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羊毛毛条的氯化防缩丝光处理方法_2

文档序号:9781578阅读:来源:国知局
/lg;渗透剂水溶液中渗透剂的重量百分比为1.3%,渗透剂为亲水 性渗透剂,亲水性渗透剂为脂肪醇聚氧乙烯醚。
[0019] 实施例2 实施例2和实施例1的区别不仅在于处理液的配方,还在于脱氯、还原、水解和柔软防缩 处理的工艺参数上,具体为:实施例2的羊毛毛条的氯化防缩丝光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将针梳开松处理后的羊毛毛条置于pH值为4.5的渗透剂水溶液中,向水溶液中加入 含氯剥鳞剂,常温下反应l〇min,然后将羊毛毛条导出; S2:将S1所得羊毛毛条导入还原处理液中,升温至38°C,保温反应lh,然后升温至90°C 保温lOmin; S3:将S2所得羊毛毛条置于含蛋白酶和肽酶的水解处理液中,50°C浸泡20min后,用洗 涤液洗涤并脱水,重复洗涤脱水操作3次; S4:柔软,将S3所得羊毛置于含防缩剂和柔软剂的水溶液中清洗、烘干、再次针梳处理, 得丝光防缩处理后的羊毛毛条; 其中,还原处理液的主要组成为L-酪氨酸、辣根过氧化物酶、pH值调节剂、还原剂和水; 还原处理液的pH值为8;水解处理液的pH值为8。
[0020] 还原处理液中pH值调节剂为缓冲对,缓冲对为选自硼酸-硼砂缓冲对;还原处理液 中L-酪氨酸的重量百分比为5%;辣根过氧化物酶的用量与L-酪氨酸重量之比为7.5yKat/ lg;剥鳞剂为缓释处理的二氯异氰脲酸钠;还原剂为亚硫酸钠,还原剂的含量为羊毛毛条中 羊毛含量的5%;肽酶的使用量与羊毛毛条中羊毛含量之比为20yKat/lg;渗透剂水溶液中渗 透剂的重量百分比为〇. 2%,渗透剂由亲水性渗透剂和疏水性渗透剂混合而成,其中,疏水性 渗透剂占渗透剂总量的20%;亲水性渗透剂为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疏水性渗透剂为环状单萜 稀。
[0021] 实施例3 实施例3的羊毛毛条的氯化防缩丝光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将针梳开松处理后的羊毛毛条置于pH值为4的渗透剂水溶液中,向水溶液中加入含 氯剥鳞剂,常温下反应15min,然后将羊毛毛条导出; S2:将S1所得羊毛毛条导入还原处理液中,升温至35°C,保温反应1.2h,然后升温至85 °C 保温 15min; S3:将S2所得羊毛毛条置于含蛋白酶和肽酶的水解处理液中,46°C浸泡25min后,用洗 涤液洗涤并脱水,重复洗涤脱水操作3次; S4:柔软,将S3所得羊毛置于含防缩剂和柔软剂的水溶液中清洗、烘干、再次针梳处理, 得丝光防缩处理后的羊毛毛条; 其中,还原处理液的主要组成为L-酪氨酸、辣根过氧化物酶、pH值调节剂、还原剂和水; 还原处理液的pH值为8.2;水解处理液的pH值为7。
[0022]还原处理液中pH值调节剂为缓冲对,缓冲对为甘氨酸-氢氧化钠缓冲对;还原处理 液中L-酪氨酸的重量百分比为10%;辣根过氧化物酶的用量与L-酪氨酸重量之比为3yKat/ lg;剥鳞剂为缓释处理的二氯异氰脲酸钠;还原剂为焦亚硫酸钠,还原剂的含量为羊毛毛条 中羊毛含量的9.5%;肽酶的使用量与羊毛毛条中羊毛含量之比为12yKat/lg;渗透剂水溶液 中渗透剂的重量百分比为1%,渗透剂的组成与实施例2相同。
[0023] 实施例4 实施例4与实施例3的不同在于:还原处理液中pH值调节剂为缓冲对,缓冲对为碳酸钠-碳酸氢钠缓冲对;还原处理液中L-酪氨酸的重量百分比为7.5%;辣根过氧化物酶的用量与 L-酪氨酸重量之比为5yKat/lg;剥鳞剂为缓释处理的二氯异氰脲酸钠;还原剂为焦亚硫酸 钠,还原剂的含量为羊毛毛条中羊毛含量的6.5%;肽酶的使用量与羊毛毛条中羊毛含量之 比为16yKat/l g;渗透剂水溶液中渗透剂的重量百分比为0.6%,渗透剂组成与实施例2相同。
[0024] 实施例5 实施例5与实施例4的区别在于:渗透剂由亲水性渗透剂和疏水性渗透剂混合而成,其 中,疏水性渗透剂占渗透剂总量的20%;亲水性渗透剂为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疏水性渗透剂 为链状单萜烯月桂烯。
[0025] 实施例6 实施例6与实施例4的区别在于,疏水性渗透剂占渗透剂总量的40%;亲水性渗透剂为脂 肪醇聚氧乙烯醚,疏水性渗透剂为链状单萜烯月桂烯。
[0026] 实施例7 实施例7与实施例4的区别在于,疏水性渗透剂占渗透剂总量的30%;亲水性渗透剂为脂 肪醇聚氧乙烯醚,疏水性渗透剂为链状单萜烯柠檬醛。
[0027]对比例:对比例的还原处理液中不含L-酪氨酸和辣根过氧化物酶。
[0028] 实施例和对比例试样检测: 1、 采用羊毛百度测试仪对羊毛毛条的白度进行检测; 2、 采用羊毛毛条手感仪对羊毛毛条的手感进行检测(I~V级,I级柔软度最优); 试样检测值见下表:
取实施例1-7中的S1氯化反应S1氯化反应后的纤维,置于奥林巴斯BX41显微镜下观察, 实施例5-7的羊毛表面鳞片量明显少于实施例3-4,实施例1和2羊毛纤维表面的鳞片最多; 另外,实施例5-7的羊毛纤维更肥圆,弹性更好。
[0029]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 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 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 一种羊毛毛条的氯化防缩丝光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将针梳开松处理后的羊毛毛条置于pH值为3.5~4.5的渗透剂水溶液中,向水溶液 中加入含氯剥鳞剂,常温下反应10~20min,然后将羊毛毛条导出; S2:将S1所得羊毛毛条导入还原处理液中,升温至33~38°C,保温反应1~1.5h,然后升 温至80~90°C保温10~20min; S3:将S2所得羊毛毛条置于含蛋白酶和肽酶的水解处理液中,42~50°C浸泡20~30min 后,用洗涤液洗涤并脱水,重复洗涤脱水操作2~3次; S4:柔软防缩,将S3所得羊毛置于含防缩剂和柔软剂的水溶液中清洗、烘干、再次针梳 处理,得丝光防缩处理后的羊毛毛条; 其中,还原处理液的主要组成为L-酪氨酸、辣根过氧化物酶、pH值调节剂、还原剂和水; 还原处理液的pH值为7~9.5;水解处理液的pH值为6~8。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羊毛毛条的氯化防缩丝光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pH值调节剂 为缓冲对,所述缓冲对为选自硼酸-硼砂缓冲对、甘氨酸-氢氧化钠缓冲对和碳酸钠-碳酸氢 钠缓冲对中的一种。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羊毛毛条的氯化防缩丝光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原处理液 中L-酪氨酸的重量百分比为5~10%。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羊毛毛条的氯化防缩丝光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辣根过氧化 物酶的用量与L-酪氨酸重量之比为(3~7.5)yKat/lg。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羊毛毛条的氯化防缩丝光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剥鳞剂为缓 释处理的二氯异氰脲酸钠。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羊毛毛条的氯化防缩丝光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还原剂 为亚硫酸钠或焦亚硫酸钠,还原剂的含量为羊毛毛条中羊毛含量的5~8%。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羊毛毛条的氯化防缩丝光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肽酶的使用 量与羊毛毛条中羊毛含量之比为12~20yKat/lg。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羊毛毛条的氯化防缩丝光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渗透剂水溶 液中渗透剂的重量百分比为0.2~1%,渗透剂由亲水性渗透剂和疏水性渗透剂混合而成,其 中,疏水性渗透剂占渗透剂总量的20~40%。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羊毛毛条的氯化防缩丝光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亲水性 渗透剂为脂肪醇聚氧乙烯醚,所述疏水性渗透剂为链状单萜烯。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羊毛毛条的氯化防缩丝光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疏水 性渗透剂为月桂烯或柠檬醛。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羊毛毛条的氯化防缩丝光处理方法,包括羊毛毛条氯化、还原、水解和柔软防缩等步骤。S1中导出的羊毛毛条不经浸轧,其纤维表面的鳞片未经酶催化水解肽链未完全剥离,渗透剂随毛条带入S2反应中,有助于提高辣根过氧化物酶的渗透能力,加快酶促反应的速率;经本发明方法处理后的羊毛饱满,弹力优良,丝光处理后羊毛表面鳞片剥离彻底,柔软防缩处理防缩剂成膜后羊毛在染浴或漂白浴中有较高稳定性。
【IPC分类】D06M15/53, D06M13/342, D06M11/54, D06M16/00, D06M13/364, D06M101/12, D06M11/76
【公开号】CN105544200
【申请号】CN201511008533
【发明人】赵军伟, 林红
【申请人】江阴市长泾花园毛纺织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5月4日
【申请日】2015年12月30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