复数组抓取臂12间可利用伸出机壁11所设的链轮及链条21予以相互串接(如
图1),利用抓取臂旋转动力件2使整体连动作同步同向的作功,另在机架1上设一设定长度的连结风管15,并由连结风管15分支导接等数于抓取臂12组数的分支导棉风管142,利用导棉风管142与抓取臂12外围的罩体14及剥棉导流板141,配合压棉罗拉13和抓取臂12的复数支抓棉刀121,得以同步的抓取下方原料6(棉团),经导棉风管142由连结风管15以风车抽送气流予以向外传输,由上述相关结构设计特征中可知本实用新型以架空的双平行滑轨供整体机架悬设,在机架上可并排二组以上的复数组抓取臂,因此在同一机架结构中包含了复数组同方向并联的抓取臂,产生同向位移中同时具有多点作功的效能。
倘若以一组抓取臂每趟往复来回一次下降4m/m,每小时可抓取100kg为例,则相同下降深度的情况下,四组抓取臂的每小时抓取即有1600kg,如果产能要求每小时仅需800kg,则设定每趟来回一次的下降深度仅需2m/m即可,故在同一时间内做较浅下降深度的往复作功,其所抓取的棉团较小、较细,不但增加开棉功能,而且组合所涵盖的作功面积亦较大,往复抓取位移距离缩短,能在短时间内将欲混合的原料(即排列的棉包)全部抓取,充分达到开棉效果佳(抓取棉团较小、较细)、产能大、混棉效果佳,效率高的机具效益。
另本实用新型在产能要求下,多组设计的技术运用可依产业实际要求予以组装数组抓取臂(可达10组以上的设计制造);以混棉加工而言,能同时抓取10包不同批号的原料(棉)相混合;以开棉而言,因多点抓取设计,作功面积大,所以每次下降深度可减少,以每小时产能1000kg要求而言,单组抓取臂每回须下降10m/m(事实上在单组抓取臂的产能来说根本无法运转施工,且下降深度大,抓取的棉团大,混棉及开棉效能亦不合实际要求),若以本实用新型多臂组合式自动抓开棉机的设计来说,每回下降深度仅需1m/m,产能极为轻松快速,且因下降深度浅,所以抓取的棉团相当的细小,使外送的棉团可免除再经预混松包机的工程,而能直接送到清棉机或混棉箱即可。
本实用新型的多臂组合式自动抓开棉机,不但能以同一设计技术构造,依产业设计使用需求,予以生产出吻合运用的多臂组合式自动抓开棉机,不但使产能提升,且使抓开棉的产效细致、优异,而机具构造精简,可组装加减的结构设计,具有优异的产业利用效益和价值。
权利要求1.一种多臂组合式自动抓开棉机,其特征在于其主要包括一设置有复数组抓取臂的机架,支设机架的固定柱及螺杆,连结复数组抓取臂的导棉风管的连结风管,所述固定柱为复数支中空固定柱,各固定柱朝内的柱壁设有垂直通道,套置在螺杆上的滑轨托架通过该通道平伸出柱外支设机架的滑轨,螺杆支设在固定柱内部,其中一螺杆与旋转动力件连结,而在各螺杆上套置有滑轨托架,滑轨托架与螺杆啮合;机架具有复数组抓取臂,各抓取臂两侧设有机壁,各机壁彼此以连接件相接合成一体,并在各组抓取臂的机壁上设转轴及滑轮,支设在两侧滑轨上与旋转动力件相连;另在机架上设一设定长度的连结风管,并由连结风管分支导接等数于抓取臂组数的分支导棉风管,该导棉风管与位于其与抓取臂外围的罩体、剥棉导流板、压棉罗拉和抓取臂的复数支抓棉刀相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臂组合式自动抓开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动力件与任一组抓取臂的滑轮转轴相连接,各组抓取臂的机壁相互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臂组合式自动抓开棉机,其特征在于该机架所设的复数组抓取臂间可由伸出机壁外所设的链轮及链条予以相互串接。
专利摘要一种自动抓开棉机的改进结构,利用单一自动抓开棉机予以设置至少一组以上并排的复数组抓取臂,而构成多壁组合式自动抓开棉机,使该等复数组抓取臂在定位往复运动时能同步同向的产生多点作功效用,作功面积加大,棉团抓取量成等比级数的增加,充分达到抓棉机作功面积大、往复运动位距短、抓开棉团较细、产能大,混棉效果佳以及产效高的实用产业经济效益。
文档编号D01G9/00GK2399404SQ99239598
公开日2000年10月4日 申请日期1999年9月10日 优先权日1999年9月10日
发明者张祺田 申请人:张祺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