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移动架和分隔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6390阅读:25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可移动架和分隔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可移动架和分隔系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个改进类型的可移动架和分隔系统,它提供比那些目前所用的可移动架和分隔系统更多的灵活性和多功能性。
背景技术
人们知道包括多个可移动架的储藏系统,这些可移动架被支承成在装于工作区域底面上的轨道或导轨上沿着该工作区域移动。这些架子能以邻接的关系被压缩以让空间,并然后被移动,以让人进出单独的架子区域来插入或从其取出物品。这些类型的装置有着广泛的应用和相当多的用途。
但是,需要具有通过其能在底面上移动架子的导轨和轨道就意味着工作区域必须特定地适用于这种类型的系统。还有,一旦转变成这种结构,就会对该区域的使用有些影响。
此外,一旦到位,上述类型的可移动架就不易移动到其它的区域。如果要移动它们,那么那个区域也必须改变以提供架子能安装于其上所必需的导轨。
因此,本发明的一个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的可移动架结构,它的操作无需导轨。
本发明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可移动架,它能支承在任何类型的底面上,并且能自由地从一个位置移动到另一个位置,以使空间的利用最优。
除了有可移动架之外,人们采用类似的系统来分隔房间,其中通过轮子和导轨安装多块竖直板,以使它们能移动来将房间分隔成各种部分。除了使这些分隔装置在底面上的导轨上可动之外,也经常在顶上的导轨上从上面支撑它们。
同样,这不仅意味着必须特殊地构造房间以包含和利用这些可移动分隔装置,而且意味着改变已经分隔的单独隔间的形状的能力是十分有限的。亦即,房间的宽度一般保持不变,并且分隔装置将房间分隔成具有相同或不同长度的区域。
因此,本发明的另一个主要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房间的可移动分隔系统,它能在所能产生的分隔形状和可能的分隔数量方面提供更多的灵活性。
本发明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这种类型的可移动分隔系统,其中分隔装置还允许在房间分隔成的隔间之间可进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个特征是适于体现在一个包括适于接纳物品的架子的储藏结构中。该架子有一基底和一驱动单元,驱动单元设置在基底下面且适于在一底面上支承架子以使其沿着底面移动。驱动单元包括一对支承成在基底上绕平行的、间隔的轴转动的轮子。一传动和支承带绕轮子运行,并具有一用来与底面接合并于其上支承架子的下条板(flight)。驱动单元还包括一用来转动轮子中的至少一个以驱动带子并使架子沿着底面移动的驱动装置。
本发明的另一个特征是适于体现在一个房间分隔系统中,以分隔带有底面、封闭的固定壁的区域。分隔系统包括由一驱动系统支承在底面上的一面板。该驱动系统可操作地沿着底面在将区域分隔成所要大小和形状的部分的方向上移动所述面板。
附图简述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构造的一个可移动分隔装置和架子系统侧视图。
图2、3及4是图1所示的架子的支承框架分别在左侧边缘、中心和右侧边缘处所见的仰视图。
图5、6及7是框架支承部分的侧视图,分别示出了在图2、3及4中所示的相同区域。
图8是示出两对传动带的俯视图。
图9是传动带的侧视图。
图10是一个与图9类似的视图,但仅示出了一条传动带,并因此是另一种类型的结构。
图11是沿着图10的线11-11的横剖面图。
图12是一个与图9类似的视图,示出了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且结构支承在底面上。
图13是表示传动负荷如何根据传动带宽度变化的示图。
图14是与图10部分类似的放大视图,示出了传动带如何支承架子以及如何用作传动轮与底面之间的缓冲装置。
图15是与图3部分类似的视图,但示出了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
图16是沿图15中箭头16的方向所见的视图。
图17沿着图15中箭头17的方向所见的、且与图6部分类似的视图。
图18是示出带有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所构造的可移动分隔系统的房间的立体图。
图19至21是一个由根据本发明的再一个实施例所构造的分隔系统分隔成各种形状的房间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现在请详细参见附图,先参见图1至9的实施例,并从图1的特定标号开始,根据本发明这个实施例构造的一个可移动架总地由标号31标识。可移动架31适于被支承成沿着任何普通类型的一底面32、以下文将述的方式移动。
架子31包括一个装在一总地由标号34标识的基底上的上架组件33,。架组件33可以是任何的材料和结构,例如,它可以包括由侧向件所固定的可调节架。由于那些熟悉本技术领域的人们会易于理解架子可以采用的各种形式,那么可认为无需对此进行进一步描述。
基底34的结构最好地示于图2至7,并且后文将参照图2至7进行描述。它包括驱动轮35和从动轮36,两轮通过一环形带子37相互连接,为架子31提供了在底面32上的直接支承。
现首先请参见图2至6,基底34包括一个金属板组件,它包括一个平板形的上表面38和一对下折的侧表面。可以沿着水平表面38在间隔的位置处装上加强的U形槽钢39,以增加结构的刚度。一根驱动轴41和从动轴42通过多个轴台43以横向间隔的关系轴颈支承,这些轴台43装于基底34并成为基底34的一部分。具体地说,这些轴台43固定在板表面38的下侧上。这些轴台43所装载的轴承44完成轴41和42在基底34中的轴颈支承。
驱动轮35在间隔开的位置上、在成对的轴台43和轴承44之间装在驱动轴41上。驱动轮36以类似的方式装在驱动轴42上。为了方便装配和机加工,轴41和42不一定要是连续的轴,而是可以构成通过诸联轴器45连接在一起的若干轴段。
传动带37可以是有齿型的,并能与驱动轮35和从动轮36上的链轮齿相配合。此外,如果需要,可以沿着轴41和42的长度固定多个链轮46,并通过一根链条(未图示)相互连接。
驱动轴41由一个或多个电动机47驱动,这些电动机47安装在板38的下侧上的一安装托架组件48上。这些电动机47带有固定在它们的驱动轴上的小齿轮49。诸小齿轮49与固定在驱动轴41上的齿轮51相配合以驱动轴41。这些电动机是可逆、变速类型的,并由装在架子31(图1)侧面上的合适的控制板49来进行控制。
尽管传动带37可以由任何适合的材料制成,且如上所述,可以使它们的内条板带有齿部,以实现与驱动轮35和从动轮36的无滑动驱动的关系,但是仍可能想要提供一种用来保持传动带不轴向移动的结构。图10和11示出了一个如何完成这个构想的实施例。除了这种防滑装置,该结构与前述的相同,因此相同的构件由相同的标号标识,并且除非理解该结构和操作本实施例需要进行描述,否则就不再加以描述。
在本实施例中,驱动轮和从动轮35和36具有固定于其外周上的环形件51,这些环形件径向向外延伸超过轮子35和36的外周。这样,如图11所示,这些由环形件51所提供的延伸部分就保证带子37保持在轮子35和36上的轴向位置中。
根据架子31的宽度或深度,可以想要在底面32上提供更多的支承,尤其是对于带子37的支承侧。图12示出了这样的一个结构,其中除了分别安装在轴41和42上的驱动轮35和从动轮36之外,还设置了多个轴62装载的支承辊子61,轴62轴颈安装在轴台43和轴承44中。这样就在传动带37和底面32之间提供了更多的支承接触。
还有,带子37的宽度可以如图13所示地从一个较窄的宽度变化到一个较宽的宽度,图13中在37a、37b及37c处示出了不同的宽度。尽管在宽度增加时支承得更多,但是这造成了更大的驱动阻力,并需要更大功率的驱动电动机。
图14示出带子37置于驱动轮与从动轮35、36和底面32之间能如何在轮子35、36和底面32之间起到一个缓冲作用。因此,可以在众多底面材料上使用该装置,且无需嵌入在底面32中或装在底面32上的特殊的导轨。传动带的支承部分在图14中由标号63标出。
在到目前为止的所述实施例中已提到,跨过架子31的长度横向间隔地设置两台驱动电动机47。当然,驱动电动机的数量可以改变。同样,尽管所示的是电动机,但也可以采用转动驱动轴41的其它装置。这些包括提供一个装在架子31的侧面上、用来转动轴41的手动曲柄。
在到目前为止的所述实施例中,所有的驱动轮35都安装在一根公共的轴上并被驱动。根据所希望施加的荷载和特定的使用环境,并不需要所有的轮子都被直接驱动。图15至17是可以被认为与图3和6类似的局部视图,它们示出了一些仍由标号35和36标识的轮子是能如何装在短轴81上的,诸短轴81轴颈安装在轴台43和轴承44中。在这种情况中,这些传动带37仅通过它们与底面的接触而被驱动。
结合一种由一电动机或其它动力驱动的诸驱动轮不完全相互连接的结构,将可以提供控制,从而可以驱动一电动机并且其它保持静止或以相反的方向被转动。以这样的方式,就真正可能以弧形的方式驱动架子。对那些熟悉本技术领域的人们来说,无需进一步的描述和图示,这样的各种移动的可能性应是十分显而易见的。
除了用于储藏目的架子设置之外,也可以采用所述类型的可移动分隔装置来将一个房间分隔成多个区域。图18和19至21示出了两个这样的实施例。
首先参见图18的实施例,总地由标号101标识的一个房间具有总体为矩形的底面102,两长侧壁103和104以及两短端壁105和106将底面102围起。此外,房间还被一个未示出的屋顶封闭。
一个分隔组件包括一个总地由标号107标识的第一分隔装置和一个总地由标号108标识的第二分隔装置,该分隔组件通过任何前述类型的装置、尤其是在前面的图中示出的装置支承,用于成沿着底面102移动。由于驱动装置与前述所述的相同,可以认为对那些熟悉本技术领域的人们理解本发明的这个特征来说无需进一步的图示,故没有示出驱动装置。
在本实施例中,各个分隔装置107和108具有相同的总体结构,它们的宽度横跨房间101的宽度。这样,可以通过侧向门109和111进出分隔装置107和108成背靠背的关系时所形成的两个区域。应予注意的是,可以一起移动分隔装置107和108来变化如此所形成的两房间区域的大小。此外,可相互靠近或离开地移动分隔装置107和108,以在两个分隔装置107和108之间产生一个第三房间区域。
通过门112可以到达这个第三房间区域,在本图中仅示出了门112中的一个,且分隔装置107和108中的门112相互对齐。这样,当分隔装置处于背靠背的关系时,就可以通过打开在分隔装置107和108之间的两门112来实现所形成的房间区域之间的进出。
如果分隔装置107和108相互间隔开,那么就能通过分隔装置107中的门112从一个外部房间区域或者通过分隔装置108中的门112从房间其余的外部区域进出两分隔装置之间的区域。
分隔装置107和108从门112向外的侧面上还提供了更多的区域,它们由标号113和114标出。这些分隔区域113和114可以提供用于储藏的架子设置、书橱、带锁小橱或者其它类型的储藏系统。
在本实施例中,想要使分隔装置107和108的移动保持相互以及与端壁105和106的平行关系。为了实现这个目的,在分隔装置107和108上方区域中设置了导向条115,并且由分隔装置107和108所带的适合的传感器感知。这些传感器向驱动电动机传输信号,并假设分隔装置107和108的各侧都采用一个独立的电动机,以使两分隔装置不仅相互而且与端壁105和106也保持平行的关系。
尽管通过如第一实施例中那样相互连接的驱动轴可以无需这样做,但是有时为了这样或那样的理由而想要提供单独的控制以保持平行关系。亦即,有时应与另一个电动机不同地驱动一个电动机以保持平行移动。
现在参见图19至21,这些图示出了另一种类型的结构,它们能在房间分隔中提供更多的灵活性。同样由标号10标识的房间也由两长侧壁103和104以及两短端壁105和106形成。沿着诸壁中的一面,如侧壁103,可以形成有一根或多根柱子121,其目的将在下文作简短的描述。侧壁104形成有两门,一向外打开的门122和一向内打开的门123,从两门都可以进出房间101。
由标号124总地标识的一个第一短端壁分隔装置以任何前述的方式支承。该分隔系统与端壁105和106保持平行的关系。一个比该分隔装置长的第二可动分隔装置125以任何前述的方式支承。该第二分隔装置125保持在一个与侧壁103和104平行的位置上。
分隔装置124在其一个端部也包括一门126,该门126可以转动到一个如图中所示地向外位置,或者一个与分隔装置124的端壁平齐的向内位置。分隔装置125设有打开一公共开口的两门,并将对它们作简短的描述。
图19所示的分隔装置124和125处于没有将房间101分隔成单独的区域时的位置。在分隔装置124和125中形成有架子或其它类型的储藏结构,并且可以为了储藏的目的可以通过面向房间101内部的侧面进出它们。
图20示出了分隔装置124的另一个位置,门126转动到一个伸出的位置。在这个位置上,通过移动分隔装置124,门126有效地分隔出两个区域A和B。房间区域A可以通过门122从外部进出,或者通过将门126打开到靠在分隔装置124的端壁上的一个平齐位置来从区域B进出。区域B通过打开门123从外部进出。
分隔装置125也可以相对分隔装置124横向移动到一个如图21所示的位置,以将该区域分隔成前面的区域A和两个新的区域,C和D。如图中可见,在分隔装置125中形成有门127和128,以允许区域C和D之间的进出。区域C可以通过打开门126与区域A相通,并且可以通过门122或126从外部进出全部的区域。
在本实施例中,在分隔装置124和125上方的区域中也设有导向条,并且分隔装置124和125也设有传感器以总是分别平行于壁105和106以及103和104地移动。
这样,从前面的描述中应显而易见,所述的实施例允许使用可方便地移动和用于任何封闭区域中的储藏装置和分隔壁且无需导轨。这提供了大得多的多功能性,以及更多种的储藏系统和房间分隔装置。当然,前面的描述是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的描述,可以不超出所附权利要求书定义的本发明的原理和保护范围而作出种种修改和变型。
权利要求
1.一种储藏结构,它包括一适于接纳物品的架子,所述架子有一基底和一驱动单元,驱动单元设置在所述基底下面且适于在一底面上支承所述架子以使其沿着所述底面移动,所述驱动单元包括一对支承成在所述基底上绕平行的、间隔的轴转动的轮子;一传动和支承带,它绕所述轮子运行,并具有一用来与底面接合并于其上支承所述架子的下条板;以及一用来转动所述轮子中的至少一个以驱动所述带子并使所述架子沿着底面移动的驱动装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藏结构,其特征在于,基底还支承一支承件,该支承件接合在与不和底面接合的所述一对轮子接合的区域之间的下条板侧面的至少一部分上,以为架子在底面上提供附加的支承。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储藏结构,其特征在于,支承件包括至少一个附加的轮子。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储藏结构,其特征在于,支承件包括多个附加的轮子。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藏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对附加的、支承成在所述基底上绕平行的、间隔的轴转动的轮子,以及一另外的传动和支承带,它绕所述附加的一对轮子运行并具有一用来与底面接合并于其上支承所述架子的下条板。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储藏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用来驱动至少一个附加的轮子的第二驱动装置。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储藏结构,其特征在于,附加的一对轮子和另外的支承带与首先提及的一对轮子和支承带横向地间隔开。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储藏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第三对、支承成在所述基底上绕平行的、间隔的轴转动的轮子,以及一第三的传动和支承带,该带子绕所述第三对轮子运行并具有一用来与底面接合并于其上支承所述架子的下条板,并且所述第三对轮子和第三支承带与首先提及的一对轮子和支承带以及附加的一对轮子和附加的支承带横向地间隔开。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储藏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用来驱动至少一个附加的轮子的第二驱动装置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储藏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三对轮子和第三支承带横向地设置在第一对轮子和附加的一对轮子之间并且不是直接被驱动的。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储藏结构,其特征在于,首先提及的驱动装置和第二驱动装置是单独工作的,以使架子能相对底面转动。
12.一种用来分隔带有一底面、封闭的固定壁的区域的房间分隔系统,所述系统包括由一驱动系统支承在底面上的一面板,所述驱动系统可操作以沿着底面在将区域分隔成所要大小和形状的诸部分的方向上移动所述面板。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房间分隔系统,其特征在于,面板具有一个允许穿过所述面板的开口。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房间分隔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开口的一可移动的关闭门。
15.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房间分隔系统,其特征在于,面板在其一侧上形成一储藏区域。
16.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房间分隔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附加面板,它由一第二驱动系统支承在底面上,并也可由所述第二驱动系统在将区域分隔成所要大小和形状的诸部分的方向上移动。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房间分隔系统,其特征在于,附加的面板具有与首先提及的面板不同的宽度。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房间分隔系统,其特征在于,面板中的一个主要沿着区域的长度可动。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房间分隔系统,其特征在于,面板中的另一个主要沿着区域的宽度可动。
20.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房间分隔系统,其特征在于,面板中的一个主要沿着区域的宽度可动。
全文摘要
多个可动储藏架和/或分隔装置的实施例,它们可以安装在现有的建筑物中,而无需为其安装导轨。此外,移动可以控制成分隔装置以平行的方式移动或者它们可以被转动经过一弧线。分隔装置支承在装在其下侧上的驱动装置和导向带上,这就无需导轨,并且将分隔装置的重量分散在底面的一个更大的区域上,以允许其使用在开始没有对这样的系统进行设计的建筑物中。
文档编号E04B2/82GK1477038SQ0310649
公开日2004年2月25日 申请日期2003年2月27日 优先权日2002年8月23日
发明者宫崎邦雄, 河野知之, 池永一郎, 东之薗三千彦, 中村卓也, 清田博之, 德永一矢, 三千彦, 之, 也, 矢, 郎 申请人:金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