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造石板材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836570阅读:81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人造石板材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装饰建筑材料,尤其是一种人造石板材的制造方法。
人造石的发展,经历了以水泥为粘合剂,再到以高分子树脂为粘合剂。由于从产品的机械性能、抗折强度、制造成本等各方面的综合考虑,当今世界多用不饱和聚酯树脂作为粘合剂。成型的方式,由以往的大方料成型,再经切片抛光而成,发展到今天的压板成型。水泥制品抗折强度差,经磨抛后光泽度低。而大方料成型则在切片时浪费较大,生产效率低。不饱和聚酯树脂为粘合剂的压板型全自动生产线以意大利最为先进,但生产过程复杂,设备非常昂贵,在1500万美元以上。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全自动化生产,生产双层结构的人造石板材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可由如下方式来实现(1)按重量百分比取90~93%石料、7~10%树脂,加入固化剂和促进剂,搅拌5分钟;(2)将搅拌均匀的混合物送入成型机的下模内,高压将上下模合模,压力为12.5MPa,上模温度115~135℃,下模温度85~105℃,5分钟后,已固化成型,送入烘房进行24小时加温固化,温度为80~100℃,或平堆放置进行自然后固化;(3)制品背面磨抛出平整而出现粗糙的表面,且完全露出石米时,即进行正面粗磨;(4)热风烘干制品,将5~100目玻璃粒或透明石英粒与树脂的混合物均匀涂在制品的表面层,用热风吹干使表面层固化;(5)将透明层表面研磨至光滑且有光泽度时,高压水纵横切割机切割;(6)产品经过除静电处理后进行打蜡。石料由石粒、石渣和石粉组成,其重量百分比为石粒∶石渣∶石粉=3∶1∶1。5~100目玻璃粒或透明石英粒占85%,树脂占15%。
本发明制造的人造石板材,采用双层结构。上层为树脂与透明玻璃粒或透明石英细粒的混合物,下层为色料、石料与树脂的混合物。由于光线的反射及折射原理,使该产品具有高光泽度、透明感和深邃感,肉眼从透明层穿透到下层,大理石或花岗石的色调感非常明显,感到异常华丽。本发明充分利用天然石材工业及其他工业的下脚料,实现了全自动化生产,能形成工业化大规模生产,提高了生产效率。而设备的全国产化,价格非常便宜(总投资仅需1000万元人民币),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图1为本发明的工艺流程图。
实施例一(以制造600mm×600mm×12mm的人造石板材为例)1、树脂和石料的混合搅拌根据制成品的颜色先在树脂上着色,取树脂0.85公斤,加入少量固化剂(过氧化甲乙硐)和促进剂(异辛酸钴),投入直径为5毫米的石粒5.1公斤,80目石渣1.7公斤,180目石粉1.7公斤,搅拌5分钟,使其混合均匀。2、加温高压成型经混合搅拌均匀的原材料通过传送带送到成型机,成型机内安装有一套模具(模具内空为605mm×605mm×12mm),分为上模和下模,上、下模打开时最大距离为0.5米,上、下模具内装有热电偶和电热管,上模温度130℃,下模温度100℃,先将上模开至最高处,然后自动播料机将混合后的原材料均匀播在下模内,来回将原材料刮平,退回原处,上模则缓缓向下移,成型机产生高压将上下模合模,此时压力为12.5MPa,高压加温5分钟后,打开上模,此时,模内的原材料已固化成型。三根自动方型顶针将成型好的制品顶出,放入烘房进行24小时加温固化处理,温度为100℃或将制品平堆放置7天进行自然后固化,如以节约能源出发,以自然后固化为好。
3、底部粗磨定厚和正面粗磨定厚将制品背面用金刚石磨盘将表面胶层磨掉,并保证背面的平整,以及提高与水泥砂、浆粘贴力,待底部磨抛出平整而出现粗糙的表面,并完全露出石米时,约磨掉1.5mm厚度,即通过自动翻板将制品背面向上转为正面向上进行正面粗磨,约磨掉1.5mm厚度,定出整块板的厚度。
4、除水烘干采用热风烘干制品,温度为250℃。
5、刮胶上表面覆盖层自动刮胶机将20目玻璃粒或透明石英粒1.96公斤,树脂0.35公斤,固化剂和促进剂适量的混合物均匀涂在制品的表面层,其厚度为3毫米。
6、热风烘干使表面层固化用热风吹干的方式快速使表面层固化,热风温度240℃。
7、悬浮式细抛抛光磨块依次分60#、120#、240#、320#、400#、600#、800#、1200#进行抛光,将透明层表面研磨至光滑且有光泽度。
8、高压水纵横切割高压水纵横切割机自动割成600mm×600mm×12mm,且切割平整、不崩败。
9、除静电处理在传送带的上端安装一部除静电装置,使每块产品均经过除静电处理。这样该人造石板材不带静电,具有不沾尘的特点,便于保持清洁。
10、打蜡打蜡使产品的表面毛孔用蜡封住,产品在使用过程中不易浸入污渍。最后经分类检测和包装即可出厂。
如果石粒使用大理石的石粒时,制造的板材为人造大理石;如果石粒使用花岗石的石粒时,制造的板材为人造花岗石。
产品的理化指标光泽度≥80光泽单位,巴氏硬度≥50,抗折强度≥8.5MPa,密度≥2.3克/cm3。
权利要求
1.一种人造石板材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1)按重量百分比取90~93%石料、7~10%树脂,加入固化剂和促进剂,搅拌5分钟;(2)将搅拌均匀的混合物送入成型机的下模内,高压将上下模合模,压力为12.5MPa,上模温度115~135℃,下模温度85~105℃,5分钟后,已固化成型,送入烘房进行24小时加温固化,温度为80~100℃,或平堆放置进行自然后固化;(3)制品背面磨抛出平整而出现粗糙的表面,且完全露出石米时,即进行正面粗磨;(4)热风烘干制品,将5~100目玻璃粒或透明石英粒与树脂的混合物均匀涂在制品的表面层,用热风吹干使表面层固化;(5)将透明层表面研磨至光滑且有光泽度时,高压水纵横切割机切割;(6)产品经过除静电处理后进行打蜡。
2.依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造石板材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石料由石粒、石渣和石粉组成,其重量百分比为石粒∶石渣∶石粉=3∶1∶1。
3.依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造石板材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5~100目玻璃粒或透明石英粒占85%,树脂占15%。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人造石板材的制造方法,采用双层结构。上层为树脂与透明玻璃粒或透明石英细粒的混合物,下层为色料、石料与树脂的混合物。由于光线的反射及折射原理,使该产品具有高光泽度、透明感和深邃感,大理石或花岗石的色调感非常明显,感到异常华丽。本发明充分利用天然石材工业及其他工业的下脚料,实现了全自动化生产。
文档编号B28B3/00GK1307959SQ0110748
公开日2001年8月15日 申请日期2001年1月18日 优先权日2001年1月18日
发明者杨国刚 申请人:梅县龙盘新型建材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