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缝砖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08312阅读:24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无缝砖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系提供一种无缝砖结构,尤指一种在砌筑后不会在外观面层产生有水泥砂浆痕迹的无缝砖结构,且该无缝砖接合面对水泥砂浆产生的抓牢断面系大于传统砖块的水平灰缝断面,并具有可分散抵抗来自水平方向的作用力及剪力,使砖块结构强度的安全性得以提升,同对,砖块砌筑规格化,可改善人为所造成的水泥砂浆灰缝大小不一的品质及强度不佳的弊端,达到美观、安全、结构强度好。
<二>背景技术一般来说,传统砖1的构造如图1所示,具有矩形的轮廓,上、下两端接合面皆为水平面,因此,在砌筑砖墙时(请配合图2所示),会在砖块与砖块之间形成有水泥砂浆的面层(即灰缝10),但这一来若等到水泥砂浆凝固后,会在整面砖墙的外观产生有多个灰缝匡匡的形状存在,造成整面砖墙的视觉景观变成格子状,显得极为零乱。为改善此一缺失,通常必须在整面砖墙的外观面层再粉刷油漆,或贴上磁砖,或装饰各类石材,才可有效遮蔽其砖块间所产生的匡匡灰缝,但此举对于整面砖墙的造价成本势必大幅上升,而且工期势必延长,人力再加上各项成本的支出实非符合经济效用,诚有改良的必要。再者,这种传统砖1对水泥砂浆的抓牢断面因仅为平面,故其断面的抓牢长度仅只是等于其砖面的净宽长度而已,抓牢力也仅只是局限于水平缝的面层,结构强度并不高,最令人担心的是传统砖1很容易因技术等人为因素,而造成水泥砂浆所产生的灰缝大小不一,使得砖块与砖块之间的牢固性变得不均匀,影响砖墙的建筑景观及其品质强度。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系提供一种无缝砖结构,它可在砌筑后不会在外观面层产生有水泥砂浆的痕迹,对于建筑景观的改善帮助很大,而且,亦针对传统砖与水泥砂浆粘接的接合面构造加以改良,使砖墙在结构品质及强度稳定性上皆得以确实保证。
<三>发明内容一种无缝砖结构,系将其对应水泥砂浆的接合面设成锯齿状砌接面,以可提高对水泥砂浆的断面抓牢力,且可分散并抵抗来自水平方向的作用力及剪力,而可达到增强其结构强度及安全性。
其中,该无缝砖的外观面层外侧可向外凸设有能将其锯齿状砌接面与外观面层区隔挡掣的挡浆脚,可以阻挡水泥砂浆的外泄及遮蔽水泥砂浆灰缝,使砖墙的外表无传统砌砖之灰缝存在,而可增加其外观的美感。
其中,该无缝砖的接合面至少设有一面或一面以上。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一)本实用新型之无缝砖规格大小可依市场需求作多样化设计,也就是说其规格、形状可以多样化。
(二)本实用新型之无缝砖外观面层的形状可随模具设计的形状而变化,也就是说其外观面层在样式、材质、颜色等具有多元化的造型。
(三)其类型及大小规格可依用途的不同来分别制造,砌砖时无需现场切割,省工省时。
(四)本实用新型无缝砖结构因材质具多样性,因此,无缝砖的内外面层形状样式、材质与颜色可分别一体制造,即一砖两色或一砖两种质地或一砖两型,可充分适应和满足建筑物室内与室外的装饰需求。因此在工地现场砌筑后免除了粉刷油漆、贴磁砖或装饰各类石材,可节省大量人力、物力与工期,大大降低工程造价。
(五)本实用新型无缝砖的灰缝因采用封闭型(即受到挡浆脚的区隔),因此无水泥灰缝的外表,其外观形状没有灰缝存在,这样无灰缝的砖墙其质感非常朴实优美,砖墙的外观形状再也不必如传统砖那样会受灰缝匡匡所限制,对于建筑景观的改善帮助很大。
(六)本实用新型无缝砖的砖缝接合面结构因采用锯齿灰缝,该锯齿灰缝的抓牢断面又大于传统的水平灰缝断面,故其锯齿状结构除了具有水泥的断面抓牢力之外,还可分散并抵抗来自水平方向的作用力及剪力(请再配合图30所示),其型抗结构还优于传统砖的水平灰缝,所以本实用新型无缝砖锯齿状之灰缝结构有助于改善砖墙的结构强度。
(七)本实用新型无缝砖之横、竖灰缝大小规格标准,因已于产品制造时一并留设,所以砌筑砖墙时的灰缝大小一致,因此,砖墙结构品质较佳,且强度稳定;<四>

图1习知传统砖之立体图图2习知传统砖之砌法施工示意图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无缝砖制造成标准砖之立体示意图图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标准砖之砌法施工示意图图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标准砖之筑砌平面示意图图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标准砖之筑砌立体示意图图7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无缝砖制造成半砖之立体示意图图8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无缝砖制造成转角砖之立体示意图图9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转角砖筑砌立体示意图图10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无缝砖制造成收边砖之立体示意图图1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收边砖之筑砌立体示意图图12实施例无缝砖制造成顶盖砖之立体示意图图1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顶盖砖收缮时之立体示意图图1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无缝砖制造成1/2型顶盖砖之立体示意图图1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无缝砖制造成弧变砖之底视平面图图1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无缝砖制造成弧变砖之前视图图17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无缝砖制造成弧变砖之后视图图18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弧变砖筑砌之示意图图19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弧变砖搭配一块半砖交错时之筑砌示意图图20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弧变砖搭配二块半砖交错时之筑砌示意图图2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弧变砖搭配三块半砖交错时之筑砌示意图图2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弧变砖双向筑砌成圆弧之示意图图2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弧变砖搭配半砖筑砌成双向圆弧之示意图图2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无缝砖制造成收边型顶盖砖之立体示意图图2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收边砖之底视平面示意图图2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无缝砖制造成弧变型顶盖砖之俯视图图27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无缝砖制造成弧变型顶盖砖之底视图图28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无缝砖制造成缘石砖之侧视示意图图29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无缝砖制造成铺面砖之立体示意图图30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无缝砖受外力时之作用示意图图中标号如下1传统砖 10灰缝2标准砖 2A外观面层 2B挡浆脚2C接合面 2D竖向砌接口 3半砖4转角砖 4A外观面层 4B转角砌接口5收边砖 5A外观面层 6顶盖砖6A接合面 6B挡浆脚 6C1/2顶盖砖7弧变砖 7A,7B外观面层 7C,7D挡浆脚6D收边型顶盖砖 6E接合面 7E弧变型顶盖砖7F接合面 8缘石砖8A缘面9铺面砖<五>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请参阅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无缝砖结构,其标准砖2的砖长(L)、砖宽(W)、及其砖高(H)可视结构或景观需求来调整,具有一裸露于其外表的外观面层2A,该外观面层2A可视环境、景观或主观需求调整其厚度、形状、颜色等,以达到美观的视觉效果。而该标准砖2的材质可用粘土、陶土烧制、混凝土浇灌制、石材加工、GRC或其他可成型材料来成型,在构造上,具有以下的设计特色(一)挡浆脚2B,设在标准砖2外侧端缘上、下凸出的部位,可以用来阻挡水泥砂浆的外泄及遮蔽水泥砂浆灰缝(稍后会在其施工方式再次详述说明),使砖墙的外观面层2A无传统砌砖的灰缝存在,可增加外观面层2A的美感,且外观形状将不受传统砌砖方法的限制,可充分发挥其材质颜色与形状的特色。
(二)与水泥砂浆粘固的接合面2C设成锯齿状砌接面,该锯齿状砌接面位于二挡浆脚2B所区隔的顶、底面部,主要目的是作用于标准砖2上、下层的砌接(如图4所示),由于锯齿状的砌接断面长度大于传统砖1的水平断面长度,因此,其砌接断面的抓牢力将大于传统砖1的水平抓牢力,且标准砖2的水平抗剪力将远优于传统砖1,所以,标准砖2的锯齿状砌接方法对砖墙结构的改善帮助很大。
(三)竖向砌接口2D,位于标准砖2左右两侧相对挡浆脚2B的内凹部位,主要目的系可作为砖块与砖块之间的垂直面砌接缝,其外侧尚有挡浆脚2B阻挡水泥砂浆的外露。
施工时,请配合图4、5所示,由于本实用新型的标准砖2采用锯齿砌法,使水泥砂浆位在二砖块间所形成的接合面2C锯齿缝上,而该标准砖2的两侧竖向砌接口2D则作为砖块与砖块间的垂直面砌接缝(即如图5所示),若以立体图角度来看,则如图6所示。
基本上,标准砖2只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无缝砖的其中一种规格样式而已,在实际应用时,可依实际需要设计成各种外观造型,如(一)如图7所示,可将标准砖2的砖长(L)减为(L/2)长,这样就可变成半砖3(二)亦可将无缝砖制造成转角砖4的结构(如图8所示),该转角砖4与前述标准砖2或半砖3最大的不同点是在于转角砖4在其外观面层4A预留有一转角砌接口4B,使得砖墙转角处得以藉由转角砖4的转角砌接口4B来供其他无缝砖(如标准砖2)来砌筑,该无缝砖转角筑砌立体示意图可参阅图9所示。
(三)亦可将无缝砖制成收边砖5的结构(如图10所示),该收边砖5与前述标准砖2最大的差异点系在于,收边砖5系将其外观面层5A延伸到一侧边,使得砖墙的尾端可以利用收边砖5丁砌来收边(如图11所示),当然,收边砖5的砖长亦可依实际丁砌需要作调整。
(四)亦可将无缝砖制造成顶盖砖6的结构(如图12所示),该顶盖砖6只需在其底端设的接合面6A具有锯齿状砌接面即可,且该接合面6A的两端侧亦没有挡浆脚6B,如此砖墙的顶端则可藉由顶盖砖6来丁砌收缮(如图13所示),当然顶盖砖6的砖长亦可依实际丁砌收缮作调整,譬如可调整成1/2顶盖砖6C的长度(如图14所示)。
(五)亦可将无缝砖制造成弧变砖7的结构(如图15所示),该弧变砖7的前、后面系为砖长不一的外观面层7A、7B(如图16、17所示),该外观面层7A、7B的两端内侧亦设有挡浆脚7C、7D,在实际上,弧变砖7通常系搭配半砖3来使用,这样可得到多元化直径的圆弧状砖墙,否则若仅以单一弧变砖7来砌筑时,其所能得到的半径约只有0.5M圆弧而已(如图18所示);反之,若以一块弧变砖7搭配一块半砖3来砌筑时,则可得到相对较大的半径(约1.0M)圆弧(如图19所示),依此类推,若以一块弧变砖7搭配二块半砖3来砌筑时,则可得到更大半径(约1.5M)圆弧(如图20所示);若以一块弧变砖7搭配三块半砖3来砌筑时,则可得到更大的半径(约2.0M)圆弧(如图21所示);当然,弧变砖7的应用并不仅仅局限于前述单向圆弧,亦可砌筑成双向圆弧,倘全部皆以弧变砖7来砌筑成双向圆弧者,则其双向圆弧的半径约可为0.5M(如图22所示);若再配合半砖3来与弧变砖7砌筑成双向圆弧,则可得到更长更大的双向圆弧半径(约1.5M,如图23所示)。
(六)亦可将无缝砖制造成收边型顶盖砖6D(如图24所示),该收边型顶盖砖6D的底视结构如图25所示,基本上,收边型顶盖砖6D因实施时系砌筑在砖墙的顶端收边(如图13所示),故只要在其底端的接合面6E设成可与对应无缝砖接合的锯齿状砌接面造型即可。同理,无缝砖亦可制造成弧变型顶盖砖7E(其俯视结构如图26所示),当弧变砖7所砌筑的弧变砖墙高度欲作结尾收缮时,则可利用弧变型顶盖砖7E来砌筑,当然,该弧变型顶盖砖7E的底端接合面7F系设为锯齿状砌接面(如图27所示),且该接合面7F的两端系设有挡浆脚7C、7D,使得弧变型顶盖砖7E在砌筑弧形砖墙作收缮时,可达到无灰缝的美观造型。
(七)除此之外,本实用新型之无缝砖亦可用来制造成人行道缘石砖8之构造(如图28所示),该种砖材之一侧具有缘面8A,因此其造型可用来铺设步道两侧、道路安全岛,使行人在行走时更为安全;当然,本实用新型之无缝砖亦可制造成如图29所示的铺面砖9,基本上,只要铺设的接合面9A具设成锯齿状砌接面即可。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无缝砖,其受外力作用时之示意图,如图30所示。
由上述说明可知,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无缝砖结构,其用途极为广泛,可使用在缘石、铺面、花台、围墙、挡土墙、建筑物隔间墙、外墙、女儿墙、他项建物或景观设施等。
权利要求1.一种无缝砖结构,其特征在于系将其对应水泥砂浆的接合面设成可提高对水泥砂浆断面抓牢力的、且可分散并抵抗来自水平方向的作用力及剪力的锯齿状砌接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缝砖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无缝砖的外观面层外侧可向外凸设有能将其锯齿状砌接面与外观面层区隔挡掣的挡浆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缝砖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无缝砖的接合面至少设有一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缝砖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无缝砖的接合面设有二面以上。
专利摘要一种无缝砖结构,系将其对应水泥砂浆的接合面设成锯齿状砌接面,以可提高对水泥砂浆的断面抓牢力,且可分散并抵抗来自水平方向的作用力及剪力,而可达到增强其结构强度及安全性。其中,该无缝砖的外观面层外侧可向外凸设有能将其锯齿状砌接面与外观面层区隔挡掣的挡浆脚,可以阻挡水泥砂浆的外泄及遮蔽水泥砂浆灰缝,使砖墙的外表无传统砌砖之灰缝存在,而可增加其外观的美感。该无缝砖的接合面至少设有一面或一面以上。该无缝砖结构,其规格、形状可以多样化,其外观面层在样式、材质、颜色等具有多元化的造型,其类型及大小规格可依用途的不同来分别制造,砌砖时无需现场切割,省工省时,可节省大量人力、物力与工期,大大降低工程造价。
文档编号E04C1/00GK2550438SQ02235588
公开日2003年5月14日 申请日期2002年5月27日 优先权日2002年5月27日
发明者林锦堂 申请人:邱全成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