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全自动洗衣机内筒结构及双桶洗衣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102178阅读:1227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全自动洗衣机内筒结构及双桶洗衣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洗衣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洗衣机内筒结构及双桶洗衣机。
【背景技术】
[0002]洗衣机是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随着洗衣机不断的发展,现有的家用或商用的洗衣机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洗衣机在水洗过程中短时间内不能把衣领、衣袖、床单、褥单等部位的污渍汗渍清洗干净。且洗衣机低速运转会耗时耗能,高速运转容易使洗织物变形。现有的洗衣机内筒摩擦力不够完善,在清洗幼儿园、敬老院、旅馆和饭店等地方的衣物、或者工人、农民的衣物不容易将污渍以及汗渍等清洗干净。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一些问题,提供了一种多功能全自动洗衣机内筒结构。
[0004]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多功能全自动洗衣机内筒结构,包括洗衣机本体,所述洗衣机本体包括:
[0005]内桶,所述内桶的内壁朝向中心轴方向延伸形成有凸条;
[0006]去污部,所述去污部包括卡接模块和毛刷/胶刷,所述毛刷/胶刷竖直固定在卡接模块的外壁上;所述卡接模块与凸条可拆卸连接;
[0007]桶盖,所述桶盖覆盖在所述内桶的上部。
[000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可拆卸的去污部,能够方便去污部的缝隙污垢清理及模块更换;且去污部采用毛刷/胶刷,能够增大洗衣机内桶壁与清洗衣物之间的摩擦力,有效清除衣物上的重污渍汗渍。
[0009]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0010]进一步,所述毛刷/胶刷的长度为2cm-2.5cm。
[0011]进一步,所述凸条为多个,所述多个凸条相互平行且竖直/横向排布在内桶壁上。
[0012]进一步,所述洗衣机本体还包括洗涤用品盒,所述洗涤用品盒包括:
[0013]锥形桶,所述锥形桶包括大头部和小头部,所述出液口设置在小头部;所述桶盖上开设有开口,所述锥形桶的小头部套接在所述开口内,所述锥形桶的外壁与桶盖固定连接;所述小头部开设有出液口,所述出液口与内桶内部连通;
[0014]球阀,所述球阀设置在出液口处,所述球阀上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两侧、球阀的外壁上设有连接轴;
[0015]发条开关,所述发条开关包括卷紧片和卷紧轴,所述卷紧片的一端与连接轴固定相连,所述卷紧片的另一端与卷紧轴的一端固定相连。
[0016]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洗涤用品盒,将洗涤用品盒的底端与洗衣机内桶连通,通过发条开关可根据来自动释放液体的剂量,简单方便实用。
[0017]进一步,所述凸条包括:
[0018]固定部,所述固定部与内桶的内壁相连,所述固定部包括与内桶内壁垂直相连的第一外露面和第二外露面;
[0019]卡位部,所述卡位部为所述固定部的朝向中心轴的一侧面外延形成;所述卡位部与所述固定部一体设计,所述卡位部的宽度大于所述固定部的宽度。
[0020]进一步,所述卡位部包括滑入面和两个对称设置的第一卡接台和第二卡接台,所述第一卡接台和第二卡接台分别与固定部的第一外露面和第二外露面对应相连;所述第一卡接台和第二卡接台为平面或弧面结构;所述滑入面呈外凸的弧面结构。
[0021]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将滑入面设置成弧面结构,可使卡接模块更顺畅的沿凸条滑下。
[0022]进一步,所述卡接面为平面结构时,所述第一卡接台/第二卡接台与相连的所述第一外露面/第二外露面的夹角为60° -120°。
[0023]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将卡接台与相连外露面的夹角设置成60° -120°,可实现卡接台与外露面的有效卡接。
[0024]进一步,所述卡接模块呈一侧面开口的筒状结构,包括:
[0025]卡接槽,所述卡接槽与卡位部相互适配卡合;所述卡接槽两侧壁的上端分别向着相对的方向延伸出两个呈镜像对称的第一卡接爪和第二卡接爪,所述第一卡接爪和第二卡接爪分别与第一卡接台和第二卡接台相卡合;
[0026]插孔,所述插孔开设在与远离卡接槽开口端的一侧面上,所述毛刷/胶刷固定设置在插孔内。
[0027]—种多功能双桶洗衣机,包括上述的一种多功能全自动洗衣机内筒结构,还包括:
[0028]甩干桶,所述甩干桶与内桶并排设置在洗衣机本体内,所述甩干桶底部中心位置设有中心轴承,所述甩干桶的上端外壁与洗衣机本体之间通过顶部轴承相连。
[002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再甩干桶的上端设置顶部轴承,可避免现有甩干桶只采用一个中心轴承而造成甩干桶在工作过程不稳固现象。
[0030]进一步,所述顶部轴承包括4个角轴承或1个圆环轴承,4个所述角轴承均匀固定排布在甩干桶外壁与洗衣机本体之间;1个所述圆环轴承套接固定在甩干桶外壁与洗衣机本体之间。
【附图说明】
[0031]图1为本实施例内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32]图2为本实施例卡接模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3]图3为本实施例洗涤用品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4]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0035]1、内桶;2、凸条;21、固定部;211、第一外露面;212、第二外露面;22、卡位部;221、滑入面;222、第一卡接台;223、第二卡接台;3、卡接模块;31、卡接槽;311、第一卡接爪;312、第二卡接爪;32、插孔;33、毛刷/胶刷;4、洗涤用品盒;41、出液口,42、锥形桶;421、大头部;422、小头部;43、球阀;431、通孔;432、连接轴;44、发条开关;441、卷紧片;442、卷紧轴。
【具体实施方式】
[0036]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0037]实施例1
[0038]本实施例的一种多功能全自动洗衣机内筒机构,可用于全自动的单桶洗衣机,也可用于洗衣、甩干分开的双桶洗衣机。本实施例的多功能洗衣机包括洗衣机本体,如图1-图2所示,洗衣机本体包括:
[0039]内桶1,内桶1的内壁朝向中心轴方向延伸形成有凸条2 ;所述凸条为多个,所述多个凸条相互平行且竖直/横向排布在内桶壁上,本实施例优选在洗衣机本体内壁上设置两排凸条,这样即使将去污部拆卸下,利用凸条断点作为摩擦点也能够增大摩擦力;
[0040]去污部,去污部包括卡接模块3和毛刷/胶刷33 ;卡接模块3呈一侧面开口的筒状结构,毛刷/胶刷33竖直固定在卡接模块3的外壁上,毛刷/胶刷33的长度为2cm-2.5cm ;卡接模块3与凸条2可拆卸连接。去污部与凸条可拆连接,能够方便去污部的缝隙污垢的清理;且去污部采用毛刷/胶刷,能够增大洗衣机内桶壁与清洗衣物之间的摩擦力,有效清除衣物上的顽固污渍;
[0041]桶盖,桶盖覆盖在所述内桶1的上部。
[0042]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洗衣机本体还包括洗涤用品盒4,洗涤用品盒4包括:
[0043]锥形桶42,锥形桶42包括大头部421和小头部422 ;桶盖上开设有开口,锥形桶42的小头部422套接在开口内,锥形桶42的外壁与桶盖固定连接;本实施例的大头部横截面可为圆形或方形,即锥形桶42为上方形下锥形结构或整体为锥形结构;小头部422开设有出液口 41,出液口 41与内桶1内部连通;
[0044]球阀43,球阀43设置在出液口 41处,球阀43上开设有通孔431,通孔431的两侦叭球阀43的外壁上设有连接轴432 ;
[0045]发条开关44,发条开关44包括卷紧片441和卷紧轴442,卷紧片441的一端与连接轴432固定相连,卷紧片441的另一端与卷紧轴的一端固定相连,卷紧轴为蝴蝶形阀门,可以成为自动定时定量的开关。卷紧片呈螺旋状盘绕,拧动卷紧轴时,卷紧片缠紧,带动球阀沿出液口转动,使通孔将锥形桶和洗衣机本体的内桶连通,进而将锥形桶内的液体流入洗衣机本体的内桶;当流入适当的液体剂量后,再停止拧动卷紧轴,使卷紧片在自身弹力的作用下自行松开,带动球阀回到初始位置,将出液口密封住。
[0046]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凸条包括:
[0047]固定部21,固定部21与内桶1的内壁相连,固定部21包括均与内桶1内壁垂直相连的第一外露面211和第二外露面212 ;
[0048]卡位部22,卡位部22为固定部21的朝向中心轴的一侧面外延形成;卡位部22与固定部21 —体设计,卡位部22的宽度大于固定部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