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石膏砌块的模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1529阅读:17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生产石膏砌块的模型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砌块模型,具体涉及一种生产石膏砌块的模型。
背景技术
轻质墙体材料的生产,在我国已实现产品多元化,而砌筑墙体的石膏砌块也在墙体材料中被推广使用。目前,对于石膏砌块有采用平模生产的,也有采用机械化生产的。采用平模生产石膏砌块,不需要动力,产品成本较低,适宜小规模生产。
采用老式平模生产石膏砌块,由于模箱及定位部分结构不合理,导致砌块厚度尺寸偏差较大,产品相交的两侧面不易互成90度。砌块采用刮抹法生产,砌块上表面的平整度与光洁度较差,用它砌筑的墙体,墙面的平整度难以保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让模箱准确定位、保证产品质量的生产石膏砌块的模型。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模型包括模箱和固定支架两部分。模箱是由左、右边模和上、下边模组成的一个矩形框;模箱的左边模和上边模内侧设有凹槽,右边模和下边模内侧设有凸起;固定支架由三边组成,支架上边的顶端设置定位板,上边模与下边模通过左右边模与定位板定位,左、右边模与支架左、右两边之间通过定位顶丝定位。
生产时,可将模型置于平面上,调整好模箱的定位装置,再将石膏浇注在模箱内,通过平板搓压成型。生产工艺比较简单,操作也非常方便,生产的砌块质量好,克服了老式平模的缺陷,符合我国建材行业标准JC/T698-1998。
本实用新型生产石膏砌块的模型与现有平模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模型结构合理,易于操作。
2、采用该模型生产砌块,设备投资少,成本低。
3、采用该模型生产的砌块表面平整度及光洁度高;外形尺寸偏差小。


图1为生产石膏砌块的模型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侧视图;图3为图1中的I-I、II-II横截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中的III-III、IV-IV横截面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1中的V-V横截面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1模箱中边模上边缘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左边模 2、上边模 3、右边模 4、下边模 5、定位板 6、定位顶丝 7、定位顶丝 8、定位顶丝 9、固定支架 10、模箱 11、芯杆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模箱10由左边模1、上边模2、右边模3和下边模4围成一个四边形的矩形框。矩形框内设置多个芯杆11,用于生产石膏空心砌块。如不设置芯杆,则用于生产实心砌块。
固定支架9设置在模型外围,由三边组成。支架上边固定有定位板5,支架左、右侧边设置定位顶丝6、7、8。模箱左边模1和右边模3与支架9的定位板5顶紧,将模箱上边模2与下边模4定位;模箱左边模1和右边模3的定位通过支架左右侧边的定位顶丝6、7、8定位。通过三边定位,将模箱的四个边调整为一个矩形框。使生产出的砌块一致性好,外形尺寸偏差小。
模箱左边模1和上边模2内侧面设有凹槽,如图3所示。模箱右边模3和下边模4内侧面设有凸起,如图4所示。这样生产出的砌块与相邻砌块可以利用凹槽和凸起的吻合连为一体。
图5所示为定位板5与支架9的连接示意图。定位板5与支架9通过螺栓连接固定。
本实用新型在模箱浇注石膏后,利用平板的搓压排出多余的石膏浆体,以提高砌块表面平整度,并使砌块形成光洁度好的上表面,同时能严格控制砌块厚度的尺寸不变。为达到这个目的,要求模箱的上边缘尺寸尽可能小,本实用新型将模箱四个边模的上边缘水平宽度设计为0.1~15mm,其具体结构如图6所示。生产时,可根据实际需要选择。
权利要求1.一种生产石膏砌块的模型,包括模箱和固定支架两部分,其特征在于模箱是由左、右边模和上、下边模组成的一个矩形框;模箱的左边模和上边模内侧设有凹槽,右边模和下边模内侧设有凸起;固定支架由三边组成,支架上边的顶端设置定位板,上边模与下边模通过左右边模与定位板定位,左、右边模与支架左、右两边之间通过定位顶丝定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石膏砌块的模型,其特征在于模箱矩形框内设置多个芯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石膏砌块的模型,其特征在于模箱四个边模的上边缘水平宽度设计为0.1~15mm。
专利摘要一种生产石膏砌块的模型,包括模箱和固定支架两部分。模箱是由左、右边模和上、下边模组成的一个矩形框;固定支架上边的顶端设置定位板,上边模与下边模通过左右边模与定位板定位,左、右边模与支架左、右两边之间通过定位顶丝定位。本实用新型与现有的生产石膏砌块的平模相比,模型结构合理,易于操作;用于生产砌块的设备投资少,成本低;生产的砌块表面平整度及光洁度高,外形尺寸偏差小。
文档编号B28B1/29GK2752011SQ20042011722
公开日2006年1月18日 申请日期2004年12月24日 优先权日2004年12月24日
发明者曾克云 申请人:曾克云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