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规则排列凹槽的踢脚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20620阅读:40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具规则排列凹槽的踢脚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物装修用的构件,特别是一种踢脚板。
早期的高分子发泡踢脚板,其本体的外侧面通常都是平面,为了适应消费者的不同需求,将踢脚板制成多种色彩的制品,但是这种踢脚板结构很难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多变求新的需要,为此,业者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开发了一种压制木纹的踢脚板,这种结构的外侧面形同木材的不规则纹理,对传统的踢脚板作了新的改进,但就其整体效果看,仍然是显现其单调,无法和人们追求的高质量室内装潢匹配。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改进的具规则排列凹槽的踢脚板,它能克服传统踢脚板的上述缺陷,结构新颖,造型美观。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在踢脚板本体的外侧面上设有沿本体纵向规则排列的的凹槽。
本体外侧面上沿纵向平行延设有二凸条,凹槽可布设在二凸条之间;凹槽的周边形状可为字形、几何形或花形;凹槽的深度为0.2至1.0毫米。
本实用新型由于在本体外侧面增设规则排列的凹槽结构,使传统单调形态的踢脚板成为一由图案衬托的艺术型装饰品,且可制造形成多种多样的系列,以满足广大消费者不同的需求,其凹槽则可在踢脚板成型中或成型后滚压成型,工艺简单,增加成本不大,随着新结构市场的拓展,将会大大提高踢脚板的经济效益。
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给出。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规则排列凹槽的踢脚板正视示意图(一)。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具规则排列凹槽的踢脚板正视示意图(二)。
图3是本实用新型具规则排列凹槽的踢脚板正视示意图(三)。
图4是本实用新型具规则排列凹槽的踢脚板局部横剖视示意图。
参照图1、2、3、4,具规则排列凹槽的踢脚板,其本体1呈板片状,本体1的一端嵌设软质延伸条2,在本体1的外侧面12上可设二凸条11,二凸条11沿本体1纵向平行延设,藉以增添踢脚板的立体美感,在本体1的外侧面12上设有一系列呈规则排列的凹槽3、3’、3”,凹槽3、3’、3”沿本体1纵向规则排列,构成具有立体美感的图案,凹槽3、3’、3”的深度为0.2至1.0毫米,是在踢脚板本体1成型中或成型后滚压制成,可适应大量生产,从而不会使制造成本增加负担;凹槽3、3’、3”的布设位置,可在外侧面12的二凸条11之间,也可在外侧面其他适当的部位;凹槽3、3’、3”的周边31、31’、31”形状可有下列各种变化凹槽3、3’、3”的周边31、31’、31”形状可呈字形,如S形、寿字形等等类似形状(如图1所示);凹槽3、3’、3”的周边31、31’、31”形状可呈几何形状,为菱形、方形、圆形、多边形或其他类似几何形状(如图2所示);凹槽3、3’、3”的周边31、31’、31”形状可呈花形,如三瓣花、梅花或其他类似花形(如图3所示);
凹槽3、3’、3”的周边31、31’、31”形状也可为除上述形状以外的其他图案形状。
使用时,将踢脚板本体1的内侧面13贴设于壁面,其外侧面可供消费者选择的多种具有立体感的结构,以迎合广大消费者求新求变的需求。
权利要求1.一种具规则排列凹槽的踢脚板,包括本体,其特征在于在其本体(1)的外侧面(12)上设有沿本体纵向规则排列的凹槽(3、3’、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踢脚板,其特征是本体(1)的外侧面(12)上沿纵向可平行延设有二凸条(11),凹槽(3、3’、3”)则可布设在二凸条(11)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踢脚板,其特征是凹槽(3、3’、3”)的周边(31、31’、31”)形状可为字形、几何形或花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凹槽(3、3’、3”)的深度为0.2至1.0毫米。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规则排列凹槽的踢脚板,在其本体的外侧面上设有沿本体纵向规则排列的呈图案型的凹槽,同时在本体的外侧面上沿纵向可平行延设有二凸条,凹槽则可布设在二凸条之间,凹槽的周边形状可为字形、几何形或花形,凹槽的深度为0.5至1.0毫米,从而构成一具有立体美感的新颖具规则排列凹槽的踢脚板结构。
文档编号E04F19/04GK2525157SQ0123869
公开日2002年12月11日 申请日期2001年4月5日 优先权日2001年4月5日
发明者郑振发 申请人:郑振发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