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替型竹制穹顶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6450阅读:35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可替型竹制穹顶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覆土领域,特指一种可替型竹制穹顶结构,包括竹竿组件,所述竹竿组件构成一个穹顶结构,所述竹竿组件包括若干长短不一的杆状构件、若干半径不一的环形构件,所述杆状构件径向分布,所述环形构件纬向分布,环形构件从杆状构件中穿设而过。采用上述方案后,样式简单,易于加工和搭建。
【专利说明】
一种可替型竹制穹顶结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覆土领域,特指一种可替型竹制穹顶结构。【背景技术】
[0002]目前,绿色环保的建造方式已成为建筑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0003]相较于当前诸多高技术高成本的绿色建筑,竹子作为建筑材料具有绿色生态、结构力强、造价低廉等优势。
[0004]竹材有其独特的优越性,但当竹材用作建筑主体结构时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 首先,竹子是一种天然材料,不同的竹子长短粗细不同,同一根竹子的根部与梢部的尺寸也相差较多,不规整的材料会增加建造难度;其次,竹子易腐,耐久性较差,在建造使用时需考虑竹子的可更换性;再者,市面上也出现了一些复合型竹胶板材。这种板材虽然规格尺寸可控,但是在加工过程中往往加入了大量胶合物,并不环保,失去了竹材本身绿色生态的优势。这些都大大限制了竹材作为一种建筑材料的形式和用途。
[0005]因此,本发明人对此做进一步研究,研发出一种可替型竹制穹顶结构,本案由此产生。【实用新型内容】
[000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替型竹制穹顶结构,样式简单,易于加工和搭建。
[000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8]—种可替型竹制穹顶结构,包括竹竿组件,所述竹竿组件构成一个穹顶结构,所述竹竿组件包括若干长短不一的杆状构件、若干半径不一的环形构件,所述杆状构件径向分布,所述环形构件炜向分布,环形构件从杆状构件中穿设而过。
[0009]进一步,所述杆状构件整体为圆柱体结构,杆状构件的端部为半圆柱体结构形成的连接口,两根杆状构件之间的连接口能互相枢接。
[0010]进一步,所述杆状构件包括第一竹竿件、第二竹竿件、第三竹竿件、第四竹竿件、第五竹竿件,所述第一竹竿件的一端部形成连接口;所述第二竹竿件长度为第一竹竿件的2 倍,所述第二竹竿件一端形成连接口;所述第一竹竿件和第二竹竿件处于竹竿组件底部;所述第三竹竿件长度与第二竹竿件相同,第三竹竿件两端部设有连接口,两端连接口方向相对;所述第四竹竿件长度与第三竹竿件相同,所述第四竹竿件一端部削成尖角,另一端部设有连接口;所述第五竹竿件为弧形,长度与第一竹竿件相同,所述第五竹竿件一端部削成尖角,另一端部设有连接口。
[0011]进一步,所述环形构件由第六竹竿件构成,所述第六竹竿件为弧形,第六竹竿件两端部设有连接口,两端连接口方向相对。
[0012]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0013]1、竹材生态环保,造价低廉;
[0014]2、本发明组成竹竿件尺寸易控,构造统一,搭建简便,结构轻盈;
[0015]3、创新的构造方法,能用尺寸较小的竹竿件搭建形成较大的穹窿空间;
[0016]4、本发明的分段尺度、分段连接角度、分段段数均可做一定调整,能搭建能不同尺度、形态的竹窿结构;
[0017]5、各个竹竿件拆卸方便,易于替换。【附图说明】
一种可替型竹制穹顶结构的制作方法附图
[0018]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是第一竹竿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3是第二竹竿件的结构示意图;[〇〇21]图4是第三竹竿件的结构示意图;[〇〇22]图5是第四竹竿件的结构示意图;[〇〇23]图6是第五竹竿件的结构示意图;[〇〇24]图7是第六竹竿件的结构示意图;[〇〇25]图8是环形构件的示意图;[〇〇26]图9是竹竿组件构造时的示意图。[〇〇27] 标号说明[〇〇28] 竹竿组件1,杆状构件2,环形构件3。【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0030]如图所示,一种可替型竹制穹顶结构,包括竹竿组件1,竹竿组件1构成一个穹顶结构,竹竿组件1包括若干长短不一的杆状构件2、若干半径不一的环形构件3,杆状构件1径向分布,环形构件2炜向分布,环形构件2从杆状构件1中穿设而过。[〇〇31]杆状构件2包括第一竹竿件、第二竹竿件、第三竹竿件、第四竹竿件、第五竹竿件、 第六竹竿件、螺栓。
[0032]第一竹竿件的一端部裁去一半,形成连接口,第一竹竿件用于竹竿组件1的多段穹顶结构底部支撑,数量不少于3。第二竹竿件长度为第一竹竿件的2倍,截面直径与第一竹竿件相近,第二竹竿件一端部设有连接口,第二竹竿件用于竹竿组件1的多段穹顶结构的底部支撑,数量不小于3。第三竹竿件长度与第二竹竿件相同,截面直径与第一竹竿件相近,第三竹竿件两端部设有连接口,两端连接口方向相对,第三竹竿件用于穹顶结构的中间各段的连接和支撑,每一段的第三竹竿件的数量不少于3。第四竹竿件长度与第三竹竿件相同,截面直径与第一竹竿件相近,第四竹竿件一端部削成尖角,另一端部设有连接口,第四竹竿件用于穹顶结构的顶部连接收口,数量不小于3。第五竹竿件为弧形,长度与第一竹竿件相同, 截面直径与第一竹竿件相近,第五竹竿件一端部削成尖角,另一端部设有连接口,第五竹竿件用于穹顶结构的顶部连接收口,数量不小于3。弧形的第六竹竿件构成环形构件3,第六竹竿件的截面直径决定竹窿结构的多段交接角度,长度较为自由,第六竹竿件两端部设有连接口,两端连接口方向相对,第六竹竿件用于穹顶结构各段连接处,数量由第六竹竿件的长度以及所需组成的圆环周长决定。
[0033]螺栓为市面常规螺栓,由螺杆和螺母组成,螺栓用于各种竹竿件之间的连接,并不起主要承重作用。
[0034]构造时,将所述第一竹竿件垂直固定,使其均分穹顶结构的底部周长,其数量不少于3,接着将第六竹竿件组合形成环形构件3,和第一竹竿件、第二竹竿件、第三竹竿件通过螺栓相连,组成了穹顶结构的底部段。[〇〇35]然后将第六竹竿件组合形成半径不一的环形构件3,和第三竹竿件通过螺栓相连, 组成了穹顶结构的中间部分。[〇〇36]再将第六竹竿件组合形成的环形构件3,和第三竹竿件、第四竹竿件、第五三竹竿件通过螺栓相连,组成了穹顶结构的顶部段,形成一个可自承重的穹顶结构。[〇〇37]为了使穹顶结构受力更均匀,单根竹竿件受力更小,依据前几步的搭建方式,再匀质地添置更多竹竿件,从而形成一个竹竿编织感的更为稳定的穹顶结构。
[0038]上述方案打破竹结构的传统样式,将一个较大体量的竹织穹顶结构分解为若干种较小规格的竹竿件,使得竹竿件的尺寸易控;竹竿构件样式简单,易于加工和搭建;各类竹竿件通过螺栓连接,螺栓起到连接作用而不是主要承重作用,本结构的稳定是依靠竹竿件叠加的重力。
[0039]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行为。
【主权项】
1.一种可替型竹制穹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竹竿组件,所述竹竿组件构成一个穹顶 结构,所述竹竿组件包括若干长短不一的杆状构件、若干半径不一的环形构件,所述杆状构 件径向分布,所述环形构件炜向分布,环形构件从杆状构件中穿设而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替型竹制穹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杆状构件整体为 圆柱体结构,杆状构件的端部为半圆柱体结构形成的连接口,两根杆状构件之间的连接口 能互相枢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替型竹制穹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杆状构件包括第 一竹竿件、第二竹竿件、第三竹竿件、第四竹竿件、第五竹竿件,所述第一竹竿件的一端部形 成连接口;所述第二竹竿件长度为第一竹竿件的2倍,所述第二竹竿件一端形成连接口;所 述第一竹竿件和第二竹竿件处于竹竿组件底部;所述第三竹竿件长度与第二竹竿件相同, 第三竹竿件两端部设有连接口,两端连接口方向相对;所述第四竹竿件长度与第三竹竿件 相同,所述第四竹竿件一端部削成尖角,另一端部设有连接口;所述第五竹竿件为弧形,长 度与第一竹竿件相同,所述第五竹竿件一端部削成尖角,另一端部设有连接口。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替型竹制穹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构件由第六 竹竿件构成,所述第六竹竿件为弧形,第六竹竿件两端部设有连接口,两端连接口方向相 对。
【文档编号】E04B7/08GK205712653SQ201620349887
【公开日】2016年11月23日
【申请日】2016年4月22日
【发明人】汪凝, 徐萌
【申请人】浙江财经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