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83695阅读:18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连接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盘连接件,一种包括所述连接件的盘,和一种所述盘的组件。
本发明特别设计,但不仅仅是,使板桩元件适合于相互连接,以形成板桩组件。
背景技术
板桩的主要功能是承受侧向载荷。因而板桩可以在不同场合中用来构建挡土墙,如地下室基坑、地下停车场与围堰等。板桩也可以用于构建等级公路堤防路基,或防止边坡失效。
板桩的一个优点在于,因为其截面面积相对较小,所以可以采用落锤或振动锤打入地下。在十分特殊的场合下,板桩经常可以优选地用作包括邻接的钻孔桩,带有绝缘层或横隔膜的立砌砖钻孔桩的挡土墙的替换形式。板桩的使用可以节约时间,减少费用高昂的施工现场准备工作,并且显著降低材料成本。
但是,在制造和/或组装许多现有类型的板桩时,会遇到很多的困难。
所述困难之一发生在打入的过程中。板桩一个接一个地被打入地下,正被打入的板桩和与其相邻且在其之前被打入的另一个板桩相连。正被打入板桩的端部可能遇到会使其偏斜的土层硬度的变化或者岩石与卵石之类的夹杂物;因此而对所述板桩和与其相邻连板桩形成的连接产生复杂的负载。所述负载的方向可能与所述连接能承受负载的方向不同。此问题特别在板桩是采用冷轧生产的情况下遇到,因为所述的此类板桩上只能设置形状相对简单且只能承受大体上单向性负载的连接件。板桩连接件上在它们不能承载负载方向上所承载的负载,特别是在打入的过程中,会使得连接件轧住。当负载足够大时,连接件可能因为脱落和/或变形而失效,从而导致板桩之间的连接断开。
一个板桩组件的强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板桩截面在负载方向上的深度。为了用于承受重载荷的场合,一个板桩组件必须在板桩截面上有足够的深度,以承受大的侧向负载。其中,所述板桩组件中的板桩都是相同的,这要求要么所述的每一个板桩有足够的截面深度,要么板桩在板桩组件中相互之间可以排列成不同的角度,同时在使用中板桩之间可以相互传递剪切力。普通的冷轧板桩,因为其上的连接件只能承载单向性的负载,所以必须具有不同的截面结构。对一种类型以上的冷轧板桩的需要,增加了制造的复杂性。同时,上述打入过程中的轧住与连接断开的风险仍然存在。
对打入过程中的不重合负载在一定程度的耐受力,可以通过制造单独的热轧精巧连接制件得到,所述的精巧连接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适应上述的相关复杂负载。
WO00/08263(Horan等)公开了一种金属板桩,所述的金属板桩包括一个板材冷压成型的壁部件,沿着所述壁部件纵轴方向延伸固定着热压成型咬合部件。所述热压成型咬合部件可以采用热轧或挤出工艺生产,且所述的热压成型咬合部件必须采用焊接、螺钉连接、铆接或其它方式与冷压成型的壁部件可靠地紧固在一起。所述咬合部件必须单独采用热轧工艺生产,这是一个明显的缺点,因为热轧工艺意味着非常高的制造成本。热轧工艺需要复杂与极其昂贵的设备与基础设施。因此,小批量地制造热轧零件是不经济的。
更进一步的是,因为需要单独制造咬合部件,并且还要把所述咬合部件紧固到板桩侧壁上,从而使得制造复杂且更加昂贵。
前述的关于本发明背景的讨论,仅仅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应当注意的是,所述讨论并不是确认或承认所提及的任何资料在本申请的优先权日之前在澳大利亚或者其它地方已经是普通常识的一部分。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关于一种盘连接件,所述盘连接件具有一个内端和一个外端,所述内端适合于设置在一个盘的一条边上,以使得所述连接件可以从所述的边向外延伸,所述的连接件具有一个设定一个部分封闭的空间的曲线外形,并且具有一个径向内表面和一个径向外表面,在所述连接件的在内外部分和在外部分之间设定有一个开口,所述空间的结构与尺寸的设置使得所述连接件可以在纵向与具有相应形状的另一个连接件连接,其中,当一对连接件相互连接时一个连接件的所述径向内表面至少有一部分可以与另一个连接件的所述径向外表面的至少一部分啮合;并且另一个连接件的径向内表面至少有一部分可以与所述的一个连接件的径向外表面的至少一部分啮合;以防止所述连接件之间的连接在垂直于所述边的平面内断开,同时使得所述相互连接的连接件可以相对纵向移动。
优选地,本发明中所述的连接件呈一个卷状结构。
优选地,本发明中所述的空间不是圆形的。
按照一个实施例,所述的空间通常是椭圆形的。按照本发明另外一个优选的实施例,所述的空间大致是圆形的。
优选地,本发明中所述的连接件的曲线结构相对于一根延伸在一对相互连接的连接件的内端之间的轴是对称的。
优选地,本发明中所述的连接件的结构使得一对相互连接的所述连接件可以绕着该相互连接的连接件的纵轴相对旋转。
优选地,本发明中所述的连接件的结构使得一对相互连接的所述连接件可以在横向有限地相对移动。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横向的有限移动是沿着一根横轴的。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横向的有限移动是沿着多根横轴的。
因此,本发明还关于一种盘,该盘具有至少一条边,并且具有一个沿着所述的至少一条边的至少一个部分设置的如上所述的连接件。
优选地,本发明中所述盘具有一对边,并且沿着所述的每一边的至少一个部分设置所述的连接件。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的边是大致平行的。
优选地,本发明中所述连接件是与所述盘一体成形的。
优选地,本发明中所述盘是由一种可伸缩的柔韧材料制成的。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盘是采用一种金属板材制成的。优选地,本发明中所述的盘是冷压成型的。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盘是冷轧的。
优选地,本发明中所述的盘是一个板桩。
优选地,所述板桩位于所述边之间的部分的形状为槽形断面。优选地,一个连接件的开口位于盘上与另一个连接件相对的面上。优选地,本发明中所述盘的横截面的形状使得盘的剪切中心与所述盘的质量中心接近。优选地,与整个盘相比,本发明中所述的连接件的尺寸较小。优选地,本发明中所述的盘可以绕着一个或多个纵轴变形。在一个具体实施例,所述盘是一个薄壁板桩。
因此,本发明也关于一种板桩组件,该板桩组件包括至少两个相互连接的并具有上述形状的板桩。
本发明的一个特征在于,当一个负载施加于一对相互连接的连接件时,一个连接件的径向表面的一部分与另一个连接件的径向表面的一相对的部分啮合,以使得连接件相互约束、互锁,从而防止连接断开。一个连接件的径向表面的一部分和另一个连接件的径向表面的与之相对的部分在拉力负载下啮合,导致连接件发生形变,增加相对的径向表面之间的啮合程度,从而进一步防止所述连接件分离。
当一个扭转负载施加于所述连接时,所述连接件径向表面相对的部分约束所述连接件使所述的连接件互锁,从而防止所述连接断开。
参照下面对一个具体实施例的描述,可以更加充分地了解本发明。


参考附图进行描述,其中图1A是所述实施例中一个板桩的正视立体图;图1B是图1中板桩的右视立体图;图1C是图1中板桩的后视立体图;图1D是图1中板桩的左视立体图;图2A是图1中板桩从上端所视的端视图;图2B是图1中板桩从下端所视的端视图;图2C是图1中板桩一翼缘上的连接件的详细视图;图2D是图1中板桩另一翼缘上的连接件的详细视图;图3A是所述实施例中一个板桩组件的俯视图;图3B是所述实施例中在邻近的一对板桩之间形成的一种形式的连接的详细俯视图;图3C是所述实施例中在邻近的一对板桩之间形成的另一种形式的连接的详细俯视图;图4是图3A所示的板桩组件的立体图;图5A是把图3或图4中所示的一个板桩组件打入一个斜坡的示意图;图5B是图5A中所示的一个板桩组件在使用中的示意图;图6是图5A和图5B中的板桩组件的立体图,所示为该板桩组件安装在地下的情况;图7A是图3B中的连接在没有负载的情况下的详细端视图;图7B是图3B中的连接在相连的板桩彼此相对旋转至一个第一极端位置时的详细端视图;图7C是图3B中的连接在相连的板桩彼此相对旋转至一个第二极端位置时的详细端视图;图7D是图3B中所示的连接在受拉时的详细端视图;图7E是图3B中所示的连接在受压时的详细端视图;
图8A是图3C中所示的连接在没有负载时的详细端视图;图8B是图3C中所示的连接在相连的板桩彼此相对旋转至一个第一极限位置时的详细端视图;图8C是图3C中所示的连接在相连的板桩彼此相对旋转至一个第二极限位置时的详细端视图;图8D是图3C中所示的连接在受拉情况下的详细端视图;图8E是图3C中所示的连接在受压情况下的详细端视图;图9A是表示图3B中所示的相连板桩的可能的极限位置;图9B是表示图3C中所示的相连板桩的可能的极限角度位置的端视图;图10A是所述实施例中由三个板桩构成的一个闭合组件的端视图;图10B是所述实施例中由三个板桩构成的一个开放组件的端视图;图11A是所述实施例中翼缘的端部向外弯折的板桩的端视图;图11B是由图11A中所示的板桩构成的板桩组件的端视图;图12是一个由六个翼缘端部向外弯折的板桩构成的一个闭合板桩组件的端视图;但是,所述板桩翼缘的弯折程度比图11A(也显示了所述组件中板桩的横截面的结构)中所示的要小。
图13是一个由五个翼缘端部向外弯折的板桩构成的一个闭合板桩组件的端视图;但是,所述板桩翼缘的弯折程度比图12(也显示了所述组件中板桩的横截面的结构)中所示的要小。
图14是一个由四个翼缘端部向外弯折的板桩构成的一个闭合板桩组件的端视图;但是,所述板桩翼缘的弯折程度比图13(也显示了所述组件中板桩的横截面的结构)中所示的要小。
具体实施例方式
大体如图1A至1D所示,在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盘是一个板桩1,特别是一种薄壁板桩。在所述实施例中的板桩1由一种可伸缩的柔韧材料制成,特别是由中等或高延伸性的钢板之类的金属板材冷轧而成。
在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板桩1包括一个断面为槽形的主体,所述主体2(在图2A与图2B表示)包括一个辐板3和相对的翼缘5和7从所述幅板延伸至各自对应的边6和8处。所述翼缘5和7从所述幅板3伸出,使主体2大体上为W形结构,因而提高所述板桩1的横向强度。
在所述实施例中,所述主体2的所述边6和8大体上平行。
在所述实施例中,所述幅板3的中间部位在主体2的方向上从所述幅板的总平面偏移出来,形成一个皱折4。所述皱折4的目的在于进一步增加所述板桩1的横向强度。
优选地,所述主体2的横断面形状对称。这使得所述主体2的质量中心与剪切中心大体重合,以使在打入时施加在所述板桩1上的扭转负载最小化。
连接件9和11分别位于翼缘5和7各自的边6和8上,优选地,如所述实施例一样,连接件9和11与所述主体2是一体成形的。
如图2C和图2D所分别详细描述的,所述连接件9和11具有相应的形状,都是曲线外形,并且在本实施例中,各自都有一个卷状结构13和15。
所述连接件9带有一个位于所述主体2的边6上的内端10。所述连接件9还有一个外端14。所述连接件9的曲线外形设定了一个部分封闭的空间18,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空间18不是圆形的。特别地,所述部分封闭的空间18通常是椭圆形的。在所述连接件9的在内部分和在外部分之间,设定有一个开口22。所述连接件9有一个径向内表面19和一个径向外表面21。
相应地,所述连接件11具有一个位于所述主体2的边8上的内端12。所述连接件11还具有一个外端16。所述连接件11的曲线外形也设定了一个部分封闭的空间20,所述部分封闭的空间通常是椭圆形的。在连接件11的在内部分和在外部分之间,设定有一个开口24。所述连接件11也有一个径向内表面25和一个径向外表面27。
所述连接件9还有一个颈部17。所述颈部17的弯曲方向与所述卷状结构13的弯曲方向相反,使得所述连接件9的部分分布在所述边6的两侧。
相应地,所述连接件11具有一个颈部23。所述颈部23的弯曲方向与所述卷状结构15的弯曲方向相反,也使得所述连接件11的部分分布在所述边8的两侧。
更加明显的是,连接件9和11的部分各自分布在相应的边6和8的两侧的作用在于,当相应的连接件9和11在工作中承受横断面上的负载时,可以减少所述边6和8上的悬臂效应。
在本实施例中,每一个卷状结构13和15都相应地从颈部17和23弯曲大约360度。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部分封闭的空间18和20可以是圆形的。
如前所述,所述连接件9和11与所述主体2是一体成形的,因此,所述内端10和12分别与所述边6和8匹配。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9和11可以是独立于主体2的,它们通过常规的紧固方式连接在所述边6和8上。
如图2A和2B所示,所述连接件9的开口22位于主体2上与另一个连接件11的所述开口24相对一侧的面上,因此,所述连接件9和11分别从所述主体2的边6和8伸出,并且旋转的方向相同(图2C和图2D表示顺时针方向旋转的情况)。这使得所述板桩1可以通过如后文所述的两种方式中的任一种方式与类似的另一个板桩连接。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板桩只需与另外的一个板桩相连,其连接件可以只有所述边6和8中的一个。
如图2A和2B所示,在此实施例中的连接件9和11相对于主体2而言,尺寸比较小,使得所述板桩1的对称性因之所受的影响尽可能的小,以确保所述板桩1的质量中心靠近该板桩1的剪切中心。
所述连接件9和11都可以通过与一个类似板桩的连接件连接,而形成一个相邻板桩之间的连接,其中一个连接件的径向表面的各部分适合于和另一个连接件的径向表面的相对的部分在有负载的情况下啮合,使得相互连接的连接件彼此锁合,以防止所述板桩之间的连接断开。
所述连接件9和11各自的卷状结构13和15可以采用由如冷轧之类的冷压成型工艺制成的单层板材与所述板桩1一体成形。这是因为整个板桩的厚度是一致的。其最大的好处是,如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9和11可以与所述板桩11的主体2一体成形,因此不需要单独制造所述连接件9和11,也就减少了螺钉连接、焊接、铆接的需要,或者其它把所述连接件9和11连接到相应翼缘5和7上的工序。
图3A中所示的是由前图中所示类型的板桩构成的一个板桩组件30的例子。所述连接件11和13各自的每个部分封闭的空间18和20的结构和尺寸的设置,可使得其在纵向上与另一个有相应形状的连接件相连。
在板桩组件30中的每一个板桩1,通过图3B所示的A型连接,或图3C所示的B型连接,与邻近的一个板桩1相连。所述组件30,用于典型的板桩应用场合,把各个元件板桩1一个接一个地打入地面组装起来。这是通过把已打入板桩的连接件的上端与下一个将被打入板桩的连接件的下端连接起来实现的,以在所述下一个板桩被打入地下的方向形成一个连接。
所述连接必须可以承受所述板桩1在打入中所受的复杂载荷与重载荷。因为若干原因,所述负载是复杂的。特别是,在A型连接31或B型连接33中,所述板桩的端部可能遇到打入所经地层硬度的变化(比如在沙和粘土的分界处,或遇到岩石等夹杂物),其结果可能使被打入的板桩变形,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扭转、拉伸或压缩或者特别是此类负载的组合。如后文中将要描述的,每个连接31和33都可以承受相当大的拉力和压力,也允许相互连接的板桩,根据负载,绕着相互连接的连接件的纵轴相对转动,否则将在所述连接31或33上施加一个扭曲力。
如图3B所示的A型连接31的特征在于类似的连接件相互连接,也就是说,一个板桩上的连接件9和另一个板桩上的连接件9相互连接,或者一个板桩上的连接件11和另一个板桩上的连接件11相互连接(后者如图3B所示)。在图3B中所示的A型连接中可以看到,被接入的板桩的翼缘7之间的角度大致为180度。
B型连接33的特点在于相对的连接件相连。如图3C所示,其连接是一个板桩上的连接件11和另一个板桩上的连接件9相连。可以看到翼缘7与翼缘5之间的夹角在顺时针方向约为142度。
应该指出的是,连接3 1和33,各自如图3B和图3C所示,反应了连接件在地面上的排列情况。在地面下,泥土通常将占据所述连接件之间的空间,并且在有载荷的情况下,可能在所述连接件的相对的径向表面之间被压紧。但是,在那样的情况下,必要的载荷仍然可以在连接31和33中的连接件之间传递。
连接31和33的细节将在下文参考图7A至图7D和图8A至图8E详细论述。
图3A中组件30的立体图如图4所示。
通常,板桩的长度为12至15米,用于重挡土墙场合。但是,通常,板桩的长度可能从2米至20米不等。板桩的厚度从3厘米至20厘米不等,但是典型的厚壁板桩的厚度为6至12厘米,典型的薄壁板桩的厚度为4至6毫米,比如在本实施例中就是如此。
图5A提供了一个接一个地把板桩元件打入斜坡40所形成的板桩组件30的示意性立体图。图5B描述了组件30支撑的一个回填41,然后作为挡土墙。所述组件30可以用桩盖43盖起来,以在现有技术领域中所公知的板桩之上形成有用的空间。
如下文将要描述的,所述连接31与33可以允许相互连接的板桩绕着相互连接的连接件的纵轴旋转。该特征使得可以构建具有不同断面结构且高断面系数的板桩组件,也使得相连的邻近板桩可以承受打入时的角度偏差,而不会轧住或连接断开。
图7A为A型连接31更详细的视图。可以看到,所述连接31可以允许各连接件11的径向内表面25沿着垂直于翼缘7的轴更加接近地一起移动,因而可以允许所述连接件11之间的有限相对横向移动。
在图7A中还可以看到,如果径向内表面25以上述的方式彼此稍微移动地更近一点,所述连接件11将不再接触,因而所述连接31可以允许连接件11之间沿着多个横轴相对横向移动。
所述连接31允许连接件11之间的有限相对横向移动,这有助于承受打入时在大体水平的平面上的方向偏离,因而也有助于防止A型连接31中的一个连接件与另一个连接件之间轧住,也可防止可能在该处产生的A型连接31可能的破损。
如图7B所示,A型连接31右部的板桩可以相对于A型连接31左部的板桩转动,从其在图7A中所述的位置,最大可以绕着相互连接的连接件的纵轴在逆时针方向旋转大约41度。
如图7C所示,A型连接31右部的板桩可以相对于A型连接31左部的板桩转动,从其在图7A中所述的位置,最大可以绕着相互连接的连接件的纵轴在顺时针方向旋转大约24度。
在扭转载荷的作用下,板桩超出图7B和图7C所示最大旋转角度的更进一步的相对转动,被排除在外了,这是因为连接件的相对径向表面部分的约束使得连接件互锁。这种约束也有助于防止连接断开。
A型连接31在拉紧状态下的详细视图见图7D。
在负载下,一个连接件的径向表面的部分与另一个连接件的径向表面的相对的部分啮合,使得连接件相互约束并因此互锁,以防止连接断开。特别是,一个连接件的径向外表面27的部分与另一个连接件的径向内表面的部分25啮合,反之亦然。
A型连接31在受压状态下的详细视图见图7E。
在负载下,一个连接件的径向表面的部分与另一个连接件的径向表面的相对的部分啮合,使得连接件相互约束并因此互锁,以防止连接断开。特别是,一个连接件的径向外表面25的部分与另一个连接件的径向内表面的部分27啮合,反之亦然。
B型连接33的更为详细的视图见图8A。在所述连接件11之间可能只有很少或没有相对横向移动,虽然这仅仅是一个如图3A中所示的实例组件中的相互连接的板桩的角度方向设置的结果。如果相互连接的板桩相对旋转,使得相互连接的翼缘5和7的整体平面对得更齐,各自的径向内表面19和25可以沿着大体垂直于翼缘5和7的一轴线移动得更加接近,因此允许连接件9和11之间有限的相对横向移动。如果径向内表面19和25以刚才所述的方式,移动得稍微更近一些,连接件9和11将不再接触,连接33因而可以允许连接件9和11之间的沿着多个横轴的相对横向移动。
连接33允许连接件9和11之间的有限相对横向移动,这有助于承受打击时在大体水平的平面上的方向偏差,因而有助于防止B型连接33中的一个连接件与另一个连接件之间的轧住,也可防止可能在该处产生的B型连接33的可能的破损。
如图8B所示,B型连接33右部的板桩可以相对于B型连接33左部的板桩转动,从其在图8A中所述的位置,最大可以绕着相互连接的连接件的纵轴在逆时针方向旋转大约4度。
如图8C所示,B型连接33右部的板桩可以相对于B型连接33左部的板桩转动,从其在图8A中所述的位置,最大可以绕着相互连接的连接件的纵轴在顺时针方向旋转大约61度。
在扭转载荷的作用下,板桩超出图8B和图8C所示最大旋转角度的更进一步的相对转动被排除了,这是因为连接件的相对径向表面部分的约束使得连接件互锁。这种约束也有助于防止连接断开。
B型连接33在拉紧状态下的详细视图见图8D。
在负载下,一个连接件的径向表面的部分与另一个连接件的相对的径向表面的部分啮合,使得连接件相互约束并因此互锁,以防止连接断开。特别是,连接件9(在左边)的径向外表面21的部分与连接件11(在右边)的径向内表面25的部分啮合。连接件11的径向外表面27的部分与卷11的径向内表面19的部分啮合。
B型连接33在受压状态下的详细视图见图8E。
在负载下,一个连接件的径向表面的部分与另一个连接件的相对的径向表面的部分啮合,使得连接件相互约束并因此互锁,以防止连接断开。特别是,连接件11的径向外表面27的部分与连接件9的径向内表面19的部分啮合。
图9A表示为A型连接31中板桩的方向,通过把图7A、图7B和图7C所示的叠加起来得到。相应地,图9B表示B型连接33中板桩的方向,通过把图8A、图8B和图8C所示的叠加起来得到。
所述连接件9和11的一个特征在于,相互连接的连接件的相对的径向表面在连接31或33承受拉伸或压缩的载荷时,能够互相约束并因之互锁,相连的板桩之间的相对角度位于极限位置之间(包括极限位置),防止连接断开。连接31和33用多种组装形式组装,因此在受拉和受压情况下都可以传递剪切力,图3A中所示的组件30只是多种形式中的一个例子。因为此特征,连接31和33可以适用于复杂载荷的场合,且不会失效。具有一定深度的横截面结构的板桩组件,因而具有高的相关截面模量,并可以用在重载荷挡土墙场合下。
如在图7D、图7E和图8D中最佳说明了的,每个连接件9和11的一个更进一步的特征是,特别是当板桩位置处在图9A和图9B中所描述的范围内时,所述连接件径向表面部分与另一个连接件的径向表面的相对部分的啮合发生在邻近所述连接的每个翼缘的整体平面的两侧。
这是因为设置的颈部17和颈部23使得所述卷状结构13和15大体上相对于各自对应的翼缘5和翼缘7的整体平面对称,所述翼缘与相应的所述颈部相连。
因为这种结构,由此种啮合产生的作用在每个颈部上的弯矩的旋转方向相反,因此在相应的颈部上产生的悬臂效应小。
如上所述,所述连接31和连接33允许相互连接的板桩绕着相互啮合的连接件的纵轴旋转,使得板桩组件可以有多种横截面结构,其中所述板桩组件中相邻板桩之间的交角也可以有多种。一个此种板桩组件的例子如图3A所示的组件30。特别是,可以建构具有截面深度和高截面模量的板桩组件。所述板桩组件的横截面结构的可变性,可以通过使板桩适于采用A型与B型两种连接中的任一种连接而进一步提高。
所述板桩1可采用两种方式装配,比如,采用A型或B型两种连接,并且这两种连接都允许相互连接的板桩绕着相互啮合的连接件的纵轴旋转,此两点使得可以采用具有上述板桩结构的同一种板桩建构具有多种横截面结构的板桩组件。这一优点大大地简化了制造过程。
除图3A所示的组件30外,如图10A所示的闭合板桩组件45也是可行的,所述板桩组件45具有大截面模量,同时包括可以传递剪切力的连接31和连接33,由三个板桩1采用连接形式33相互连接而成。所述此种闭合的组件可以用在许多特殊的场合,比如围堰、沉箱(桥梁工程)。
虽然板桩1可以呈不同的角度排列,以形成具有深横截面结构的组件,它们也可以排列成浅一些的截面结构,比如图10B中所述的组件47。组件47可以用于截面模量不需要很高,但组件横截面结构的深度占据的空间受到限制的场合。此类应用的一个例子是地基挖掘,在此情况下,空间限制非常普通。
图6描述了一个安装在地下的板桩组件30。相互连接的板桩1排列形成延伸方向与连接31和33(也如图3a所示)平行的穴51。所述组件30也包括延伸方向平行所述穴51并提供进入所述穴51的通路的嘴52。所述的嘴52比相应的穴51窄。
因此,所述穴夹住并啮合住各自的土柱53,由此得到横向的增强,并使所述组件具有大的整体质量。所以,已安装的组件30既可以作为复合式常规质量重力的挡土墙,也可以作为弯曲的板桩壁。
如实施例的板桩组件的进一步的特征是,当一个弯曲载荷施加在A型与B型连接31与33上时,所述连接锁防止板桩的相对纵向移位。因此在连接件之间有很小或没有相对滑移的情况下,所述连接既可以传递水平的剪切力,又可以传递纵向的剪切力。结果是,所述组件成为一个具有高截面模量的单一构件。
所述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板桩1的进一步的特征是,如图11A所示,翼缘5和7可以从所述主体2向外折弯。如同下文中将要描述的,所述折弯可以达到各种不同的程度。
一种开放的由具有图11A所示结构的板桩采用B型连接33相连所构建的板桩组件如图11B所示。
图12、图13和图14都表示封闭的板桩组件,所述板桩组件带有逐渐减少的横截面,分别由六个,五个,与四个相同的板桩构成。在每个图中,板桩的横截面结构在其构成的封闭组件之外单独表示。可以看到,在图12、图13和图14中所示的板桩1’,1”和1的翼缘,都向外弯曲,且弯曲程度逐渐减小。
可以理解,在此涉及的径向表面部分之间的啮合,可以包括直接的或间接的啮合。间接啮合可能发生,比如,有一泥土层或其它的碎片夹在啮合部分之间。
在整个说明书中,除非上下文需要,词“包括”或其变化形式如“包括着”或“包括了”,应该理解为包括在一指定的整体或整体组中,但并不意味着排除在其它的整体或整体组之外。
值得提出的是本发明的范围不必限定在上述实施例的具体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具有一个内端与一个外端的盘连接件,所述内端适于设置在一个盘的一条边上,以使得所述连接件可以从所述边向外延伸,所述的连接件具有一个设定一个部分封闭的空间的曲线外形,并且有一个径向内表面和一个径向外表面,在所述连接件的在内部分和在外部分之间设定有一个开口,所述空间的结构与尺寸设置使得所述连接件可以在纵向与具有相应形状的另一个连接件连接,其特征在于当一对连接件相互连接时一个连接件的所述径向内表面至少有一部分可以与另一个连接件的所述径向外表面的至少一部分啮合;并且另一个连接件的所述径向内表面至少有一部分可以与所述的一个连接件的所述径向外表面的至少一部分啮合;以防止所述连接件之间的连接在垂直于所述边的平面内脱开,同时使得所述相互连接的连接件可以相对纵向移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件呈一个卷状结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空间不是圆形的。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空间通常是椭圆形的。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空间是圆形的。
6.如权利要求2-5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的曲线结构相对于一根延伸在一对相互连接的连接件的内端之间的轴是对称的。
7.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连接件的结构上,一对相互连接的连接件可以绕着该相互连接的连接件的纵轴相对旋转。
8.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何一项所述的连接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连接件的结构上,一对相互连接的连接件可以作有限的相对横向移动。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有限的相对横向移动是沿着一根横轴的。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有限的相对横向移动是沿着多根横轴的。
11.一种在此主要通过参考附图进行描述的连接件。
12.一种盘,该盘具有至少一条边,并且具有一个如权利要求1-11中任何一项所述的连接件,该连接件沿着至少一条边的至少一个部分设置。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盘具有一对边,沿着每一条边的至少一个部分设置如权利要求1-11中任何一项所述的连接件。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边大致平行。
15.如权利要求12,13或14所述的盘,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与所述盘一体成形。
16.如权利要求12-15中任一项所述的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盘由一种有弹性的柔韧材料制成。
17.如权利要求12-16中任一项所述的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盘由一种金属板材制成。
18.如从属于权利要求14的权利要求17所述的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盘是冷压成型的。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盘是冷轧的。
20.如权利要求14和从属于权利要求14的权利要求15-19中任一项所述的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盘是一个板桩。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盘位于所述边之间的部分形成一个槽形断面。
22.如权利要求20或21所述的盘,其特征在于一个连接件的所述开口位于盘上与另一个连接件的所述开口相对的面上。
23.如权利要求20,21或22所述的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盘的横截面形状的设置使得所述盘的剪切中心与该盘的质量中心接近。
24.如权利要求20-23中任一项所述的盘,其特征在于与所述的整个盘相比,所述连接件的尺寸相对较小。
25.如权利要求20-24中任一项所述的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盘可以相绕着一个或多个纵轴变形。
26.如权利要求中20-25中任何一项所述的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盘是一个薄壁板桩。
27.一种在此主要通过参考附图进行描述的盘。
28.一种板桩组件,该板桩组件包括至少两个相互连接的如权利要求20-26中任一项所述的板桩。
29.一种在此主要通过参考附图进行描述的板桩组件。
全文摘要
一种具有一个内端(8,10)与一个外端(14,16)的连接件(9,11),所述内端适于设置在一个盘(2)的一条边(6,8)上,以使得所述连接件可以从所述边向外延伸,所述的连接件具有曲线外形(13,15),所述的曲线外形(13,15)设定一个部分封闭的空间,并且具有一个径向内表面(19,25),和一个径向外表面(21,27),在连接件的在内部分和在外部分之间设定有一个开口,所述空间的结构与尺寸设置使得所述连接件可以在纵向与具有相应形状的另一个连接件连接,当一对连接件相互连接时一个连接件的所述径向内表面至少有一部分可以与另一个连接件的所述径向外表面的至少一部分啮合,并且另一个连接件的所述径向内表面至少有一部分可以与所述的连接件的径向外表面的至少一部分啮合;以防止所述连接件之间的连接在垂直于所述边的平面内断开,同时使得所述相互连接的连接件可以相对纵向移动。
文档编号E04C3/32GK1571899SQ03801345
公开日2005年1月26日 申请日期2003年2月14日 优先权日2002年2月14日
发明者秦·柴·王 申请人:秦·柴·王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