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跨度无粘结预应力现浇空心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1631阅读:35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大跨度无粘结预应力现浇空心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楼板技术领域。
目前的现浇混凝土实心楼板在普通荷载状态下可用于跨度为8米以下的结构,当跨度大于8米时,一般采用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板的结构形式。当楼板跨度大于12米时,板的厚度就要增加,这样板的自重在荷载中的比例就会加大,也会使板和竖向结构的配筋量增加,因此很不经济。另外,当板的跨度超过12米时,也有采用密肋板的结构形式,但密肋板由于带肋,施工时需要用塑料模壳,模板费用不但增加,板的厚度也同样增加,而且板的下面一般都需要吊顶,因此建筑物的层高会受影响。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真对上述楼板的不足,提供一种大跨度无粘结预应力现浇空心结构的楼板,该板在发挥现浇预应力板优势的同时,不增加楼板的自重,使板的跨度能够达到20米,具有很好的经济性和适用性。
本实用新型是按照以下方式实现的。施工时,将预制的薄壁空心管按照一定间隔设置在现浇楼板上下钢筋中间,并将其加以固定。在空心管间隔之处配置无粘结预应力筋,随后浇注混凝土并形成现浇空心预应力混凝土楼板。该楼板满足结构抗震的要求,适用于高层建筑。该楼板因采用了薄壁空心管和无粘结预应力结合的结构形式,可以减轻结构自重,适合大跨度的现浇混凝土板结构的使用。该楼板不仅施工简便快捷,而且有利于楼板隔音保温,还可根据使用要求预留洞口。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截面构造示意图。参照附图,本实用新型由混凝土上面层(1)下面层(2)、上面层钢筋网片(3)下面层钢筋网片(4)、架立筋(5)及空心管(6)构成。楼板上下层钢筋网片之间按照一定间隔固定预制薄壁空心管(6)。空心管(6)的间隔处以曲线形式配制无粘结预应力筋(7),形成无粘结预应力现浇空心板结构。薄壁空心管材料可以是再生塑料管、薄壁水泥管或纸芯管。无粘结预应力筋(7)可根据结构受力情况分为单向和双向布置。无粘结预应力筋(7)材料可以分为无粘结预应力钢绞线和无粘结预应力钢丝束。空心管(6)在设置时要与模板固定连接。该板在制作过程中可根据使用要求预留洞口。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过程中可减轻结构自重,适合大跨度的现浇混凝土板结构的使用。该板在发挥现浇预应力板优势的同时,使板的跨度达到20米,具有很好的经济性和适用性。
权利要求1.一种大跨度无粘结预应力现浇空心板,由混凝土上面层(1)下面层(2)、上面层钢筋网片(3)下面层钢筋网片(4)、架立筋(5)及空心管(6)构成,其特征为预制薄壁空心管(6)按照一定间隔固定于上面层钢筋网片(3)和下面层钢筋网片(4)之间,空心管(6)的间隔处以曲线形式配制无粘结预应力筋(7),形成无粘结预应力现浇空心板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粘结预应力现浇空心板,其特征是薄壁空心管(6)材料可以是再生塑料管、薄壁水泥管或纸芯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粘结预应力现浇空心板,其特征在于无粘结预应力筋(7)为曲线形式布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粘结预应力现浇空心板,其特征在于无粘结预应力筋(7)材料可以是钢绞线和无粘结预应力钢丝束。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粘结预应力现浇空心板,其特征在于空心管(6)与模板固定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大跨度无粘结预应力现浇空心板,该板由混凝土上下面层、上面层钢筋网片、下面层钢筋网片、架立筋及空心管构成。楼板上下层钢筋网片之间按照一定间隔固定预制薄壁空心管。空心管的间隔处以曲线形式配制无粘结预应力筋,形成无粘结预应力现浇空心板结构。该结构可使现浇空心板的跨度达到20米,有效地解决了减轻建筑物结构自重与室内空间需求的问题。
文档编号E04B5/18GK2459379SQ00264800
公开日2001年11月14日 申请日期2000年12月15日 优先权日2000年12月15日
发明者仝为民, 崔博, 钱英欣, 张然 申请人:北京市建筑工程研究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